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为何斩杀有气节的庞德,却对没有骨气的于禁手下留情

关羽为何斩杀有气节的庞德,却对没有骨气的于禁手下留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3/12/22 7:22:11

关羽庞德、和于禁我们大家都知道,这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们三个的关系有点乱大家早知道吗?原因就是庞德很有气节但是被关羽杀掉了,于禁一点气节也没有但是被关羽给放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这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在这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庞德和于禁两个人的出身问题。

庞德其实也归属曹操,不过他是半路投奔曹操的。一开始的时候庞德只不过是跟着马超做个校尉官职低的很,后来看到马超没有什么前途就投靠了曹操。他这个人还有有那么一点实力的,对曹操也是特别的忠心。但是曹操手底下的大将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就不怎么看的上庞德,对他也是爱理不理的。

于禁就不同了,于禁跟着曹操的时间比较长,跟着曹操打了不少的胜仗也出了不少的力,很得曹操的赏识。于禁有一个优点让曹操特别的喜欢,那就是于禁其实做事特别的认真。当年因为青州兵不守军纪,出现了哗变。当时的于禁负责镇压军队哗变为了执行曹操的命令,都把自己的好友都给杀了,因此曹操多次的夸赞于禁是一个好将军。

那么关羽为何要杀死有气节的庞德呢?

关羽的性格是很孤傲的,总认为自己是个大英雄武力高强,当时庞德对阵关羽没有几个回合就战败。其实当时的关羽是不想杀庞德,毕竟自己的大哥刘备手下正缺人手的时候,能够多拉劝降一个是一个。但是庞德当时总想着显摆一下自己的气节,不但不接受关羽的劝降然后还大骂关羽不是好人。

并且威胁关羽曹操的百万大军马上就来,关羽早晚也得死。在这种情况之下关羽如果不杀掉庞德话,那么关羽整个军心就会乱。军中的将士们就会认为,关羽害怕曹操的百万大军的到来才不敢杀庞德,这样的人谁敢继续追随。所以不管出于哪个方面关羽杀庞德也必须得杀。

那么没有气节的于禁为什么没有被关羽所杀呢?

于禁这个人呢说实在的特别聪明。他不仅仅是治军很有一套并且很特别识时务,当时于禁被关羽打败的情况是什么样的?那是于禁的七军都被关羽用水给淹掉了,身为大将军的于禁居然给曹操损失了那么多的兵马。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回到了曹操哪里,曹操没有下狠手杀掉他。

自己手里的兵马全部都没有了,在曹操眼里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再者讲在曹营和自己的不对付的将军们,也不会因此放过自己。所以于禁自己心里明白,就算是不投降关羽,自己回到曹营也没有什么好的下场。还不如直接十分光荣地向关羽投降呢。

而关羽的性格就是不屑于杀那些没有骨气的人,于禁那么一投降关羽这个大英雄对杀他没有兴趣了,就这样以来于禁算是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也可以说是,于禁对关羽是研究明白了,知道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的抓住了关羽的人性弱点,成功的为自己保住了一条命。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于禁和关羽是有一些交情的!

关羽有段时间和自己大哥刘备走散了,没有地方去的关羽又被曹操给抓住了。当时的曹操看到关羽是个人才,所以就暂时留下了关羽在曹营。而当时的于禁也身在曹营,这样以来两个人多少在一起共事,有一些私交在里面。所以在于禁兵败,并且向关羽求情放过自己的时候,关二哥念了点旧情就没有杀于禁!

而当时的于禁跟随了曹操那么多年,在曹操哪里有着很好的人脉和关系,如果关羽贸然的杀死了于禁,等于间接的为自己和刘备树立了更多的敌人,这对于当时的形式是非常不利的!反观庞德在曹操那边没有人缘又是一心求死,所以关羽杀他也是成全他。

同时不杀没有气节的于禁,也是有人为关羽在背后指点。于禁投降就是一个免费的宣传广告。这样以来曹操那边的将领们,以后和关羽作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拼命,反正就算是这边待不下去了还可以到关羽那边去。这样以来,对于关羽后续的军事行动就有特别大的好处,这是杀多少于禁都起不到的一种效果。

其实当时三国大乱时代,各路将领们很少有人一上来就讲打讲杀的。大家都是先骑马碰头互相叫骂能不动手就不动手,别说是杀降将这种不讲仁义的事了,那更是没人愿意办。

你是如何看待庞德于禁的?

标签: 关羽庞德于禁曹操刘备马超

更多文章

  • 三国时,六位名将出自今山东省一带,除了于禁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于禁,臧霸,李典,曹魏,太史慈,东吴

    在汉末三国时期,今山东省一带不仅是群雄逐鹿的战场,也是人才辈出之地,比如诸葛亮、程昱、陈宫、王朗等谋士,就来自该地区。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三国武将,也有不少是山东人。一、诸葛诞首先,作为诸葛亮的同族兄弟,诸葛诞也出自琅琊郡阳都县,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一带。曹魏中期,诸葛诞担任御史中丞、尚书等官职。

  • 关羽攻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为何些许功劳就能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关羽,庞德,于禁,曹操,樊城,曹魏

    在整个三国时代可谓名臣猛将辈出,无论是蜀汉、曹魏,还是东吴政权内,都涌现出了很多耀眼的“明星”,但不管是曹操、刘备这样的乱世霸主,还是张飞、吕布这样的一代猛将,又或是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运筹帷幄的智谋之士,在历史和民间的影响力上都远不及关羽一人。关羽一生有很多的成名之战,尤其是对曹魏的樊城之战可谓经

  • 于禁一生只打了一场败仗,就被彻底踩入泥潭,曹操为何如此绝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曹操,于禁,黄忠,刘备,关羽,刘表

    从黄忠和于禁之事,其实可以得出一个适合我们普通人学习的道理,那就是跟对人做对事,成就一般不会很低。而如果跟错了人,那即便你现在身居高位,将来也很有可能从云端跌入谷底。人这一辈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黄忠和于禁则给我们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黄忠黄忠是刘备手下猛将,在正史中他与关羽、张飞、马超、赵

  •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遣返回国,曹丕为何要将他羞辱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关羽,曹丕,于禁,曹操,庞德,魏国,三国,艺术家,国防政策

    于禁提七支精兵,解樊城之危,结果危机解除不了,自己反成了别人救援的对象,结果兵败被俘,庞德被杀,于禁乞降。庞德虽死,却成就了千古美名,于禁活着,却成就了千古罪名。本来三国降将到处乱走,没有人会以道德的目光加以审视,唯独于禁的投降,引起了魏国的公愤,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于禁是五子良将之首,又是

  • 曹操联合孙权取荆州,关羽兵伐樊城,曹操令于禁、庞德援助樊城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孙权,关羽,庞德,于禁,东吴,曹操手下

    汉中大战,曹操兵败回许都,刘备得汉中,晋升汉中王,司马懿献计,联合东吴伐荆州,瓜分蜀地。孙权欲与关公联姻,结秦晋之好,共抗曹操。关公怒叱使者言,"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孙权大怒,召诸臣商议取荆州,谋士步骘献计,让曹操先伐荆州,东吴趁关公不在,暗取荆州。孔明探得曹操结连东吴取荆州的消息,令关公兵伐樊城

  • 为什么说于禁才是曹操时期五子良将第一人?一看职位二看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尘埃未浅标签:曹操,于禁,张辽,张郃,徐晃

    五子良将是曹操麾下五位能力出众的名将,分别是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和张郃,五人之中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元从旧部,很早就跟着曹操打天下了,资格很老;张辽徐晃和张郃三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三人都是曹操在历次征战中在不同的时期投降的都是降将,他们的资历比起于禁和乐进颇有不如。但是曹操用人讲究“唯才是举”,也就是说资

  • 于禁投降关羽,为什么让曹操父子失望透顶,而不是大怒呢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关羽,曹操,于禁,刘备,曹丕,庞德

    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投降关羽,曹操为何只是哀叹,而不是大怒?曹操手下有一名大将我们是很熟悉的,他的出场不算少,而且跟随了曹操很久,是一名非常有资历很老的将军了。在三国的时候,有很多的武将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利益,也可能是因为被情形逼迫,所以经常出现投降的事。就连声名赫赫的关羽也曾经投降过曹操。今天我们要

  • 关羽水淹七军时,于禁身陷险境,曹仁为何见死不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关羽,曹仁,于禁,曹操,庞德

    在汉末三国时期,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一方面,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反映了关羽的勇武,指挥作战能力也很强,进行了决堤蓄水。另一方面,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并没有决堤水攻,之所以能够淹没于禁率领的七郡,是因为霖雨导

  • 三国降将遍地,为何只有于禁投降争议多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于禁,关羽,曹操,庞德,曹丕,刘备

    在历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大英雄,他们都因宁死不降而让人敬佩,如文天祥、杨业等人,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有个时期降将特别多,那就是三国。孙刘曹三人手下,有很多的降将,如刘备手下的魏延、黄忠、刘巴、法正、姜维等人皆为降将,而且他们在刘备手下都担任着重要职务。孙权手下降将较少,但仍有太史慈、甘宁等大将,曹操

  • 于禁羞死,马超气死,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谁不堪回首的伤心事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马超,于禁,张郃,张飞,刘备,曹操

    要评选三国十大名将,蜀汉五虎大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大多数都有资格入选——比他们能打的不少,但却未必像他们那样有名。五虎大将和五子良将都很能打,三国史料对他们的评价也都很高:“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瓦罐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