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缚双手,抬棺投降的吴主孙皓

自缚双手,抬棺投降的吴主孙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蜀南培培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4/2/12 9:01:21

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就是在他的手里,本来富庶一方的东吴亡了国。

不仅仅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之故,这与孙皓的残暴统治,强横专厉的为人不无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看不顺眼,无非是不和他交往,或者是远离就行了。

可被孙皓看不顺眼的大臣就遭殃倒霉死无藏身之地了。

当时有个叫蕃的大臣,相貌气质不凡,但是呢,他是个耿直的人,不善于察言观色,更不会皇帝孙皓谄媚,这就引起了孙皓的不满。

有一次,孙皓大宴群臣,王蕃喝醉了酒,虽然端坐在那儿,但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

孙皓怀疑他是故意装出来的,就下令派人用车子把他送出去。可孙皓认为,王蕃是在向他挑战,这不是逆龙鳞么?杀!

就这一点小事也要夺人性命,这个皇帝也是君权神授吗?且不说是不是神授的君权,但他为自己的生杀予夺制定了一个让他满意的计策。

孙皓颁令:皇帝举办酒宴,群臣必须参加,若不参加,就以欺君之罪处死。

参加了的必须喝酒,如果不喝酒就要被杀掉。同时,喝酒还不能喝醉,谁若无节制地喝醉了就杀谁。

这三条还不把参加酒宴的大臣给吓死啊,伴君如伴虎,人人自危是一定的。

史料说当年的大臣们在赴宴之前都要和家人诀别,因为他们不知道去了以后还能不能再活着回来。

为了碎银几两,这些大臣们都是提着脑袋去赴宴,内心的恐怖忐忑像阴云一样压满心头。

而这个王蕃,看着他并没有喝多少酒,可他表现出来的样子让人生气,他是在反对我的饮酒令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一会儿,孙晧又把王蕃召进来,他仔细端详着王蕃,看他容貌举止又恢复了平常,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行走自如,气度不凡。

这下孙皓不乐意了,他勃然大怒,喝令左右侍卫把王蕃押到殿堂之下,立即杀掉。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孙皓还不解恨,又下令左右随从把王蕃的头颅割下来,像皮球一样扔来扔去,扔到谁手里,谁就要装成老虎和狼的样子来啃咬头骨。

可怜王蕃这么一个正直,气度从容的人,没有犯任何过失,可因为他陷于这一群虎狼之徒手中,不仅死的没有价值,没有尊严,头颅也竟这样被咬碎了。

孙皓不是赞成他的大臣们的才能而是嫉妒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中书令张尚思维敏捷擅长辩论,常常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孙皓嫉妒他,对他的怨恨越积越多。

有一次,孙皓问张尚:“朕喝酒可以与谁相比?”张尚回答说:“陛下有百觚的酒量。”

相传孔子能饮酒百觚,张尚本来意思是说孙皓的的酒量能与圣人相比,谁知孙皓听了后,冷冷地说道:“你明知道孔子没有做帝王,居然拿我跟他比!”

在孙皓的眼里,皇帝是何等尊贵,而一个没有做过帝王的孔子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呢,这张尚不是看不起我吗?

于是下令把张尚抓了起来。虽然有百十位大臣都为张尚求情,但孙皓还是把他发配到建安去造船,不久还是借故杀了张尚。

吴主孙皓的残暴冷酷在帝王系列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为了镇压群臣和百姓,孙皓想出一些残酷的刑罚。

他曾下令把认为忤逆他的人整个脸皮都剥下来,或者把人的眼睛给凿出来,尤其是美女的眼睛。

就这样,孙皓把他想杀的大臣都杀光了。没有了大臣的辅助,孙皓的末日也临近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皇帝也概莫能外。孙皓的残暴无道使东吴的国力日趋衰弱。

当司马氏统率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孙皓的气焰一下子缩到地底,他自己把双手绑在前面,抬着棺材到军营门口投降。

孙吴就这样灭亡了,后来,孙皓被俘虏到洛阳,晋武帝封他为归命侯。

有一次,武帝戏谑他:“听说你在东吴喜欢剥人面皮,有没有这回事?”

孙皓听后,竟得意地说道:“对君主无礼的人,就应该剥下他的脸皮。”

这个已经成为阶下囚的帝王还说得这么振振有词,晋武帝也是惊诧无语。

孙皓也是人,可当他身为皇帝,专权弄私之时,他和禽兽没有两样,甚至禽兽不如。这也是人性!

标签: 孙皓司马炎东吴孔子

更多文章

  • 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坤小妹说标签:孙皓,孙休,孙权,皇帝,隶书,吴国,三国,东吴,天发神谶碑

    三国时期,东吴统治者孙皓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特意命人雕刻了一块著名的石碑。此石碑素来被后世金石专家所推崇,并留下了不少版本的碑帖。可奇怪的是,如此一块传奇的石碑,最后居然不知所踪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块著名的石碑究竟是什么?它又会流落何方?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

  • “孙皓式”形象的末代君主,为何会被“昏庸”、“残暴”的标签?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孙皓,孙吴,孙权,军功,三国,东吴,末代君主

    孙吴政权凭借军功立国,军功将领依靠军事、政治等制度优势持续性扩张,逐渐对孙吴政权的官僚系统和地方秩序产生威胁,严重影响到了皇权权威的树立和郡县统治的开展。自孙权始孙吴君主也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军功势力进行控制和打压,暨艳案、吕壹案及两宫斗争就是其代表性事件。由于孙吴的立国始终伴随着外部敌国的严重军事威胁

  • 曹奂封王、刘禅封公、孙皓封侯,同是亡国之君,为何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曹奂,孙皓,刘禅,吴国,魏国,司马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随着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画上了句号,这便是“三家归晋”。对于三家的亡国之君,司马家给予的封号是不同的。其中魏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汉帝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吴帝孙皓则只是一个归命侯。同样是亡国之君,江山同样归了晋,为何三人的封号区别这么大呢?众所周知,三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孙皓辱佛,失火酬神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孙皓,佛像,司马炎,信佛,失火,宫女

    孙皓辱佛东吴时期,在建业的后园里得到一尊金佛像,应该是周初育王塑造的(没搜到这个育王是谁)。因为从秦汉到魏朝末期,佛教还没传到江南一带。孙皓本来就不信佛,得到这个佛像后,命令放到厕所里,把厕纸放到佛像手里。四月初八(佛祖诞辰日)那天,孙皓上厕所,恶作剧说:“今天初八,是给佛洗澡的日子。”然后往佛像身

  • 西晋初立:王浚攻吴江东大震,孙皓出降东吴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孙皓,王浚,杜预,贾充,出降,晋朝,东吴,西晋初立,史说三国

    西晋初立:王浚攻吴江东大震,孙皓出降东吴覆灭吏部尚书山涛素以公正著名,尝甄拔人物,各为题奏,时称为山公启事。他见晋武帝决意伐吴,不便多嘴,至退朝后,却是私语同僚道:“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若释吴以为外惧,未始非策,何必定要出兵呢?”山公语亦似是而非,彼时祸根已伏,即不伐吴,亦岂能免乱?及东征军陆

  • 东吴术士预言“青盖入洛阳”,孙皓闻之大喜,结果悲剧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孙皓,甘宁,洛阳,东吴,术士,嬴政

    话说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十分搞笑,叫做孙皓,他这个人十分迷信,相信望气,相信风水,相信谶语,所以在孙皓的周围,围绕着一群术士,这群术士天天忽悠孙皓,但孙皓却十分开心,天天做着美梦,以为自己能够统一天下,那么孙皓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吴天子当上当时孙皓手下有一个人叫刁玄,这个人会一些旁门左道,有一次他出使

  • 孙吴的末代皇帝——孙皓,残暴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皓,孙吴,吴国,孙权,孙休,刘禅

    在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登基称帝,吴国也正式成立从此开始了他长达51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中吴国一共迎来了四代国君,吴大帝孙权,吴少帝孙亮,吴景帝孙休以及最后我们今天要说的吴末帝孙皓。四代国君中大帝孙权晚年纵容自己的孩子争夺储君之位让吴国后来的皇位之争变得愈发严重,末帝孙皓的父亲也是在争夺太子之位的

  • 东吴孙皓滥杀官员,有个大臣多次抗旨,他为何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一浅青丝烟标签:孙皓,丞相,孙权,东吴,陆凯

    264年八月,二十三岁的孙皓即位,成为东吴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初期,孙皓下旨开仓赈济、抚恤百姓,颇有一番作为,可是他很快就发生了改变,“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孙皓残酷嗜杀,滥杀朝中文武大臣,特别是那些向他提建议的人,大多难逃一死。可是,有一位大臣,孙皓虽然怀恨在心,却不敢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孙

  • 东吴孙权之孙,末代皇帝孙皓有多残暴?南京一处墓葬深藏东吴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孙权,孙皓,东吴,孙休,孙和,司马炎

    东吴孙权之孙,末代皇帝孙皓有多残暴?南京一处墓葬深藏东吴秘密胖一和雪酱2022-06-2611:04江苏旅游领域创作者,本地资讯创作者关注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旅游中的所见所闻。胖一和雪酱专栏,名曰“跟着诗词逛南京”,本文为第28篇,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司马炎对孙皓说:我在这里设置座位很久了,孙皓回了一句成为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司马炎,孙皓,贾充,东吴,曹魏,八王之乱

    三国时期蜀汉、曹魏、东吴三个政权三足鼎立,最后却是西晋统一天下。在后人眼中存在感最低的东吴,反而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在东吴灭亡之后,司马炎与孙皓有过一段比较有意思的对话,司马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嘲讽孙皓,孙皓以一句话反击。而这句话居然成为了''预言''。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西晋消灭东吴西晋和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