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败走麦城,除了廖化还有一人成功突围,他的结局如何?

关羽败走麦城,除了廖化还有一人成功突围,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3/12/6 15:18:23

正史中,关于王甫的记载其实并不多,而且他究竟是不是从麦城突围而出的,其实也并不是非常清楚,不过他最终的结局确实是战死于夷陵战场。其实这也算不上是很悲惨,毕竟是为国尽忠嘛。事实上,从正史上来看,王甫只是个一般般的人物,他之所以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出名,其实还是得感谢罗贯中先生。

正史中的王甫王甫是三国时期益州广汉郡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人,可以说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益州本地人。当初刘璋掌权时,他留在刘璋的手下做州书佐。刘备入主成都以后,王甫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绵竹令,之后又被刘备召回,做了荆州议曹从事这一职位。之后,关于王甫的记载就是战死于夷陵之战了。《三国志》:国山名甫,广汉郪人也。好人流言议。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关于王甫的履历,其实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的。一种是认为他被刘备提拔为荆州议曹从事,自然是去荆州为官了,辅助关羽。而之后关羽兵败被杀,王甫却参与了夷陵之战,所以很多人认为当年关羽兵败时,王甫成功躲过了追捕,冲出了包围圈,回到了成都。由于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所以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多的疑点的。比如说,王甫是否是跟着关羽退走到了麦城呢?以王甫当时的职位,是留守荆州还是跟着关羽去打仗了?关羽手下大多被活捉,为何就只有王甫一人能突围成功?要知道,在正史中,廖化这种武将都是被东吴俘虏了,最终以诈死之计,骗过东吴众人,才成功逃脱。而且他这一路逃跑非常困难,等他回到蜀汉时,刘备已经是在伐吴的路上了。廖化都没法直接突围成功,王甫一个文职人员怎么突围成功的?

由于这里面有太多的疑点,所以就引出了第二种看法,王甫根本当时就不在荆州!三国志中对王甫的任命是这样说的:“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这里面那个“还”字,很多人解读为回到成都,回到刘备身边,所以很多人认为王甫在任绵竹令途中,被刘备召回了,召回来做荆州议曹从事,负责帮刘备处理涉及荆州相关的事务。这种说法就比较完美的解释了,为啥关羽全军覆没,就王甫一个人好好的了。上面说的都是正史中的王甫,看起来他似乎没啥功绩,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并不多,那为何我们他会这么有名,甚至在关帝庙中还有一席之地?其实这一切都得感谢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演义中的王甫在三国演义中,王甫是关羽的随军司马,为人忠心耿耿,颇有才智。本文甚至认为,他是当时关羽手下最聪明的谋士,他曾多次劝谏关羽,如果关羽听从,断不会落得兵败麦城的下场!刚开始的时候,他曾劝关羽不要让糜芳傅士仁留守,关羽不听,结果江陵和公安两座坚城不战而降。麦城突围时,他又建议关羽走大路,不要走小路,结果关羽又不听,最终遭到伏击,被活捉身亡。虽然关羽没有听从王甫的建议,但是王甫并没有一丝生气,反而是主动请愿,留下来为关羽吸引敌人的火力。[图片4]原文:王甫谏曰:“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公曰:“虽有埋伏,吾何惧哉!”即下令马步官军:严整装束,准备出城。甫哭曰:“君侯于路,小心保重!某与部卒百余人,死据此城;城虽破,身不降也!关羽不听王甫的建议,坚持走小路,结果果然被俘。东吴不念旧情,痛下杀手,关羽最终殒命。而当得知关羽身死的消息后,王甫并没有选择投降保命,而是选择了跳楼自尽,以全忠义!从王甫的做法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忠义之人,跟随在关羽身边,他完全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同糜芳和傅士仁这些人相比,王甫要高尚得多。也正是因为他在此时所表现出的忠义,被人怀念,所以在大家兴建关帝庙时,都主动为王甫留了一席之地。结语正史中的王甫,由于记载实在太少,所以大家对于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关羽兵败麦城时,他是否真的是突围成功了,也并不能确认。不过在演义中,罗贯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更丰满的王甫,也正是因为他在演义中的出色表现,直到今日,他仍然被人们所怀念,敬佩。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关羽廖化刘备突围罗贯中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关羽走麦城时,为啥杀出重围的是廖化而不是而关公呢?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关羽,廖化,刘备,孙权,曹操,刘封,曹仁,麦城,关公,汉朝,三国

    《三国演义》读了一遍又一遍,电视剧翻拍了一遍又一遍,不管是央视旧版还是新版的三国,每每看到关羽关二哥败走麦城时,眼泪总是不听使唤。关羽败走麦城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在怀念这位武圣之外,对于当时的战况也是疑点多多。失败的原因也让后世研究颇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武圣关羽败走麦城之

  • 姜维军事才能如何,老将廖化六个字总结,字字扎心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廖化,姜维,诸葛亮,魏国,钟会,邓艾

    三国史上的姜维,原本是魏国基层官员,诸葛亮北伐时遭到上司遗弃,封闭城门不让姜维进去,姜维迫不得已之下投降了诸葛亮。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魏国基层官员,数十年之后,却成为叱咤魏蜀的名将,蜀国的顶梁柱、定海神针。然而,魏国钟会邓艾伐蜀之后,仅仅四个月,就灭亡了蜀国,这就不免让人怀疑:掌握蜀国10万大军的姜

  • 蜀汉的五位“车骑将军”:位高权重,张飞、廖化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阔儿看世界标签:张飞,廖化,蜀汉,夏侯霸,姜维,刘备

    东汉时期,武将的官职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依然是魏蜀吴三国的顶级武将官职。就蜀汉来说,刘备建立蜀汉时,因为关羽已经去

  • 司马懿离世后,姜维怎么还是打不过曹军?看看廖化如何说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诸葛亮,蜀汉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三国演义》姜维,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少见的“全能型”人物。他博览群书、精通兵法,能文善武。诸葛亮曾连中三计,一步步落入陷阱,沦为姜维的手下败将;骁勇善战的赵云也被他的气势所摄,连连叹服。可谓“文能败诸葛,武能退赵云。”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厉害人物,在司马

  • 被困麦城时,为何廖化能成功突围而关羽不行,他却可以轻易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关羽,廖化,麦城,关平,吕蒙,突围,吴军,三国,汉朝

    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俘身亡,令大家十分伤心。我们不谈关羽为何兵败,只看看以当时关羽的情况,怎么样才能从麦城逃走。听说荆州被偷袭后,关羽其实是并没有打算逃的,他是准备撤军回去,重新夺取荆州的。只不过当糜芳和傅士仁投降的消息传来后,关羽知道大势已去,才不得不率军撤离。然而此时,他已经是慢了一步了,吴军来

  • 尽得诸葛亮真传,姜维为何出不了头?廖化临死前嘴快,说漏了嘴

    历史解密编辑:老吴修电器标签:诸葛亮,姜维,廖化,蜀汉,邓艾

    民间有言道:“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此乃是邓艾击退姜维之后的感叹之语…)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自少年之时便才华出众,尤其擅长于军事方面,由于父亲为护卫百姓而战死沙场,年少的他得以在本郡参军。由于对兵法喜爱,年少的他便在军中小有名气。这名青少年

  • 刘备的两位夫人倾国倾城,廖化、杜远要抢来做压寨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刘备,廖化,关羽,曹操,刘禅,赵子龙

    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长得“倾国倾城”是小说家凭空编造的,所谓“廖化、杜远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的更是《三国演义》里面无中生有的情节,史实上不存在的。 《襄阳耆旧记·卷二》记:“廖化,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即廖化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家世清白,人家没做过山大王。 罗贯中之所以

  • 司马懿逝世后,姜维为何还是打不赢曹军?看看廖化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曹军,诸葛亮,邓艾

    在《三国演义》里,不仅能看到关羽张飞的骁勇善战,义薄云天;还能看到曹刘孙魏蜀吴的你来我往,妙计夺权;更能看到家国大义,看到忠信之情。李曾伯做《八声甘州》“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赵蕴玉写《满江红 登姜维城楼》“斗大孤城,经几度、英雄血战。姜维为蜀国复兴,殚精竭虑,继承诸葛亮遗志,片刻难

  • 司马懿死后,姜维为何还是吃败仗?老将廖化不小心说了大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诸葛亮,曹魏,三国,汉朝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真正能明白其中意思的却是少之又少!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三个人在一起就能算得上是个诸葛亮,但这个解释很明显就是行不通的!那,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很简单,集众多之所长,补己之不足。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相当于现今的大网红李佳

  • 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为何会输给邓艾?廖化没管住嘴,说了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诸葛亮,姜维,邓艾,廖化,司马懿

    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280年),将近100历史,加上前面数十年的纷争,可谓是精彩万分。那些耳熟能详的战争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合肥之战,无不让人为之震动。但要说到最出色的人物,除了,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老板之外,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把眼光放到,诸葛亮,庞统,郭嘉,司马懿的身上。诸葛亮,庞统,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