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的王朝悲剧是如何造成的?“盛世”背后的真实面貌是什么?

大唐的王朝悲剧是如何造成的?“盛世”背后的真实面貌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51 更新时间:2023/12/31 1:02:34

说起大唐,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之自豪和心生向往。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政权,历史自此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唐太宗「贞观之治」显现出「自旷古而来,未有如此之盛者」的开明局面,年轻的唐玄宗励精图治,打造出「开元盛世」。

然而盛世不长,公元755年爆发的惊天突变——安史之乱,戳破了王朝美梦的幻象,大唐从此一蹶不振。谁能想到,由盛转衰,竟是顷刻之间。

我们不禁发问,大唐真的是盛世吗?它的王朝悲剧是如何造成的?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01.

「盛世」的反面

无可置疑,大唐是一个海纳百川、诗情盎然的时代,涌现出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中原与西域各国文化交融,更是培养起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心态。

▲乾陵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礼宾图》,左边三人为唐代鸿胪寺官员,右边三人分别为东罗马帝国、高丽以及少数民族的使节。

可是,唐朝思想实则流于气概,而少有思辨。同样是文艺发达的年代,大唐前不及盛行清谈的魏晋,后不如理学大成的宋朝。

再把目光下沉到民生方面,虽说杜甫在《忆昔》诗中不无赞扬,对开元盛世的光景大力描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天下太平,社会安定,粮食米仓装得满满的,随时就能出去看世界,听着就令人羡慕。可是别忘了,去掉记忆的滤镜,杜甫也写过: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首《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揭露的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令人触目心惊。千百年来,人们只倾醉于盛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的风流气度,却鲜少有人关注「田家老瓦盆」的悲惨生活境遇。

更不要说杜甫在《兵车行》中,忧心如焚地传达征夫的诉苦。唐玄宗长期以来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生活造成水深火热的巨大灾难: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兵车行》画家徐燕孙于1956年创作,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而这些,只是盛世「反面」的冰山一角。

02.

「自食恶果」的政治隐患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大唐盛世?

对此,青年历史学者王珊老师在明白讲读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时,曾用三条主线总结李唐王朝三百多年的政治兴衰,分别是:「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统治革命及党派分野」,及「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当我们剥开唐朝的表皮,深入挖掘时,会发现唐朝政治矛盾重重。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在《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中,就曾指出: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个唐朝其实也是一直处在险峻的政治纠葛与矛盾的漩涡之中......辉煌的大唐帝国之名而闻名于世的这个漫长的时代,实际上绝非一马平川的坦途。」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作者:气贺泽保规译者:石晓军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要论唐朝的政治纠葛和政权交替,从长幼继承权斗争的「玄武门之变」,到欲要取代李唐王朝的「武韦之祸」,总要历经一番统治集团明争暗斗的宫廷喋血。

王珊老师在讲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时谈到,帝家李唐祖为胡人,不谨纲常礼法,氏族「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从而导致文武分野、宦官得道、藩镇为祸。

当唐玄宗曾坐拥大好山河,但承平日久,晚年变得懈怠朝政事务,沉溺于杨贵妃的温柔富贵乡,将大权交给宰相李林甫时,殊不知大唐功业劫数将至。

李林甫属于主流的关陇统治集团,为了维持政治根基而独揽朝政,他致力于消灭潜在对手,尤其对科举出身的官僚穷追猛打,把政坛搅得乌云密布、人人自危。

要命的是,李林甫为了分散军权,向玄宗提议废除由文官担任守备边境的节度使,并代之以外族,也就是非汉人出身且大字不识的武将。这个谋一己之私利的政策,结果造成内轻外重的边防形势,边将掌握了大量的边军,给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叛乱种下了祸根。主导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一个借由形势而混进统治上层的外族蕃人。

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

「本意在中央集权,而演变所极,却成为尾大不掉。东汉末年之州牧,即已如此,而唐代又蹈其覆辙。安史之乱,即由此产生。而安史乱后,此种割据局面,更形强大,牢固不拔。」

当中央与地方的政治矛盾和权势争斗愈演愈烈,大唐盛世的根基也就逐渐被腐蚀和挖空了。

03.

挖掘历史的真相

对于唐朝外患与内政的关系,王珊老师强调,唐朝对外的军事布局、统治阶级的盛衰都与边患有着密切联系。

唐朝自建立以来,就有着远征讨伐的传统,1237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积(公元661—663年唐高宗龙朔年间)不是白来的。不过,唐朝的军事实力真的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吗?

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曾指出:

「唐朝的武功从表面看,虽和汉朝相等,其声威所至,或且超过汉朝,但此乃世运进步使然,以经营城外的实力论,唐朝实非汉朝之比。」

其实,唐朝在对外作战上,败仗远多于胜仗,从受制于吐蕃、突厥,到命数消耗在南诏手里,暴露了其军事上的色厉内荏。

比如唐太宗晚年时,企图解决隋朝遗留的高句丽问题,亲统大军出征。可是高丽句防御坚固,唐军陷入持久战后,最终无功而还。

还有公元751年著名的怛罗斯战役,由安西大都护高仙芝带领的一支小股军队,与刚刚崛起的阿拔斯王朝,在如今哈萨克斯坦南部边境发生冲突。

结果呢?唐军大败,从而阻断了唐朝挺进中亚的步伐,这场战役也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前奏。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大唐的盛世威风,也要认识到它在内政外患的高压下,已然不堪重负的真相。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孝惠章皇后:14岁入宫成皇后,21岁守寡无一子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惠章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一入宫门深似海,三尺红墙内,锁的是女人的悲鸣!顺治一生活在孝庄的掌控之中,可以说没有孝庄,顺治便没有这个皇位,要知道皇太极离世,本有2位候选人,其中皇太极嫡长子豪格最有机会,其次就是多尔衮,可偏偏皇位就落到了一个6岁的福临(顺治帝)手中,这一点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孝庄手段如何?不过话说回来,顺治帝这一生

  • 历史上李恪事什么人?他最后为何会被逼自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李恪,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开放、鼎盛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格言,励精图治,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段时期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历史上将这段时期成为“贞观之治”。虽然唐

  • 薄皇后是在怎样的权利平衡之下,最终被汉景帝给废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刘启是第五个儿子,窦氏(窦漪房)在刘恒那里也比较得宠,就立窦氏为皇后,刘启也成为太子。刘恒过世后,刘启即位成为汉景帝,与父亲汉文帝刘恒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

  • 城濮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它与“先发制人”之间

  • 他帮司马睿打理一切,为东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睿,东晋,历史解密

    东晋的建国天子司马睿,刑到江南的时间一点都不威风当到江南都半年了可是处所的头面人物却一个都没来访问过,完全就是拿他不当回事,王导酸心之余,找到了时任扬州刺史的堂兄王教,乞请道,我的主公司马睿被人看轻,但愿借你的名望帮他一把,所以在曲水市的盛大宴会下,邀请了当地各界知名人士。那一天,司马一行声势浩大,

  • 明朝王爷娶10个侧室,生儿子百人,最后怎么分财产?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网上有一部热度很高的小说,叫做《回到明朝当王爷》。在明朝当王爷,绝对过的是米虫一样的生活。当时明朝王爷们各自有各自的封地,平时除了据守一方不能轻易外出之外,生活上那还是相当逍遥的。尤其是朱棣上位之后,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好人设,他就变本加厉的厚待这些藩王们,想一口气把

  • 雍正的侧福晋,历史上的齐妃有多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妃,清朝,风云人物

    雍正的原配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敬宪皇后去世后,雍正再没有册立过皇后。当然除了原配妻子之外,雍正潜邸还有两位侧福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年氏,年羹尧的妹妹。她入潜邸的时间较晚,不过很快便获得宠爱,雍正即位就直接册封她为贵妃,后来更是晋升为皇贵妃。可另一位入府比她早,

  • 古代当铺术语都有哪些呢?当铺术语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当铺术语都有哪些呢?典当业在收当时常用一些行话和隐语,一是为内部管理条理,避免业务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二是为便于当铺员工相互配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拆当:典当行营业员根据估当结果和当户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确定典当金额的行为。2、承当人:即“典当行”,以收取当户所交的

  • 明末的文臣武将,为何都选择降清?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降清,明朝,战史风云

    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中国又出现了三股主要势力逐鹿中原的情况,这三股势力分别是:大清政权、大顺政权,以及南明弘光政权。大清政权也就是后来的清朝,这个大家想必都非常了解。大顺政权由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所创建,虽然起初大

  • 明朝设机构教育太子,如何防止太子与大臣勾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代将太子(俗称「东宫」)视为「国本」,十分重视太子的教育。除了重视太子教育的内容外,还特别注重教育官员(老师)的选择和除授(拜官授职)。因为皇帝深深知道,教育太子的官员的人品和学问,直接影响到太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明代太子的教育官员,是指对太子进行道德、文化教育并辅导其学业的官员。虽然明初设立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