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家族从何而来?甲骨文上取得重要发现,难怪秦始皇重用蒙恬

蒙恬家族从何而来?甲骨文上取得重要发现,难怪秦始皇重用蒙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987 更新时间:2023/12/21 18:17:19

战国中晚期,齐人蒙骜西投秦国,数次率军出征,帮助秦国夺取韩赵魏90余座城池,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

蒙骜之子蒙武孙子蒙恬、蒙毅,都是震古烁今的名将,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其中,蒙恬得授三十万兵马镇守北疆,蒙毅经常与秦始皇出入同车。可以说,蒙氏一门三代皆名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助力,功绩毫不逊色于王翦!

因此,秦国与蒙氏、秦始皇与蒙恬,大致是明君与良将的关系,互相信任、珠联璧合,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然而,随着商周地下文献的不断出土,人们发现嬴氏与蒙氏,或者说秦始皇与蒙恬的两人祖上,不仅极有可能互相认识,甚至还可能站在同一战壕里打过仗。

甲骨文中的蒙字

根据文献记载,蒙姓源于颛顼后代老童,他被封在了蒙山至双八之城(蒙双城),后代就以此为姓。由于缺少史料印证,蒙姓由来是否如此,后世并不能肯定。然而,甲骨文出土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文献的记载。

甲骨文中的蒙字,就是一个人头部被蒙住的象形(见下图)。笔者认为,蒙字可能与蒙山云雾有关,身在山中,被云雾遮挡,由此产生了“蒙”字。

从蒙字字形上看,蒙姓源于蒙山是有一定道理的。下图显示的是人眼被布蒙住,但实际上看其形状,更像是被云雾蒙住。

卜辞中的蒙国与蒙侯虎

关于蒙国,正史中没有怎么提及,但甲骨文卜辞却显示,商代时在东方的确存在一个蒙国,而且是一个备受商王朝重视的诸侯!

甲骨文卜辞:丙戌卜,亘,贞蒙侯虎其御。贞隹象令比蒙侯归。贞今载……王比蒙侯虎伐髳方,受有佑。戊戌卜,贞,王曰:“侯虎,毋归,御。”今□从蒙侯虎伐羌方。

如今,我们将“侯”理解为爵位,但其实在商朝时期,侯是最重要的外服官职之一,由商王朝直接分封,经常要参与重要战争,武丁时期甚至参与了西部对羌人的战争,甲骨文中说“今□从蒙侯虎伐羌方”。甲骨文上的“蒙侯虎”,则代表了蒙国的重要地位,身份非常显赫。

先秦时的蒙姓非常稀少,只有传说的颛顼后代这一支。周代建立之后,文献上没有将某人册封在蒙地的记载,也没有其他蒙姓出现。因此,甲骨文中的蒙姓与蒙侯,与蒙恬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商朝将疆域划分为五个部分,即中商(商朝直属领地)、北土、南土、东土、西土,其中蒙国在东土,而东土的大致范围是山东中西部,以及河南东部、安徽、江苏北部。那么,如此显赫的蒙国,具体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如今,关于蒙国都城的具体位置,还没能100%的确认,但基本被认为在“大蒙城”。

《商丘地区地名荟萃·商丘县》记载:“大蒙城,即今商丘县城北18公里老蒙墙寺,以东有蒙泽得名。北临汳水,有箕子冢。战国时楚置蒙县。”

著名历史学家丁山,经过一系列考证,在其《释蒙》一文中指出:“蒙侯故都,即汳水南大蒙城。”也就是说,蒙国都城在如今的商丘梁园区,西汉时的梁国蒙县。

当然,也有史学家认为,蒙国都城在山东临沂蒙阴。

总之,蒙国所在区域,大致是山东中西部或河南东部区域。

战国竹简揭开秦人起源之谜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被中原列国鄙视,称秦人为“秦者夷也”、“狄秦”、“戎秦”,《史记》中说“在西戎,保西垂”,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指出“秦人祖先,起于戎狄”。

2008年,清华大学收到一批战国竹简,一共有2388枚,后被称为“清华简”。其中的《系年》第三篇章,揭开了秦人起源谜团。

清华简《系年》:“飞(廉)东逃于商盍(商奄)氏。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武王伐纣后,飞廉逃到商奄,准备“反周复商”,商奄都城在山东曲阜。武王去世后,纣王之子武庚起兵复国,东部很多以前的商代诸侯起兵造反,于是才有了周公东征。最终,周成王灭了商奄,杀死了飞廉,并将部分商奄之民强制西迁,这是秦人的祖先。

根据史书记载,在牧野之战中,飞廉长子恶来战死,恶来后代为周朝立功,从而建立了秦国。至于飞廉的次子季胜,在周穆王时立下大功,被封在赵城,后来三家分晋建立了赵国。总之,秦赵是真正的兄弟之国,飞廉是他们的共祖。

因此,秦始皇祖上飞廉部族,大致生活在山东曲阜附近,属于商朝铁杆盟友。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曾经为商朝战死的恶来后代,800年后为恶来复仇,成功地灭掉周朝,一统华夏。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蒙国与商奄相距不远,彼此都是商朝的重臣,应该不会陌生。

更重要的是,学者考证认为武王伐纣后蒙国还存在,在伯禽东征时被灭亡。武庚起兵复国时,东部大量商朝诸侯起兵响应,周成王、周公、伯禽(周公之子)率兵东征,灭掉了蒙国、商奄,杀死了飞廉等,蒙氏或由此迁徙到了齐国。其中,鲁国起初在河南鲁山一带,灭掉蒙国、商奄之后,疆域扩大到山东,后来以商奄都城曲阜为鲁都。

可见,在武庚之乱时,蒙侯、飞廉都曾起兵响应,但在周公东征时,蒙国被灭、飞廉被杀,因此蒙恬祖上与秦始皇祖上,还真有可能为了“反周复商”,一起并肩打过仗。

或许是命运的轮回,八百年之后,蒙侯与飞廉的后代再度联手。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重用蒙恬、重用蒙氏一门,似乎还有着家族历史上的原因。

参考资料:《甲骨文中的蒙国》、《清华简》等

标签: 蒙恬嬴政甲骨文商朝秦国

更多文章

  • 蒙恬:一代战神胸怀大志,深得秦始皇信任,却枉死在小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蒙恬,嬴政,秦国,匈奴,齐国,赵高,周朝,先秦,秦始皇

    在历史大剧《大秦赋》中,秦王嬴政终于统一六国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大业,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一路走来,他的身边始终有一个人,忠心耿耿,鞍前马后,护在他左右。在秦始皇出兵征讨天下的过程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人就是被誉为“秦国第一战神”的蒙恬。蒙恬身出名家将门之后。他的老家是齐国蒙山,祖辈人都是齐国人。战

  • 蒙恬和蒙毅虽死了,但蒙家军还在?为何后面没出来维护秦国安全?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蒙恬,蒙毅,蒙家军,项羽,秦国,章邯,秦朝,春秋战国

    蒙恬虽然死了,蒙恬手下的军队自然还是在的,只不过已经不能称之为蒙家军了。而且,这支军队后来也被调回国内镇压起义军了,项羽在巨鹿打败的恰恰就是这支军队,可见项羽军队战斗力之强大。一、蒙氏兄弟蒙氏在秦国发迹是从蒙氏兄弟(蒙恬、蒙毅)的祖父蒙骜由齐入秦开始的。当时秦国正是广纳人才之际,蒙骜一生历仕昭襄、孝

  • 蒙恬自杀前说了一句“名言”,曹操推崇备至,读一次哭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蒙恬,曹操,秦国,嬴政,匈奴,秦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一首颂扬将士攻打匈奴时所创作的边塞诗。匈奴是汉朝时期比较猖獗的外敌,大多数人都知道汉武帝把匈奴逼得西迁,名将卫青、霍去病就是其中的功臣,很少有人知道,汉武帝之前,刘邦差点命丧匈奴之手,白登之围不得不让刚刚建立的汉朝与其和亲求得一

  • 他是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军,战神秦将蒙恬甚至都无法和他相比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蒙恬,匈奴,霍去病,大将军,卫青,刘彻

    要说到这位大将军,那还是先来说说蒙恬将军的功绩。蒙恬(?-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受命率军30万北击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击退匈奴

  • 秦国七大猛将,名将蒙恬仅排第三,杀神白起不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蒙恬,白起,章邯,王翦,秦国,秦军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和几代君臣的励精图治,守土开疆,一步步发展壮大。等到秦始皇即位后,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六合扫八荒,一统七国。秦国能够灭六国,离不开骁勇善战的秦军,更离不开决胜沙场的秦国猛将。秦军被称作是“虎狼之师”,今天我们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秦国统领虎狼之师的七位猛将,其中章邯垫

  • 长沙左家公山曾出土一座古墓,有件文物很显眼,蒙恬造笔或存疑问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蒙恬,嬴政,蔡伦,匈奴,秦国,左家公

    现如今,笔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品,其种类繁多,令人应接不暇,铅笔、钢笔、蜡笔、粉笔、圆珠笔等等都有着各自的用途。不过如果要说书法所用之笔,自然要数毛笔。而笔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指的便是我们现在人所称的毛笔,在历史沿袭的过程中,毛笔有着无法被取代的重要意义。当我们

  • 蒙恬自杀前说了一段千古名言,曹操推崇备至,每次受到委屈必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蒙恬,曹操,赵高,嬴政,秦国,蒙毅

    蒙恬秦朝的四大名将之一,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出生于武将世家,其祖父蒙骜是齐国人,在秦昭王时代投靠了明主。这样来自临沂蒙阴的蒙氏在秦国混的是风生水起,尤其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在初期统一的道路上也是有着高光的表现。大小战事节节胜利,攻取大片的城池,得到了秦氏家族的信任。蒙恬一家对秦朝非常忠心,

  • 秦朝名将蒙恬之悲:忠于秦却死于秦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嬴政,秦国,匈奴,齐国,扶苏,秦朝名将,蒙恬之悲,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

  • 楚国战神,战国四大名将第一候补,力败蒙恬,并能与王翦形成相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翦,蒙恬,楚国,秦军,秦王,李牧

    倚天万里须长剑,才貌双全大将军——千古冤臣蒙恬(3)主笔:江湖闲乐生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发出了统一天下的总攻令。王翦之子王贲,率师十万伐魏;李信、蒙恬两只初生虎,则率军二十万,大举攻楚。坚持要六十万兵力才能灭楚的老将王翦,则告病回到老家频阳,坐看这些年轻人如何表演。于是,李信与蒙恬一路高歌猛进,

  • 中国人都以为蒙恬姓“蒙”,其实,大多数人的理解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蒙恬,秦国,嬴政,周天子,齐国,蒙毅,周公,秦朝,春秋战国

    中国人的礼仪究竟开创于何时?制定这些礼仪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不能简简单单的活着吗?这是当代中国年轻人之中很多的一种呼声,大家都与传统文化之中礼仪的缺失使得大家对于亲戚和文化之间缺失了那种获得感,所以很多人身为中国人却是一点都不懂中国人之间的礼仪,不知道见到长辈的时候应该怎么去称呼,不知道见到晚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