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程昱为何让曹操杀刘备?因为程昱视百姓如草芥,刘备却深得民心

程昱为何让曹操杀刘备?因为程昱视百姓如草芥,刘备却深得民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4/2/9 3:04:42

公元198年,刘备在小沛被吕布击溃,不得已前往许都投靠曹操程昱让曹操杀掉刘备。看出刘备有英雄之志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曹操、程昱、郭嘉周瑜等,但只有程昱一心要置刘备于死地。

为何程昱强烈建议杀刘备呢?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了程昱对曹操说的话:“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意思很明确,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而且能得人心,终不为人下,所以劝曹操早点杀了他。

曹操回答:"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意思是说,现在正是收天下英雄的时候,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能这么做。其实曹操也询问过郭嘉要不要杀刘备,郭嘉的意见和曹操一致,认为不能再刘备穷困的时候杀了他,否则天下贤士能人不会再来投靠曹操

程昱的谋略绝对不下于郭嘉、曹操,难道程昱就没有看到杀了刘备的后果吗?他当然知道,但他仍然建议不计后果的杀掉刘备,这是因为程昱从刘备身上看到了和自己王霸之道相匹敌的仁德之道!

程昱的理想

程昱的理想,就是以王霸之道辅佐王霸之主,平定乱世统治天下。在这种理想的推动下,程昱可以视人命如草芥,可以把自己家乡东阿的父老乡亲做成肉干给曹操充作军粮,可以不遗余力、不计后果的为曹操大业奉献一切。

一切都要从程昱少时的一个梦说起。据《魏书》记载,程昱本名程立,由于小时候经常梦到登上泰山,两手捧日,因此改名程昱。泰山是帝王封禅之地,两手捧日意思就是辅佐君主,程昱从少时便有了辅佐帝王平定天下的理想。

程昱是不把平民百姓当人看得,他把他们视作愚民、视为草芥,是成就王霸之业的垫脚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阿县县丞王度起而应之,烧掉县中的仓库。县令逾城逃走,吏民负老携幼向东逃到渠丘山。此时尚在故乡的程昱命人去侦视王度,发现王度等人的空城不能固守,于是出城西五六里外扎营。程昱于是向县中大户薛房等人说:“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也不能屯居,其势可以测知。他不过想趁机虏掠财物,并没有坚甲利兵以营攻守之志。我们为何不相继回城守之?而且城高郭厚,又多谷米,如今若果还城找寻县令,共同坚守,王度必不能久待下去,那时向他攻击,王度便可破了。”薛房等以为然,吏民却不肯相从,程昱只得无奈地说:“愚民不可共计大事。”于是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见,然后大呼:“贼兵已经攻至!”便下山取城,吏民见势便跟随同去,终于找到县令,一共守城。后来王度等人来攻城,不能攻破,正欲退走。此时程昱率吏民开城门追击,王度败走,东阿由此得全。程昱用家乡父老的肉做军粮

从程昱那句“愚民不可计事”,就可以看出程昱作为士人阶级,是不把平民百姓当回事的。所以当公元194年,曹操与吕布相互攻伐,军粮匮乏曹操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程昱回到家乡东阿,抢了父老乡亲的口粮,而且把他们杀了做成肉干(或许程昱认为反正没有粮食这些人也会饿死,不如充分利用)。

程昱为什么在50岁的高龄出山投靠曹操呢?因为他看到曹操身上有和他一样的王霸之气,曹操征徐州,所过皆屠戮,曹操的雷霆手段,让程昱认为曹操就是他一心要辅佐的人。

刘备的“以人为本”威胁到了程昱的“王霸之道”

担任平原县令时,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刘备走的路线,完全和程昱背道而驰。就像刘备在当阳被曹操追赶时,有人劝说刘备舍弃跟随的十万多吏民百姓,但刘备说:“想要成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抛下他们!”

程昱视百姓如草芥,刘备却坚信成大事要“以人为本”,刘备奉行的“仁德”让程昱感受到了威胁,仁德是王霸之道最大的敌人。我们看程昱劝曹操杀刘备,是因为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程昱不想看到人心都归附刘备,所以干脆建议曹操不计后果地干掉刘备。王霸之道还是仁义之道,其实是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命题。按理说,讲究仁义道德的人,在汉末三国那种乱世恐怕活不过三集,但刘备却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证明了,“德”德有时候比“道”更有威力!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程昱曹操刘备汉朝诗人五虎上将

更多文章

  • 三国有两个美髯公,武关羽,文程昱,程昱能力超强,结局比关羽好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程昱,关羽,曹操,刘备,袁绍,吕布

    说起美髯公,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公。诚然,关公的胡子是很漂亮的,《三国志.关羽传》明确提到了“羽美须髯”四个字。围绕着关公这部漂亮胡子,小说《三国演义》还写了不少有趣情节。比如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曹操为了得到关羽,大行拉拢之能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是封侯,又

  • 这次反叛事件给了马超喘息之机,且影响曹操决策,程昱或受到牵连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侃故事标签:马超,程昱,曹丕,曹魏,诗人,三国,夏侯渊,曹操手下

    东汉末期,赤壁之战后,西北的马超韩遂成为了曹操集团的心腹大患,马超从建安十六年开始和曹操对峙,一直到建安十九年才被彻底击败,投靠于张鲁,而在这段时间,曹操内部曾经发生一次轰动的反叛事件,也就是田银、苏伯于河间反叛,一时间局势动荡不已,历史记载“幽、冀扇动”,那么这场反叛对于曹操集团的影响如何呢?首先

  • 三国演义|程昱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程昱,曹操,郭嘉,刘备,袁绍,荀攸,庞统,三国演义,三国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简介:钱杰,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滨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作者钱杰夜读“三国”,觉得程昱这个人值得琢磨。程昱老家是现在的聊城东阿县,本名程立,后来他对别人说他做了个梦,在泰山顶上捧起一轮红日,就改名程昱。这是当

  • 都说李儒、程昱、贾诩比较“毒”,那么他们“毒”又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程昱,贾诩,李儒,董卓,曹操,袁绍

    李儒、程昱、贾诩三人的“毒”是完全不同的。李儒属于性格狠毒,程昱属于办事狠辣狠毒,贾诩则属于完全的以笔杀人。其计谋招招致命,所以贾诩也被人称之为“毒士”。但程昱和贾诩的狠毒是有底线的。而李儒则不同,李儒是性格中带着的一种偏执类型的狠毒,性格狠毒,比办事设计狠毒要可怕的多。但相对来说李儒就落到了下乘。

  • 在史书中“勇冠贲育”的谋士——程昱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程昱,曹操,袁绍,荀彧,陈宫,刘备,夏侯惇,史书,三国

    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史书中对于诸多武将谋士的评价里只有三位被冠以“勇冠贲育”殊荣,其中就有一位曹操帐下的谋士——他就是程昱。程昱字“仲德”,他本名程立,在史书中评价其多谋,善断大事。而且性格刚戾,与人不为善,所以经常被人不喜。程昱是汉末时期的谋士,他在乱世初显之时兖州刺史刘岱曾想推荐程昱为官,但是程昱以

  • 黑科技-主打一个够黑,你家程昱、貂蝉还在否?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程昱,貂蝉,郭嘉,魏国,司马懿,诸葛亮

    战略天蓬说:#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黑科技-主打一个够黑,你家程昱、貂蝉还在否?战略队伍千奇百怪,奇奇怪怪队伍有哪些?程昱sp郭嘉登场之前,除司马懿外魏国唯一有能力单核扛旗的人物。sp郭嘉的出现与魏法骑的没落,程昱逐渐淡出战场与人们的视线。云起龙襄是一个开发不可能为可能,实现玩家心中套路的

  • 曹操杀掉陈宫之后,为何还要供养他的一家子,曹操不怕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曹操,陈宫,吕布,曹魏,诗人,汉朝,三国演义,五虎上将

    曹操杀掉陈宫之后,为何还要供养他的一家子,曹操不怕报复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声明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被《三国演义》所欺骗了。在真正的历史中,陈宫为曹操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之所以能够在北方称霸,号称“三分天下有其二”,绝对有陈宫的功劳。而在《三国演义》中,陈宫因为

  • 三国志:曹操过中牟被抓,解救他的人并非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盐邑大兔标签:陈宫,吕布,中牟,陈寿,曹魏,诗人,三国志,曹操手下

    历史上,曹操出逃过中牟被抓,是谁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记载:“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可见,当时确实有人认识曹操并设法救了他;否则,历史上的曹操早被诛杀。确有人解救曹操既然此人是曹操救命恩人,没有理由不记载他,哪怕留下一个大名也好。然而

  • 张邈为什么要和陈宫一起背叛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张邈,陈宫,曹操,袁绍,吕布

    导读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平定后,天下也并未因此安定,反而更加的混乱不堪。十八路诸侯争霸,割据地盘的局势开启了,天下的时局变得更加诡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晦暗不明。友情与利益,忠义和背叛,一段混乱的三国历史记录下了这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曾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却不曾想被朋友插了两刀。张

  • 三国投资野史,陈宫篇

    历史解密编辑:格隆汇标签:陈宫,吕布,刘备,袁术,董卓,献帝,古装片,历史片,三国投资,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以确立权威。眼看大汉集团就要ST,各地股东联合起来,组成十八路联军,誓与空头决一死战。可惜的是,联盟面和心不和,内讧不断,谁也不肯全力注资,吃了大败仗。经过这次失败,曹操看透了人性的薄凉,只带着500人,辗转来到东郡落脚,决定成立公司自己单干,只是苦于启动资金不足。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