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对韩信的尸体说了什么?引发后世诟病

萧何对韩信的尸体说了什么?引发后世诟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七彩铅笔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3/15 16:20:49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却一脸不屑地对着韩信的尸体,说了四个字,导致被后世人们诟病到现今,大家知道是哪四个字吗?

我们常常说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国士无双的韩信就非常幸运,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萧何,但他也非常地不幸,因为萧何这个伯乐既成就了他,也葬送了他。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萧何对韩信的帮助,若是没有萧何的话,在刘邦手下的韩信其实是难以有出头之日的,甚至他差点就离开了刘邦的麾下。

在还没有投靠刘邦的时候,韩信的生活过得非常落魄,甚至沦落到只能靠人接济的地步。

然而,韩信只在别人家蹭饭吃,又什么都不愿意付出,时间久了是个人都不乐意,所以韩信在街坊邻居的口中名声其实并不好。

但他仍然不在意,仍然是我行我素地让别人接济自己,直到后来,所有人都对他不待见以后,韩信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淮阴县。

而在淮阴县这个地方,才是韩信真正抱有志向的时候,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屠夫。

原来,自从韩信来到淮阴县以后,他又开始了他的老本行,那就是蹭吃蹭喝。

这一切都被屠夫看在眼里,屠夫认为,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他每天要早出晚归地卖肉,而韩信就能什么都不干,因此他对韩信非常嫉妒,还当众挑衅他,让他要不就将自己杀了,要不就从自己的胯下爬过去。

韩信虽然愤怒,但并没有失去理智,最后他还是将这口气忍了下来,从屠夫的胯下穿了过去,他也因此成为了全县人的笑柄。

经历过此事以后,韩信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让所有人都不敢看不起自己。

公元209年,韩信投靠了项梁,本以为在他的军中可以受到重用,但他一无背景、二无钱财,并没有人知道他的能力,因此韩信在项梁的军中碌碌无为了一阵子,最后还是离开去投靠刘邦了。

投靠刘邦以后,韩信不仅没有被人看重,反而还差点死在了军法之下,幸好关键时刻夏侯婴出手相救,韩信才侥幸活了下来。

之后,夏侯婴便将韩信介绍给了萧何,而两人也就此成为了关系要好的朋友。

经过与韩信的交谈以后,萧何对韩信的能力惊为天人,他认为刘邦要想称霸天下,绝对少不了韩信的帮助,于是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

然而当时的刘邦因为一时失利,对称霸天下失去了信心,对萧何的举荐也是非常敷衍。

韩信见久久得不到刘邦的看重,觉得再待下去也是无所成就,于是便离开了刘邦的阵营。

幸好萧何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急忙前去追赶,才将韩信劝了回来,而韩信也因此被刘邦看重,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

由此来看,若是没有萧何锲而不舍的举荐与不顾一切的迎回,想必韩信也不会有在刘邦手下大显身手的机会,所以说萧何是韩信的伯乐。

然而,萧何既帮助了韩信,也害了韩信,后来韩信的死与萧何脱不了干系。

自从韩信被刘邦重用以后,他开始发挥出他的能力,无论是淮水战役,还是陈仓战役以及安邑之战等,韩信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让刘邦的军队一扫之前的颓势,变得越来越强大。

但渐渐地,刘邦发现韩信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他变得越来越骄傲,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甚至在后来刘邦被楚军包围的时候,韩信第一时间想的是先让刘邦封自己为齐王,然后再前去帮助刘邦,从这时候起,刘邦的心中就彻底对韩信起了杀心。

所以,后来刘邦先是借着云梦游一事将韩信的兵权削弱,让他从齐王变成了淮阴侯,接着又是在亲征陈豨的时候为韩信埋好了陷阱,只等着韩信自己往下跳。

韩信并没有意识到刘邦的想法,他认为自己的谋划无人可知,于是便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代丞相为自己发出信号,就能到皇宫中将吕后等人都杀掉。

然而韩信的谋划还没开始,萧何以及吕后就已经知道他谋反了。

于是萧何借着与韩信知交莫逆的关系,将韩信骗入了皇宫之中,接着让早已经埋伏好的兵士上前砍死韩信。

而在韩信死了以后,萧何并没有表现出半点愧疚,反而还不屑地对着韩信的尸体来了一句:“为国除奸。”

其实,萧何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是非常地无奈,毕竟韩信与他的关系众人皆知,此时他若是不赶紧与韩信撇清关系,恐怕刘邦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萧何了。

所以在古代的皇权社会,无论臣子多聪明或是多勇猛,是生是死还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不得不说是非常悲哀了。

更多文章

  • 韩信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称帝的野心?为何说韩信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张良,秦朝,汉朝,袁崇焕,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韩信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称帝的野心?为何说韩信必死无疑刘邦最早的许诺就是大家共享天下。大秦一统天下,是完全创新的制度,为六国故人所不容,大汉统一后,刘邦也确实依照约定分封了各诸侯王。韩信犯的最大错误是战争最关键的时候就讨要王位,当然,即使没有这一出,韩信的结局也不会完美,不反,刘邦也会逼他反。刘邦尝到

  • 若这两人还在,刘邦根本不敢动韩信!可惜韩信将他们全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邦,韩信,项羽,司马懿,萧何,诸葛亮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有古代君王建功立业以后,几乎都害怕一件事情,即大臣们功高盖主,让手下臣子以及百姓,对大臣的信任超过对君王的信任。又或者说大臣手中的权力,威胁到君王统领天下的安全。哪怕大臣没有这样的心思,只要他有这样的能力,君王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铲除。这就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

  • 令人费解的楚王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韩信,楚王,樊哙,刘邦,无赖,先秦,汉朝,楚怀王,春秋战国

    作者:华德阳被封为楚王的韩信,可谓衣锦还乡。韩信重赏了一位老大娘,因为在他落魄时,连饭也吃不上,这位洗衣服的老大娘,尽管贫穷但心地善良,在漂洗的这段时间内,每天都把自己带的干粮分给韩信吃。韩信脸皮也够厚的,作为一个青壮年,连饭也吃不上,竟然依靠大冬天在河里洗衣服以此养家糊口的老大娘,而且还心安理得地

  • 算命先生算出韩信能活75岁,为何韩信却在35岁便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韩信,刘邦,项羽,汉王,刘彻,秦朝,汉朝,算命先生,英年早逝,春秋战国

    倘若提起大汉王朝,世人除了想到刘邦、汉武帝等人以外,也会想到为了大汉征战沙场的韩信。此人为大汉王朝开国功臣,他一生为刘邦浴血沙场,打了许多的胜仗,为刘邦建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倘若没有韩信的话,刘邦是否能够战胜项羽,一统天下还未可知。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坐上皇位之后的刘邦却因为忌惮韩信军功

  • 萧何帮吕后除掉了韩信,为何又托熟人将韩信儿子偷偷地送到广西?

    历史解密编辑:小辉做菜标签:萧何,韩信,吕雉,刘邦,赵佗,吕后,秦朝,汉朝,霸王项羽

    一代兵仙韩信,汉初三大将之一(韩信,英布,彭越),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韩信,萧何)!韩信原来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可惜项羽慧眼不识珠,导致韩信投靠刘邦,可惜刘邦也是三角四棱二五眼,把美玉当成破砖头,让他看粮草!韩信越想越寒心,“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跳槽”!在一个花好月圆夜骑着自行车,奥不是

  • 此二人不死,刘邦不敢杀韩信,可惜两人全被韩信杀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七号说三国标签:刘邦,韩信,项羽,秦军,楚怀王,章邯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刘邦敢杀手下第一名将,是因为他最忌惮两个“狡兔”,被韩信杀掉了。如果此二人不死,他不敢杀韩信。一、项羽项羽是刘邦最忌惮的对手,且刘邦多次惨败于项羽,差点被项羽所杀。没有韩信,刘邦很难战胜项羽。项羽,楚国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项羽也跟随叔父项梁在会

  • 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用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邦,韩信,萧何,汉王,秦朝,汉朝,夏侯婴,资治通鉴,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邦起用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是刘邦手下最有名的大将,不过在最初,他却是一个生活在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地区跟着别人吃闲饭的人。韩信家境贫寒,又没有好的口碑,所以一直也没人举荐他做官,那个时候的他走到哪里都惹人讨厌。图片来自网络有一次,韩信在城墙底下钓鱼,有一个在水边洗衣服的妇人见他饿得不行了,

  • 走进韩信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韩信,萧何,张良,刘邦,项羽

    漂母的懿德,韩信的智勇,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千秋景仰。西汉“战神”韩信,是我青少年时期崇拜的偶像,他与萧何、张良并称为“兴汉三杰”。当年我插队之地——淮北泗县,离淮安近在咫尺,坊间流传着诸多有关韩信的神奇故事。尔后我读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时颇为感慨,受得起“胯下之辱”的壮士,才是

  • 此2人不死,刘邦根本不敢动韩信,可惜这2个人全被韩信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刘邦,韩信,项羽,萧何,吕雉,章邯

    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韩信》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楚汉争霸的风云人物,却不料最后竟然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他先是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中,后又被吕后的阴谋暗算,穷其一生,尽然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但在唏嘘之后,却又有人想要探讨韩信最后如此身亡的原因。其实,韩

  • 韩信唯一的徒弟,才学到韩信的一点皮毛,把汉朝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平定,丞相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毁灭一个人,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膨胀。也可以理解为“物极必反”,所谓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面发展。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战乱,主人公叫做陈豨,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陈豨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虽然跟随刘邦多年,但是在军中依然不是很出众的人。后来陈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