蒙骜是秦国重臣,从秦昭襄王至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蒙骜一直都是备受皇帝信赖与喜欢的旧臣,历经四朝,立下了众多的功绩。作为蒙骜的孙子,蒙恬和蒙毅在当时也是极为厉害的人物,根据相关史籍记载,蒙恬和蒙毅两人一文一武,蒙恬作为武将在外带兵,是军事重臣,而这蒙毅则是文臣,在朝堂辅佐秦始皇的政事,官至上卿。
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蒙恬又在秦始皇的任命之下,前往北方抗击匈奴。只是,在秦始皇离世之后,蒙恬和蒙毅虽说都是秦朝的重臣,最后的结局却不是很好。而今日我们则主要来讲一讲这蒙恬。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离世。在这之后,秦二世胡亥便将公子扶苏杀害自己独占了皇权,而此时,蒙恬也被胡亥派人囚禁。从各个方面而言,胡话并不适合当秦国的君主,不管是从才华上还是从品德上,公子扶苏都比胡话要优越很多,只是因为赵高等阉党的操作,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是害怕正直的公子扶苏在登上皇位之后,会对他们这些奸佞之臣进行处理,便和当时的丞相李斯一起将胡亥扶上了皇位。
其实,李斯也是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在里边儿,当时整个朝堂之上,全部是由赵高这斯所把控,这并不算是什么好事情,赵高还算是胡亥的老师,倘若这赵高真的把胡亥扶上了皇位,那么在日后,他就更是作为作福。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李斯并没有帮助赵高的道理,因为他自身得不到什么好处,不过,赵高也正好是抓住了这一点,承诺李斯,但凡这件事情成了,便会给李斯好处;同时,赵高还夸大了扶苏上台后李斯即将面对的悲惨处境,最后两人才合谋成功。
此时,公子扶苏正和蒙恬在一起,秦始皇当初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扶苏得到成长,特意让公子扶苏去蒙恬身边学习,这也使得公子扶苏和蒙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密,蒙田对于公子扶苏也是颇有期待。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赵高跟李斯本人对蒙恬也是心怀不轨,最后设计,令蒙恬自尽而亡。不得不说,朝廷有这般奸佞之臣所把控着,实属是秦国的一大灾难。当初,秦始皇派使自己的儿子公子扶苏前往蒙恬之处时,蒙恬手下所掌握的军队有30万,而且是相当精锐的部队,公子扶苏则被秦始皇任命为监军。赵高一党凭借着自己所篡改的遗诏,使得公子扶苏自杀而亡。
虽说大家都懂其中有诈,可是,最后还是没能将这局面扭转,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扶苏追随秦始皇而去后,蒙恬在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自杀,赵高一党将他的兵权夺走之后,先是将他关押在监狱当中,随后在胡亥即位之后便对蒙恬的家人进行迫害,为此,蒙恬最后迫不得已才慷慨赴死。蒙恬在离世之前留下了一句相当经典的名言:“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由此可见,在蒙恬的心中,他有着自己的原则,而且坚定地认为“守义”和“守忠都是相当重要的,实属是感人至深,令人泪下!
在东汉末年之时,当时的枭雄曹操每每失意之时,便都会念起这一句话。其实也不难理解。曹操在一开始之时也是汉朝的丞相,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天下的诸侯却对他纷纷进行讨伐,不停的指责和谩骂。所以说,每每想到蒙恬在当初所说的这一段话,曹操便会觉得内心难受,似乎只有蒙恬才会懂他的这种心情,而他当时的心情和蒙恬当初确实是有些类似,为此,每每读及这一句话之时,便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风光又如何呢?到最后,依旧是会面临着很多的无奈。不过,蒙恬之举,确实是令人后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