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是如何一步步消灭李严的?李严离开永安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诸葛亮是如何一步步消灭李严的?李严离开永安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4064 更新时间:2024/3/22 4:16:07

诸葛亮和李严的争斗,是三国迷之间一个热度比较高的话题。诸葛亮是蜀汉唯一指定丞相,刘备给刘禅留下的辅政大臣;李严也是辅政大臣,是诸葛亮的副手。本来诸葛亮和李严应该是齐心协力来发展蜀汉,但是这两个辅政大臣之间却内讧上了。

当然在当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曹魏和东吴的辅政大臣也有争斗,远远比蜀汉激烈多了,动不动就政变、夷族。相比之下诸葛亮和李严的争斗的程度就像过家家。但是这毕竟牵扯到诸葛亮这个非常正面、光辉的人物,所以还是有很多的争议性。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诸葛亮和李严的斗争。

诸葛亮与李严的地位

诸葛亮和李严都是辅政大臣,但是辅政大臣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刘备托孤的时候,明确说李严是诸葛亮的副手。这一点倒还在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备既然让李严作为辅政大臣,然后又把李严限制在永安;说是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但是从史料中的表现来看,这绝无可能是整个蜀汉的兵权,只有永安一带的兵权而已。

最要命的是,李严这个托孤大臣、蜀汉的尚书令竟然被禁锢在永安。这实在是难以理解。从成都制定的各种政令需要从永安的李严这里过一下手吗?汉中的各种军国大事需要永安的配合吗?明显不需要啊。也就是说刘备一死,成都、汉中成为蜀汉的政治军事中心,永安只是一个应对盟友东吴的潜在的前线而已。李严这个尚书令也完全被排除在政治中枢之外。果然没过几年李严的尚书令也被陈震所代替。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诸葛亮和李严的差距可以说是相当巨大。李严空有托孤大臣之名,没有托孤大臣之实。蜀汉的军政决策难以参与进来,就在永安这里当门卫。这个实在是很难理解的事情。大概刘备本来就是想让诸葛亮一家独大,但是当时李严作为尚书令,是蜀汉在永安这个政治中心的二把手。所以刘备也就捎带脚带上李严。不过刘备还是特意要求让李严老老实实留在永安,别去打扰诸葛亮执政。

李严虽然很难与诸葛亮竞争,这个托孤大臣的身份也有名无实。但是他对诸葛亮不服气。李严有个评价是''腹有鳞甲'',他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李严一想大家都是托孤大臣,凭什么你是蜀汉实际执政者,又是丞相又是益州牧又开府自己辟请僚属,自己就只能在永安趴窝。

于是李严没完没了地为自己谋福利,与诸葛亮争权。如果是这样也就算了,关键是李严往往是趁蜀汉有大动作的时候来要挟诸葛亮给自己权益。诸葛亮有的时候答应,有的时候不答应,但是会给一些其他的甜头。不过实际上诸葛亮也将李严一步一步拉到自己的陷阱里,最后顺利除掉李严。这个就是诸葛亮和李严的地位差距和争斗的概述。

诸葛亮对李严的口袋

如果从一个比较宏观的、客观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对李严的清算是有一个长期编织的口袋,一点一点把李严装进去,然后扎好口袋完活收工。也就是说诸葛亮最后废掉李严并不仅仅是因为李严在工作上的疏忽和两边造谣甩锅的拙劣伎俩,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计划。

李严成为江州都督

首先在蜀汉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诸葛亮进入汉中,决定开始蜀汉的北伐事业。这个时候诸葛亮开始对李严下手,诸葛亮让李严率领军队到汉中,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镇守汉中这个军事重地。诸葛亮的理由倒是很充分,不过还是引起了李严的警惕。

汉中是诸葛亮的地盘。李严到汉中明显要受制于诸葛亮。李严拒绝到汉中,反而要求划分五个郡设置巴州,让自己作为巴州刺史,企图在地方长官系统上向诸葛亮看齐。诸葛亮拒绝设置巴州的提议,也不要求李严非要来汉中,让李严到江州当都督,而且永安都督陈到还要受李严的管辖。

这样一来看上去是李严的权益提高,他有江州、永安两个镇戍的兵权。但是诸葛亮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李严的威胁。因为李严从永安这个边境地区转移到了内部,被永安、成都、汉中、南中所包围。永安都督陈到虽然名义上归属李严管辖,但是陈到这个人是从豫州就开始跟随刘备的老将,手下的兵也是刘备帐下亲兵白毦兵。陈到对刘氏的忠诚大概要高于他与李严的上下级关系的维系。所以把李严挪到江州,比在永安更放心一些。

李严进入汉中

接下来到蜀汉建兴八年(即公元230年),曹魏大司马曹真三路大军攻打汉中,诸葛亮又以此为理由要求李严率领两万军队支援汉中。李严又借机要求给自己开府的权力,希望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羽翼。诸葛亮当然也不同意这个要求,为了让李严安心,诸葛亮让他的儿子李丰作为江州都督。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马腾入朝为官的时候,也是让马超留在关中率领军队,算是在朝中的一个倚仗。李丰领兵在外,李严进入汉中和诸葛亮共事,心里才有底。不过从后面的表现来看,这个倚仗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的雷霆一击

果然李严到汉中也就一年时间就出了问题。在蜀汉建兴九年(即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李严在汉中负责督运军粮。诸葛亮虽然在正面战场上打赢了,但是粮食运不上去,诸葛亮大军无以为继只能退兵。

军粮运不上去也不全是李严的锅。本来山道就难走,加上当时赶上了连天的霪雨,路况更加够呛。不过问题在于李严的骚操作。李严一方面以粮食难运要求诸葛亮退兵,等诸葛亮回来后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足,询问诸葛亮为什么回来;又跟刘禅上表说诸葛亮撤军是诱敌深入的计策,这不果然射死了曹魏大将张郃

前后左右秃露反帐,操作堪比政治白痴,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应该是李严这种人物能办出来的事情,或许是诸葛亮以及其党羽的栽赃陷害。不管真相如何吧,总而言之诸葛亮以此为借口,与刘琰、魏延、吴懿、吴班、杨仪、邓芝、刘巴费祎等人联名上表废黜李严,在这场争斗中取得彻底的胜利。

小结

平心而论,诸葛亮和李严本来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哪怕不与诸葛亮相比,李严的力量也不如曹魏、东吴的辅政大臣。如果李严老老实实坚守阵地,他或许也能得到善终。但是辅政大臣这个身份让李严产生了不符合他实力的野心,安抚南中、拉拢孟达,让诸葛亮产生对李严的敌意。从永安到江州,从江州到汉中进入丞相府,诸葛亮一步一步把李严收入自己的口袋中,不费吹灰之力就扳倒李严。于李严而言,从他离开永安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他失败的命运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诸葛亮李严蜀汉刘备曹魏

更多文章

  • 李严身为蜀汉托孤大臣,奉命统率全军,为何却被诸葛亮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李严,蜀汉,刘备,刘禅,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蜀汉章武三年,兵败而归的刘备病势沉重,临终前,他将诸葛亮召到了永安,将朝政托付给了诸葛亮等人,后世称为“白帝城托孤”。其实蜀汉的托孤大臣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与此同时,李严还被授予统率全军的资格。可是多年后,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遗诏,毅然废黜李严呢?问题一:李

  • 山河之影李雾的身世:不是李严儿子,不是李丰,不是皇子,脑洞收

    历史解密编辑:十目影娱标签:李严,李雾,燕王,古装片,推理片,惊悚片,李丰(曹魏),绣春刀·山河之影

    《山河之影》好惨一李雾,被陆铮爹坑的不要不要的,还没法儿对陆铮理直气壮。同是木子李的李,李严、李东方硬凹帅强惨人设,与李雾五十步笑百步,生离死别、颠沛流离都是轻的。李雾身世是什么?和李严、李东方是什么关系?关注十目影娱,更多详情尽在下文!《山河之影》李雾身世牵涉京城鸡鹅巷,热心居民见他无父无母,东家

  • 李严和诸葛亮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狼群讲历史标签:诸葛亮,李严,刘表,黄承彦,刘备,刘禅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虽说李严和诸葛亮都是托孤大臣,但李严和诸葛亮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先来看看出身。诸葛亮是徐州人,他所在的诸葛家族,可是徐州琅琊郡的名门望族,换句话说,诸葛亮是世家子弟,他一出生的起点,就超过了绝大多数人。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担任过泰山郡丞,放到今天就相当于是副市长,副厅级干

  • 李严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李严,刘备,诸葛亮,太守,曹丕,杨洪

    李严是个在政治经济发展方面非常有才能的人,擅于治理郡县和发展民生,在其就任犍为太守期间,很是做了几件大事,其中包括: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六水门”,以及把郡城整修一新。这些工程都是利国利民之举,李严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在他的治理治之下,不论是官吏还是百姓,全都是心悦诚服,甚

  • 诸葛亮死后,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为何“激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李严,蒋琬,费祎,刘禅,蜀汉,三国,天文学家,曹操麾下

    白帝城托孤,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

  • 诸葛亮为何必须废掉李严他到底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李严,蜀汉,刘备,刘禅,后主

    公元231年,蜀汉大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于是诸葛亮上奏弹劾李严,在后主刘禅的同意下,李严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

  • 诸葛亮施计灭李严,自此刘备的托孤之举彻底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李严,刘备,蜀汉,刘禅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无非有二:其一,诸葛亮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先帝因战败于白帝城悻悻而终,对于蜀汉而言失去的代价不只是一个皇帝和荆州。蜀国自刘备病逝以后,就像是天塌了一样,民心不稳,军心难振。由刘备之死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成了国家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出师表》里诸葛亮说得非常明白:“先帝知臣

  • 刘备临终前,真将兵权交给李严?李严又为何能高居辅政大臣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刘备,李严,诸葛亮,蜀汉,丞相

    刘备临终前,确是给予了李严兵权。但是,这兵权只是统帅留在永安的刘备带去征讨东吴的中央军余部,及留守永安防备东吴的地方军,而并非是蜀汉全国的军队。《三国志李严传》载:“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试想,历代有出现过执掌全国最高军事的统帅不是留在都城,而是镇守地方的吗?显然不可能。故而“统内外

  • 刘备临死前,把兵权交给李严

    历史解密编辑:邹祥爱看电影标签:刘备,李严,蜀汉,关羽,三国,汉朝,诸葛亮,夷陵之战,曹操手下

    夷陵之战大败之后,刘备的心气已经到了衰亡的时候,他对于蜀汉的未来,实在是有心无力了。但是因为刘备始终无法接受自己的好兄弟关羽死在东吴的背信弃义之下,而自己又输给了东吴,没能给关羽报仇,一重重打击之下,刘备心力交瘁。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于是在刘备临死之前,他策划了白帝城托孤,实际上或许早在夷陵一战前,刘备

  • 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抢夺李严在蜀汉的最高兵权?李严到底有多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国强谈资讯标签:诸葛亮,李严,蜀汉,刘备,刘禅

    章武三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享年63岁,在他临终前,他将太子刘禅托孤于当时的丞相诸葛亮与尚书令李严,此后,两位托孤大臣共同掌权。但是在之后的很多战争中,二人意见时常相左,这也使得有人会猜忌说诸葛亮北伐就是为了抢夺李严在蜀汉的最高兵权,甚至有人说诸葛亮完全是出于一己私利,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李严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