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离世后,姜维怎么还是打不过曹军?看看廖化如何说

司马懿离世后,姜维怎么还是打不过曹军?看看廖化如何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1356 更新时间:2024/1/22 20:30:39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三国演义》

姜维,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少见的“全能型”人物。他博览群书、精通兵法,能文善武。诸葛亮曾连中三计,一步步落入陷阱,沦为姜维的手下败将;骁勇善战的赵云也被他的气势所摄,连连叹服。

可谓“文能败诸葛,武能退赵云。”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厉害人物,在司马懿死后也还是没能打败曹军?各种原因究竟几何,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时期的廖化是怎么说的。

因缘际会,拜入蜀汉

姜维字伯约,是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人。

年少时,姜维的生活还算幸福,自小喜好郑玄的经学,在州中担任从事一职。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恰逢羌、戎等族叛乱,他的父亲姜冏又曾经是郡中的功曹,因此亲上了战场,最后为国牺牲,只留下姜维和母亲相依为命。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父亲的牺牲使姜维被赐中郎一职,姜维得以参管郡里的军事。

建兴六年(228年),时值诸葛亮兵至祁山,姜维等人也随行天水太守,正在此地巡视。突然,天水太守听说蜀军将至,又听闻沿途各县皆有动静,就怀疑姜维等人藏有异心,趁夜偷逃到了上邽城。

等姜维等人察觉到不对,再去追赶已经晚了。待他们追到城门口,发现城门早已关闭。他们只能率领部下先回冀县,结果冀县也不让进入。

姜维等人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一起拜见诸葛亮。当时马谡在街亭刚吃了败仗,诸葛亮就立刻带着姜维等人并西县一千多户一起撤退。

姜维和母亲也就自此失散。姜维的母亲后来曾给姜维写信,想叫回他,姜维回信说:“我志在百亩良田,不在于一亩地的多少,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而不执着于眼前的利益。”

九伐中原,风头正盛

诸葛亮带回姜维后,立刻将年仅二十七岁的姜维任命为仓曹掾、奉义将军,又加封姜维当阳亭侯,可以说对姜维有知遇之恩。

诸葛亮还给张裔和蒋琬写信,字里行间都极力推荐姜维:“此人忠心勤勉、思虑详密,他的才干是永南、季常等人都不能比的。”

诸葛亮又提议:“可以让他先统领中虎步兵五六千人看看。姜维在军事方面很有才华,有胆有识又通晓军事。而且他心存汉室,才能超群,应该可以让他参管军事,要引荐他入宫参见主上。”

诸葛亮果然没有看走眼,姜维一直忠心耿耿,哪怕在诸葛亮身死后,姜维也一直在为复兴蜀国的大业鞠躬尽瘁。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姜维回到成都领兵。此后,姜维多次率领军队四处平叛,又先后两次攻打陇西,击败魏将郭淮夏侯霸等人,气势大盛。

但姜维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又有了新的计划。姜维自认熟悉西边的风土人情,又有出众的谋略武技,正好可以借此去引羌、胡等部落归顺麾下,为蜀军所用。

但当时的大将军费祎一向看不惯姜维,并不支持他。费祎处处制约姜维,每次姜维出兵,最多给他一万名士兵。直至延熙十六年(253年)春季,费祎被刺身亡。

当年夏季,姜维就出兵石营(今甘肃西和县)再一路前行至南安。当时魏国的陈泰是雍州刺史,陈泰听说此事后急忙赶来支援。恰好这时姜维的粮草用完了,只好先退回蜀国,等到延熙十七年再次出兵陇西,终于拿下城池。

为了蜀国复兴、完成诸葛亮遗志,姜维一直没有停止他征战的步伐。延熙十六年(253年)到景耀六年(263年),姜维领兵持续北伐。

围攻襄武(今甘肃省陇西县)、击退魏军后,姜维再次乘胜追击,又收复兼攻下诸多城池,诸如河关、狄道等地。士气大振,一时风头无两。

直至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和夏侯霸等人一起出兵狄道,大败雍州刺史王经。

王经见势不对,连忙逃至狄道城,被姜维带兵包围。岂料,陈泰闻讯再次前来解围,姜维只得退军驻扎钟题。自此后,姜维就开了“常战常败”模式。

急功近利,气数已尽

姜维骁勇善战,为完成诸葛亮遗志殚精竭虑、连年征战,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兵困马乏。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廖化知道姜维如此,早就规劝过他。

廖化认为,姜维连年行军打仗,百姓和士兵们也因此常年不得安生,都已经疲惫不堪。而如今的魏国又有像邓艾这样智勇双全的人才,并不好对付。如果不休养生息一直行军,将士们定要大败啊。

可惜,对于廖化苦口婆心的劝言,姜维不屑一顾,并未理会。

景耀五年(262年),姜维果然再次率军北伐。廖化知道后,连连叹道:“姜维还不知收敛地出兵打仗,必将会付出惨痛代价。姜维的谋略没能超越敌人,军队力量也比敌人弱,这样不停歇地起兵打仗,怎么可能长久呢?”

早料到姜维的失败,廖化感慨万千:“就像诗经里说的那样啊,我真是生得不早也不晚,正好赶上了这种时候啊。”不出所料,同年十月,姜维就被邓艾击败了。

后来的姜维至死也没能北伐成功,而国家气数已尽,无力回天。最终,邓艾兵临城下,刘禅出城投降,蜀汉彻底灭亡。

后期的蜀汉每况愈下,人才凋零、敌强我弱。优秀的将领们或战死或病终,唯有姜维为完成诸葛亮的遗愿,仍坚持数次北伐,还能胜多败少。不得不提的是,如果没有姜维,蜀汉的灭亡可能会更早到来。

在军中人心涣散、将士们疲于奔波的情况下,姜维仍坚持频繁出兵征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可以理解他匡扶大业的急切心情,再加上早年积累的军功导致了盲目自信,姜维最后的败北也果然如廖化所料。

但当时后主懦弱,蜀汉也大势已去,处于强弩之末,即便姜维听从了廖化的建议,不知是否依然是相同的结局呢?

参考文献:《三国志·姜维传》《汉晋春秋》

标签: 司马懿姜维廖化诸葛亮蜀汉

更多文章

  • 被困麦城时,为何廖化能成功突围而关羽不行,他却可以轻易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关羽,廖化,麦城,关平,吕蒙,突围,吴军,三国,汉朝

    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俘身亡,令大家十分伤心。我们不谈关羽为何兵败,只看看以当时关羽的情况,怎么样才能从麦城逃走。听说荆州被偷袭后,关羽其实是并没有打算逃的,他是准备撤军回去,重新夺取荆州的。只不过当糜芳和傅士仁投降的消息传来后,关羽知道大势已去,才不得不率军撤离。然而此时,他已经是慢了一步了,吴军来

  • 尽得诸葛亮真传,姜维为何出不了头?廖化临死前嘴快,说漏了嘴

    历史解密编辑:老吴修电器标签:诸葛亮,姜维,廖化,蜀汉,邓艾

    民间有言道:“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此乃是邓艾击退姜维之后的感叹之语…)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自少年之时便才华出众,尤其擅长于军事方面,由于父亲为护卫百姓而战死沙场,年少的他得以在本郡参军。由于对兵法喜爱,年少的他便在军中小有名气。这名青少年

  • 刘备的两位夫人倾国倾城,廖化、杜远要抢来做压寨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刘备,廖化,关羽,曹操,刘禅,赵子龙

    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长得“倾国倾城”是小说家凭空编造的,所谓“廖化、杜远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的更是《三国演义》里面无中生有的情节,史实上不存在的。 《襄阳耆旧记·卷二》记:“廖化,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即廖化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家世清白,人家没做过山大王。 罗贯中之所以

  • 司马懿逝世后,姜维为何还是打不赢曹军?看看廖化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曹军,诸葛亮,邓艾

    在《三国演义》里,不仅能看到关羽张飞的骁勇善战,义薄云天;还能看到曹刘孙魏蜀吴的你来我往,妙计夺权;更能看到家国大义,看到忠信之情。李曾伯做《八声甘州》“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赵蕴玉写《满江红 登姜维城楼》“斗大孤城,经几度、英雄血战。姜维为蜀国复兴,殚精竭虑,继承诸葛亮遗志,片刻难

  • 司马懿死后,姜维为何还是吃败仗?老将廖化不小心说了大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诸葛亮,曹魏,三国,汉朝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真正能明白其中意思的却是少之又少!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三个人在一起就能算得上是个诸葛亮,但这个解释很明显就是行不通的!那,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很简单,集众多之所长,补己之不足。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相当于现今的大网红李佳

  • 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为何会输给邓艾?廖化没管住嘴,说了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诸葛亮,姜维,邓艾,廖化,司马懿

    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280年),将近100历史,加上前面数十年的纷争,可谓是精彩万分。那些耳熟能详的战争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合肥之战,无不让人为之震动。但要说到最出色的人物,除了,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老板之外,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把眼光放到,诸葛亮,庞统,郭嘉,司马懿的身上。诸葛亮,庞统,郭

  • 纪念刘备白帝城托孤,纪念廖化逝世周年,纪念日何其多?有些担忧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刘备,廖化,张飞,蜀汉,汉朝,三国,纪念日,白帝城,曹操手下

    昨天偶尔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内容是准备开展一个活动,并征集歌颂文章、诗词等,还用了个流行词汇,名曰“征偶”。为谁征呢?为纪念蜀汉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征集,查了下资料,廖化逝于公元264年,1760周年就是2024年,这是提前一年开始准备了。这个活动还有个主旨:纪念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弘扬其功

  •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却战到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夕笙歌标签:廖化,黄巾起义,蜀汉,姜维,关羽,刘备

    以前和朋友讨论《三国演义》,朋友就说过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是真厉害,最开始参加黄巾军,后来跟关羽,关羽死后他跟刘备,刘备死后他又跟诸葛亮,而诸葛亮死后,他又继续与姜维并肩作战。最后姜维死了,蜀汉灭了,廖化还活着呢!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蜀汉灭亡,三分归一,廖化简直是一部活着

  • 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刘备,诸葛亮,王平,廖化,蜀汉,向宠

    历史一: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蜀汉后期原本就人才匮乏,真正有大将之才者屈指可数,不过有一人却同时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赞赏,可惜却英年早逝,导致蜀汉痛失一位良将,他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和廖化之下,此人就是向宠。蜀汉有四大派系:元从派、荆州派、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

  • 廖化出身黄巾军?做先锋是因为蜀汉无人?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廖化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黄巾军,蜀汉,刘备,关羽,黄巾起义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廖化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是有着很大的出入的。在小说第27回,廖化以黄巾军的身份首次出现,黄巾起义失败后,廖化聚众五百余人,落草为寇,以劫掠为生。之后,关羽带着大哥刘备的二位夫人千里寻兄时,二当家杜远下山巡哨时,恰遇正在休整,且无关羽守护的刘备夫人,杜远见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