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宁史话——㉔魏晋隐士孙登和胡昭

洛宁史话——㉔魏晋隐士孙登和胡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洛宁城事 访问量:1881 更新时间:2023/12/18 12:36:28

在魏晋名士中,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莫过于“归隐”,所以魏晋遗风的精髓在一个“隐”字。谁要能做到遁迹山林,远离尘世,那就成了神仙。正像晋末名士陶渊明说的那样,“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本人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当时,在洛宁涧口东边的女几山下就住有一个隐遁的高士,名字叫孙登。据《晋书》记载,孙登常出现在宜阳南山,有在山上烧炭的人曾见过他。不过,烧炭人问他,他从不搭话。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神经兮兮的怪人。后来这话传到了晋太祖司马昭那里,司马昭便让阮籍来会会此人。阮籍见到这人后和他搭话,他也不理。阮籍在情急之下对天发出一声狂啸,没想到这人笑了笑,说:“你再叫一声。”阮籍又发出一声狂啸,这人才开始说话。经过简单交谈,阮籍想请他出山,他死活不肯。阮籍无奈,只得告别而去。临走时,他看到这人向后山走去,而且是边行边叫,阮籍感到很奇怪,就向烧炭人打听,烧炭人说他平常总是这样。阮籍越发感到离奇,就再次来到山里找他,可谁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有资料说他后来去了苏门山。

在晋宣帝司马懿时期,还有一个隐士曾在宜阳、洛宁住过。他的名字叫胡昭(161-250)。据《三国志·高士传》记载,胡昭,字孔明,本颍川(今禹州一带)人。他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故旧,早在东汉末年寄寓冀州,袁绍曾多次征召,他屡辞不就,一直隐居民间。曹操拜丞相后,也曾多次送厚礼相邀,胡昭推让不过才去见了曹操,他说:“我是一个乡间野人,既不懂军事,也不懂治国理政,你要我何用?还不如送我回去吧!”曹操看他不肯屈就,不禁感叹说:“人各不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于是,也没有强行挽留他。胡昭因此转至嵩县的陆浑山中隐居起来,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深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朝廷命陆浑县长张固往汉中征调民夫,老百姓担心路途遥远,颇有怨言。有个叫孙狼(又名孙陆)的就借机效陈胜吴广,召集乡民,揭竿而起,冲进县衙,杀了主簿,发动叛乱。张固无奈,来向胡昭请教制敌之策。在胡昭的授意下,张固亲自带领兵士召集遗民,平定内乱,安复社稷。后来,孙狼南逃投奔关羽,关羽授印给兵,希望他为匡扶汉室建功立业,没想到他背信弃义,带着兵卒返回乡里,又干起了土匪的勾当。不过,待他来到陆浑长乐亭时,深知胡昭的为人,就约束其部下道:“胡居士贤者也,一不得犯其部落。”可见,即使为匪,孙狼也还是讲良心的。就因为他这一句话,陆浑川里免除了一场浩劫。

此后,胡昭从陆浑搬到了宜阳。当时的宜阳就在现在的福昌,距洛宁很近,胡昭也常来洛宁畅游山水。此时,司马懿正在朝中执掌朝政,宜阳有个周生联络了几个人企图谋害司马懿。胡昭听说周生要谋害自己的朋友,就徒步涉险,来找周生,并把他邀请到崤渑之间(当在洛宁境内),设宴款待,并劝他不要行此不义之举。开始时周生不听劝阻,胡昭就和他结成生死弟兄,周生终被感动,答应不再干这种蠢事。临走时,胡昭和周生共同砍倒一棵枣树为盟而别。

胡昭不仅精通典史,学识渊博,而且也是三国时期和钟繇齐名的书法家,所谓“钟氏小巧,胡氏豪放”,时人并称“钟胡”。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仪绝。”魏晋风骨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但它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特别是对于中国文人的文胆和骨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魏晋,一个风雅的朝代;洛水,一条风雅的河流。当魏晋与洛水时空交会,历史便跌宕出高山峡谷、飞瀑流泉的绝世景观。

来源:《洛宁史话》周流宗

更多文章

  • 东吴集团第一任太子爷——孙登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权,曹魏,陆逊,太子爷,东吴集团,史说三国,孙登(东吴)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是十万哥吴大帝孙权的长子,东吴集团的第一任太子爷‘孙登’。孙登在历史上属于比较悲情的角色,在任期间励精图治,为孙权和东吴举荐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最终没能熬到孙权去世自己便英年早逝,也是因为孙登的离世让东吴后续的继承人之争变得异常混乱。孙登字子高,他是孙权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长子身份特殊

  • 《三国志》吴主孙皓:坏事做尽 竟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孙皓,孙休,皇帝,太后,吴国,东吴,三国志

    看了三国志的吴书,觉得上天真是不公平。孙浩什么坏事都干过,结果还好死了。吴国灭亡是肯定的,因为它斗不过强大的晋国。孙皓只是加快了吴国灭亡的速度,但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皇帝,下场还是好的。让人觉得坏人坏人真的可以好好死。这样的皇帝,在国家灭亡之后,还过得舒舒服服的,总算有个好死。孙皓,字元宗,孙权之孙,

  • 自缚双手,抬棺投降的吴主孙皓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孙皓,司马炎,东吴,孔子

    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就是在他的手里,本来富庶一方的东吴亡了国。不仅仅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之故,这与孙皓的残暴统治,强横专厉的为人不无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看不顺眼,无非是不和他交往,或者是远离就行了。可被孙皓看不顺眼的大臣就遭殃倒霉死无藏身之地了。当时有个叫王蕃的大臣,相貌气质不凡,但

  • 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坤小妹说标签:孙皓,孙休,孙权,皇帝,隶书,吴国,三国,东吴,天发神谶碑

    三国时期,东吴统治者孙皓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特意命人雕刻了一块著名的石碑。此石碑素来被后世金石专家所推崇,并留下了不少版本的碑帖。可奇怪的是,如此一块传奇的石碑,最后居然不知所踪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块著名的石碑究竟是什么?它又会流落何方?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

  • “孙皓式”形象的末代君主,为何会被“昏庸”、“残暴”的标签?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孙皓,孙吴,孙权,军功,三国,东吴,末代君主

    孙吴政权凭借军功立国,军功将领依靠军事、政治等制度优势持续性扩张,逐渐对孙吴政权的官僚系统和地方秩序产生威胁,严重影响到了皇权权威的树立和郡县统治的开展。自孙权始孙吴君主也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军功势力进行控制和打压,暨艳案、吕壹案及两宫斗争就是其代表性事件。由于孙吴的立国始终伴随着外部敌国的严重军事威胁

  • 曹奂封王、刘禅封公、孙皓封侯,同是亡国之君,为何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曹奂,孙皓,刘禅,吴国,魏国,司马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随着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画上了句号,这便是“三家归晋”。对于三家的亡国之君,司马家给予的封号是不同的。其中魏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汉帝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吴帝孙皓则只是一个归命侯。同样是亡国之君,江山同样归了晋,为何三人的封号区别这么大呢?众所周知,三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孙皓辱佛,失火酬神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孙皓,佛像,司马炎,信佛,失火,宫女

    孙皓辱佛东吴时期,在建业的后园里得到一尊金佛像,应该是周初育王塑造的(没搜到这个育王是谁)。因为从秦汉到魏朝末期,佛教还没传到江南一带。孙皓本来就不信佛,得到这个佛像后,命令放到厕所里,把厕纸放到佛像手里。四月初八(佛祖诞辰日)那天,孙皓上厕所,恶作剧说:“今天初八,是给佛洗澡的日子。”然后往佛像身

  • 西晋初立:王浚攻吴江东大震,孙皓出降东吴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孙皓,王浚,杜预,贾充,出降,晋朝,东吴,西晋初立,史说三国

    西晋初立:王浚攻吴江东大震,孙皓出降东吴覆灭吏部尚书山涛素以公正著名,尝甄拔人物,各为题奏,时称为山公启事。他见晋武帝决意伐吴,不便多嘴,至退朝后,却是私语同僚道:“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若释吴以为外惧,未始非策,何必定要出兵呢?”山公语亦似是而非,彼时祸根已伏,即不伐吴,亦岂能免乱?及东征军陆

  • 东吴术士预言“青盖入洛阳”,孙皓闻之大喜,结果悲剧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孙皓,甘宁,洛阳,东吴,术士,嬴政

    话说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十分搞笑,叫做孙皓,他这个人十分迷信,相信望气,相信风水,相信谶语,所以在孙皓的周围,围绕着一群术士,这群术士天天忽悠孙皓,但孙皓却十分开心,天天做着美梦,以为自己能够统一天下,那么孙皓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吴天子当上当时孙皓手下有一个人叫刁玄,这个人会一些旁门左道,有一次他出使

  • 孙吴的末代皇帝——孙皓,残暴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皓,孙吴,吴国,孙权,孙休,刘禅

    在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登基称帝,吴国也正式成立从此开始了他长达51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中吴国一共迎来了四代国君,吴大帝孙权,吴少帝孙亮,吴景帝孙休以及最后我们今天要说的吴末帝孙皓。四代国君中大帝孙权晚年纵容自己的孩子争夺储君之位让吴国后来的皇位之争变得愈发严重,末帝孙皓的父亲也是在争夺太子之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