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刘备、诸葛亮都器重的大将,曾与徐晃激战,最后结局却是迷

此人是刘备、诸葛亮都器重的大将,曾与徐晃激战,最后结局却是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上城南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3/12/21 5:39:27

如果要问蜀汉将领中,受刘备、诸葛亮器重的都有谁?大家肯定会想到五虎将、魏延等人,这是肯定的,否则这些人的地位也不会这么高。不过,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这位将领同样受到了刘备、诸葛亮的器重,不过他却不属于咱熟知的那些知名将领,而是一个演义故事中的龙套将领,他的名字叫陈式。

一、演义故事中的龙套将军

陈式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主要有两个场景,不过都是为了凸显别人。在汉中的定军山一战中,老将黄忠一举成名,用诸葛亮之计,乘曹魏军不备,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于马下,顺利帮助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大捷,威震华夏。在这场战斗发生之前,罗贯中为了凸显黄忠的忠勇无敌,还铺垫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黄忠的部将陈式被夏侯渊生擒活捉,而黄忠爱惜下属,又用自己活捉的夏侯尚把他交换了回来。

从以上故事中,大家也看出来了,陈式在演义故事中,完全是一个为了衬托别人而存在的龙套角色。在黄忠死后,陈式追随诸葛亮南征北战,结果,在第三次北伐时,因为追击魏军失败,被追究战败的责任,遭到斩首。而与之同犯军法的魏延因将来有用而免死,陈式又一次成为了衬托魏延的龙套将军。

二、正史中的重要将领

根据历史记载,陈式其实跟随刘备的时间很早,属于刘备阵营元老级的人物,也是蜀汉军中少有的从基层干起,最终成为高级将领的人物。在曹操取得汉中,留下徐晃与夏侯渊与刘备周旋的战役中,陈式与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有了一次正面交锋。当时,陈式受刘备的派遣,率领十几个营的将士去截断马鸣阁道,陈式与徐晃有了一番激战,不过最后还并未取得战争的胜利。陈式虽然这次没有成功阻击徐晃等人,但是也未落下风,因此,刘备对陈式更加看重。

在后来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中,陈式也是少数跟随刘备亲征的蜀汉将领之一,由此也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不过,在这场战役中,因为刘备战略失误,陈式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刘备死后,陈式仍然受到诸葛亮的信任和器重。在第三次北伐中,诸葛亮派陈式带兵攻打武都、阴平,陈式不负所托,一举拿下了这两座城池,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

从正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式属于“起于行伍”逐步成长起来的将领,具备一定独当一面的能力,而且因为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深受刘备、诸葛亮的器重。陈式的另一个特质是忠诚,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只要领导有令,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执行。陈式无论是资历、忠诚度,还是能力都属于蜀汉中期将领中的佼佼者,是不可或缺的将领,在军中地位低于魏延、吴班,但高于其他人。

三、结局成迷的将军

陈式在蜀汉中期的将领中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奇怪的是,阴平之战后,在史书上却再也没有了任何记载,到底是战死、被杀还是病死都没有任何记录。有人说陈式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但是事实上却立不住脚。

在第一次北伐时,陈寿的父亲为马谡参军,马谡失街亭后受到牵连,也受到了惩罚,而且过了没多久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第三次北伐军中。而陈式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还去攻打阴平、武都,可见在时间上、逻辑上都前后矛盾。而且古人讲究为长者讳,陈寿如果是陈式之子,就不会在《三国志》里直呼其名,所以说陈式和陈寿只不过都姓陈,根本不可能是父子。至于演义中的陈式被杀的情节,则是作者为了衬托别人而写,根本没有历史依据。

胡侃文史其他历史文章:

看到刘禅的最后一道圣旨,你还觉得他是昏君吗?专家:平庸而有仁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黄月英?他后来纳妾了吗?答案很现实但依然美好

为何诸葛亮上战场总是坐行动缓慢的小推车?原来这才是他厉害之处

诸葛亮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专家:听了魏延的,蜀国就完了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为何曹操不杀他?徐庶结局又怎样?

标签: 刘备诸葛亮徐晃魏延黄忠

更多文章

  • 此人单挑张郃、徐晃,武艺不输于关羽,一世英明却被儿子丢尽了脸

    历史解密编辑:眠于流年标签:徐晃,关羽,张郃,武艺,庞德,曹操

    说到三国时期的武将,当属关羽、张飞、张颌、徐晃、许褚等人最厉害,但当时还有一位名将,虽然他的知名度不高,但武艺却完全不疏于这些人,此人便是庞德,庞德之所以名不见经传,主要是他被马超的光芒所掩盖了。庞德原本是马超的部下,马超在三国时光芒不小,他杀得曹操亡命而逃,差点射死曹操,被演义描绘成割须弃袍的故事

  • 从三个气字中找答案:许褚和徐晃联手输给关羽,咋还能战平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许褚,徐晃,关羽,马超

    在三国二十四名将中,许褚位列第八,在黄忠之后、孙策太史慈之前,跟他并为曹操两大保镖的典韦更是排到了第三位,居然超越了关羽、马超、张飞。典韦没有打赢过任何一位有名上将,斩将记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排在第三位显然是过于虚高——他是被一帮小卒子给拱死的。典韦在巅峰状态,也就是能跟许褚打成平手,两人从辰时打到

  • 他战平张飞,面对徐晃、许褚丝毫不虚,却被赵云一枪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作战标签:张飞,许褚,刘备,赵云,三国,赵子龙,战争法,曹操手下,徐晃(外交官)

    提到三国时期的猛将排名,大家估计都知道“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样的顺口溜。然而三国时期有许多猛将,却因为投错了主公导致自己被埋没。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说的,就是一个战力不逊于张飞的猛将,他曾跟张飞战成平手,和徐晃、许褚二人对战都不分胜负。然而这位猛将却没有什么名气,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就是“河

  • 张郃不在乎张飞,徐晃曾敢战关羽,为何这两人却都不敢挑战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张飞,徐晃,关羽,赵子龙,张郃

    曹操的众将开始都最怕张飞。原因就是:第一、张飞曾经历次大战吕布。吕布的英勇,大家都耳闻目睹,我也就不需要解释了。相信曹操手下众将对吕布也是相当忌惮的,要不就不至于出现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位猛将两次围攻群殴吕布。应该这样说吧,只要大家一看见吕布就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同一个想法,那就是:

  • 张辽和徐晃,五子良将中最强的两人,他们综合能力哪个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胖的胖子呦呦标签:张辽,徐晃,凌统,张郃,关羽,曹操

    张辽和徐晃在曹魏阵营中相似之处比较多:同为五子良将还是山西老乡,又都是降将,都是关羽的好哥们,两人本身的关系也都不错;结局也是出奇的类似:张辽死于丁奉箭下,徐晃死于孟达箭下。五子良将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也要属他们二人,今天就试图从多个方面对两人实力做一个分析比较,看看谁的能力更全面一点。当然,还是有必要

  • 一路之下斩杀徐晃,又多次另谋新主的孟达,最终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徐晃,孟达,刘备,关羽,诸葛亮,蜀汉

    对于事实的一个认识,那就是三国演义之中孟达一气之下杀掉了魏国的大将徐晃是发生在三国演义里面的,而不是正规历史之中。在正规的历史之中徐晃并没有在战场上死于孟达之手,而是因为年纪大,身体功能衰退,最终寿终正寝。徐晃也是三国历史之中和赵云为数不多一样正常死亡。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之所以安排孟达斩杀掉徐晃,应

  • 为何说徐晃带兵即使打不过关羽,只要保持守势也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徐晃,关羽,于禁,刘备,曹操,孙权

    关羽的荆州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关羽没有借着“水淹七军”的威势一举拿下樊城,那就不可能再拿下了,即使东吴没有背后偷袭荆州,关羽也是要撤军的。关羽为什么要撤军?关羽受伤是夏秋之季,兵败时已经是冬季,这么长时间没有攻下樊城,固然有关羽受箭伤的影响。但是主将受伤岂能影响全局,关羽不参战,关平、廖化等人还

  • 威震华夏的关羽,竟然在樊城之战中败给了徐晃,其中的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关羽,徐晃,樊城,曹操,孙权,曹军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在震惊之余,竟然要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曹操手下的谋士司马懿等人劝阻了曹操,并建议联合东吴救援樊城。曹军救援樊城的统帅是徐晃,在史书上记载他击败了关羽,获得了曹操的嘉奖。那么关羽为何会败在徐晃手下呢?一、徐晃打败关羽的经过。当关羽水淹七军,歼灭于禁、庞德的三万援

  • 曹魏的野望游戏剧情07:张辽徐晃连克东吴两重镇,还顺手拿了连弩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张辽,徐晃,曹魏,周泰,甘宁,东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FC曹魏的野望游戏里的曹操在赤壁之战还是没能摆脱宿命,依旧被剧情安排狠狠地吃了败仗。好在剧本的设定也没让他立马撤回北方,曹魏的主力只是转移到了巴陵城,对东吴继续保持着攻势。尽管曹魏大军在赤壁遭受了惨败,却依旧坚持同时对刘备和孙权下手。张辽、贾诩二人加入主角团队

  • 同样是投降,为何张绣的待遇比徐晃张辽要好很多?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忽如远行客船标签:张绣,徐晃,张辽,曹操,吕布

    曹操能够在东汉末年一一扫平北方强敌和他手下众多能臣猛将有很大关系,曹操的用人理念和用人策略比起其他诸侯要高明很多,他基本上能做到知人善任,而且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看中的大将曹操是掏心窝的对人家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羽。而且曹操为了收服降将之心,可以说是不吝封赏,新降之人绝大部分最少都能官升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