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蒋琬、费祎、姜维,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蒋琬、费祎、姜维,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4049 更新时间:2024/2/13 21:15:54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

虽然蒋琬、费祎、姜维先后执掌国政,但为何蒋琬、费祎没有继承诸葛亮北伐的遗志,只有姜维一人坚持北伐呢?一、三人理念不同严格意义上来说,蒋琬、费祎是真正意义上的执掌国政,姜维主要还是集中在军事方面。蒋琬、费祎在蜀国内政方面,是完全遵循诸葛亮的治理方法,但他们两人对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有不同意见:蒋琬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沔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朝中官员大多认为:水路出兵容易,但万一失败则回返不易,不是上策。

费祎辅政期间,姜维每次想北伐,费祎基本都不同意,给姜维的兵不过万人。费祎对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

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蒋琬提出了水路进攻魏国的方案,结果遭到了朝廷上下一直反对;费祎则干脆自认不如诸葛亮,诸葛亮北伐都不能成功,何况我们呢?而姜维自认为对陇西一带非常熟悉,兼负其才武,所以希望联合诸羌、胡,夺取陇西,进而威胁关中。

二、权力不够大诸葛亮死后,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病重后,推荐费祎任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姜维除了和费祎共录尚书事之外,官职先后是卫将军、大将军。

看上去似乎蒋琬、费祎已经完全掌握了蜀国的国政,但其实他们没有诸葛亮那样大的权力。因为他们都没有当上丞相,刘禅刘备的话、听诸葛亮的话,但不可能完全听这三人的话,而且后期还有宦官黄皓、益州本土势力的崛起等等因素,他们即使想北伐,也得不到百分之百的支持。

蒋琬提议从水路进攻魏兴、上庸二郡,结果遭到朝中官员和刘禅的质疑,甚至派费祎、姜维去汉中劝阻蒋琬,这足以说明,蒋琬没有诸葛亮那种威望,达不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程度。蒋琬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权力尚且如此,更何况费祎、姜维呢。三、益州派反对北伐陈寿是这样评价姜维的:“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这是批评姜维能力不够,却穷兵黩武,只想自己立功名。陈寿本身就是蜀人,他的这个评价,其实代表了很多益州派人士对姜维的看法。很多人批评姜维穷兵黩武,致使百姓穷困,蜀汉疲敝,就是这个道理。姜维北伐,为何遭到强烈的批评?因为打仗是要花钱、花粮,是要死人的。蜀汉只有益州一地,刘备、刘禅父子、诸葛亮和东州派其实都是外来人,蜀汉后期虽然掌权的仍然不是益州人。但郡县官员、士兵、百姓都是益州人,他们当然不希望姜维无谓的北伐,所以才会遭到反对和批评。以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死后,蜀汉已经没有人才、没有国力能够支撑北伐,何况北伐看上去本来就是不可能成功的。姜维不断的北伐,就像一个理想主义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不可能成功,但总给人一种悲壮凄凉的感觉,相信诸葛亮泉下有知,或许也能感到一丝慰藉吧……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马植杰《三国史》、《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姜维是平襄侯,蒋琬是安阳亭侯,两人的爵位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诸葛亮,刘禅,魏延,安阳亭侯,三国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对于蒋琬来说,虽然没有成为蜀汉丞相,但是,蒋琬作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实际上行使了丞相的职责,可以说是丞相诸葛亮的继承人。当然,蒋琬对于诸葛亮的继承,主要体现在治国上。至于北伐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诸葛亮,蒋琬,姜维,蜀汉,刘备

    诸葛亮为何推荐蒋琬接班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演

  • 蜀汉重臣蒋琬的姨弟,为何背叛刘备,投奔东吴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蒋琬,刘备,孙权,蜀汉,关羽

    东汉末年,荆州出现了不少人才,在曹操南下时,许多人选择追随刘备。然而在这些人中,有个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最终却投靠了东吴,而且受到了孙权的重用。这个人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只是稍微提及了一下,可是在历史上却非常重要,且很有才能。那么他到底是谁呢?一、荆州重臣此人名叫潘浚,字承明,

  • 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若此人不死,就没蒋琬费祎姜维三人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费祎,蒋琬,姜维,诸葛瑾,蜀汉

    一个人厉害没啥可怕的,可怕的是他的接班人有本事,至少能够稳住基业,甚至更上一层楼。例如,司马懿,他在年轻的时候,司马家族只是当时一个不错的士族,距离皇权差得十万八千里。经过司马懿的苦心经营,司马家族成为曹魏首屈一指的门阀大族。然而,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更出色,掌握曹魏朝政大权十几年,玩弄魏

  •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为何不同意蒋琬向东顺江而下攻取洛阳的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姜维,蒋琬,蜀汉,费祎,魏国

    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魏国的天水郡冀县收服了智勇双全的青年魏将姜维,并将他作为兵法衣钵的传人来重点培养,姜维也深受诸葛亮的人格和智慧熏陶,加上一直跟随孔明老师战场历练,逐渐成为了蜀汉阵营中极具谋略,又十分骁勇的悍将,就连劲敌魏国的诸多名将都对其十分忌惮和敬畏。他追随诸葛亮时年

  • 诸葛亮为啥不指定姜维接班,而是指定蒋琬?先看看姜维做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魔城情感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诸葛亮为何不指定姜维为接班人,而是指定蒋琬?先看看姜维做过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卧龙先生”。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提高了蜀汉的国力。然而,由于病情加重,诸葛亮在丞相任上仅仅执政了七年就去世了,他在去世前推荐了蒋琬为继任者,而并没有推荐姜维。这

  • 诸葛亮为何选择蒋琬接班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蒋琬,姜维,蜀汉,刘备,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在演义中,姜维不仅战斗力强悍,和赵云打成了平手,在军事谋略

  • 上庸这块没有价值的土地,蒋琬却要攻打它,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蒋琬,蜀汉,曹魏,诸葛亮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成为他的继承人,执掌蜀汉政局。蒋琬遵循诸葛亮定下的国策,休养生息,多年没有兴兵,蜀国的国力得以逐渐恢复。但是当他晚年时,却突然打造战船,准备攻打上庸。蒋琬为何要这样做,在他夺取上庸后,三国的历史走向会不会有所改变?一、对蜀魏双方没有价值的上庸。上庸位于汉中以东,处于魏蜀吴的交界处。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没选择姜维,而是选择了蒋琬?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费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临死前,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挑选自己的继承人。在诸葛亮的众多部下中,所有人都觉得,诸葛亮的位置,应该由魏延来接替。不过当时的姜维也得到过诸葛亮肯定,若论兵法军事能力,在整个蜀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是最后诸葛亮谁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蒋琬,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为什么会选择蒋琬?蒋琬字

  • 宽宏大量的蒋琬-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蜀汉,资治通鉴,三国,三国争霸

    蜀国的蒋琬是湖南人,是诸葛亮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所以在五丈原诸葛亮交代后世时,就嘱托蒋琬可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蒋琬为什么会得到诸葛亮的器重呢?我们今天读一段《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蒋琬的两件小事,可能就能清楚为什么诸葛亮会将蒋琬视为自己的接班人。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收获与反思关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