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宪是谁?为刘备洗刷了夷陵之战的耻辱

罗宪是谁?为刘备洗刷了夷陵之战的耻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04 更新时间:2024/1/11 6:33:15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罗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刚刚称帝三个月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开始的时候势头很猛烈,孙权甚至一度低声下气的来求和。可是刘备不肯,这样一搞孙权很没面子了,自己连曹操都不怕,怎么能臣服于自己的妹夫呢?于是派出陆逊跟刘备争锋,公元222年8月,陆逊在夷陵一带以逸待劳打败蜀军,蜀汉死伤军士八万多人,刘备仅以身免。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夷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当然也是蜀汉政权失败最惨重的一次,让刘备克复中原的愿望与之渐行渐远。之后为了生存,蜀汉委曲求全,跟刚刚胖揍完自己的吴国言归于好,共同抗击曹魏。虽然后来吴蜀联合很紧密,但是从心里肯定是互相不服气的,孙权曾经对出使的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对他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未深识天命。那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为臣之人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为将之人则握棰擂鼓,争战才刚刚开始。"孙权大笑说:"您确实很真诚。"由此可见吴蜀联合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就在刘备夷陵之战羞愤而死的42年后,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吴国一看有利可图,遂趁火打劫,要攻占吴蜀边界的城池,也许是上天的怜悯,在蜀国已经亡败之后,出了一位将领挫败了吴军落井下石的军事行动,守住了蜀汉最后一丝尊严,也算是挽回了当初刘备惨败的一点颜面。

刘禅投降后,孙吴派遣盛曼溯长江西上支援蜀汉,并要当时守将罗宪开放永安通道。但实际上孙吴是想夺取巴东,进而取得入蜀通道,退而守卫巴东以保护长江。罗宪召集众人,表示孙吴不守信用,意图趁机并吞巴东,便归顺了曹魏。并整顿兵马,严阵以待,沿著长江防守,同时派遣参军杨宗向魏廷求救。之后吴军攻入巴东,罗宪退入白帝城坚守,吴军屡次强攻皆被挡住,不甘心的吴国又派遣陆抗率3万人支援,而罗宪手中仅有2千士兵,守住城池长达六个月之久,在死伤过半粮绝无援的情况下,部下劝罗宪撤走,他却毅然决定留下与城共存亡。终于此役以司马昭用计围魏救赵而逼迫陆抗退却结束,永安之围解除后,孙吴武陵的部分地区还投降曹魏。可以说这次防守之战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影响没有夷陵之战那么大,但毕竟以亡国之师,抵御住了吴国精锐部队半年的围困,算是为蜀汉政权的终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罗宪后任职武陵太守,死后被追封为安南将军,谥号“烈”。

标签: 罗宪三国

更多文章

  • 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分别是谁?为何没有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甫嵩,汉朝

    平定黄巾起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89年对于风雨飘摇的汉室来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先是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和袁绍等人诛杀十常侍不成召地方诸侯进京,董卓进京的同时何进被十常侍所杀,最后董卓掌握了朝中大权,废汉少帝改立汉献帝并毒杀何太后

  • 纵观刘备的一生 刘备真的是一个伪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伪君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刘备,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善良之人,毕竟一个在临终前还在教导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刘备之所以在三国口碑俱佳,完全是他自己挣的。纵观刘备的生涯表现,绝对是三国群雄中最值得尊重的那一批。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为什么袖手旁观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渊

    任何一个理智的君主,都应该明白一点: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古代君主选择继承人其实能力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稳定,能够确保皇位平稳传承有序。所以,必须要尽可能遵守皇位继承的标准,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常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司马炎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啊?朱棣这么喜欢朱高煦,为什么最后还是传位朱高炽了

  • 董卓本来只是个边地官员,为什么能造成了汉朝的分崩离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卓,东汉

    董卓,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董卓假如处在一个王朝控制力强的时期,他可以成为一方边境要员,再如果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政权政策得当,他可能也是一个地位相当的边地行政长官,但无奈汉朝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没有力气控制这个魔头,以至于让他挣脱了绳索,跑出来

  • 项羽攻进咸阳之后 项羽为什么不自立为帝而是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巨鹿之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称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之后先是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大封刘邦、章邯等十八个诸侯王。这点令人非常奇怪,当时秦国统一六国已经十几个年头了,“皇帝”的概念既然已经出现,那风头一时无两的项羽为什么不选择自立为帝,

  • 赵国名将李牧为何会遭到小人诬陷?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牧,战国

    大家好,说起赵国名将李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就一个字:战 ,各个诸侯国打来打去,一直打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灭六国之战中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隔壁的赵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后,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国家,后来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

  • 吴起有哪些傲人的战绩?他是否称得上春秋第一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起,秦国

    吴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说明,标题中所说的春秋时代,始于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东迁的那一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也就是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的这段时间。(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故而司马光将其列为《

  • 如果多尔衮强行称帝会是什么下场?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清朝

    你们知道如果多尔衮强行称帝会是什么下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古代王朝中,皇位争夺历来都是十分激烈的,亦是残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当然也不是每个参与皇位争夺最后失败的人,都是落得不好下场的,也有成为了皇帝之下,万臣之上的摄政王,多尔衮便是大清历史上有名的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

  • 多尔衮身份高贵,他死后为何会被顺治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多尔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一代枭雄多尔衮,英年早逝。消息传回京城,顺治立刻下诏,命令大清臣民为多尔衮“易服举丧”。接着,清廷又以帝王之礼将多尔衮安葬,还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并让其元妃“同祔庙享”。以多尔衮生前为

  • 光绪帝如若成功夺权的话,清朝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光绪帝,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晚清时期,或许有着不少的官员和仕子,都期盼着慈禧太后能完全地退居二线,还政于光绪帝。因为他们大多都觉得,光绪帝有能力有魄力,可扶大清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但是百多年后的今日,我们再作回顾。倘若当年光绪真能成功夺权并废掉慈禧,是否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