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对孙皓说:我在这里设置座位很久了,孙皓回了一句成为预言

司马炎对孙皓说:我在这里设置座位很久了,孙皓回了一句成为预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2/12 2:54:53

三国时期蜀汉、曹魏、东吴三个政权三足鼎立,最后却是西晋统一天下。在后人眼中存在感最低的东吴,反而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在东吴灭亡之后,司马炎与孙皓有过一段比较有意思的对话,司马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嘲讽孙皓,孙皓以一句话反击。而这句话居然成为了''预言''。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西晋消灭东吴

西晋和东吴的国力差距可以说是非常大,西晋开国不久,正是一个政权锐气正盛的时候,而东吴的皇帝孙皓倒行逆施、迷信谶纬、大兴土木、亲近小人、穷奢极侈,一副亡国之君的模样。事实上孙皓的种种举动也确实对东吴国力造成巨大伤害,最严重的就是东吴群臣的忠诚度。

西晋的国力对东吴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由于内部的阻力、凉州的叛乱,西晋对东吴的决战搁置了很久,反而是让东吴取得''交州之战''、''西陵之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

而在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之后,西晋就对东吴发动雷霆一击,发动六路二十万大军,对东吴构建的长江防线进行全面进攻。东吴方面准备不足,将士离心,对西晋的大军呈现出一面倒的溃败,大批战士逃跑。王濬的水军进逼建业,孙皓在穷途末路之下只能投降,东吴政权彻底覆灭。

司马炎与孙皓的对话

孙皓以及东吴降臣到达洛阳,孙皓向司马炎行礼称臣。司马炎对孙皓说:''朕在这里设置座位等待你很久了啊。''这是一种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姿态。孙皓是一个暴君,哪怕这个时候作为阶下之囚,他也带有一种骜不驯的秉性。孙皓回复司马炎:''臣在南方也设置了座位等待陛下。''意思是说孙皓也打算消灭西晋或者擒获司马炎,与司马炎可以说是针锋相对。

其实孙皓和司马炎在言语上的''摩擦''还不止这些。司马炎让孙皓做《尔汝歌》,孙皓就直接用''尔汝''来称呼司马炎,让司马炎非常尴尬;贾充讽刺孙皓滥用酷刑,孙皓说对待弑君之人就应该用酷刑。表面上是针对贾充(贾充就是下令杀死少帝曹髦的人),但是也波及到司马昭

虽然孙皓表现得撅毛炸刺,但是司马炎多少算是一个比较宽厚的君主。而且在当时也不流行处死亡国之君以绝后患的做法,像汉献帝刘协、曹魏后主曹奂、蜀汉后主刘禅都活得好好的。不过孙皓到洛阳四年就去世了,所以也有人猜测是司马炎下的手。

孙皓一语成谶

孙皓对司马炎说自己在南方设座相待只是一句场面话,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句话最后竟然应验了。西晋在司马炎去世之后就爆发内乱,皇帝司马衷愚弱,皇后贾南风干政,促成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对西晋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崛起,西晋北方陷入一片混乱,大批世家望族南渡,帮助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政权。

东晋的国都是在建康,就是东吴的国都之一——建业。东晋和西晋在后人看来是两个朝代,但是东晋毕竟是延续了司马氏的政权。司马氏的皇帝最终还是坐在了孙皓在建业准备好的''座位''上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

标签: 司马炎孙皓贾充东吴曹魏八王之乱

更多文章

  • 东吴的一位大臣,多次劝谏孙皓,最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孙皓,东吴,孙休,孙权,吴国,丞相,陆逊,三国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侄子,大司马陆抗的族兄。黄武年间,陆凯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和诸暨县的县令,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陈毖,拜偏将军、巴丘督,册封

  • 三国故事 东吴左丞相陆凯密谋废掉皇帝孙皓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陆凯,孙皓,左丞相,孙休,丞相,司马昭

    衣赐履按:前面,我们用了九回,介绍了魏末晋初时,司马家治下的朝廷政治生态,我不知读者什么感觉,反正我自己是越读越泄气。然而,正是这个让人泄气的西晋,灭掉了东吴,成为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以来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于是,我们发现,能否取得完胜,不一定看谁比谁强,而是要看谁比谁更不烂,呵呵。这一回,我们看看东

  • 劣迹斑斑的东吴后主孙皓,真有史料记载中那样不堪吗?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孙皓,后主,孙休,诸葛恪,东吴,孙权

    提到三国时期的昏君,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后主孙皓一定榜上有名。这两个政权的亡国之君代表了两个典型,一个是昏弱无能,虽然没有暴政,但是才志实在不够;一个暴虐不仁,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实际上倒行逆施,最后还是把国家搞灭亡了。现在很多人喜欢为刘禅翻案,认为他是大智若愚;不过为孙皓翻案的人显然没有刘禅那么多。

  • 孙皓为什么要杀死最爱的张夫人,之后他又做了什么荒谬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孙皓,孙休,东吴,孙亮,孙权,张夫人

    在三国时期,东吴作为偏居江南的地方政权一直以自保为主要目的,当地的士族和东吴皇室孙氏打成了稳定的同盟,这让他们成为了三国中最后被消灭的国家。提到东吴被消灭的原因,除了晋朝的强大实力之外,东吴末代君主孙皓的荒淫无道也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这位被给予厚望的“长君”在继位之后表现极为糟糕,这让东吴迅速走上了

  • 皇帝也疯狂,残暴荒淫,喜欢虐心的吴末帝孙皓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孙皓,孙休,孙和,孙权,李瑁,吴国

    一、幼年历经磨难,成年后侥幸继位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字皓宗,是孙权的废太子孙和与何姬所生的儿子,为孙和的庶长子。孙皓幼年时,很受祖父孙权喜爱,并被孙权赐名为“彭祖”。其父孙和的太子之位被废黜时,孙皓才刚刚8岁。之后几年,年幼的孙皓又随着屡遭贬迁的父亲孙和及家人过起了到处颠簸的日子。到了建兴二年

  • 东吴暴君孙皓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皓,孙权,东吴,丞相,陆逊,孙亮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68孙皓继位后虽然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但东吴在他的领导下却成功渡过了这道难关,先后平定了交阯之乱和步阐之乱,并取得了西陵大捷这样辉煌的战果。单从军事角度来看,孙皓是要远远胜过孙亮和孙休的,自从孙权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以来,东吴已经很多年没取得这样的大胜了。士人们

  • 为什么孙皓会处死韦昭?-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韦昭,孙皓,孙休,孙和,吴书,东吴,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历史学家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资治通鉴》中的三国风云。前面我们讲到过东吴的最后一任帝王孙皓,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物,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孙皓简直可以看做无法无天,无恶不作的典范,比起商纣王还要更残暴一些。而孙皓被诟病比较多的就是残害大臣,其中处死韦昭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孙皓的罪状之一。今天我们简单来回顾一下孙皓

  • 东吴孙休死后为什么会选择孙皓做继承人?-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休,孙皓,东吴,孙权,孙峻,诸葛恪,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魏国灭掉蜀汉后,华夏大地就变成了魏国和东吴两足鼎立的局面。但这个时候东吴的政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孙权的儿子孙休英年早逝,临终时希望濮阳兴、张布能扶持自己的儿子,但孙休死后,濮阳兴、张布却最终选择了孙权的孙子孙皓继位。为什么濮阳兴、张布辜负了孙休的嘱托,为什么东吴会选择孙皓继位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东

  • 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晋朝,孙皓任吴主,羊祜镇守荆州边防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孙皓,羊祜,吴主,魏国,曹操,晋朝,司马炎,史说三国,荆州(古代)

    司马昭病逝,太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司马炎见天下大势尽在司马家族掌控之中,逼迫魏帝曹奂退位禅让,黄门侍郎张节谏阻,被司马炎打死于殿上。曹奂不得不亲捧传国玺将皇位禅让于司马炎。司马炎建国号大晋,改元为泰始元年,追封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司马炎每日商议伐吴大计,欲一统天下。司马家族为何能

  • 孙皓为什么要迁都武昌?-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皓,孙权,孙休,东吴,孙策,诸葛恪,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历史上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是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出现的,所以很多史料上对于孙皓的记载都形成了脸谱化。但为什么孙皓登基初期和后期的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中间孙皓要把都城迁到武昌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孙皓迁都以及东吴背后的政治博弈。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收获与反思谈孙皓迁都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孙皓登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