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次翻看了三国,第三遍了,感觉依旧有很多东西没有看透,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如能穿越,真想做一回曹超,做一个胸怀天下的奸雄。如若不能,做一个高执行力的职场能人赵云也可以,不愁混到哪里没饭吃。凭着一生本事可以任意跳槽,升职加薪不是梦。
但是最让我敬佩的还是智者,除了谋略高深的诸葛亮,就非吴国鲁肃能与之较量了。为了辅佐老板孙权成就大业,为了平衡周瑜与诸葛亮两个天才的关系,他可谓居功至伟。为人看似无公害,但是极度老练,简直非常地匹配大智若愚这个词。
老板孙权对他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非常的信任。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在他那里等到化解,而且还能及时纠正老板的“错误”思想,极力劝说按照自己的建议去执行工作。可谓都是滴水不漏,恰到好处!
其中一处最为印象深刻,把职场的高情商沟通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是“助曹联刘”选择时,老板孙权召开高层会议,现场讨论得非常激烈,但是鲁肃却一言不发。大多人都是劝老板与曹操联合,后期可保江东长期稳定的事业。而刘备目前太弱小,很难成气候。但是鲁肃在现场只是听着,不发表任何自己的观点。因为他已经看到老板生气了,而且脸色非常的难看,明显内心是不赞同大臣们的建议的。
所以,此时老板内心已乱,但是又不能当场否决。如果自己这时说出反对意见,支持联刘抗曹,那么势必遭来众多大臣的群攻。而以一人之力,很难以与他们抗衡。何况此时公司的高管大都督周瑜还未赶回来,所以此事不能急。
此时老板孙权也看了看鲁肃,鲁肃也回了他一个眼神,表达之意一点就通。于是老板孙权马上安抚大臣,说等大都督回来再来商议最终决定,你们的建议我会好好地考虑。等会会议结束,鲁肃就静待老板孙权的问话,并且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看法。
1、领导,刚才那些劝你降槽的人呢,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着想。因为他们害怕联刘抗曹后,会遭受曹操的报复而性命不保,这其实就是在耽误你的大事啊!关键是战还是降,最终还是你说了算。但是,我需要告诉领导的是,我去哪里都能做一个官,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你不一样。你是国家的元首,是我们的帝王,怎么能屈尊去做他人的臣子呢?把自己的江山拱手让给别人?
2、如果我们联合刘备公司与曹操大战一场,以我们双方都有着各自的强项,以及优秀的将军(职业经理人),还有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更有长江这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何愁惧怕他曹操呢?我们胜算的机率会更大,而且还能有更长远的图谋规划!
这么一分析,老板孙权就心安了,总算有一个人站在老板的角度,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了。不愧是鲁肃,就是不一样,我们公司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才。
鲁肃其实非常聪明,但是却不急于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秀,而只是把这些亮点只展现给领导一个人看。既能保全领导的面子,又能让领导知晓自己的能力,让领导对他加倍信任!短短的几句话呀,就能说到了老板孙权的心理。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而是有着超强的察言观色能力。
不仅获得了老板孙权的极度信任,更让公司的高层领导大都督周瑜感激不尽,因为他知道这些领导也想在公司实现自己的抱负,才不想别的公司兼并。所以,最后直到周瑜临死,也没有忘记极力在老板孙权面前推荐鲁肃做自己的接班人。
鲁肃的能力不仅仅在自己的公司中优秀,还赢得了竞争对手蜀国高管诸葛亮的信任。在诸葛亮跟东吴打交道的过程中,任何商务合同的谈判都是优先与鲁肃商议,也积极听从鲁肃的建议。因为两人的三观和愿景都相同,所以很快就能达成一致。
这就是高情商的人的职场生存之道,有大局观,有远见,会察言观色,会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让自己的事业能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