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想过把女儿传给女儿吗?她最终还给了李家

武则天想过把女儿传给女儿吗?她最终还给了李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63 更新时间:2024/2/16 23:31:33

武媚娘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唐太宗生前担心武媚娘会把持朝政,所以把她送到了寺庙里面,但是这些都没有束缚住武媚娘。后来在高宗皇帝来寺庙的时候,一下子就让高宗皇帝坚定了接武媚娘回去的心。回到皇宫后,武媚娘用自己的智慧和宠爱消灭了各种嫔妃,成给了皇后,在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还帮他处理政务,长期时间下来,武媚娘的地位竟然能和皇帝相等,朝廷更是把武媚娘和皇帝一起称为“二圣”。不过这些对于武媚娘来说,还是不够,当高宗生病的时候,武媚娘彻底把皇帝的权利都拿到了自己的手中,皇帝一去,再除掉继承人,因为武氏的势力在朝中越来越大,后来当她登基做了皇帝,都没有人能够反对。

武则天在皇位上面坐到了82岁,不仅打破了女子不能为帝的常规,还替处处受压制的女性讨回了公道。武则天在丈夫唐太宗原来“贞观之治”的地基上面不断的添砖加瓦,把唐朝的盛世繁华延续了下去,为后来自己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武则天虽然是女子,但是从她的功绩上面来说,不输给任何一个皇帝,也是历史上面一位非常伟大的君主。在武则天执政的这些年,明明都已经坐稳了皇位,为何后来没有把皇位让自己的女儿或者侄子来继承,反而归还给了江山为李唐。让我们一起借助史书的记载来寻找事实真相吧。

武则天刚开始的时候当然考虑过让自己的人来继承皇位,第一个人选可能就是她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了。太平公主非常聪慧,性格和形式也是最像武则天的一个,武则天如果把皇帝传给她,从理想层次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当武则天考虑到将来太平公主生下的孩子可能不姓武,就让她产生了忧虑。姓氏的改变和改朝换代差不多,如果传着传着就不姓武了那可怎么行。万一那个异姓氏还是对武姓氏有仇恨的,那她的孩子还有心腹大臣可能都会不保。考虑到了这些,武则天还是打消了把皇位传给太平公主的想法。

在朝臣心中,李家的儿子就是最好的继承人,无论是从品性还是血脉上面来说。这让武则天感到深深的忧心。她都做了那么久的皇帝了,在臣子和百姓的心中,统治他们的还是李家而不是武家,如果自己扶持自己武姓的人上位,百姓和臣子恐怕都会有反抗的心思。加上狄仁杰还劝说过武则天,李显说到底还是你的儿子,和你有血脉之亲,而你的侄儿却未必呀。如果是儿子当了皇帝,母亲还是能够受到万人的祭拜,进入太庙。如果您的侄子当了皇帝,总不可能把自己的姑姑请入太庙吧。狄仁杰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高,他的想法其实就是代表了朝中大臣们的想法。武则天在这些话下面也动摇了。所以后来她决定把江山还给李家,但是她有三个条件。

第一点就是在武则天离开后恢复她的皇后身份,和先帝李治同葬,享受后代的祭拜。从这点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武则天是多么睿智,如果她仅仅是把江山还给了李家,自己去世以后很有可能被当做乱臣贼子处理,不过要是换成了皇后的身份就不一样了,顶多就是代为管理了国家而已。第二点就是赦免了免王皇后萧淑妃的亲人,这些人以前都是她的敌人,但是现在已经不足为患了,赦免她们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宽厚的好名声。第三点的话就是留下了一块无字碑。武则天是一个非常骄傲的女子,虽然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天下百姓,但是却不想自己吹嘘自己,是好是坏,就让后人去评价吧。

立储的事情定下了以后,武则天从儿子李显还有李旦之间进行了考量,李旦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无论是从政治的能力上面还是人情世故上面,都远远高于李显。朝中的很多臣子都是觉得李旦作为太子是非常合适的。李显的话性格非常的懦弱,后来还被流放到了房洲。和想象中的完全相反,武则天选择了无能懦弱的李显作为太子。在武则天的心中,如果是能干的李显登上了皇位,一定会对原来武氏的势力开始动手,那曾经那些支持她的臣子可能都难逃一死。而李显不一样,李显懦弱,是玩不过她留下的势力的。这个选择朝臣都没有办法理解,但是既然是武则天的选择,也只好顺从,所以后来的武则天还是把天下还给了李家。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曹魏五谋臣当中 荀攸为什么是小透明般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魏,谋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魏五谋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君主势力,身边自然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其中最主要的谋士则被称为曹魏五谋臣,这五人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这五人能在这一干能人智士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不凡之处。下面为

  • 痛恨阉党,又逼死魏忠贤的崇祯,临死前为何只有太监相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崇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崇祯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亡国之君跟历朝历代的那些不一样,同是亡国之君,可评价却有差别。一般亡国之君的评价是负面的,可是后世人对崇祯的崇祯出现两极分化,有好

  • 伍尚志与岳飞是什么关系?令岳家军遭遇空前惨败,只能含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伍尚志,宋朝

    大家好,说起伍尚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说岳全传》中,伍尚志是位一闪即逝的猛将。他原本在洞庭湖为寇,手持一杆方天戟,武勇兼备。岳家军奉命前往洞庭湖剿寇期间,伍尚志曾与岳飞大战一天未能分出胜负,随后使用火牛阵使岳家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迫使岳飞高挂免战牌。后来,伍尚志在机缘巧合下迎娶了岳飞

  • 苏轼的儿子在靖康之变中有什么表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苏轼

    “人皆养子要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诗。苏东坡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历尽劫波。所以他才会有感而发,写出这样一首愤愤不平的诗,希望他的后辈子孙不要像他一样才情绝代,只要做一个愚鲁平庸之辈就好。那么问题来了,苏东坡有几个儿

  • 刘备专门培养来替换诸葛亮的人是谁?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诸葛亮

    如果说起刘备的重臣,那么诸葛亮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在蜀汉建立之前,刘备对他基本上是言听计从。不过等到刘备登上帝位以后就渐渐对诸葛亮有了戒备,后来出兵给关羽报仇一事就没有听从他的意见。那时候诸葛先生曾经就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法正还在的话就好了,先主一定不会轻易出兵的,也不会动摇了后面的格局。就连卧龙先生都

  • 明朝降臣吴三桂和洪承畴的官职不一样?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洪承畴,明朝

    你们知道都是明朝降臣 吴三桂封平西王 洪承畴为何才封都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等人投降清朝以后,被清朝册封为王爵。尤其是吴三桂,被册封为平西王,坐镇清朝的西南地区。洪承畴也是明朝降臣,而且地位比吴三桂、孔有德高得多。但是

  • 李隆基: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垂拱

  • 功劳大死得惨,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魏延,三国

    一说到三国,蜀汉的赵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三国演义》之中堪称是常胜将军,未曾一败,在军中更是号称“虎威将军”,连刘备都赞叹其“子龙一身是胆也!” 是蜀汉上将之中,唯独善终的。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然而,今日小编要说的一大将,功劳比赵云大,死得比张飞惨

  • 诸葛亮每天吃3升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三国

    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再次伐魏,他率大军出斜谷道,与和魏国的司马懿僵持于渭南。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甚至还送巾帼妇人的饰物,来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同时采取“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了众将的怒气。最后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只得在五丈原与魏军对峙。在这期间,诸葛亮

  • 汉代好人皇帝刘盈的一生有多悲惨?虽为一朝天子,也不能治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盈,汉朝

    刘盈(前210年-前188年9月26日),徐州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第二位皇帝,汉高帝刘邦嫡长子,母为汉高后吕雉。刘盈幼年时,刘邦还只是混混吕雉和鲁元长公主在那个时候也时常要下地去做农活。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东攻项羽于彭城。项羽发现后,舍弃了齐地,反过来开始攻打刘邦。刘邦打不过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