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兵荆州,三国的历史将会怎样?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兵荆州,三国的历史将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图鉴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2/21 0:35:53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兵荆州,三国的历史将改写,不仅孙权不敢偷袭荆州,而且关羽也不会死,蜀汉势力更不会退出荆州。

关羽之所以发动襄樊之战,是为了配合刘备汉中之战,策应及打通汉水的战略,襄樊之战是刘备命令关羽发动的,但很有可能的是,关羽扩大了战争规模和范围。

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拿下汉中后,从来就没有在正面战场战胜过曹操的刘备开始头脑发热,飘飘然了,哪怕如强大如曹操般的奸雄都会头脑发热,何况刘备。

于是刘备干了一系列的事,首先是称”汉中王“,称王是刘备迈向建立政权的第一步,此时的曹操已早刘备三年称魏王,刘备此时也毫不示弱的称汉中王,成为两汉四百余年非皇帝任命的诸侯王之二,另一个是曹操,刘备的野心昭然若揭。

刘备从未放弃夺取天下的野心,在汉中击败曹操后,在军事上也开始了一系列的部署,令刘封孟达攻占了曹操下属的上庸、房陵、西城三郡,接着命令关羽攻打襄樊,刘备的战略目的应该就是打通汉水,依靠汉水连接汉中、上庸三郡、襄樊,形成一条下一步攻打曹魏的战略大通道。

刘备这么干的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条攻打曹魏的前敌战略通道--汉水,与南边的长江形成双战略通道,下一步,刘备应该按隆中对的策略,等待时机大举北伐。至少在公元217年到219年,刘备集团对阵曹操集团在军事上都取得了胜利,处于战略进攻姿态,而曹魏则处于战略防守姿态。

刘备下达给关羽的命令应该就是:攻占襄阳,控制汉水,有机会的话夺取樊城。

刘备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很明显,击败了曹操之后,刘备头脑发热,认为曹魏集团也没什么可怕的,而不是关羽头脑发热,关羽一旦发动了战争,就很难控制住战争的节奏。

关羽在战争初期打出一个小高潮,围襄阳、困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唯关羽一人,关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继续扩大了战争,将防守荆州的全部兵力北调,导致荆州兵力空虚,被孙权寻机偷袭,关羽失去后方基地,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如果关羽抓了于禁,退兵荆州的话,那么结局会如何?

结局会相当好。关羽既不会丢失荆州,也不会被杀,而且还会占据襄阳城。

如果关羽抓了于禁,主力回师的话,可以用水军阻挡曹军南渡汉水,在失去北方曹军支持的情况下,位于汉水南岸的襄阳城肯定保不住,关羽可以派人围攻并拿下襄阳城,而且曹军一点办法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关羽有水军,有制水权。

关羽之所以能够水淹七军,擒拿于禁,斩杀庞德,就是因为关羽有强大的水军,而曹魏的水军要么被关羽击败,要么无法对抗关羽,沿汉水西逃,关羽用水军控制汉水,曹军就无法南下,曹军无法南下,襄阳城就是一座孤城,无法死守,必然会被关羽拿下。

换句话说,如果关羽擒拿于禁后退兵,不仅俘虏了于禁的七军三万多人,还占据了襄阳城,并且达到了刘备打通汉水的目的,同时后方的孙权也不敢偷袭荆州,关羽也不会死,这就是关羽及时退却的战争成果。

这样的话,蜀汉形势一片大好,曹魏的前线已经推进到汉水一线,而且对于汉水来说,刘备的蜀军有制水权,今后如果继续发动战争,可以利用汉水运输兵员和物资,可以将汉中的兵员直接走汉水运到襄阳,就不需要通过长江运到江陵,再走陆路北上襄阳,这样刘备不仅占据了战略上的进攻姿态,而且获利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扩大了地盘。

这样的话,三国的历史继续向着刘备利好的方向发展,至于今后的局势如何?则取决于刘备后期的战略。

个人认为,如果按题目假设那样的话,刘备集团取得了《隆中对》中的最有优势的战略位置,接下来就是等待一个时机了,也许时机很快就会到来,那就是公元220年的曹操去世。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刘备等到曹操去世,曹魏政权开始新老交接时,大举发动兵力攻打曹魏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真到那个时候,刘备击败曹魏统一天下也未尝不可,但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防备东吴集团的偷袭。

标签: 关羽于禁刘备曹操荆州曹魏

更多文章

  •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回荆州,刘备是不是就能够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关羽,刘备,于禁,孙权,荆州,曹操

    即便关羽抓到于禁后立刻回师荆州,其实也改变不了三国的最终历史走向!很明显,如果关羽抓了于禁之后,立即退兵荆州,而不继续攻打樊城,荆州就不会丢,关羽不会死!但如果要说刘备集团之后是不是就能北伐成功,击败曹魏,一统天下,改变三国的历史,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襄樊之战我们先来看看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到底败在了

  • 曹魏肱骨-五子良将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于禁,曹操,张辽,袁绍,刘备,张绣,关羽,孙权,曹魏肱骨,五子良将于禁,曹操麾下

    如果说张辽是五子良将中的排面担当,是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大将之才,那于禁呢?这个早年以军纪严明,严以律己的将领,最后在荆州城外投降了关羽,最终导致了关羽威震华夏的大将,为何会这么做呢?作为曹操的肱骨之臣,从曹操平叛黄巾开始就跟随曹操,一路攻打徐州,破袁术,败吕布,征讨张绣之时稳固军心,将叛军镇压,更

  • 穰山之战,赵云力敌许褚、于禁、李典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许褚,赵子龙,李典,于禁,刘备,曹操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汉室将顷、各路诸侯趁机相互攻伐,遂导致天下大乱。也就是在这时候,华夏大地上先后涌现出数位流芳千古的名将,赵云便是其中之一。赵云,何许人也?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蜀汉帝王刘备的心腹爱将。虽说距三国这段乱世已过去了千年时间,但若

  • 为何关羽、张辽、姜维投降可以理解,而于禁投降就成了一生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关羽,张辽,姜维,于禁,吕布,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关羽、张辽、姜维的投降都有其可以原谅的理由,于禁却没有。关羽的投降。关羽当时投降,是因为刘备战败失踪,关羽不知道刘备去了哪里,连效忠的主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他连殉职都有点不合适。所以,关羽选择暂时投降,是能够理解的。而投降后的关羽后来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又不顾一切地去和刘备相见,这也印证了关羽投降是可

  • 魏延五虎之下第一人,对战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能打败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魏延,徐晃,张郃,张辽,乐进,于禁,张辽乐,徐晃(外交官),战争法,汉朝,曹操麾下

    三国演义中,蜀汉这边有个五虎上将,指的是这五人乃是蜀汉顶尖的高手,曹魏那边则有个五子良将,说的是这五人是曹操手下非常厉害的名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不过事实上,五虎上将的武力是要远远强于五子良将的,双方没什么可比性。那么如果五虎之下的第一人魏延对战五子

  • 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许都的汉献帝?文有王必,武有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曹操,于禁,汉献帝,王必,许都,丞相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营建邺都,东汉的政治中心也从许都移到了邺城,但是在邺城的只是曹操而已,汉献帝仍然在许都,邺城在冀州、许都在豫州,两地相隔甚远,而且汉室虽然衰微,汉献帝也成为傀儡,但是朝中心向汉室之人仍然不少,曹操就这么放心的任由汉献帝在许昌?当然不是,那么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

  • 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关羽,于禁,曹操,曹丕,曹仁

    于禁,本应该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但是由于他在襄樊之战中战败,投降关羽,丢掉了五子良将之首的地位。关羽曾短暂归顺曹操,但是他千里走单骑,留下了千古美名,而于禁却因为投降关羽,成为了他一生之中的污点,永世不可剔除,他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架上。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呢?于禁为何要投降关羽

  • 穰山之战能体现赵云武力,若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围殴他,谁输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小佑小厨标签:许褚,赵子龙,李典,于禁,刘备,张郃

    穰山之战的整个过程,在《三国演义》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作者对这场战役的描写也是惜墨如金,只是点出了结果,过程就一掠而过,留下了许多的悬念。尤其是对赵云大战许褚、张郃、于禁、李典、高览等大将大多基本也是一笔带过,没有认真描写其打斗过程。穰山之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刘备带领关、张、赵准备乘曹操攻打袁绍,许

  • 张辽武功不亚于关羽张飞,为何马超连败张郃于禁时,他却避而不战

    历史解密编辑:赵金玲健康知识标签:张辽,关羽,张飞,马超,于禁

    一、张辽武功不亚于关张张辽的武功如何?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原话说就是:此人武艺不在你(张飞)我之下。关羽啥人?看谁都像扎标卖首。黄忠都把夏侯渊斩了,他却还是看不上,表示:不耻与老卒为伍。而面对江东群雄,关羽更是张口闭口的“江东鼠辈”。放眼三国就没几个人,能让关羽看得起的。可偏偏一见张辽,却如此敬重

  •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遣送回魏国,为什么会遭受曹丕羞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礼记读史标签:关羽,曹丕,于禁,曹魏,魏国,三国,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引言:三国乱世,猛将如云,而魏蜀吴三方中,最有碾压优势的便是曹魏政权。其中,曹孟德帐下曾有被誉为五子良将的几位猛将,几乎天下闻名。在这几位将领中,于禁的人生无疑是最起伏不定的。于禁自投靠曹操后便南征北战,为曹魏的建立可谓立下赫赫战功。于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治军,可谓帅才。直到襄樊之战后,于禁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