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四大奸臣”是谁 他们的分别是什么结局

北宋“四大奸臣”是谁 他们的分别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7 更新时间:2024/1/29 8:44:4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四大奸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朝,是一个经济强盛的朝代,但是也是却也是一个奇葩的朝代,奸臣当道可数的奸臣有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秦桧贾似道王黼梁师成等等,简直数不过来,那今天我们目标就是北宋末年的“四大奸臣”,都是有谁,我们一一细说。

蔡京 —— “六贼之首”、“四奸之首”、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蔡京,北宋的宰相,曾经先后四次担任宰相,任期更是长达十七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天性凶狠狡诈,极会玩弄权术,能够以自己的智慧掌控别人,更是在利益面前,即使亲生兄弟也不行,晚年以家为官府,谋求升官的人,聚集在他的门下,只要输钱纳货,就是仆隶也可当上美官,丢弃国家纲纪法度,使它们如同虚设。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但是很少认为“蔡”指的是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其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在书法上的成就可谓极高,终于在欣赏自己的宋徽宗禅位后,宋钦宗最终在大臣们的弹劾下,被贬至岭南,对于八十高龄的蔡京也无法接受路途的艰辛,最终死在途中。

童贯 —— “六贼之一”、“四奸之一”、历史上宦官中最大权力之人

童贯曾经帮助蔡京为相,于是蔡京当上宰相之后,为报答童贯,推荐他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之后掌管兵权长达二十年,权倾内外,在当时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而童贯也“性巧媚,善逢迎”,虽然也带领军队征战西夏和平定方腊有功,但是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也使得当时很多人被蒙骗,宣和七年,金人挥师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但随着宋钦宗的继位,最终被问罪斩杀。

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被册封为王的宦官。

高俅 —— “四奸之一”、中国史上的蹴鞠高手

“高俅一出,谁与争锋”,这是对高俅蹴鞠技术的嘉奖,但是正史中高俅的记载并不多,所以我们针对少量记载说一下高俅。

高俅官居太尉,但是他并没有什么战功,反而因为他是一个书画高手,而且善于讨好他人,深得宋徽宗喜欢,因为他蹴鞠技术的高超,更得赏识。也就是这样高俅依仗自己得宠开始营私,历史记载“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导致禁军“纪律废弛”、“军政不修”,以至于金兵来袭之时,禁军一哄而散,这也导致了军事高官无人参与抵抗,大败于金人,出现“靖康之耻”的局面。至于高俅的死,在1126年,高俅就去世了,至于死的原因并没有记载,但是高俅并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这一点是幸运的。

其实高俅并没有《水浒传》中记载那样大奸大恶,他连最基本的决策权都没有,权利很有限,他都没有进入“六贼”的名单就可以看出,他的真实情况史书上并没有多少,所以他的定性没法认定。

杨戬 —— “皇帝左右手”、“四奸之一”

杨戬,他的坏不在于他,其实在于宋徽宗,杨戬年轻的时候就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之事,但是他人很聪明,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后来宋徽宗继位之后,日益受宠,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后来杨戬被宋徽宗任命为彰化军节度使,首倡设皇帝出行的护卫军,以此来巩固他的权力,后来更是历任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节度使,由检校少保升至太傅。

杨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风流皇帝,他的各种想法都是由杨戬一手操办,所以杨戬也为了谄媚宋徽宗,卖了很多力气,杨戬在京东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区的州县,逼迫百姓租佃废弃的堤堰,还有荒山退滩、河水淤积之处,增收租赋,水旱之灾害也不进行蠲免,当地百姓深受其害,可以说杨戬就是宋徽宗的左右手,以至于杨戬死后,连宋钦宗都赠予他太师的官爵,授予吴国公的爵位。

可以说“四大奸臣”中只有一个善终的就是杨戬,他在宣和三年就病逝了,而且死后还得到了优越的待遇,可以说他的坏在于为皇上办皇帝不能亲力亲为的事。

标签: 北宋奸臣

更多文章

  • 宋徽宗时期的童贯只是一个宦官 他为什么能宦官的身份掌握兵权20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童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童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宦官一直存在于中国历朝历代,宦官都是服侍在皇帝身边,直接听候皇帝调遣的,如果宦官的权力过大,就会影响到皇权,甚至能左右皇帝的废立,唐朝后期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到了宋朝时期,宋朝统治者吸取了晚唐的教训,对宦官能够做到的最高官职,

  • 历史上有哪些“祸从口出”的故事?这个父亲用血换来的教训儿子却没有学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北朝,贺若弼,贺若敦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祸从口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一般都说金玉良言才是傍身之道,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口头禅其实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最有人生道理的哲言,比如:讷于言敏于行;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祸从口出等等。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说话前一定要三思,否则会有杀身之祸。但是父子

  • 孙权经略交趾事件是什么?孙权是怎么巩固交州统治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经略交趾的故事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孙权大家也知道的,他和东吴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出名,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会发现他的实力真的不差的,如果可以选的话,很多人宁愿选择在东吴吧,至少感觉上没有太多的战争,但是真正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也不是一句

  • 五代名将刘鄩,被称为机智又儒雅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鄩,五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鄩的机智和儒雅,最为集中地表现在他攻克兖州和守卫兖州的过程中。兖州本是朱温的地盘,葛从周为该州节度使。兖州的防守异常严密,凭硬攻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在此,刘鄩的军事智慧开始表现了出来。为了摸清兖州城内兵力的虚实

  • 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到底是什么样的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祖训

    明朝天子守国门的意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明朝我们就会想到那句话——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刚明的最好诠释。其实所谓的天子守国门,既悲壮又无奈。之所以会出现天子守国门这个情况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众所周

  • “陶朱公”是什么人?此人富甲天下为何却救不了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范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陶朱公”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在勾践成就霸业之后,他又毫不恋栈,果断地抽身离去,退隐江湖。然后一个华丽转身,投身于商界,三次经商均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被后人

  • 秦国第一猛将,王翦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翦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王翦实属最大功臣,凭借他超强军事才能,除了韩国以外,灭了其他五国,是个超级牛人。他最出名的一场战役,就是率领六十万人的军队攻灭楚国,这也是他人生中打的最后一次仗。在这战役之前,发生了一些趣事。在当时,秦国想要攻打楚

  • 汉景帝明明知道杀晁错并不能解决问题 汉景帝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晁错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恩师晁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活化石刘濞汉景帝在位期间,汉朝曾爆发由七个诸侯国挑起的叛乱,其中,为首的诸侯王是吴王刘濞。刘濞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堪称大汉朝的活化石。刘濞的父亲是刘仲,既刘太公的二儿子。刘仲其实没有名字,因为刘仲,

  • 乾隆留下三大隐患,嘉庆想努力也无法挽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嘉庆。嘉庆在清代历史上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的治国理政能力是无法与乾隆相比的。不幸的是,在大清最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候,偏偏出了这样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不过,责任也不能全推给嘉庆,至少在他亲政以后,有下面三个问题是乾隆的历史遗留。一是吏治腐败

  • 明代宗是怎么上位的?他在位时有何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祁钰,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祁钰。大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代宗被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一个多月后去世,享年30岁。景帝死因不明,一说景帝是被谋杀而死,终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