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后,唐玄宗为何还要下令重赏贵妃?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后,唐玄宗为何还要下令重赏贵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16 6:40:5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玄宗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距离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还有四年。在偌大的大唐大明宫中,正发生着一件奇事。48岁的安禄山为了表示自己对唐玄宗的忠诚,竟然提出要给年仅32岁的杨贵妃做儿子的要求。更奇葩的是,唐玄宗很高兴的满足了自己这个宠臣的要求。于是,稀里糊涂之下,杨贵妃多出了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干儿子”。

按照当时的规矩,女子当母亲的时候,是需要给孩子“洗三”的。何谓“洗三”?简单说来,就是母亲要在孩子出生三天后,给他洗澡,好祛除孩子身上的污秽,保佑其健健康康成长。虽然杨贵妃只是认安禄山为干儿子,为了图个吉利,她也严格遵循了这个规定。

当年正月,安禄山离开自己在范阳的老巢,向唐玄宗述职。而当月,正是安禄山的生日。她便要在安禄山生日三天之后,为他洗澡。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的时候很逗,先让人将安禄山扒个精光,搀扶入澡盆,她立于盆边亲手为安禄山撩水沐浴。洗完澡后,又让宫女用特制的锦绣将他像小孩子一样包裹起来。随后,让侍从抬着安禄山在皇宫内到处玩耍,一边抬,还一边喊着“禄儿”“禄儿”。一时间,宫内一片欢声笑语。玄宗听说此事后,前往观看,当场就被逗乐了,不禁为爱妃和宠臣的游戏喝起了彩来。从此宫中都称呼安禄山为“禄儿”,出入来去尽自由。

照说,杨贵妃私自将安禄山请入宫中,还亲自为这个年过半百的糙汉子洗澡,实在是不成体统。甚至当时就有人猜测,杨贵妃与安禄山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然而唐玄宗听闻此事后,不仅不恼怒,反而还亲自赶赴现场观看,并大喜道:“重赏贵妃”。

《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

那么贵妃亲自为封疆大吏洗浴,为什么李隆基既不生气,也不对两人怀疑呢?这就要从唐玄宗、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关系来说起了。

安禄山本是河北营州的一名杂胡,在机缘巧合之下,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已经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同时入朝觐见。

这二人皆为蕃将,其中哥舒翰是突厥人。安禄山见了他就套近乎,哥舒翰却讽刺安禄山这个胡人是只忘恩负义的狐狸。安禄山听了立马翻脸,幸好高力士在旁及时劝架,才没让他们打起来。

史书记载此事,说哥舒翰与安禄山之间私怨加深。

实际上,作为东部藩镇首领的安禄山,与西部藩镇哥舒翰早已势如水火,而这正是出于唐玄宗的策略。

唐玄宗心怀“吞四夷之志”,在位时四方战事不断,其中比较有威胁的是东部的奚、契丹与西部的突厥、吐蕃等。

安禄山崛起之前,唐玄宗的边防策略偏重于西边,西部边境几乎到了年年争战的惨烈境地。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年仅40岁的王忠嗣更是身兼河西及陇右节度使,成为唐朝开国以来掌握兵权最大的将领,在西部战争中屡立大功。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这一时期东西藩镇的力量对比:东部藩镇总共统兵十万八千九百人,西部藩镇总共统兵十四万三千人。王忠嗣镇守西北时,西部藩镇的势力达到顶峰,明显强于东部藩镇。

西部藩镇坐大后,却引起了唐玄宗的警惕,尤其是西北各镇与太子李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忠嗣本人就是太子一党。

唐玄宗对权力的欲望一向强烈,绝对不允许太子势力膨胀,他将王忠嗣罢免,并有意扶持东部藩镇,使其对西部藩镇形成制约。

安禄山凭借这一时机平步青云,掌握东部藩镇集团的领导权,天宝九载,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开了边将封王的先例;到了天宝十载,占据军事重镇的河东节度使被唐玄宗划给了东部藩镇,安禄山又多了55000人的兵力,从此以安禄山为首的东部藩镇拥有了唐代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然而即使封赏再多,玄宗与安禄山的关系也不过是君臣关系,仍然不是那么牢靠,安禄山一直想进一步讨得皇上的欢心。

当时,唐玄宗正宠着贵妃杨玉环,安禄山深谙枕边风的厉害。他请求皇帝允许自己拜贵妃为母,李隆基欣然同意。论年龄,安禄山可是整整要比杨玉环大十六七岁,可礼多人不怪嘛,安禄山吃准了这一点。

此后,安禄山每次看到玄宗与杨贵妃在一起,他都是先拜见贵妃,再拜玄宗。唐玄宗问,这是何故?安禄山说:“臣是胡人,胡人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贵妃听言,乐得脸上笑开了花,玄宗得知源出于此,不禁也畅怀大笑起来。那场面,俨然就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居家模样了。从此,安禄山在宫中出入来去自由。

所以在唐玄宗看来,杨贵妃亲自为安禄山洗澡,并不是什么越轨行为,不过是母亲和儿子的正常互动。在他看来,安禄山与杨贵妃越亲密,就对自己越忠诚,自己的皇位就越巩固。

然而树大必招风,安禄山得宠得势,引起了朝中许多人的担心,有一个人长期提防着安禄山,他就是杨贵妃的族兄——权相杨国忠。安禄山的存在直接威胁了他的相位,因此他多次向唐玄宗进谗言,说安禄山必反。

由于杨国忠在朝中不断说安禄山的坏话,两人的矛盾不断激化,安禄感觉到危机的来临。当时无论是太子还是杨国忠都要置安禄山于死地,因此安禄山即使不想反,也不得不反。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失去了皇位,而杨贵妃也在逃亡蜀地的途中,草草地了结了生命。

标签: 唐玄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包拯和岳飞的工资有多少 换做现在是多少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工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工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包拯是北宋名臣,岳飞是南宋名将,此外两人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以刚正廉洁闻名,岳飞以清廉俭朴著称。那么问题来了,包拯、岳飞的年收入到底有多少呢?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流传着许多种说法,编者以史料为依据,

  • 雍正皇三子弘时为何会被削去宗籍?被死时才24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弘时,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皇三子弘时为何会被削去宗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皇帝第三个儿子弘时,年轻时犯下大错,让雍正十分震怒,下令削除宗籍,贬为庶民,一生再未得到过雍正的关爱,雍正五年,年仅24岁的弘时去世,留下了身后的三个女儿和一个早早夭折的儿子。雍正总计有十四个子女

  • 秦始皇一辈子都没立皇后的原因是什么?他在等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一辈子都没立皇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不论是放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放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伟大,使得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乃至于污蔑他,这其中有各种各样奇

  • 300多斤的明朝王爷,朱常洵的死法堪称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常洵,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常洵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明朝宗室子弟的日子也不好过,无论是农民起义军,还是清军,对明朝宗室的杀戮,都是十分坚决和彻底的。据统计,仅仅从崇祯14年到崇祯17年,这3年时间里,就有十几个明朝藩王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军杀掉。比如公元1

  • 罗宪是谁?为刘备洗刷了夷陵之战的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罗宪,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罗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刚刚称帝三个月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开始的时候势头很猛烈,孙权甚至一度低声下气的来求和。可是刘备不肯,这样一搞孙权很没面子了,自己连曹操都不怕,怎么能臣服于自己的妹夫呢?于是

  • 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分别是谁?为何没有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甫嵩,汉朝

    平定黄巾起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89年对于风雨飘摇的汉室来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先是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和袁绍等人诛杀十常侍不成召地方诸侯进京,董卓进京的同时何进被十常侍所杀,最后董卓掌握了朝中大权,废汉少帝改立汉献帝并毒杀何太后

  • 纵观刘备的一生 刘备真的是一个伪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伪君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刘备,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善良之人,毕竟一个在临终前还在教导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刘备之所以在三国口碑俱佳,完全是他自己挣的。纵观刘备的生涯表现,绝对是三国群雄中最值得尊重的那一批。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为什么袖手旁观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渊

    任何一个理智的君主,都应该明白一点: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古代君主选择继承人其实能力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稳定,能够确保皇位平稳传承有序。所以,必须要尽可能遵守皇位继承的标准,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常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司马炎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啊?朱棣这么喜欢朱高煦,为什么最后还是传位朱高炽了

  • 董卓本来只是个边地官员,为什么能造成了汉朝的分崩离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卓,东汉

    董卓,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董卓假如处在一个王朝控制力强的时期,他可以成为一方边境要员,再如果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政权政策得当,他可能也是一个地位相当的边地行政长官,但无奈汉朝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没有力气控制这个魔头,以至于让他挣脱了绳索,跑出来

  • 项羽攻进咸阳之后 项羽为什么不自立为帝而是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巨鹿之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称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之后先是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大封刘邦、章邯等十八个诸侯王。这点令人非常奇怪,当时秦国统一六国已经十几个年头了,“皇帝”的概念既然已经出现,那风头一时无两的项羽为什么不选择自立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