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孙皓滥杀官员,有个大臣多次抗旨,他为何不敢惹?

东吴孙皓滥杀官员,有个大臣多次抗旨,他为何不敢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浅青丝烟 访问量:483 更新时间:2024/2/12 2:56:37

264年八月,二十三岁的孙皓即位,成为东吴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初期,孙皓下旨开仓赈济、抚恤百姓,颇有一番作为,可是他很快就发生了改变,“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孙皓残酷嗜杀,滥杀朝中文武大臣,特别是那些向他提建议的人,大多难逃一死。可是,有一位大臣,孙皓虽然怀恨在心,却不敢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孙皓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与左典军万彧、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万彧向濮阳兴、张布推荐的孙皓,“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畴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孙皓即位后,濮阳兴、张布有些后悔,结果遭人诬陷,被孙皓处死。到了后来,已经是丞相的万彧也被迫自杀。

虽然孙皓杀死了三位朝廷重臣,可是对于另外一个人,他就不敢动了,此人就是陆凯!陆凯字敬风,是吴郡吴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早在孙权称帝之前,陆凯就已经在东吴担任永兴、诸暨等地的县官,颇有政绩,那时候孙皓的父亲孙和才出生没多久。之后,陆凯出任军职,担任建武都尉,可是他仍然手不释卷,勤奋好学。242年,陆凯来到了海南岛,在儋耳太守任上,“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这一年孙皓出生了。255年,陆凯率军讨伐零陵山贼陈毖,再度立功,“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258年,孙休即位,陆凯升任“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陆凯很有才能,资历也很深,但升迁却很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陆凯出身江东名门吴郡陆氏,东吴名将陆逊就是他的叔父。孙权统治后期,朝中爆发了南鲁党争,整个吴郡陆氏都卷入其中,遭到了孙权的残酷打击。最终,陆逊被逼死,陆胤(陆凯的弟弟)被捕入狱,险些丧命,陆凯虽然在外地做官,但也受到了牵连,因此长期得不到提升。但是吴郡陆氏的力量仍在,东吴皇帝们不得不倚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陆凯、陆抗得到了晋升。264年,孙皓加封陆凯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陆抗被封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266年,陆凯晋升为左丞相,位极人臣。孙皓不愿意别人看他,所以大臣上朝奏事时不敢抬头。陆凯不管那么多,直言进谏,孙皓才允许陆凯看自己。

之后,陆凯多次劝谏孙皓,甚至违背孙皓的旨意,孙皓对此怀恨在心,但却敢怒不敢言,更不敢动陆凯一根毫毛。原因很简单,首先,陆凯是朝廷重臣,“既以重臣,难绳以法”。其次,陆凯不是濮阳兴、张布,站在他背后的是吴郡陆氏。陆凯在朝中担任丞相,他的堂弟陆抗在外担任镇军大将军,手中握有重兵。最后,孙皓虽然残暴,但并不昏聩,他知道自己的东吴政权靠的就是陆氏兄弟,“内得陆凯之为相,外得陆抗之为将”。269年,陆凯病重,孙皓派人前去探望,并询问遗言。陆凯仍然劝说孙皓远离小人,亲近贤臣。之后,陆凯病死,终年七十二岁。陆凯虽死,孙皓仍不敢报复,直到五年后陆抗病死,孙皓才将陆凯的家人流放到建安。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标签: 孙皓丞相孙权东吴陆凯

更多文章

  • 东吴孙权之孙,末代皇帝孙皓有多残暴?南京一处墓葬深藏东吴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孙权,孙皓,东吴,孙休,孙和,司马炎

    东吴孙权之孙,末代皇帝孙皓有多残暴?南京一处墓葬深藏东吴秘密胖一和雪酱2022-06-2611:04江苏旅游领域创作者,本地资讯创作者关注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旅游中的所见所闻。胖一和雪酱专栏,名曰“跟着诗词逛南京”,本文为第28篇,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司马炎对孙皓说:我在这里设置座位很久了,孙皓回了一句成为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司马炎,孙皓,贾充,东吴,曹魏,八王之乱

    三国时期蜀汉、曹魏、东吴三个政权三足鼎立,最后却是西晋统一天下。在后人眼中存在感最低的东吴,反而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在东吴灭亡之后,司马炎与孙皓有过一段比较有意思的对话,司马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嘲讽孙皓,孙皓以一句话反击。而这句话居然成为了''预言''。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西晋消灭东吴西晋和东吴

  • 东吴的一位大臣,多次劝谏孙皓,最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孙皓,东吴,孙休,孙权,吴国,丞相,陆逊,三国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侄子,大司马陆抗的族兄。黄武年间,陆凯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和诸暨县的县令,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陈毖,拜偏将军、巴丘督,册封

  • 三国故事 东吴左丞相陆凯密谋废掉皇帝孙皓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陆凯,孙皓,左丞相,孙休,丞相,司马昭

    衣赐履按:前面,我们用了九回,介绍了魏末晋初时,司马家治下的朝廷政治生态,我不知读者什么感觉,反正我自己是越读越泄气。然而,正是这个让人泄气的西晋,灭掉了东吴,成为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以来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于是,我们发现,能否取得完胜,不一定看谁比谁强,而是要看谁比谁更不烂,呵呵。这一回,我们看看东

  • 劣迹斑斑的东吴后主孙皓,真有史料记载中那样不堪吗?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孙皓,后主,孙休,诸葛恪,东吴,孙权

    提到三国时期的昏君,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后主孙皓一定榜上有名。这两个政权的亡国之君代表了两个典型,一个是昏弱无能,虽然没有暴政,但是才志实在不够;一个暴虐不仁,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实际上倒行逆施,最后还是把国家搞灭亡了。现在很多人喜欢为刘禅翻案,认为他是大智若愚;不过为孙皓翻案的人显然没有刘禅那么多。

  • 孙皓为什么要杀死最爱的张夫人,之后他又做了什么荒谬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孙皓,孙休,东吴,孙亮,孙权,张夫人

    在三国时期,东吴作为偏居江南的地方政权一直以自保为主要目的,当地的士族和东吴皇室孙氏打成了稳定的同盟,这让他们成为了三国中最后被消灭的国家。提到东吴被消灭的原因,除了晋朝的强大实力之外,东吴末代君主孙皓的荒淫无道也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这位被给予厚望的“长君”在继位之后表现极为糟糕,这让东吴迅速走上了

  • 皇帝也疯狂,残暴荒淫,喜欢虐心的吴末帝孙皓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孙皓,孙休,孙和,孙权,李瑁,吴国

    一、幼年历经磨难,成年后侥幸继位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字皓宗,是孙权的废太子孙和与何姬所生的儿子,为孙和的庶长子。孙皓幼年时,很受祖父孙权喜爱,并被孙权赐名为“彭祖”。其父孙和的太子之位被废黜时,孙皓才刚刚8岁。之后几年,年幼的孙皓又随着屡遭贬迁的父亲孙和及家人过起了到处颠簸的日子。到了建兴二年

  • 东吴暴君孙皓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皓,孙权,东吴,丞相,陆逊,孙亮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68孙皓继位后虽然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但东吴在他的领导下却成功渡过了这道难关,先后平定了交阯之乱和步阐之乱,并取得了西陵大捷这样辉煌的战果。单从军事角度来看,孙皓是要远远胜过孙亮和孙休的,自从孙权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以来,东吴已经很多年没取得这样的大胜了。士人们

  • 为什么孙皓会处死韦昭?-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韦昭,孙皓,孙休,孙和,吴书,东吴,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历史学家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资治通鉴》中的三国风云。前面我们讲到过东吴的最后一任帝王孙皓,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物,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孙皓简直可以看做无法无天,无恶不作的典范,比起商纣王还要更残暴一些。而孙皓被诟病比较多的就是残害大臣,其中处死韦昭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孙皓的罪状之一。今天我们简单来回顾一下孙皓

  • 东吴孙休死后为什么会选择孙皓做继承人?-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休,孙皓,东吴,孙权,孙峻,诸葛恪,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魏国灭掉蜀汉后,华夏大地就变成了魏国和东吴两足鼎立的局面。但这个时候东吴的政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孙权的儿子孙休英年早逝,临终时希望濮阳兴、张布能扶持自己的儿子,但孙休死后,濮阳兴、张布却最终选择了孙权的孙子孙皓继位。为什么濮阳兴、张布辜负了孙休的嘱托,为什么东吴会选择孙皓继位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