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登不死会改变东吴的命运吗?

孙登不死会改变东吴的命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齐遇念别离 访问量:2666 更新时间:2023/12/20 8:47:21

孙登是三国时期吴国建立者孙权的长子,在三国历史上并不是名气很大。原因是因为牵扯到孙登的历史,因为孙登早逝并不算多。唯一被三国演义提到的情节,只是曹丕曾经在夷陵之战时,要求孙权送出孙登为人质,仅此而已,除此之外,他就没啥事迹了。

但实际上,孙登却是三国时期东吴相当重要的政治人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是孙权最器重的儿子。他和孙权的关系,有些类似朱标与朱元璋的关系。不过朱标和朱元璋之间还经常因为政治理念不同而发生冲突,孙权与孙登的关系却更加融洽。

孙权甚至为孙登娶了周瑜的独女作为太子妃,周瑜在东吴的地位人尽皆知。从这一点看,孙登只要不死,那就是妥妥的太子。日后继承孙权没有任何悬念,可惜他英年早逝。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孙登没有死,东吴的局势会因孙登在世而有所改变吗?

我们可以从东吴发生的历史来得出答案,孙权在位时守成为主,相当稳健。因此东吴既没有获得什么,也没有失去什么。到了孙权死后,因为幼子上位。诸葛恪摄政,加之他不是宗室。所以为了摄政的合法性,他只能把希望放在获得更多的军功上。

因此在诸葛恪时期,东吴频繁北伐,却没有取得多大成果。白白浪费了东吴的国力,所以诸葛恪死于东吴宗室所发生的政变。之后到孙休成年掌控局面之前,东吴都是一片政治乱象。好在曹魏当时司马氏也忙于稳定自己的权柄,所以双方都很安稳。

这意味着东吴浪费了孙权死后,到孙休上位稳定局面之前的数年时间。如果孙登在位的话,那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因为他有绝对的能力和权威掌控东吴,所以他不必为了军功去做一些勉强自己的事情。这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大利多,但他会如何带领东吴呢?

其实就两个方向,要么和孙权一样守成,要么和诸葛恪一样北伐。倘若守成的话,其实历史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曹魏也不会主动来打东吴,东吴老实曹魏也老实。既然如此,那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但如果孙登采取攻势,局势就有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有哪些不确定性,无非就是获胜或者不获胜。对于孙登的军事能力,我没有什么资料来了解,所以不能假定他多么能打。只是他与诸葛恪相比,因为没有对军功的急切需求。以及他远远高于诸葛恪的合法性,所以东吴军队不会急于求成,并且更加团结士气更高。

这很明显可以拿到比诸葛恪更好的战绩,但具体好多少,以及曹魏会如何反应,这些都是未知数。因此我认为,即使孙登上位,历史也不太可能会因此改变。除非孙登本人能力真的很强,强到足以改变局势。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

更多文章

  • 洛宁史话——㉔魏晋隐士孙登和胡昭

    历史解密编辑:洛宁城事标签:胡昭,曹操,隐士,魏晋,司马懿,洛宁县,书法家,洛宁史话,史说三国,孙登(东吴)

    在魏晋名士中,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莫过于“归隐”,所以魏晋遗风的精髓在一个“隐”字。谁要能做到遁迹山林,远离尘世,那就成了神仙。正像晋末名士陶渊明说的那样,“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本人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时,在洛宁涧口东边的女几山下就住有一个隐遁的高士,

  • 东吴集团第一任太子爷——孙登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权,曹魏,陆逊,太子爷,东吴集团,史说三国,孙登(东吴)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是十万哥吴大帝孙权的长子,东吴集团的第一任太子爷‘孙登’。孙登在历史上属于比较悲情的角色,在任期间励精图治,为孙权和东吴举荐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最终没能熬到孙权去世自己便英年早逝,也是因为孙登的离世让东吴后续的继承人之争变得异常混乱。孙登字子高,他是孙权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长子身份特殊

  • 《三国志》吴主孙皓:坏事做尽 竟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孙皓,孙休,皇帝,太后,吴国,东吴,三国志

    看了三国志的吴书,觉得上天真是不公平。孙浩什么坏事都干过,结果还好死了。吴国灭亡是肯定的,因为它斗不过强大的晋国。孙皓只是加快了吴国灭亡的速度,但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皇帝,下场还是好的。让人觉得坏人坏人真的可以好好死。这样的皇帝,在国家灭亡之后,还过得舒舒服服的,总算有个好死。孙皓,字元宗,孙权之孙,

  • 自缚双手,抬棺投降的吴主孙皓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孙皓,司马炎,东吴,孔子

    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就是在他的手里,本来富庶一方的东吴亡了国。不仅仅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之故,这与孙皓的残暴统治,强横专厉的为人不无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看不顺眼,无非是不和他交往,或者是远离就行了。可被孙皓看不顺眼的大臣就遭殃倒霉死无藏身之地了。当时有个叫王蕃的大臣,相貌气质不凡,但

  • 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坤小妹说标签:孙皓,孙休,孙权,皇帝,隶书,吴国,三国,东吴,天发神谶碑

    三国时期,东吴统治者孙皓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特意命人雕刻了一块著名的石碑。此石碑素来被后世金石专家所推崇,并留下了不少版本的碑帖。可奇怪的是,如此一块传奇的石碑,最后居然不知所踪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块著名的石碑究竟是什么?它又会流落何方?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

  • “孙皓式”形象的末代君主,为何会被“昏庸”、“残暴”的标签?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孙皓,孙吴,孙权,军功,三国,东吴,末代君主

    孙吴政权凭借军功立国,军功将领依靠军事、政治等制度优势持续性扩张,逐渐对孙吴政权的官僚系统和地方秩序产生威胁,严重影响到了皇权权威的树立和郡县统治的开展。自孙权始孙吴君主也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军功势力进行控制和打压,暨艳案、吕壹案及两宫斗争就是其代表性事件。由于孙吴的立国始终伴随着外部敌国的严重军事威胁

  • 曹奂封王、刘禅封公、孙皓封侯,同是亡国之君,为何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曹奂,孙皓,刘禅,吴国,魏国,司马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随着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画上了句号,这便是“三家归晋”。对于三家的亡国之君,司马家给予的封号是不同的。其中魏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汉帝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吴帝孙皓则只是一个归命侯。同样是亡国之君,江山同样归了晋,为何三人的封号区别这么大呢?众所周知,三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孙皓辱佛,失火酬神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孙皓,佛像,司马炎,信佛,失火,宫女

    孙皓辱佛东吴时期,在建业的后园里得到一尊金佛像,应该是周初育王塑造的(没搜到这个育王是谁)。因为从秦汉到魏朝末期,佛教还没传到江南一带。孙皓本来就不信佛,得到这个佛像后,命令放到厕所里,把厕纸放到佛像手里。四月初八(佛祖诞辰日)那天,孙皓上厕所,恶作剧说:“今天初八,是给佛洗澡的日子。”然后往佛像身

  • 西晋初立:王浚攻吴江东大震,孙皓出降东吴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孙皓,王浚,杜预,贾充,出降,晋朝,东吴,西晋初立,史说三国

    西晋初立:王浚攻吴江东大震,孙皓出降东吴覆灭吏部尚书山涛素以公正著名,尝甄拔人物,各为题奏,时称为山公启事。他见晋武帝决意伐吴,不便多嘴,至退朝后,却是私语同僚道:“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若释吴以为外惧,未始非策,何必定要出兵呢?”山公语亦似是而非,彼时祸根已伏,即不伐吴,亦岂能免乱?及东征军陆

  • 东吴术士预言“青盖入洛阳”,孙皓闻之大喜,结果悲剧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孙皓,甘宁,洛阳,东吴,术士,嬴政

    话说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十分搞笑,叫做孙皓,他这个人十分迷信,相信望气,相信风水,相信谶语,所以在孙皓的周围,围绕着一群术士,这群术士天天忽悠孙皓,但孙皓却十分开心,天天做着美梦,以为自己能够统一天下,那么孙皓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吴天子当上当时孙皓手下有一个人叫刁玄,这个人会一些旁门左道,有一次他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