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的五位“安远将军”:除了于禁,另外四人分别是谁呢?

三国时的五位“安远将军”:除了于禁,另外四人分别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1/23 19:37:38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由于重号将军的名额相对较少,所以自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就大家比较熟悉的“荡寇将军”,关羽、张嶷、张辽、张郃、程普等三国时期的名将,都曾担任这一官职。

而就本文所要说的“安远将军”来说,也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常见的杂号将军,曾被授予这一官职的武将不止一位,并且,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都有武将曾被册封为“安远将军”。彼时,共有五位著名的冠军将军,其中就包含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在被东吴送回曹魏后,于禁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安远将军”。

安远将军:于禁

首先,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原为鲍信部将,鲍信阵亡后,于禁跟随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在曹操麾下,于禁因为敢于攻击不守规矩的青州兵,并且大公无私,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将领中唯一的假节钺之人。在此基础上,于禁得以和张辽、张郃、徐晃、乐进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不过,对于于禁来说,虽然在跟随曹操屡立战功,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和信任,可是,在襄樊之战中,于禁可谓跌入了谷底,乃至于留下了比较负面的评价。公元219年,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于禁督七军前往救援,被关羽利用秋季大雨打得全军覆没,投降后被监押在南郡。而后关羽被吕蒙击败,于禁流落至东吴,孙权向魏国称藩后,将于禁送还魏国。虽然魏文帝曹丕表面安慰于禁,将他封为安远将军。但是,在笔者看来,安远将军这一称号,更像是用来讽刺于禁的,也即于禁并没有能安定曹魏的远方。并且,魏文帝曹丕还暗里让人作壁画羞辱于禁,于禁因此惭恚而死,被恶谥为厉侯。

安远将军:唐咨

唐咨是魏国人,公元225年,利城郡人蔡方叛乱,太守徐箕被杀,而唐咨被叛军推举为首领。对此,魏文帝曹丕派屯骑校尉任福等领军讨伐,唐咨兵败逃亡,经海路走到吴国,被任命为将军。公元239年,唐咨曾与吕岱一同讨平叛乱的廖式,亦曾参与各大小战役。在吴官至左将军,封侯,持节。公元257年,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司马昭领兵讨伐,诸葛诞派儿子诸葛靓及牙门诸将为人质向东吴求救,东吴于是派文钦、唐咨、全怿、全端和王祚等领三万兵支援诸葛诞。

但战事不利,诸葛诞部将蒋班、焦彝和全怿等都向司马昭投降,诸葛诞和唐咨等欲突围失败,最后唐咨被捕投降,被封为安远将军。自此之后,唐咨作为魏国的安远将军,一直留在了魏国。公元262年,司马昭打算进攻蜀汉,同时命令唐咨制作浮海大船作攻吴准备。之后,唐咨的事迹不详。

安远将军:邓方

邓方(?—221年),字孔山,荆州南郡(治今湖北省荆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讨伐张鲁,邓方亦随刘备入蜀。在益州之战中,邓方跟随刘备征战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在刘备的进攻下投降,刘备平定益州,任命邓方为犍为属国都尉。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以邓方为太守,并任命邓方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驻扎在朱提郡南昌县,出镇南中。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邓方为人不重钱财,而且果敢勇武,深有威望,治下的百姓都很敬服。章武元年(221年),在蜀汉建立之初,邓方卒于任上。由此,对于邓方来说,被封为安远将军,可谓名副其实的,因为他生前真的安定了蜀汉的南中地区。

安远将军:士燮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诸侯。对于士燮来说,出生于东汉中期,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在东汉末年,士燮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虽然士燮长期割据于交州一带,但是,在赤壁之战后,士燮选择归降孙权,所以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后,士燮被孙权加为左将军;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岁。在汉末三国时期,士燮及其后人,无疑是交州一带的豪强,士燮及其三个兄弟共领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岭南历史上,安远将军士燮威望极高,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

安远将军:士徽

士徽(?—226年),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三国时期人物,汉末三国时交州诸侯士燮之子。士燮去世后,孙权任命士徽为安远将军,兼任九真郡的太守。不过,伴随着三国鼎立格局的巩固,东吴显然不愿意士燮及其后人继续把持交州。也即安远将军士徽和东吴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到了势不两立的阶段了。在此背景下,后来士徽因不满失去对交趾的掌握,所以自称交趾太守,反叛孙吴,并阻止交州刺史戴良和交趾太守陈时赴任。对此,孙权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派遣吕岱前往讨伐士徽,随后派来士匡说服士徽投降孙吴。士徽投降后,吕岱率军进入交趾郡城,并将士徽处死。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马超对战许褚、曹仁和于禁,能不能赢?情况不同,结果也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马超,许褚,曹仁,于禁,曹洪,汉朝,三国

    因为题目没有明确马超是被许褚、曹仁,以及于禁三人围攻,还是马超和许褚三人单对单。所以,便有了两种情况。首先,先来分析一下单对单的情况。马超战许褚许褚,是自典韦之后,曹操身边最为倚重的护卫队长,有虎痴之称。许褚的实力和典韦不相上下,和徐晃交战五十余合而不分胜负。除此之外,许褚还和蜀汉的五虎上将之四交过

  • 于禁投降关羽究竟是多大的罪过?西汉名将李陵知道投降的严重性!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关羽,李陵,于禁,曹操,曹丕,庞德

    公元219年7月,关羽命糜芳与傅士仁镇守后方后,他认定安排妥当,于是集齐荆州大军围攻襄阳与樊城。当时关羽意在樊城,于是大军不断对樊城进行施压。镇守樊城的将领曹仁抵挡不住,于是向曹操求援。曹操得知情况后,当即命于禁率领七路大军赶来支援樊城。由于于禁将营地设在低洼处,当时荆襄地区又正直秋雨连绵时,关羽见

  • 关羽攻克襄阳,生擒于禁之后消化战果,刘备会不会统一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无根树花正孤标签:关羽,刘备,于禁,曹操,蜀汉,诸葛亮

    关羽的一生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之中十分出彩,他据守荆州的时候成功保护住了蜀汉的侧面防线,让刘备夺取汉中与益州没有后顾之忧,在蜀汉武将功劳之中堪称榜首,之后积极发动对魏国的襄阳樊城战役,更是经历了从大胜到大败的起伏结局。刘备与诸葛亮不关注的战役从当时的历史资料来看的话,汉中之战和关羽北伐同时进行,关羽所主

  • 关羽为何斩杀有气节的庞德,却对没有骨气的于禁手下留情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关羽,庞德,于禁,曹操,刘备,马超

    关羽、庞德、和于禁我们大家都知道,这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们三个的关系有点乱大家早知道吗?原因就是庞德很有气节但是被关羽杀掉了,于禁一点气节也没有但是被关羽给放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这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在这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庞德和于禁两个人的出身问题。庞德其实也归属曹操,不过他是半

  • 三国时,六位名将出自今山东省一带,除了于禁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于禁,臧霸,李典,曹魏,太史慈,东吴

    在汉末三国时期,今山东省一带不仅是群雄逐鹿的战场,也是人才辈出之地,比如诸葛亮、程昱、陈宫、王朗等谋士,就来自该地区。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三国武将,也有不少是山东人。一、诸葛诞首先,作为诸葛亮的同族兄弟,诸葛诞也出自琅琊郡阳都县,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一带。曹魏中期,诸葛诞担任御史中丞、尚书等官职。

  • 关羽攻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为何些许功劳就能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关羽,庞德,于禁,曹操,樊城,曹魏

    在整个三国时代可谓名臣猛将辈出,无论是蜀汉、曹魏,还是东吴政权内,都涌现出了很多耀眼的“明星”,但不管是曹操、刘备这样的乱世霸主,还是张飞、吕布这样的一代猛将,又或是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运筹帷幄的智谋之士,在历史和民间的影响力上都远不及关羽一人。关羽一生有很多的成名之战,尤其是对曹魏的樊城之战可谓经

  • 于禁一生只打了一场败仗,就被彻底踩入泥潭,曹操为何如此绝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曹操,于禁,黄忠,刘备,关羽,刘表

    从黄忠和于禁之事,其实可以得出一个适合我们普通人学习的道理,那就是跟对人做对事,成就一般不会很低。而如果跟错了人,那即便你现在身居高位,将来也很有可能从云端跌入谷底。人这一辈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黄忠和于禁则给我们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黄忠黄忠是刘备手下猛将,在正史中他与关羽、张飞、马超、赵

  •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遣返回国,曹丕为何要将他羞辱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关羽,曹丕,于禁,曹操,庞德,魏国,三国,艺术家,国防政策

    于禁提七支精兵,解樊城之危,结果危机解除不了,自己反成了别人救援的对象,结果兵败被俘,庞德被杀,于禁乞降。庞德虽死,却成就了千古美名,于禁活着,却成就了千古罪名。本来三国降将到处乱走,没有人会以道德的目光加以审视,唯独于禁的投降,引起了魏国的公愤,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于禁是五子良将之首,又是

  • 曹操联合孙权取荆州,关羽兵伐樊城,曹操令于禁、庞德援助樊城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孙权,关羽,庞德,于禁,东吴,曹操手下

    汉中大战,曹操兵败回许都,刘备得汉中,晋升汉中王,司马懿献计,联合东吴伐荆州,瓜分蜀地。孙权欲与关公联姻,结秦晋之好,共抗曹操。关公怒叱使者言,"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孙权大怒,召诸臣商议取荆州,谋士步骘献计,让曹操先伐荆州,东吴趁关公不在,暗取荆州。孔明探得曹操结连东吴取荆州的消息,令关公兵伐樊城

  • 为什么说于禁才是曹操时期五子良将第一人?一看职位二看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尘埃未浅标签:曹操,于禁,张辽,张郃,徐晃

    五子良将是曹操麾下五位能力出众的名将,分别是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和张郃,五人之中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元从旧部,很早就跟着曹操打天下了,资格很老;张辽徐晃和张郃三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三人都是曹操在历次征战中在不同的时期投降的都是降将,他们的资历比起于禁和乐进颇有不如。但是曹操用人讲究“唯才是举”,也就是说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