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名将于禁:早知屈辱而死不如阵前谢罪

魏国名将于禁:早知屈辱而死不如阵前谢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1652 更新时间:2024/2/20 16:19:17

于禁字文则,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也算是个悲情人物。近日看到一部国漫,有一部分讲的是三国名将于禁为了保护曹操后人,最终以自己灵魂祭献换取主角的力量。其中讲到:罪将于禁,能力不足,不得已保护后主,只能祭献生命来帮助幼主。最终于禁光荣牺牲了,这点也许是作者向于禁致敬。但是事实上,一代名将于禁,是兵败投降于关羽,最终回到魏国屈辱而死。

于禁为魏国五良将之一,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于禁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一批将领,在曹操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夏侯与曹家兄弟,可以说是曹操的得力战将。于禁由鲍信招募讨伐黄巾军,鲍信迎曹操领兖州牧,于禁被封为都伯,后在王朗手下,王朗认为于禁有战略能力便向曹操推荐于禁,认为他的才能可担大用。曹操召见于禁,拜军司马。至此之后开始为曹操争夺天下出兵卖力。

初露锋芒,跟随征战

于禁当然不单单靠别人说是有能力,有能力必须展示出来,在那个年代,战争是最直接的。194年,于禁随同曹操到濮阳讨伐吕布,于禁单独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吕布两座营寨,又率兵在须昌打败了高雅。跟着曹操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占领了四座城池。又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屯扎在版梁。黄邵等乘夜袭击曹操营寨,于禁领部下迎击,打败了黄巾军,斩杀黄邵等,迫使黄巾军全部投降。接着又在若县围困袁术部将桥蕤、张勋等,斩其四将。于禁的战功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地积累的,许多表现都让曹操赞赏有加,接下来的直接让于禁真的进入了曹操的领导阶层,成为了曹操的心腹,地位仅次于夏侯兄弟等人。

宛城之变,名声大振

197年,于禁跟着曹操到宛城,张绣投降。但是曹操收纳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邹夫人为姬妾,张绣感到恼恨。曹操又送金银给张绣部下的上将胡车儿,张绣得知后,疑虑不安,决定反水。半夜曹操的阵营被张绣军队忽然袭击,应付来不及,便各自退兵,非常混乱。只有于禁的部队,且战且退。一些士卒虽然战死了,于禁也不允许散乱。还没到曹军军营,遇到一些衣衫褴褛的伤兵,后来一问才知道,是一些青州兵在趁着混乱打家劫舍,由于青州兵本为黄巾贼,后来投降的曹操,但是曹操对于他们的约束并不是很大,导致军纪极差,竟然在混乱中做起土匪买卖。于禁后来在撤退中还打压了是自己人的青州军。后来被青州军倒打一耙,但于禁依然是以抗敌为先,不为所惧,告知部下丞相是明主不会容易被蒙蔽的。在此时宛城之变中,曹操极为狼狈逃走,期间曹昂救父,曹操侄子曹安民,曹军名将典韦都死于乱战中,曹操的坐骑绝影亦死,之后曹操给典韦他们进行了高规格的葬礼。之后由于于禁的英明行动得到了曹操的称赞,对于禁说:水之败,连我也狼狈不堪,将军在混乱中能整顿好自己的队伍,讨平暴乱,巩固营垒,有不可动摇的气节,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会比你更好!于是累计于禁的前后战功,封为益寿亭侯。至此于禁在曹军中的名声大起,他也开始成为曹操的心腹之将了。

晚节不保,投降关羽

219年,关羽攻樊城,于禁与庞德一起救援曹仁,此时大雨连绵,汉水暴涨,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大军无处可去只能不停往高的地方行军,躲避洪水。于禁和众将登高坡望水,没有可以回避的地方,关羽利用荆州水军乘船攻打于禁等人。魏军接连受大水影响,粮食,兵器都损失严重,根本不能与关羽对战,最终被关羽围困。魏军将领庞德大骂关羽而宁死不降,庞德向关羽说: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率领雄兵百万,威震天下。你们的刘备只是庸才而已,岂能敌魏王啊!我宁肯做国家的鬼,也不当贼人的将!最后被关羽处斩,立而不跪,壮烈牺牲。于禁知道自己现在所有的力量与关羽对抗只能是以卵击石,抵抗下去所有的将士都是白白送死。最终无奈只能投降于关羽,被关押在荆州江陵。曹操得知后,哀叹良久,说: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这一投降,于禁可谓是跌入万劫不复之地了,从此于禁只能低着头活着。

后来吕蒙攻破江陵后,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期间有次和孙权同骑马出行。虞翻见二人并排十分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后来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孙权立刻喝止。随后孙权在楼船与群臣宴饮,于禁听到演乐曲时伤心流泪,虞翻又指于禁是装可怜。如此侮辱竟然在三国名将身上多次发生,这种侮辱便是放在常人身上也是难当羞愧。但是于禁还是隐忍了。他还是想着回到魏国,继续为国效力,但是回到之后他最后的幻想破灭了。

曹丕即位,孙权称臣。221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于禁回魏后,受极了他人的嘲讽。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谥号是厉侯。

其实在三国中投降的将领非常多,就关羽来说也投降过曹操,但是关羽呢?千里走单骑,人在曹营心在汉,反倒给他更多的是赞美。但是于禁呢?在他投降时那个时候是魏王,不是曹营,已经不再是多方势力争夺了,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国家的荣誉而战,不再是可以反复投降的混战时期了。于禁失败就失败在没有在保护自己部下之后谢罪魏王,至此一位名将却落得个苟且偷生之名,最终屈辱而死。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气质那么好还来看小甲的文章,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标签: 于禁曹操关羽张绣孙权吕布

更多文章

  • 于禁凭什么能“假节钺”?为何张辽没能“假节钺”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张郃,曹魏,汉朝,三国,假节钺,曹操麾下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因为在襄樊之战中投降关羽,所以,这导致其在个人印象上严重受损。换而言之,很多人提到于禁这位武将,往往会给出负面和消极的评价。但是,综合于禁的一生来说,确实当得起名将的

  • 曹魏大将中,曹操真正欣赏的大将是谁?不是张辽于禁,而是这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曹操,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关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年曹操行刺董卓失败之后,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因为刺董之后的曹操大概只有两条路,一者除掉董卓,二者当乌龟永远逃亡于社会,做社会的底层劳动者。从曹操当时的举动来看,他是选择了第一条路,回乡拉人马,组团队,识英雄,曹操趁热打铁的手段也真是用到炉火纯青。相比刘备来说,曹操的手段更精准

  • 襄樊之战中,关羽只是抓住于禁斩了庞德,为何就能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关羽,庞德,于禁,襄樊,曹魏,曹操,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襄樊之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也即发生在襄樊一带,所以得名。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遭遇了“霖雨”、“汉水泛溢”,以致于

  • 三国降将无数,武圣关羽也曾投过降,为何魏国不容于禁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关羽,于禁,曹操,孙权,魏国,刘备

    自古以来,胜败就是兵家常事,即使是古来有名的常胜将军,比如汉朝名将霍去病、杀神"白起"等等都并非是毫无败绩的。在战乱纷纭的三国时期,更是涌现了数不清的名将名帅,比如吕布、关羽等等,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常胜将军,最终也是会沦为阶下囚。战争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面临失败时,作为败方的将领将不可避免的要面

  • 关羽攻克襄阳、生擒于禁之后撤军休整,三国的历史会怎样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关羽,于禁,刘备,曹操,曹仁,孙权

    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从大胜到完败,前后也就一百来天。在这一百天里,坐镇成都的刘备和诸葛亮似乎对这场几乎改变三国格局的大战关注度不够,既没有进行战略指导,也没有进行兵力和物资的支援,最后关羽应了西汉名将韩安国那句话:“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在古代战争中,

  • 从敌营复归的于禁该不该死?司马光的话里有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于禁,孙权,关羽,魏国,刘备,张辽,声乐,唐朝,司马光,科学家,历史学家,曹操麾下

    一,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孙权为了修复双边关系,将于禁作为礼物送回了魏国。魏文帝看到这位临阵降敌的元老,许久未说话,脸上阴晴不定,最终还是安慰了一番,不久,还封于禁为安远将军。你以为魏文帝原谅了这位高级将领的变节?那就太天真了!等待于禁的是皇帝亲自布置的温水煮青蛙式的羞辱一一你于禁不是怕死吗?那我就成全

  • 关羽围曹仁,擒于禁,水淹七军,缘何被徐晃击败?徐晃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关羽,曹仁,徐晃,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任荆州守将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得到了统领荆州兵马的权力后,于当年7月,在征得刘备、诸葛亮的同意后,乘曹军主力东调,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不稳,准备出兵攻打襄阳、樊城。大军临行前,关羽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率主力往北直扑襄阳、樊城而去。此次进军

  • 于禁救援曹仁,却被水淹七军,兵败投降,败因并非军事能力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曹仁,于禁,关羽,徐晃,庞德,曹操

    三国连环画襄樊之战爆发前的战场态势《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七月,在征得刘备、诸葛亮的同意后 ,蜀汉前将军、假节钺关羽乘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不稳,准备出兵攻击襄阳、樊城。出征前,他命南郡太守糜芳留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率主力向襄阳、樊城急速开拔。襄阳、樊城雄峙汉水南北,地理

  •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兵荆州,三国的历史将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关羽,于禁,刘备,曹操,荆州,曹魏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兵荆州,三国的历史将改写,不仅孙权不敢偷袭荆州,而且关羽也不会死,蜀汉势力更不会退出荆州。关羽之所以发动襄樊之战,是为了配合刘备汉中之战,策应及打通汉水的战略,襄樊之战是刘备命令关羽发动的,但很有可能的是,关羽扩大了战争规模和范围。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拿下汉中后,从来就没有

  •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回荆州,刘备是不是就能够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关羽,刘备,于禁,孙权,荆州,曹操

    即便关羽抓到于禁后立刻回师荆州,其实也改变不了三国的最终历史走向!很明显,如果关羽抓了于禁之后,立即退兵荆州,而不继续攻打樊城,荆州就不会丢,关羽不会死!但如果要说刘备集团之后是不是就能北伐成功,击败曹魏,一统天下,改变三国的历史,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襄樊之战我们先来看看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到底败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