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自杀前说了一段千古名言,曹操推崇备至,每次受到委屈必读

蒙恬自杀前说了一段千古名言,曹操推崇备至,每次受到委屈必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454 更新时间:2023/12/4 16:22:00

蒙恬秦朝的四大名将之一,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出生于武将世家,其祖父蒙骜是齐国人,在秦昭王时代投靠了明主。

这样来自临沂蒙阴的蒙氏在秦国混的是风生水起,尤其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在初期统一的道路上也是有着高光的表现。大小战事节节胜利,攻取大片的城池,得到了秦氏家族的信任。

蒙恬一家对秦朝非常忠心,死前道出:“我蒙氏一家世代效忠大秦,三代忠义之臣了。如今虽然被囚禁起来,可还是有起义的能力。不这样做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传承家风,守义罢了”,说完这些一代名将饮毒酒而亡。

名门之后

蒙恬无疑是名门之后,爷爷被拜为上卿,父亲蒙武更是联手王翦灭掉楚国。蒙家在秦朝成了名门望族,秦始皇对蒙恬更是非常的信任。蒙恬常年征战在外,手握30万兵权,可见秦始皇对蒙恬的信任程度极高。

蒙恬戎马生涯,对秦朝的忠诚度是非常高的,所以结果导向的执行能力方面非常的强大。这也是蒙恬百战百胜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优点,如果按照蒙恬这战力和能力,放到现在的企业,搞个KPI考核,绝对是带团队的顶流。这也是嬴政对他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个能力强大的实干家。

尤其是统领大秦军队北击匈奴,让匈奴铁骑闻风丧胆,看到蒙恬军队望而却步。蒙恬的战功卓著,但是在朝中也是得罪了不少的权贵。

这也为蒙恬的发展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蒙恬的弟弟蒙毅在秉公执法,判处赵高死刑之后,被秦始皇赦免了,这成了赵高和孟家拉起仇恨值得导火索。

赵高这个秦朝走向灭亡的关键人物,如果在蒙毅的秉公执法中死去,也许秦朝还会有几百年的大运也是说不准的。

但是秦始皇并没有选择严格执法,而是觉得赵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下令赦免了赵高的死罪,还回复了赵高原来的职位。

这样一来赵高对蒙家的仇恨一下达到了顶峰,本来蒙恬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而却与公子扶苏交好。

赵高也是多次想结交蒙恬,但是多次套近乎都没有被正眼瞧过。所以赵高就对蒙氏一家有很大的意见,再加上秉公执法结下的梁子,把赵高同蒙毅兄弟的仇恨值拉到了最高值。

名将的愚忠

秦始皇曾经有个密旨,就是自己在百年之后,自己的王位传给谁的一道秘密圣旨。秦始皇死的时候非常的突然,这样他留下的紧急的密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秦始皇虽然也是个暴脾气的皇帝,但是在识人善任方面是非常优秀的,要不大秦也无法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因此,他生前就想好了,帝国将来的接班人是公子扶苏。

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始皇到49岁就得病死了。这样按照常理,国家的第一继承人自然是公子扶苏继承大统,亲近信大将蒙恬,蒙毅继续会成为帝国的精英。

引导着大秦不断地向着更为高大的起点奋勇向前,但是这个计划却因为宦官赵高偷偷换掉了圣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高知道公子扶苏继承王位后,自己没有好果子吃。

赵高败家子的行为,早就被蒙恬兄弟诟病,如果公子扶苏继位,手下红人蒙恬重新被崇信,如果再对赵高进行清算,赵高必死无疑。

因为这个威胁,他勾结丞相李斯,篡改了圣旨,拥立胡亥为皇帝,下圣旨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兄弟。

公子扶苏接到圣旨就自杀了,蒙恬也被抓了起来,被赐死。蒙恬兄弟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假圣旨,但是祖孙三代忠诚于秦国的言传身教,让他选择了自裁。

按照常理来看,蒙恬手握30万精兵,要想反对秦二世,起兵造反绝对是可行的。但是,公子扶苏自杀后,让他起兵师出无名。

如果公子扶苏说反的话,这个胜率面就非常大了。但是公子扶苏选择了自杀,这就让蒙恬明知是陷阱,也只能跳进去了。

蒙恬祖孙三代为秦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一个宦官篡改了圣旨,就一家人被全部清洗掉了。

这种遵从君为臣纲的礼仪中,蒙恬选择了对朝廷忠诚,并没有自己被冤枉而不顾一切地起兵造反,而是选择了忠诚。

后人的推崇

蒙恬的对秦国的忠诚度到可以用生命去捍卫的程度,也是影响了很多人。蒙恬的忠诚守义感染了很多人,大名鼎鼎的曹操就是蒙恬将军的一个粉丝。

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每次被人骂曹贼的时候,曹操都会想想蒙恬自裁前说的那两句话。一想到这些,被称为奸雄的曹操就释然了,因此,蒙恬成了曹操的偶像。

曹操携天子令诸侯,为汉朝的崛起做了很多的挣扎,但是无奈的是曹操无法恢复汉朝兴旺。在经历了数十载的风雨之后,曹操匡扶汉室的决心也是开始慢慢地动摇了。

程然曹操在挟天子时,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一下汉室的王家气息。但是,在逐步的实践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这样,曹操直接选择了掌权,是名副其实的“代理皇帝”。从此,曹操一下子被世人骂为曹贼。

可见曹操虽然推崇蒙恬,但是他可不是干大仁大义之事的主,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难以退却奸雄的帽子。

总结

曹操的一生实际上是汉室的实际掌权人,宰相无疑已经是权倾朝野的王者了。其实,曹操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治国方略。

只是没有达到匡扶汉室的目的罢了,因此,自己觉得困难的时候,就会想起含冤的蒙恬。虽然他非常地欣赏蒙恬的忠诚,但是他自己的忠诚度是比较低的,因此很少相信别人。

宁可我去辜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辜负了我的心态,让曹操获得了“奸雄”,“曹贼”的污称。曹操每每想想这些,都会联想到明知是赐死的假圣旨,却依然遵命的蒙恬,想到这些他心里就平衡了。

标签: 蒙恬曹操赵高嬴政秦国蒙毅

更多文章

  • 秦朝名将蒙恬之悲:忠于秦却死于秦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嬴政,秦国,匈奴,齐国,扶苏,秦朝名将,蒙恬之悲,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

  • 楚国战神,战国四大名将第一候补,力败蒙恬,并能与王翦形成相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翦,蒙恬,楚国,秦军,秦王,李牧

    倚天万里须长剑,才貌双全大将军——千古冤臣蒙恬(3)主笔:江湖闲乐生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发出了统一天下的总攻令。王翦之子王贲,率师十万伐魏;李信、蒙恬两只初生虎,则率军二十万,大举攻楚。坚持要六十万兵力才能灭楚的老将王翦,则告病回到老家频阳,坐看这些年轻人如何表演。于是,李信与蒙恬一路高歌猛进,

  • 中国人都以为蒙恬姓“蒙”,其实,大多数人的理解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蒙恬,秦国,嬴政,周天子,齐国,蒙毅,周公,秦朝,春秋战国

    中国人的礼仪究竟开创于何时?制定这些礼仪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不能简简单单的活着吗?这是当代中国年轻人之中很多的一种呼声,大家都与传统文化之中礼仪的缺失使得大家对于亲戚和文化之间缺失了那种获得感,所以很多人身为中国人却是一点都不懂中国人之间的礼仪,不知道见到长辈的时候应该怎么去称呼,不知道见到晚辈的

  • 建功北疆的蒙恬

    历史解密编辑:琦哥讲运营标签:蒙恬,匈奴,嬴政,赵高,大军,北疆,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人们常说秦始皇修长城,其实主持修长城的是蒙恬 (??公元前210年)。他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将。蒙恬也自幼习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他和王贲率兵攻齐,避开齐的西部防线,从北面迂回齐的测后,建一举灭齐之功。秦统一中国后,他奉命率 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被匈奴所占原赵国的河南地

  • 蒙恬到底该怎么玩?记住这4个技巧,你的蒙恬至少王者30星

    历史解密编辑:王者神攻略标签:蒙恬,免伤,生命值

    骚年,这是一个助你超神的地方!你想要的全都有~在王者荣耀中,蒙恬是一名很刚很硬很强的战士英雄,蒙恬和盾山很像,就是举盾进入防御状态的时候,是能进行缓慢的移动。不同的是,蒙恬在防御期间,瞬间爆发也是很高的。特别是蓄力满之后,只要两发普攻就能戳死鲁班。但是很多小伙伴都不会用这个英雄,其实蒙恬真的是一个超

  • 一代枭雄曹操,以蒙恬的临终遗言为人生警句,蒙恬自尽前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曹操,蒙恬,袁绍,刘备,扶苏,诗人,汉朝,春秋战国

    曹操作为被人们广泛认知的一个古代人物,被现代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所解读。在现代人对曹操的解读中,也渐渐抛弃了戏剧上的对于曹操的刻板、单一的认知,而使得曹操的形象更加的立体与生动。其实从对曹操形象认知的变化来看,充分体现了现代人文化与素质方面的提高。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而言,如何更好地从他的行为上去理解那

  • 蒙恬离世前留下两句遗言,曹操每每失意便读一遍,如今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蒙恬,曹操,嬴政,赵高,蒙毅,李斯

    蒙骜是秦国重臣,从秦昭襄王至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蒙骜一直都是备受皇帝信赖与喜欢的旧臣,历经四朝,立下了众多的功绩。作为蒙骜的孙子,蒙恬和蒙毅在当时也是极为厉害的人物,根据相关史籍记载,蒙恬和蒙毅两人一文一武,蒙恬作为武将在外带兵,是军事重臣,而这蒙毅则是文臣,在朝堂辅佐秦始皇的政事,官至上卿

  • 司马迁:蒙恬之死,罪有应得!蒙恬到底犯了什么错?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司马迁,蒙恬,匈奴,嬴政,秦国

    明太祖朱元璋被后人评价为生性多疑,喜好杀戮,但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杀尽功臣将领也不过是为了朱家后人能安稳统治国家。乾隆皇帝也被后人评价是导致中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然而乾隆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被司马迁贬的一文不值,甚至罪该万死的秦国大将军——蒙恬。那么蒙恬

  • 蒙恬临死悲喊一句遗言,400年后,曹操读一次哭一次 原因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蒙恬,曹操,匈奴,嬴政,秦国,王翦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由嬴姓建立的秦国及秦朝,共统治了长达563年。在开疆扩土和统一六国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数不胜数,按照综合排名顺序为:白起、王翦、蒙恬、章邯、司马错、王贲、樗里疾、李信、蒙骜、蒙武。大秦帝国十大武将

  • 蒙恬一族三代为秦效命,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秦朝早亡不是没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匈奴,秦朝,秦国,始皇,嬴政,扶苏,蒙恬一族,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秦朝名将蒙恬,出身于名门世家,秦一统六国之后,一直处于抗击戎狄的第一线,有“中华第一勇士”之称。战国时期,蒙恬祖父蒙骜便投靠秦昭王,领兵攻打韩赵二国,立下赫赫功劳;他的父亲蒙武曾经和王翦一起联手灭掉楚国。在这种环境的培养下,蒙恬自幼便勤读兵书,立志于冲锋陷阵,报效国家。北逐戎狄秦国统一六国后,始皇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