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敌营复归的于禁该不该死?司马光的话里有答案

从敌营复归的于禁该不该死?司马光的话里有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541 更新时间:2024/1/18 18:26:50

一,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孙权为了修复双边关系,将于禁作为礼物送回了魏国。

魏文帝看到这位临阵降敌的元老,许久未说话,脸上阴晴不定,最终还是安慰了一番,不久,还封于禁为安远将军。

你以为魏文帝原谅了这位高级将领的变节?那就太天真了!等待于禁的是皇帝亲自布置的温水煮青蛙式的羞辱一一你于禁不是怕死吗?那我就成全你,但得生不如死!这阴险很曹丕。

(于禁剧照)

一日,文帝要于禁去拜谒曹操的陵墓。于禁走进陵室,看见满壁的画。画面所绘的正是于禁被水淹七军的事。画中关公抚剑端坐,被缚的庞德怒发冲冠,而他自己,正跪地乞命。

于禁茫然地从陵室回家,带着羞愧、愤闷以及不安,不久,便暴病身亡。

二,

于禁是曹操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史书中说曹操得天下,五子良将贡献最大。于禁便在五子良将之中,排名第一!

于禁自青壮年追随曹操,征战几十年,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曹操倚重。

在曹操麾下,绝少有单独领大军远征的外姓大将,像徐晃乐进,多为夏侯渊所督;张辽则长期随夏侯惇征战。

但于禁是个例外,襄樊之战时,曹操将七支重兵交给于禁,去解樊城之围,足见曹操对于禁的信任。

得知于禁投降后,曹操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自语:“于禁跟随我三十年,还不如一个降将庞德,真没想到啊!三,

让曹操没想到的事还在后头呢。

于禁降关羽后,关羽将于禁这些俘虏送到了江陵,荆州沦陷后,于禁又落到了东吴手中。

孙权并不想特别为难这位曾经声名赫赫的老将,外出和酒宴时常要于禁作陪。

有一次,孙权和于禁一同骑马外出散心,吴国大臣虞翻大喝一声:"你一个降将,竟敢与我主公并行!"举鞭要打于禁,被孙权制止。

又有一次,孙权大宴群臣,众人狂欢。于禁听着音乐,却默然流泪。虞翻大声责骂:"你装什么哭,难道哭就能免去你的罪?这个虞翻肆意污辱于禁,但于禁却千方百计说虞翻的好话,讨好他。

一个曾叱咤风云三十年的名将,为了活命,竟这样没底线,真是想不到!

四,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三国乱世,降将颇多。张辽、文聘张绣等均为曹魏降将;蜀国的姜维、魏延、夏侯霸等都是降将;在吴国,太守慈和甘宁等人也是降将。

为何于禁降敌,就会让人如此瞧不起呢?

这些人来到新主人这边后,马上就成了新阵营的主力,他们是没有“从一而终",但他们对新主人却是忠心耿耿的。

而于禁却是从魏到蜀,又到了吴国。在新阵营,于禁并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大多时候都是被软禁。更不可思议的是,他最后又被当礼物送回了曹魏!

这吃"回头草"的人往往是让人瞧不起的,当年徐庶宁愿在曹营虚度光阴,也不愿再回刘备身边。这种人也有不少,最出名的就是关羽了。

但关羽降曹与于禁又完全不同:关羽完全为保二位皇嫂而妥协,并且声明"降汉不降曹","如有兄长消息,马上离开曹营。一切都显得义薄云天、光明磊落!

在得知兄弟刘备的消息后,关羽保着二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书写一段忠义传奇!

于禁也是回到了曹魏,但他不是主动来的,而是当贺礼送来的。这对魏国,是一种耻辱!这与关羽回到兄长身边,有云泥之别!

五,

魏文帝见到归来的于禁时,对这个有损国威的老将,心里充满了鄙夷的。他的心里,是巴不得这个人赶快从眼前消失的。

(魏文帝)

魏文帝为了羞辱于禁,特为虞翻在朝堂上设了个虚座。他封于禁为安远将军,明显是在骂于禁一一在远方做俘虏,还能心安理得!

阴险的皇帝,竟然找画匠将于禁投降,庞德宁死不屈的事画在壁上,并令于禁观后。

于禁就是脸皮再厚,再恋红尘,也会无法消受这污辱。

六,

最想活命的于禁终于死了,他为了保住性命,放弃了人格和国格,平时苦心经营的高大形象毁于一旦。犹其在先锋庞德宁死不屈的衬托下,更让于禁显然死有余辜!

对于于禁的死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文帝弃之可也,杀之可也,乃画陵屋以辱之,斯为不君矣。饱学持重的司马光先生,罕见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魏文帝可以废掉于禁不用,可以杀掉于禁,但以陵屋壁画来羞辱于禁,这种所为不配为帝王所为!

于禁作为曹操的一个高级将领,为了保住性命,放弃了一切原则。他的苟延残喘,让魏国蒙羞!

睚眦必报的魏文帝,为了出了这口气,竟不择手段羞辱手下大臣,又完全没有了一个君王的风度!

(图片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关羽围曹仁,擒于禁,水淹七军,缘何被徐晃击败?徐晃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关羽,曹仁,徐晃,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任荆州守将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得到了统领荆州兵马的权力后,于当年7月,在征得刘备、诸葛亮的同意后,乘曹军主力东调,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不稳,准备出兵攻打襄阳、樊城。大军临行前,关羽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率主力往北直扑襄阳、樊城而去。此次进军

  • 于禁救援曹仁,却被水淹七军,兵败投降,败因并非军事能力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曹仁,于禁,关羽,徐晃,庞德,曹操

    三国连环画襄樊之战爆发前的战场态势《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七月,在征得刘备、诸葛亮的同意后 ,蜀汉前将军、假节钺关羽乘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不稳,准备出兵攻击襄阳、樊城。出征前,他命南郡太守糜芳留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率主力向襄阳、樊城急速开拔。襄阳、樊城雄峙汉水南北,地理

  •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兵荆州,三国的历史将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关羽,于禁,刘备,曹操,荆州,曹魏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兵荆州,三国的历史将改写,不仅孙权不敢偷袭荆州,而且关羽也不会死,蜀汉势力更不会退出荆州。关羽之所以发动襄樊之战,是为了配合刘备汉中之战,策应及打通汉水的战略,襄樊之战是刘备命令关羽发动的,但很有可能的是,关羽扩大了战争规模和范围。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拿下汉中后,从来就没有

  • 假如关羽抓了于禁之后,退回荆州,刘备是不是就能够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关羽,刘备,于禁,孙权,荆州,曹操

    即便关羽抓到于禁后立刻回师荆州,其实也改变不了三国的最终历史走向!很明显,如果关羽抓了于禁之后,立即退兵荆州,而不继续攻打樊城,荆州就不会丢,关羽不会死!但如果要说刘备集团之后是不是就能北伐成功,击败曹魏,一统天下,改变三国的历史,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襄樊之战我们先来看看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到底败在了

  • 曹魏肱骨-五子良将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于禁,曹操,张辽,袁绍,刘备,张绣,关羽,孙权,曹魏肱骨,五子良将于禁,曹操麾下

    如果说张辽是五子良将中的排面担当,是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大将之才,那于禁呢?这个早年以军纪严明,严以律己的将领,最后在荆州城外投降了关羽,最终导致了关羽威震华夏的大将,为何会这么做呢?作为曹操的肱骨之臣,从曹操平叛黄巾开始就跟随曹操,一路攻打徐州,破袁术,败吕布,征讨张绣之时稳固军心,将叛军镇压,更

  • 穰山之战,赵云力敌许褚、于禁、李典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许褚,赵子龙,李典,于禁,刘备,曹操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汉室将顷、各路诸侯趁机相互攻伐,遂导致天下大乱。也就是在这时候,华夏大地上先后涌现出数位流芳千古的名将,赵云便是其中之一。赵云,何许人也?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蜀汉帝王刘备的心腹爱将。虽说距三国这段乱世已过去了千年时间,但若

  • 为何关羽、张辽、姜维投降可以理解,而于禁投降就成了一生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关羽,张辽,姜维,于禁,吕布,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关羽、张辽、姜维的投降都有其可以原谅的理由,于禁却没有。关羽的投降。关羽当时投降,是因为刘备战败失踪,关羽不知道刘备去了哪里,连效忠的主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他连殉职都有点不合适。所以,关羽选择暂时投降,是能够理解的。而投降后的关羽后来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又不顾一切地去和刘备相见,这也印证了关羽投降是可

  • 魏延五虎之下第一人,对战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能打败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魏延,徐晃,张郃,张辽,乐进,于禁,张辽乐,徐晃(外交官),战争法,汉朝,曹操麾下

    三国演义中,蜀汉这边有个五虎上将,指的是这五人乃是蜀汉顶尖的高手,曹魏那边则有个五子良将,说的是这五人是曹操手下非常厉害的名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不过事实上,五虎上将的武力是要远远强于五子良将的,双方没什么可比性。那么如果五虎之下的第一人魏延对战五子

  • 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许都的汉献帝?文有王必,武有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曹操,于禁,汉献帝,王必,许都,丞相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营建邺都,东汉的政治中心也从许都移到了邺城,但是在邺城的只是曹操而已,汉献帝仍然在许都,邺城在冀州、许都在豫州,两地相隔甚远,而且汉室虽然衰微,汉献帝也成为傀儡,但是朝中心向汉室之人仍然不少,曹操就这么放心的任由汉献帝在许昌?当然不是,那么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

  • 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关羽,于禁,曹操,曹丕,曹仁

    于禁,本应该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但是由于他在襄樊之战中战败,投降关羽,丢掉了五子良将之首的地位。关羽曾短暂归顺曹操,但是他千里走单骑,留下了千古美名,而于禁却因为投降关羽,成为了他一生之中的污点,永世不可剔除,他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架上。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呢?于禁为何要投降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