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死后 丞相李斯为什么会选择秘不发丧

秦始皇死后 丞相李斯为什么会选择秘不发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46 更新时间:2024/1/3 12:18:45

秦始皇秘不发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在掌握秦国大权后,秦始皇嬴政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建立了秦朝。不过,在秦朝建立后的第十一年,也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在秦始皇去世后,丞相李斯选择了秘不发丧,也即暂时不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公布出来。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去世后,为什么李斯“秘不发丧”?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祕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在秘不发丧的基础上,李斯和赵高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对此,在笔者看来,李斯之所以选择秘不发丧,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一方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由此,对于秦始皇嬴政来说,是死在远离都城咸阳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如果不是在都城去世的话,有可能会选择秘不发丧的方式。比如明成祖朱棣,就是在北征蒙古途中病逝的,当时也选择了秘不发丧,等到了都城才正式公布皇帝去世的消息。对此,这是因为皇帝在外面去世的话,一旦消息传开的话,不仅都城的各个皇子和其他势力会展开权力上的争夺,也会让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等六国的残余势力趁机发难。

另一方面,李斯之所以选择秘不发丧,也是因为秦始皇生前没有明确秦朝的太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去世的时候如果没有确定太子或者储君的话,往往会带来激烈地权力争斗。为此,秦朝之后的皇帝一般都会在生前就确定了太子的人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没有明确太子的人选,秦始皇也没有册封皇后。在历史上,皇帝突然去世的话,皇后或者皇太后都可以出来掌控局面,避免内乱的发生。但是,就秦始皇来说,既没有太子,也没有皇后,这让丞相李斯非常为难,只能暂时不公布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了。

最后,众所周知,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虽然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和信任。但是,对于秦始皇之后即位的君主,不一定会继续重用李斯。为此,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也在考虑自身的利益。在此基础上,李斯和赵高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需要和赵高进行密谋,比如商讨如何清除公子扶苏等人的方法,李斯才不能立即公布秦始皇去世的消息。等到和赵高、胡亥等人都策划周全后,丞相李斯才能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公布出来。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秦始皇李斯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想过把女儿传给女儿吗?她最终还给了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媚娘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唐太宗生前担心武媚娘会把持朝政,所以把她送到了寺庙里面,但是这些都没有束缚住武媚娘。后来在高宗皇帝来寺庙的时候,一下子就让高宗皇帝坚定了接武媚娘回去的心。回到皇宫后,武媚娘用自己的智慧和宠爱消灭了各种嫔妃,成给了皇后,在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还帮他处理政务,长期时间下来

  • 曹魏五谋臣当中 荀攸为什么是小透明般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魏,谋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魏五谋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君主势力,身边自然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其中最主要的谋士则被称为曹魏五谋臣,这五人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这五人能在这一干能人智士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不凡之处。下面为

  • 痛恨阉党,又逼死魏忠贤的崇祯,临死前为何只有太监相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崇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崇祯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亡国之君跟历朝历代的那些不一样,同是亡国之君,可评价却有差别。一般亡国之君的评价是负面的,可是后世人对崇祯的崇祯出现两极分化,有好

  • 伍尚志与岳飞是什么关系?令岳家军遭遇空前惨败,只能含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伍尚志,宋朝

    大家好,说起伍尚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说岳全传》中,伍尚志是位一闪即逝的猛将。他原本在洞庭湖为寇,手持一杆方天戟,武勇兼备。岳家军奉命前往洞庭湖剿寇期间,伍尚志曾与岳飞大战一天未能分出胜负,随后使用火牛阵使岳家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迫使岳飞高挂免战牌。后来,伍尚志在机缘巧合下迎娶了岳飞

  • 苏轼的儿子在靖康之变中有什么表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苏轼

    “人皆养子要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诗。苏东坡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历尽劫波。所以他才会有感而发,写出这样一首愤愤不平的诗,希望他的后辈子孙不要像他一样才情绝代,只要做一个愚鲁平庸之辈就好。那么问题来了,苏东坡有几个儿

  • 刘备专门培养来替换诸葛亮的人是谁?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诸葛亮

    如果说起刘备的重臣,那么诸葛亮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在蜀汉建立之前,刘备对他基本上是言听计从。不过等到刘备登上帝位以后就渐渐对诸葛亮有了戒备,后来出兵给关羽报仇一事就没有听从他的意见。那时候诸葛先生曾经就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法正还在的话就好了,先主一定不会轻易出兵的,也不会动摇了后面的格局。就连卧龙先生都

  • 明朝降臣吴三桂和洪承畴的官职不一样?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洪承畴,明朝

    你们知道都是明朝降臣 吴三桂封平西王 洪承畴为何才封都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等人投降清朝以后,被清朝册封为王爵。尤其是吴三桂,被册封为平西王,坐镇清朝的西南地区。洪承畴也是明朝降臣,而且地位比吴三桂、孔有德高得多。但是

  • 李隆基: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垂拱

  • 功劳大死得惨,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魏延,三国

    一说到三国,蜀汉的赵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三国演义》之中堪称是常胜将军,未曾一败,在军中更是号称“虎威将军”,连刘备都赞叹其“子龙一身是胆也!” 是蜀汉上将之中,唯独善终的。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然而,今日小编要说的一大将,功劳比赵云大,死得比张飞惨

  • 诸葛亮每天吃3升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三国

    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再次伐魏,他率大军出斜谷道,与和魏国的司马懿僵持于渭南。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甚至还送巾帼妇人的饰物,来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同时采取“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了众将的怒气。最后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只得在五丈原与魏军对峙。在这期间,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