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困麦城时,为何廖化能成功突围而关羽不行,他却可以轻易逃脱

被困麦城时,为何廖化能成功突围而关羽不行,他却可以轻易逃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159 更新时间:2024/1/30 5:57:58

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俘身亡,令大家十分伤心。我们不谈关羽为何兵败,只看看以当时关羽的情况,怎么样才能从麦城逃走。

听说荆州被偷袭后,关羽其实是并没有打算逃的,他是准备撤军回去,重新夺取荆州的。只不过当糜芳和傅士仁投降的消息传来后,关羽知道大势已去,才不得不率军撤离。然而此时,他已经是慢了一步了,吴军来的很快,已经是围住了关羽,而手下荆州兵见老巢被袭击,担心家人安危,也变得没有了战心,军心涣散,最终关羽突破重围,才来到了麦城,准备暂时歇息。

来到麦城的关羽,其实还没有完全放弃荆州,而且准备据城力守,等待上庸和成都方面的援军。

演义原文:关平救出父亲,脱了重围,平告曰:“军心杂乱,必得城池暂且屯扎,以待援兵。”关公从之。催促军兵前至麦城。公曰:“此城虽小,足以屯军。”

关羽原本计划坚守麦城,等待援军到来,重新争夺荆州的。而东吴军队来的太快,他只能派廖化突围出去,向上庸刘封处寻求援兵。而在关平的护送下,廖化竟然真的成功的突出了重围,来到了上庸。分析廖化能够突围成功的原因,其实主要有两个。

一是吴军此时所到兵马不多,包围圈中还有很多漏洞,口袋还没有完全扎紧。

二是廖化并不出名,吴军不认识,没必要为了他而牵动兵力,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关羽。

所以说,假如此时关羽选择突围,而不是坚守麦城,其实是有成功的概率的。

首先吴军兵力不足,又分兵围城,所以关羽带人是完全有可能冲破包围圈的。其次,吴军众人并不认识关羽,关羽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长胡子,大刀,赤兔马,只要把这些都换一下,把胡子剪了,换一身普通小兵的衣服,东吴士兵完全认不出来,关羽想跑,完全可以成功突围。那么关羽为何不这么干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这一点其实怪不得关羽,因为荆州对于蜀汉来说,太重要了!关羽身为蜀汉二号人物,自然是知道隆中对的,知道蜀汉若想北伐成功,匡扶汉室,则必须从汉中和荆州两路出兵,才有可能击败曹操,如果单从一路出发,很有可能被堵死,难以见到成效。所以关羽不到最后一刻,他不愿意放弃,到了麦城,他仍然认为有机会,只要上庸和成都的援兵到来,他自认为还可以一战!哪知道苦等多日,刘封的援兵都没有到来,他意识到出了问题,所以才选择突围。

襄樊之战后,关羽败走麦城,廖化主动请缨,飞马突围。而之所以缪化能够突围成功,个人认为是因为其并未遇到东吴的精兵强将。因为此时吕蒙白衣渡江,主要任务就是想要为自己的好朋友鲁肃周瑜报仇、夺得荆州,自然将大多数注意力都放在了关羽身上。就算吕蒙知晓了关羽派缪化突围,也仅仅只是派出了麾下的丁奉前去围堵拦截而已。正因为吕蒙得不重视,才让缪化能够突围成功,轻易逃脱了困境。

况且此时的缪化,突围的时候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他身边是有关平护送的。这两个人为了城中的官兵生死和大将关羽的存亡,都愿舍命突围。缪化如果自己单打独斗的话,能否突围成功还未可知。但是再加上一个关平,局面就不一样了。

关平身为关羽义子,武力超群。他曾和曹操麾下的猛将张郃打成平手。在樊城之战中,更是与庞德大战三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可见关平的战斗力之强。而有了关平护送缪化突围,不仅减轻了缪化面对的压力,更吸引了东吴官兵大部分注意力。因此缪化突围才如此轻易。

吴军对于追捕关羽意志坚定,仓促之下并未完善包围圈。

但据史料记载,缪化最终是没有突围成功的。况且当时关羽前脚刚到麦城,后脚吴军便对关羽展开包围,这未免有些过于急躁了。此时吴军的全部兵力几乎都用于追击关羽了,包围圈还处于漏洞多多,尚待完善的阶段。面对缪化的突围,再加上麦城四周崎岖不平的地形带给缪化的加持,以及关平的一同协助,廖化才得以安全逃脱。

而据《三国志》记载: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

据史料记载,缪化在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俘杀之后。便假意投降了东吴。但这也只是记载中的一种。据《三国演义》记载,关羽陷入包围后,廖化自告奋勇请求突围,关平也跟随其加以掩护突围。最终廖化得以突出重围,奔去上庸。但是相比较而言,演义的记载未必详实,因此缪化或许是并没有突围成功的。

由此可知,缪化的武功是不低的,他绝非什么平庸之辈。关羽被围,他能够突围或许是借了关平以及关羽两父子的光,但最终是否成功逃脱也是可以理解的。

标签: 关羽廖化麦城关平吕蒙突围吴军三国汉朝

更多文章

  • 尽得诸葛亮真传,姜维为何出不了头?廖化临死前嘴快,说漏了嘴

    历史解密编辑:老吴修电器标签:诸葛亮,姜维,廖化,蜀汉,邓艾

    民间有言道:“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此乃是邓艾击退姜维之后的感叹之语…)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自少年之时便才华出众,尤其擅长于军事方面,由于父亲为护卫百姓而战死沙场,年少的他得以在本郡参军。由于对兵法喜爱,年少的他便在军中小有名气。这名青少年

  • 刘备的两位夫人倾国倾城,廖化、杜远要抢来做压寨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刘备,廖化,关羽,曹操,刘禅,赵子龙

    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长得“倾国倾城”是小说家凭空编造的,所谓“廖化、杜远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的更是《三国演义》里面无中生有的情节,史实上不存在的。 《襄阳耆旧记·卷二》记:“廖化,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即廖化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家世清白,人家没做过山大王。 罗贯中之所以

  • 司马懿逝世后,姜维为何还是打不赢曹军?看看廖化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曹军,诸葛亮,邓艾

    在《三国演义》里,不仅能看到关羽张飞的骁勇善战,义薄云天;还能看到曹刘孙魏蜀吴的你来我往,妙计夺权;更能看到家国大义,看到忠信之情。李曾伯做《八声甘州》“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赵蕴玉写《满江红 登姜维城楼》“斗大孤城,经几度、英雄血战。姜维为蜀国复兴,殚精竭虑,继承诸葛亮遗志,片刻难

  • 司马懿死后,姜维为何还是吃败仗?老将廖化不小心说了大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司马懿,姜维,廖化,诸葛亮,曹魏,三国,汉朝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真正能明白其中意思的却是少之又少!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三个人在一起就能算得上是个诸葛亮,但这个解释很明显就是行不通的!那,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很简单,集众多之所长,补己之不足。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相当于现今的大网红李佳

  • 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为何会输给邓艾?廖化没管住嘴,说了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诸葛亮,姜维,邓艾,廖化,司马懿

    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280年),将近100历史,加上前面数十年的纷争,可谓是精彩万分。那些耳熟能详的战争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合肥之战,无不让人为之震动。但要说到最出色的人物,除了,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老板之外,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把眼光放到,诸葛亮,庞统,郭嘉,司马懿的身上。诸葛亮,庞统,郭

  • 纪念刘备白帝城托孤,纪念廖化逝世周年,纪念日何其多?有些担忧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刘备,廖化,张飞,蜀汉,汉朝,三国,纪念日,白帝城,曹操手下

    昨天偶尔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内容是准备开展一个活动,并征集歌颂文章、诗词等,还用了个流行词汇,名曰“征偶”。为谁征呢?为纪念蜀汉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征集,查了下资料,廖化逝于公元264年,1760周年就是2024年,这是提前一年开始准备了。这个活动还有个主旨:纪念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弘扬其功

  •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却战到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夕笙歌标签:廖化,黄巾起义,蜀汉,姜维,关羽,刘备

    以前和朋友讨论《三国演义》,朋友就说过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是真厉害,最开始参加黄巾军,后来跟关羽,关羽死后他跟刘备,刘备死后他又跟诸葛亮,而诸葛亮死后,他又继续与姜维并肩作战。最后姜维死了,蜀汉灭了,廖化还活着呢!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蜀汉灭亡,三分归一,廖化简直是一部活着

  • 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刘备,诸葛亮,王平,廖化,蜀汉,向宠

    历史一: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蜀汉后期原本就人才匮乏,真正有大将之才者屈指可数,不过有一人却同时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赞赏,可惜却英年早逝,导致蜀汉痛失一位良将,他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和廖化之下,此人就是向宠。蜀汉有四大派系:元从派、荆州派、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

  • 廖化出身黄巾军?做先锋是因为蜀汉无人?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廖化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黄巾军,蜀汉,刘备,关羽,黄巾起义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廖化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是有着很大的出入的。在小说第27回,廖化以黄巾军的身份首次出现,黄巾起义失败后,廖化聚众五百余人,落草为寇,以劫掠为生。之后,关羽带着大哥刘备的二位夫人千里寻兄时,二当家杜远下山巡哨时,恰遇正在休整,且无关羽守护的刘备夫人,杜远见她们

  • “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国大将廖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廖化,蜀国,关羽,蜀汉,吴国,大将

    纵观廖化的一生,他在三国所有英雄人物里,出身并不是很好的一个人物,甚至起点也不是很高 。但是后来,普通的廖化却一点一点地变得有声望。廖化勇敢地踏出了这最为重要的一步,这对于一个在战火纷争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勇敢的。身处在战火连天的社会中,哪里存在什么安稳,只有逃避才能活命,只有苟且才能偷生。而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