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旗军当初能横扫天下 清朝建立后军队战斗力为何断崖式暴跌

八旗军当初能横扫天下 清朝建立后军队战斗力为何断崖式暴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5 10:16:17

还不了解:清代八旗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旗大军当初横扫天下,清代建立之后,八旗军战力断崖式暴跌?

八旗制度,是清代最初军事的组织方式,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九年,以红蓝黄白四色为基础,编为四旗,也既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过了十几年之后,努尔哈赤觉得只有四旗的话,无法彻底划分。所以,到了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又增设了四镶旗。八旗体制,自此彻底确定。

八旗制度,可以说是清代强大的基础。在八旗制度下,所有满族适龄男子,战时皆兵,非战时皆民。这种制度,其实有点类似隋唐时期的府兵制。靠着这种制度,当时的满族虽然人口并不是很多,却可以轻易凑出一支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大军,得以和强大的明朝正面抗衡。到了皇太极时期,又增设了蒙古八旗,陆续建成了汉军八旗。至此,八旗制度彻底完善,清代大军,也开始彻底可以压着明代大军打了。

但是,让人觉得意外的是,八旗大军的强大,却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从多尔衮时期开始,清代八旗大军的战斗力,开始迅速下降。到了清代末年的时候,八旗制度已经是腐朽的代名词了。不管是对付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起义军,还是对付后来的列强,都远远不够看。

那么,这期间八旗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原本横行天下的八旗军,会逐渐衰弱到这个地步呢?

首先,是生活习惯的原因。

八旗早期的战斗能力十分强悍。主要是因为明末清初战争不断,长期的战斗环境加上八旗士兵从小训练骑射,养成了强悍的战斗力。当时的满族,以渔猎为生,战斗力天生就很强。完善的军制和严密的祖制,使八旗制度下的满族民众迅速成军,在战斗中所披靡。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算是萨尔浒之战了。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地区以6万兵力,歼灭多路明军,萨尔浒之战最终以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大胜,明军大败而结束。当时努尔哈赤采用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清代大军的机动性,以优势兵力,分头击溃明代的多路大军,最后打赢了这场满清的立国之战。而努尔哈赤选择这种战术成功的基础,便是当时八旗士兵强大的机动性,以及可以连续作战的超强体力。

但是,随着清代入主中原,八旗士兵的生活方式,开始迅速变化。而他们的战斗能力,也随之迅速削减。

入关后清代政府规定,八旗主要从事防卫和武装,不得从事其他职业。为了稳定八旗官兵,朝廷赋予他们丰厚的待遇,而且都是稳定的。有些待遇还是永久的!这种一劳永逸的供养,让八旗军开始走上了腐朽的道路。而随着战争的减少,八旗的士兵不再像以前那样经训练,加之生活方式越来越汉化,不再是那种渔猎生活,所以八旗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开始暴跌。

另外,人才的流失和人才培养的断层,也是导致八旗衰败的原因。清代入关之后,战事渐少,清军将领们也不再像当年那样,可以在战争中学习如打仗。而清代当时又没有专门的军事将领培养体系,能保证将领熟悉弓马都很难得。想要让他们深刻明白如何打仗,那真是难为他们了。所以到了后来,清代的八旗将领,个人能力也开始暴跌。和当初清代建立时候,涌现出的那一大批强横的清军将领相比,实在是羸弱不堪。

纵观八旗大军的发展历史,清军入关的那段时间,应该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段时间了。而从清代入主中原以后,无论是大军的战略还是政策,都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样的八旗军,不衰败才怪了。

标签: 清朝八旗兵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夹鱼尾给公主吃,公主为何自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胜玉公主,春秋,野史秘闻

    阖闾是春秋时代的吴国一个十分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他是一个好战的皇帝,曾经率领大军打败强大的敌人楚国,面对楚国率领的七国联军,阖闾分开诱敌,各个击破,他任命伍子胥为宰相,孙武当将军,一举击破楚国人的主力部队,攻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让其他国家都为之震惊,奠定了春秋吴国的霸业。直到楚国大臣申包胥向秦国求救,

  • 雍正帝最宠爱的儿子是谁?可惜8岁就夭折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福惠,清朝,风云人物

    在康熙年间发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九子夺嫡!因为康熙公开立的太子被废,所以当时很多皇子们都对皇位蠢蠢欲动,就发生了九子夺嫡的事情。在之前的太子被废之后,在众位皇子中最有实力的就是四阿哥胤慎与八阿哥胤禩,这两人经过了一番相当激烈的皇储之战,结果四阿哥胤禛胜出,登基做了雍正。也不知道是不是冥冥

  • 陈胜起义时各地楚人云涌响应,可他却做了哪三个错误抉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兴也无种,败也无种——《陈涉世家》没有写到的事,高中课文《陈涉世家》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两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广为后人引用。课文从《史记》中选用的部分,从陈胜微末时显露野心开始,到原楚国各地叛乱响应陈胜造反,戛然而止。这就像我们对小时候看的很多电影的记忆:斗争的形势风起

  • 秦始皇曾在河南地迎战匈奴,这个地方是今天的河南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蒙恬,战史风云

    河南,简称豫,位于我国中部,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接壤,河南因为历史上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名---河南地,不太熟悉历史的朋友,乍看到这个地名,一定会和河南联系起来。实际上,历史上的河南地和河南相隔甚远,二者之间除了名字比较相似外,基本上没有什

  • 大唐的王朝悲剧是如何造成的?“盛世”背后的真实面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大唐,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之自豪和心生向往。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政权,历史自此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唐太宗「贞观之治」显现出「自旷古而来,未有如此之盛者」的开明局面,年轻的唐玄宗励精图治,打造出「开元盛世」。然而盛世不长,公元755年爆发的惊天突变——安史之乱,戳破了王朝美梦的幻象,大唐从此

  • 孝惠章皇后:14岁入宫成皇后,21岁守寡无一子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惠章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一入宫门深似海,三尺红墙内,锁的是女人的悲鸣!顺治一生活在孝庄的掌控之中,可以说没有孝庄,顺治便没有这个皇位,要知道皇太极离世,本有2位候选人,其中皇太极嫡长子豪格最有机会,其次就是多尔衮,可偏偏皇位就落到了一个6岁的福临(顺治帝)手中,这一点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孝庄手段如何?不过话说回来,顺治帝这一生

  • 历史上李恪事什么人?他最后为何会被逼自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李恪,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开放、鼎盛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格言,励精图治,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段时期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历史上将这段时期成为“贞观之治”。虽然唐

  • 薄皇后是在怎样的权利平衡之下,最终被汉景帝给废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刘启是第五个儿子,窦氏(窦漪房)在刘恒那里也比较得宠,就立窦氏为皇后,刘启也成为太子。刘恒过世后,刘启即位成为汉景帝,与父亲汉文帝刘恒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

  • 城濮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它与“先发制人”之间

  • 他帮司马睿打理一切,为东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睿,东晋,历史解密

    东晋的建国天子司马睿,刑到江南的时间一点都不威风当到江南都半年了可是处所的头面人物却一个都没来访问过,完全就是拿他不当回事,王导酸心之余,找到了时任扬州刺史的堂兄王教,乞请道,我的主公司马睿被人看轻,但愿借你的名望帮他一把,所以在曲水市的盛大宴会下,邀请了当地各界知名人士。那一天,司马一行声势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