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抗金名将吴玠:与韩世忠齐名的将领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与韩世忠齐名的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586 更新时间:2024/2/16 8:11:32

吴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南宋大败金军的将领屈指可数,岳飞、韩世忠不必多说。有一人也曾大败金军,杀得金兀术“身中流矢,仅以身免”,但却未能入列“中兴四将”,此人就是南宋抗金名将吴玠。

吴玠(公元1093—1139年),字晋卿,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北宋末年从军,因屡立战功,被提升为泾原路马步兵副总管。

公元1130春,金将娄宿和撒离喝进攻宋军,吴玠奉上司曲端之令在彭原抵御,曲端作为援军驻扎在玠州。

吴玠击退金军第一次进攻后,撒离喝竟然哭泣不止,因此被人称为“啼哭郎君”。

不久金军再犯,曲端却没有支援,以致吴玠兵败。

吴玠心生不满,曲端则弹劾吴玠不听指挥,罢免其总管职务。

不久张浚巡视川陕,因幕僚刘子羽的推荐,任命吴玠为统制,后又任其为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

早在公元1130年二月,韩世忠在黄天荡大败金兀术。

同年五月,岳飞在牛首山设伏,也大败金兀术。

经过两次失利之后,金国调整战略,计划从陕西南下占据蜀地,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攻占南宋。

此时张浚也为减轻江淮宋军的压力,在富平集结了刘锜、吴玠等五路人马,却被金军击败。

富平之战后,吴玠奉命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县西南)。为了固守,吴玠下令“积粟缮兵,列栅筑垒”。

公元1131年,金将没立从凤翔,乌鲁折合从大散关,两路用兵夹击和尚原。

乌鲁折合先行赶到,吴玠得知后,将宋军分为两队,率一队与金兵鏖战,另一队休息。

到日中时,宋金双方均已疲惫,吴玠命休息的宋军投入战斗。宋军士气顿时大振,奋勇拼杀,金军伤亡惨重,败退几十里。

其后吴玠又击溃没立。

金兀术得知金军惨败后,十分震怒,亲率10万大军进攻和尚原。

敌众我寡,为稳军心,吴玠召集将士,以忠义之言劝勉,“诸将感泣,歃血而誓,愿效死力”。

十月,金军发动猛攻。

吴玠命将士 “选硬弓硬弩与战,分番迭射”,一时“弩如雨注”,金军死伤惨重;同时命令部将从小道绕过敌后,截断了金军的粮道。

之后吴玠预料金军必定从神岔沟撤军,于是派遣吴璘率三千精兵提前埋伏在原北的神岔沟。

果然不出吴玠所料,几天后金军因粮道被截,经神岔沟退军。

吴璘率兵夜袭,金军毫无防备,被杀得大败。金兀术也身中数箭,只身逃窜。之后金军再也不敢轻易与吴玠交战。

因抗击金军有功,公元1139年,宋高宗赵构晋升吴玠为四川宣抚使,授“开府仪同三司”,但吴玠接诏不久就在防地仙人关病逝。

宋孝宗登基后,追封吴玠为涪王。

宋宁宗期间,南宋画家刘松年进献《中兴四将图》,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

此画深受宁宗赞赏,因此“中兴四将”的说法才得以流传至今。

这四人中,岳帅和韩帅毫无争议,但刘光世绰号是“逃跑将军”,张俊参与陷害岳飞,遗臭万年。

大败金兀术的吴玠为何没有入围其中呢?

比较公认的一种看法是因吴玠晚年好色纵欲、喜食丹药,为后人不齿。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这是吴玠效仿古人自保。

秦始皇时,大将王翦为稳君心,先后六次请赐良田。

赵构本为宋钦宗异母弟,素无兵权,南渡后又经历了毕生难忘的“苗刘兵变”,对麾下诸将都是半用半防。

吴玠拥兵在外,又深受百姓爱戴,赵构焉能不疑?

因此吴玠好色这个理由不成立。

还有一种看法是因为吴玠曾参与陷害名将曲端。

前文提到了二人曾有矛盾。后张浚准备重新起用曲端时,吴玠进言说如果重用曲端,会对张浚不利。当时宋将王庶也同意吴玠的观点。张浚最后听取了二人的建议,没有任用曲端,之后将其治罪。

这个原因还有一定道理,但当时军事主官是张浚,最终决定权依然在张浚手中。况且在治罪曲端时,张浚特地安排被曲端责罚过的康随审理,其用心不言而喻。

因此害死曲端的罪魁还是张浚,不过吴玠确实难逃干系。

吴玠真正被世人忽略的直接原因是后代子孙叛逆造成。

吴玠共有十二个侄儿,其中吴挺官至太尉。吴挺共有五子,其中吴曦依仗祖荫,官至太尉、昭信军节度使。

谁知宋宁宗时,吴曦竟然计划判宋降金。他和从弟吴睨、徐景望、米修之等人一同谋反,并请求金国封其为蜀王,后被杨巨源等人斩杀。

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

宋宁宗得知后大怒,下诏处死吴曦妻子,并命吴璘子孙全部迁出蜀地,只有吴玠的子孙没有受到处罚。

吴曦虽诛,但殃及先人吴玠。

皇帝已经龙颜大怒,刘松年当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吴玠再列入“中兴四将”,不然他恐怕是人头难保。

因此受到吴曦的连累,吴氏家族三代积累的盛名,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吴玠军功与岳帅不同。

从北宋末年一直到南宋初期,宋军屡败于金军,宋朝军民士气低落。

韩世忠、岳飞先后大败金军,尤其是岳飞,金军皆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阵难”。

当世人正垂头丧气,忽然听说岳飞大胜,无不欢呼雀跃,竞相传颂,一时间全国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了岳飞身上,吴玠被忽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吴玠一生很少主动出击金军,当然这和他的职位也有一定关系。

和尚原大捷、仙人关大捷,均是经典的“守战”,都没有主动攻击金军更引人注目,而且时间也都在“黄天荡大捷”、“牛头山大捷”之后。

吴玠虽不出名,但尽其半生精力,长期扼守要塞抗拒金军,使得金军不敢图谋川蜀,为南宋成功地守住了西部屏障,稳固了整条防线,也为岳帅北伐创造了一定条件。

因此,笔者认为南宋“中兴四将”应为“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更为合理。

标签: 吴玠宋朝

更多文章

  • 雍正最宠爱的女人是谁?揭秘他与年妃之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要说皇帝最爱哪一个人?当然还是年氏!当时皇帝还是亲王的时候,这个女人就是他的侧福晋,而当时的熹贵妃只是一个低等的妾。雍正成功登上皇位之后,年氏直接就被封为贵妃,而后者当时只被封为妃位,就这样还是看在她的儿子的面子上,毕竟这时候的弘

  • 韩世忠有过几位夫人?三位夫人竟然都出自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韩世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世忠有过几位夫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黄天荡之战,韩世忠以八千人马阻击十万金军,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韩夫人梁氏亲冒矢石擂战鼓,为宋军将士助威,留下“擂鼓战金山”的传奇。其实,除了一起并肩作战的梁氏,抗金名将韩世忠一生还迎娶过3位夫人,她们皆被封为“国夫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64岁才走向人生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虞世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虞世南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638年,虞世南在李唐逐渐走向盛唐气象的初期走完了八十一年的人生。虽然彼时还未迎来后世璀璨的大诗人们全面登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时也并不稀缺诗人。然而虞世南去世后,李世民为他写了追述诗后,却陷入了沉默,进而感叹说:“钟子期死

  • 李臣典:湘军第一猛将,攻克天京后为何突然暴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臣典,清朝

    你们知道李臣典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臣典(1838—1864),字祥云,湖南邵阳人,湘军猛将。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在攻取天京中功列第一,锡封一等子爵,卒赠太子少保,谥忠壮。1862年3月,湘军曾国荃部离开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军在湘军的

  • 宋徽宗赵佶:最悲催的亡国皇帝,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徽宗赵佶,宋朝

    宋徽宗赵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宋史》的记载中,宋徽宗共有31子,其中有25位活到了成年,宋徽宗还有34女,宋徽宗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多的女子,除了自身强大的生育能力之外,与其有很多的妃嫔很很大的关系。根据《开封府状》统计,在靖康之难的时候,徽宗有封号的妃

  • 李世民为何将虞世南比作知己?虞世南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虞世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虞世南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虞世南64岁之前的人生被纷乱的时代撕碎,而他的人生巅峰却才刚刚开始。公元638年,虞世南在李唐逐渐走向盛唐气象的初期走完了八十一年的人生。虽然彼时还未迎来后世璀璨的大诗人们全面登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时也并不稀缺诗人。然而

  • 历史上的曹丕是个文武全才,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不置可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丕从战场中历练,文学才能高雅,如何最终获得曹操重托。公元前220年,一生强势无比的曹操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尽头。按照《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感性笔法,将曹操选择曹丕作为大业继承人的心曲表达了出来:“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

  • 晋阳起兵的真相是什么?李渊真的是被逼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晋阳起兵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朝末年,因隋炀帝征伐高丽,开凿大运河,这些大动作都是吞金兽,所以很快,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最后导致天下大乱。一开始烽烟四起之时,全国的义军队伍多如牛毛,但形成规模,具有相当实力的,主要有以下三支起义军队伍,他们分别是河南的

  • 明初大臣韩宜可是个怎样的人?敢打脸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宜可,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韩宜可。御史这个官职,从秦朝开始就是监察性质,此后历朝历代都沿而用之,只是细节处进行改造。御史的监察职能不只针对官员,同时也针对皇帝,但皇帝贵为九五至尊,是你一介小官想说就能说的吗?往往御史们并不敢放开了指责皇帝的不是,只能拐着弯提醒,皇帝不改他们也没办法。

  • 王保保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保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保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蒙古语意为“青铁”,蒙古伯也台部人,母亲是元末颍川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成年后随舅舅组织地主武装,历戎马间,事必属之,所向皆如志。在讨伐红巾军的诸多次战斗中,王保保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