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宠信的名将蒙恬,如何率兵抵御匈奴?如何惨遭秦二世冤杀?

秦始皇宠信的名将蒙恬,如何率兵抵御匈奴?如何惨遭秦二世冤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世界如此美妙 访问量:2298 更新时间:2024/1/16 2:34:39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 。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蒙恬塑像

抵御匈奴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信任、夸奖蒙恬的才干,并且亲近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则陪秦始皇同乘一辆车子,居内则侍从在秦始皇的跟前。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因此,其他的诸将相,都不敢和他们争宠。

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之争锋。某日,内侍赵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职,但却被秦始皇给赦免了。从此时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赵高的心病。

惨遭冤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

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了蒙毅。 秦二世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陛下。”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参考资料:《史记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更多文章

  • 蒙恬家族从何而来?甲骨文上取得重要发现,难怪秦始皇重用蒙恬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蒙恬,嬴政,甲骨文,商朝,秦国

    战国中晚期,齐人蒙骜西投秦国,数次率军出征,帮助秦国夺取韩赵魏90余座城池,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蒙骜之子蒙武,孙子蒙恬、蒙毅,都是震古烁今的名将,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其中,蒙恬得授三十万兵马镇守北疆,蒙毅经常与秦始皇出入同车。可以说,蒙氏一门三代皆名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

  • 蒙恬:一代战神胸怀大志,深得秦始皇信任,却枉死在小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蒙恬,嬴政,秦国,匈奴,齐国,赵高,周朝,先秦,秦始皇

    在历史大剧《大秦赋》中,秦王嬴政终于统一六国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大业,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一路走来,他的身边始终有一个人,忠心耿耿,鞍前马后,护在他左右。在秦始皇出兵征讨天下的过程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人就是被誉为“秦国第一战神”的蒙恬。蒙恬身出名家将门之后。他的老家是齐国蒙山,祖辈人都是齐国人。战

  • 蒙恬和蒙毅虽死了,但蒙家军还在?为何后面没出来维护秦国安全?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蒙恬,蒙毅,蒙家军,项羽,秦国,章邯,秦朝,春秋战国

    蒙恬虽然死了,蒙恬手下的军队自然还是在的,只不过已经不能称之为蒙家军了。而且,这支军队后来也被调回国内镇压起义军了,项羽在巨鹿打败的恰恰就是这支军队,可见项羽军队战斗力之强大。一、蒙氏兄弟蒙氏在秦国发迹是从蒙氏兄弟(蒙恬、蒙毅)的祖父蒙骜由齐入秦开始的。当时秦国正是广纳人才之际,蒙骜一生历仕昭襄、孝

  • 蒙恬自杀前说了一句“名言”,曹操推崇备至,读一次哭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蒙恬,曹操,秦国,嬴政,匈奴,秦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一首颂扬将士攻打匈奴时所创作的边塞诗。匈奴是汉朝时期比较猖獗的外敌,大多数人都知道汉武帝把匈奴逼得西迁,名将卫青、霍去病就是其中的功臣,很少有人知道,汉武帝之前,刘邦差点命丧匈奴之手,白登之围不得不让刚刚建立的汉朝与其和亲求得一

  • 他是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军,战神秦将蒙恬甚至都无法和他相比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蒙恬,匈奴,霍去病,大将军,卫青,刘彻

    要说到这位大将军,那还是先来说说蒙恬将军的功绩。蒙恬(?-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受命率军30万北击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击退匈奴

  • 秦国七大猛将,名将蒙恬仅排第三,杀神白起不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蒙恬,白起,章邯,王翦,秦国,秦军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和几代君臣的励精图治,守土开疆,一步步发展壮大。等到秦始皇即位后,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六合扫八荒,一统七国。秦国能够灭六国,离不开骁勇善战的秦军,更离不开决胜沙场的秦国猛将。秦军被称作是“虎狼之师”,今天我们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秦国统领虎狼之师的七位猛将,其中章邯垫

  • 长沙左家公山曾出土一座古墓,有件文物很显眼,蒙恬造笔或存疑问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蒙恬,嬴政,蔡伦,匈奴,秦国,左家公

    现如今,笔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品,其种类繁多,令人应接不暇,铅笔、钢笔、蜡笔、粉笔、圆珠笔等等都有着各自的用途。不过如果要说书法所用之笔,自然要数毛笔。而笔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指的便是我们现在人所称的毛笔,在历史沿袭的过程中,毛笔有着无法被取代的重要意义。当我们

  • 蒙恬自杀前说了一段千古名言,曹操推崇备至,每次受到委屈必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蒙恬,曹操,赵高,嬴政,秦国,蒙毅

    蒙恬秦朝的四大名将之一,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出生于武将世家,其祖父蒙骜是齐国人,在秦昭王时代投靠了明主。这样来自临沂蒙阴的蒙氏在秦国混的是风生水起,尤其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在初期统一的道路上也是有着高光的表现。大小战事节节胜利,攻取大片的城池,得到了秦氏家族的信任。蒙恬一家对秦朝非常忠心,

  • 秦朝名将蒙恬之悲:忠于秦却死于秦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嬴政,秦国,匈奴,齐国,扶苏,秦朝名将,蒙恬之悲,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

  • 楚国战神,战国四大名将第一候补,力败蒙恬,并能与王翦形成相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翦,蒙恬,楚国,秦军,秦王,李牧

    倚天万里须长剑,才貌双全大将军——千古冤臣蒙恬(3)主笔:江湖闲乐生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发出了统一天下的总攻令。王翦之子王贲,率师十万伐魏;李信、蒙恬两只初生虎,则率军二十万,大举攻楚。坚持要六十万兵力才能灭楚的老将王翦,则告病回到老家频阳,坐看这些年轻人如何表演。于是,李信与蒙恬一路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