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出师表》中一再提到蒋琬,诸葛亮为何如此器重此人?

《出师表》中一再提到蒋琬,诸葛亮为何如此器重此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箫十三郞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4/1/4 4:28:18

诸葛亮对自己身后大事安排的第三点,即后方成都主持朝政的人选,是如何确定的呢?

根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诸葛亮临死前,曾经秘密向后主刘禅上表,郑重推荐自己的接班人: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意思是说,微臣如果不幸去世,后事最好交付给蒋琬。

这位蒋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为何会推荐他来接替自己,而没有选择在北伐前线主持全军撤退的杨仪呢?

先来看看《蒋琬传》中记载的蒋琬的从政履历。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市)人氏。他二十岁左右在当地就相当有名了。

刘备占据荆州时,蒋琬被任命为州府中的书佐,即协助办理文书的吏员。依据当时的制度,地方上州、郡的行政长官,都可以自行任命下属,无须经过中央人事机构的批准;但是所任命的下属,必须是籍贯在本州或本郡的人士。蒋琬籍贯所在的零陵郡,正是荆州的一个郡,所以蒋琬才能得到刘备的这一任命。

刘备入蜀,蒋琬跟随来到益州,被任命为广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县长。当时的县级行政长官拥有民户一万户以上的大县才称“县令”,一万户以下的小县只称“县长”。这广都县虽然在成都南面不远,却是一个小县。所以被分配到这里,蒋琬不免有些失落,因而在公务的处理上积极性不高。

不料刘备有一次借出外游览的机会突然来到广都县进行视察,看到蒋琬各项公务都没有处理好,而且又醉醺醺的,不禁勃然大怒,要把他治罪处死。陪同的诸葛亮赶忙求情说:

“蒋琬是在朝廷担任辅佐的优秀人才,不是在这种地方小县担任县官的材料。他在行政上以安民为本,不注重表面上的修饰,希望主公能够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再加以考察看看吧。”

刘备素来敬重诸葛亮,所以这才没有把蒋琬处死,只是把他的职务撤了。

此后不久,蒋琬再度被起用,出任什邡县(今四川省什邡市)的县令。出任大县的县令之后,他的工作态度大为改变,勤勉不懈,认真履职。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蒋琬被选拔进入中央朝廷,担任尚书台的尚书郎。这尚书台是当时蜀汉政权处理军国文书的机要部门,所以他具有的辅佐朝廷之才便逐渐显露出来。

到了后主刘禅建兴元年(223年),丞相诸葛亮受命建立自己的办公府署,他立即礼聘蒋琬为府署中的重要下属,即东曹掾。那时候的中央执政大臣,受命开设自己的办公府署之后,也与州、郡地方政府的行政长官一样可以自行任命下属,无须经过中央人事机构的批准,这一特权在当时被称为“自辟僚属”。

不久,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他决定举荐蒋琬为茂才。所谓“茂才”,是两汉以来一种选拔人才的科目。西汉叫作“秀才”;东汉时期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才改称“茂才”。它由州长官推举本州的人士担任,通常每州每年只能推选一人。当时一州的地域很广,因此得以被举为茂才的话,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了。诸葛亮推举蒋琬,这明显是要给他增光添彩,为他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但是,这件事的背景还不止于此。因为按照东汉制度,被推举为茂才者,照例应当出自本州,蒋琬的籍贯却是荆州,而非益州。因此,诸葛亮此举,属于一种打破惯例的做法,可见诸葛亮对蒋琬的器重和赏识。

标签: 蒋琬诸葛亮刘备出师表刘禅

更多文章

  •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看蒋琬教你如何踢好“头三脚”?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刘禅

    大凡新官上任,都愿烧好“三把火”,踢好“头三脚”。然而,“头三脚”可不是好踢的。有的踌躇满志,趾高气扬,情况不明,就拉开了架式,一脚下来,就踢到人上,吓得观众纷纷后撤;有的底气不足,硬充好汉,两脚下来,气喘吁吁,没了后劲;有的虽踢下了三脚,但脚脚踢前任,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人们也不买帐。如此等等,不

  • 蒋琬效法庞统不理政事差点被刘备所杀,刘禅掌权后也分散其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蒋琬,庞统,刘备,刘禅

    刘备不喜欢蒋琬,其实是源于一件事,让刘备对这个所谓荆州名士的能力打了个问号。蒋琬傲气十足,得罪了刘备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当时荆州名士大多归附刘备,蒋琬和表弟刘敏是零陵当地的青年才俊,刘备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虽然蒋琬才学出众,但是总归年轻,刘备一开始也没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直到入蜀之后,

  • 蒋琬提出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为何遭到蜀汉朝廷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蒋琬,曹魏,蜀汉,诸葛亮,姜维,费祎,刘禅,三国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众所周知,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

  • 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蒋琬、费祎、姜维,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蒋琬,费祎,姜维,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虽然蒋琬、费祎、姜维先后执掌国政,但为何蒋琬、费祎没有继承诸葛亮北伐的遗志,只有姜维一人坚持北伐呢?一

  • 姜维是平襄侯,蒋琬是安阳亭侯,两人的爵位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诸葛亮,刘禅,魏延,安阳亭侯,三国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对于蒋琬来说,虽然没有成为蜀汉丞相,但是,蒋琬作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实际上行使了丞相的职责,可以说是丞相诸葛亮的继承人。当然,蒋琬对于诸葛亮的继承,主要体现在治国上。至于北伐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诸葛亮,蒋琬,姜维,蜀汉,刘备

    诸葛亮为何推荐蒋琬接班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演

  • 蜀汉重臣蒋琬的姨弟,为何背叛刘备,投奔东吴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蒋琬,刘备,孙权,蜀汉,关羽

    东汉末年,荆州出现了不少人才,在曹操南下时,许多人选择追随刘备。然而在这些人中,有个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最终却投靠了东吴,而且受到了孙权的重用。这个人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只是稍微提及了一下,可是在历史上却非常重要,且很有才能。那么他到底是谁呢?一、荆州重臣此人名叫潘浚,字承明,

  • 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若此人不死,就没蒋琬费祎姜维三人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费祎,蒋琬,姜维,诸葛瑾,蜀汉

    一个人厉害没啥可怕的,可怕的是他的接班人有本事,至少能够稳住基业,甚至更上一层楼。例如,司马懿,他在年轻的时候,司马家族只是当时一个不错的士族,距离皇权差得十万八千里。经过司马懿的苦心经营,司马家族成为曹魏首屈一指的门阀大族。然而,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更出色,掌握曹魏朝政大权十几年,玩弄魏

  •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为何不同意蒋琬向东顺江而下攻取洛阳的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姜维,蒋琬,蜀汉,费祎,魏国

    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魏国的天水郡冀县收服了智勇双全的青年魏将姜维,并将他作为兵法衣钵的传人来重点培养,姜维也深受诸葛亮的人格和智慧熏陶,加上一直跟随孔明老师战场历练,逐渐成为了蜀汉阵营中极具谋略,又十分骁勇的悍将,就连劲敌魏国的诸多名将都对其十分忌惮和敬畏。他追随诸葛亮时年

  • 诸葛亮为啥不指定姜维接班,而是指定蒋琬?先看看姜维做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魔城情感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诸葛亮为何不指定姜维为接班人,而是指定蒋琬?先看看姜维做过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卧龙先生”。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提高了蜀汉的国力。然而,由于病情加重,诸葛亮在丞相任上仅仅执政了七年就去世了,他在去世前推荐了蒋琬为继任者,而并没有推荐姜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