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庙“十哲”,白起、韩信,谁更厉害?韩信稍弱

武庙“十哲”,白起、韩信,谁更厉害?韩信稍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2360 更新时间:2024/1/22 20:19:37

白起VS韩信,谁的战斗力更加强悍?唐朝人评价:白起强于韩信,武庙“十哲”排行榜上,白起第一,韩信稍微弱一点。

中华上下五千年,谈论武将排行,白起、韩信可以挤进前十名,战斗力杠杠。白起号称“杀神”,战国时期将士阵亡三百余万,白起就“贡献”了一半,这是近代学者梁超对他的评价。韩信号称“兵仙”,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汉朝的江山,韩信打下了一半。

今天看来,白起、韩信名气依然很大,稍微学点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两位大将的存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白起、韩信是少不了的“角色”,还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老师都让学生圈起来。但是,排名总得有先后,韩信稍逊白起一筹;如果有机会协同作战,韩信是配角。

韩信的战争杰作很多,都是经典般的存在。楚汉之战开始,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然袭击关中三位诸侯,让刘邦站稳了脚跟。东征期间,韩信连续击败赵国、魏国、燕国、齐国,横扫对手数十万大军。井陉之战,韩信“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将自己陷入绝地,激发将士斗志,搞定陈馀

齐国实力强大,韩信也是发动突然袭击,一举灭了齐国。接下来,韩信充当前线统帅,指挥各路兵马,以70万兵力的优势击败项羽10万大军。兵败后,项羽无颜面对父老乡亲,不愿意渡过乌江,便自刎而死,刘邦得以建立汉朝。

武安君白起的杰作,多得数不清,且都是打歼灭战,围歼战,堪称经典。伊阙之战,白起以10万的劣势兵力,全歼韩国、魏国联军24万。鄢郢之战,白起还是十余万士兵,长驱直入,攻克楚国都城,斩首数十万。华阳之战,白起再次长途奔袭,先斩杀魏国精锐13万,再斩首赵军2万余人,大获全胜。陉城之战,白起再次出击,斩杀韩军6万余人。

接下来的长平之战,白起悄悄来到前线指挥,以50万兵马与赵国45万精兵进行决战。数量上,双方兵力差不多,进攻一方的秦军仅仅多出5万。但是,赵军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骑兵的战斗力都是天花板的存在。结果呢?兵力相当的情况下,白起居然可以包围赵军,将其全歼。

单纯看战斗过程,白起、韩信都非常的精彩,每一次战斗都是经典,且后人难以去模仿。那么,唐朝人眼中,白起要强于韩信呢?唐玄宗时期设立武庙,祭祀武成王姜子牙,并安排十大名将配享,称为“武庙十哲”。这10位名将分为左右两列,左列排行第一是白起,韩信第二。白起要强于韩信,这又是为何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就一点,双方作战难度不一样。

楚汉战争时期,韩信虽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对手实力一般。例如,井陉之战时,陈馀还是以“礼义战争”的规则去应对,而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否则韩信提前报销。战后,韩信对李左车说,若是陈馀采纳您的意见,今天我就是俘虏了。齐国,韩信“不讲武德”,发起突然袭击,坑死了郦食其。要知道,郦食其劝说下,齐王已经答应归顺汉朝,一点防备都没有。

与项羽硬刚的,是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原项羽的部将都是协助战斗。垓下之战时,项羽先击败追击而来的汉军,刘邦狼狈不堪。接下来,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联手,集中70万的优势兵力攻打项羽10万疲惫不堪的楚军。第一次交战,韩信战败,汉军后撤。后来,汉军挖掘战壕,构筑堡垒合围,但项羽依然能突围而出。可以说,实力对等情况下,项羽可以完爆韩信。

反观白起,他所遇到的对手,都是立国数百年的“国家”,根基相当的稳定,民众也比较团结。韩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赵国,都是立国数百年,兵马多达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国家”。例如,南方的楚国,号称“带甲百万”,有百万精锐,粮草充足,但白起依然可以完爆对手。

从战争的“难度”上看,韩信打的是“青铜”,唯一打过一次“王者”,还是联合刘邦,自己协助作战而已。白起则不一样,他基本上不打“青铜”,遇到的对手几乎都是“王者”,甚至还带有“荣耀”头衔,难度很大。长平之战开始,赵国大臣直言:廉颇打不赢白起,赵国接受上党有风险。要知道,廉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并列,但就是打不赢。

总而言之,从作战难度的角度分析,白起要强于韩信,武庙“十哲”排在韩信的前面也理所应当。但是,白起、韩信都是作战的行家,权谋也很一般,结果被君王收拾。白起自尽而亡,韩信则是被吕雉处死,着实可惜了。从两人的结局看,白起、韩信是一样的,却又不一样。白起挥剑自尽,含冤而死;韩信则是异想天开,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想反击刘邦,被吕雉拿下。

参考书目:《史记》

更多文章

  • 韩信不显山不露水,萧何是怎么知道韩信有大将之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韩信,萧何,显山,刘邦,汉朝,秦朝,夏侯婴,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韩信不显山不露水,萧何是怎么知道韩信有大将之才的?如同当年吕公看见刘邦那样,一眼就看出刘邦拥有高贵之相,还把女儿吕雉嫁给他。吕公懂相术,这没什么奇怪的,但从来没听说过萧何会看相,发现韩信有统帅之才,可能是因为他俩有眼缘吧。彼此看着顺眼,相互能轻松交谈,大概就是所谓的眼缘。眼缘的感觉至关重要,萧何看见

  • 打败项羽后,韩信被改封楚王并剥夺兵权,为何韩信还会被吕雉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国之君历史标签:项羽,韩信,吕雉,刘邦

    《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刘邦打败项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并且剥夺了韩信的兵权,不久,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把韩信召到陈县,随后俘

  • 刘邦赐韩信“五不死”,吕后是怎么绕过刘邦之言来杀死韩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刘邦,韩信,吕雉,项羽,齐国

    垓下之战前夕,项羽派使者诱惑韩信“三分天下”,韩信虽然没有同意,却也开始左右摇摆,对刘邦的命令阳奉阴违,于是有了“三不杀”、“五不死”的由来。三不杀、五不死关于三不杀、五不死,有数个不同的版本,不过大概意思都差不多。在垓下之战前夕,刘邦诏令韩信前来围攻项羽,而韩信却迟迟不肯来,于是张良劝汉高祖写下三

  • 兵仙韩信,千古名将落得悲惨结局,是自身原因还是背后构陷?

    历史解密编辑:叫我大黑熊标签:韩信,刘邦,吕雉,项羽,樊哙,萧何,齐王,汉朝,秦朝,刘如意,春秋战国

    如今我们说起韩信,想起的多是跟他有关的成语,如多多益善、四面楚歌等,但还有一句不是那么耳熟能详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是与他有关。这就是一个比较凄惨的故事了。韩信早年曾四处寻职投奔刘邦,也只是因为在项羽手下得不到重用,恃才而骄,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才换了主子。开始时,韩信在刘邦这里也没有被重视,正想

  • 萧何对韩信的尸体说了什么?引发后世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七彩铅笔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项梁,齐王,吕雉,汉朝,秦朝,夏侯婴,春秋战国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却一脸不屑地对着韩信的尸体,说了四个字,导致被后世人们诟病到现今,大家知道是哪四个字吗?我们常常说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国士无双的韩信就非常幸运,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萧何,但他也非常地不幸,因为萧何这个伯乐既成就了他,也葬送了他。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萧何对韩信的帮助,若是没有

  • 韩信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称帝的野心?为何说韩信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张良,秦朝,汉朝,袁崇焕,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韩信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称帝的野心?为何说韩信必死无疑刘邦最早的许诺就是大家共享天下。大秦一统天下,是完全创新的制度,为六国故人所不容,大汉统一后,刘邦也确实依照约定分封了各诸侯王。韩信犯的最大错误是战争最关键的时候就讨要王位,当然,即使没有这一出,韩信的结局也不会完美,不反,刘邦也会逼他反。刘邦尝到

  • 若这两人还在,刘邦根本不敢动韩信!可惜韩信将他们全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邦,韩信,项羽,司马懿,萧何,诸葛亮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有古代君王建功立业以后,几乎都害怕一件事情,即大臣们功高盖主,让手下臣子以及百姓,对大臣的信任超过对君王的信任。又或者说大臣手中的权力,威胁到君王统领天下的安全。哪怕大臣没有这样的心思,只要他有这样的能力,君王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铲除。这就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

  • 令人费解的楚王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韩信,楚王,樊哙,刘邦,无赖,先秦,汉朝,楚怀王,春秋战国

    作者:华德阳被封为楚王的韩信,可谓衣锦还乡。韩信重赏了一位老大娘,因为在他落魄时,连饭也吃不上,这位洗衣服的老大娘,尽管贫穷但心地善良,在漂洗的这段时间内,每天都把自己带的干粮分给韩信吃。韩信脸皮也够厚的,作为一个青壮年,连饭也吃不上,竟然依靠大冬天在河里洗衣服以此养家糊口的老大娘,而且还心安理得地

  • 算命先生算出韩信能活75岁,为何韩信却在35岁便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韩信,刘邦,项羽,汉王,刘彻,秦朝,汉朝,算命先生,英年早逝,春秋战国

    倘若提起大汉王朝,世人除了想到刘邦、汉武帝等人以外,也会想到为了大汉征战沙场的韩信。此人为大汉王朝开国功臣,他一生为刘邦浴血沙场,打了许多的胜仗,为刘邦建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倘若没有韩信的话,刘邦是否能够战胜项羽,一统天下还未可知。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坐上皇位之后的刘邦却因为忌惮韩信军功

  • 萧何帮吕后除掉了韩信,为何又托熟人将韩信儿子偷偷地送到广西?

    历史解密编辑:小辉做菜标签:萧何,韩信,吕雉,刘邦,赵佗,吕后,秦朝,汉朝,霸王项羽

    一代兵仙韩信,汉初三大将之一(韩信,英布,彭越),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韩信,萧何)!韩信原来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可惜项羽慧眼不识珠,导致韩信投靠刘邦,可惜刘邦也是三角四棱二五眼,把美玉当成破砖头,让他看粮草!韩信越想越寒心,“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跳槽”!在一个花好月圆夜骑着自行车,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