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深受信任最后又被腰斩,晁错到底做错了什么?

深受信任最后又被腰斩,晁错到底做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17 更新时间:2024/1/3 18:21:12

汉景帝在位时期为何会爆发七国之乱?发生了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晁错,颍川郡人士,曾经侍奉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位皇帝。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时期,任职太常掌故,之后他被派去跟随学习,学成后拜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又因通晓治国的方法,受到太子刘赏识,被称为太子身边的智囊。汉文帝在位时他相继上文了《言兵事疏》和《守边劝农疏》,指出了对匈奴作战的一系列建议和如何用经济鼓励移民。此后,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未采纳,但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汉文帝后元七年太子刘启即位,提拔晁错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这个时候的西汉已然在汉文帝的建设下,愈发稳定,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颇有见效,天下太平。其实晁错在这时十分受汉景帝的信任,一度超越一般朝臣,汉景帝经常单独召见晁错议论国家大事。之后景帝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愈加显贵。这样的地位自然会引来其他大臣的不满。

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提议削藩。在文帝时期,晁错就提出过削藩的建议,只是文帝一心求稳,并没有被采纳。汉景帝早有削藩之意,如今在得到晁错的建议后,他认为时机已成熟,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

因为晁错受宠的缘故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不同意,从此和晁错结下了怨仇,晁错就成了众矢之的,不仅公卿大臣指责他,就连晁错的父亲都来劝解他。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吴楚等七国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他们叛乱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意思是说,皇帝身边出现了奸佞,要帮助皇帝清剿奸佞。

叛军来势汹汹,一度将朝廷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随后汉景帝召见曾在吴国做过丞相的袁盎询问对策,袁盎本来就对晁错恨之入骨,正好借着借着吴楚七国之乱,请求汉景帝下命令斩晃错来平息事端。汉景帝沉默许久之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说晁错这种做法就是想自己把握朝政。最后景帝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当马车行驶到长安东市时,将晁错腰斩,而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

标签: 晁错汉朝

更多文章

  •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裴松之,南朝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

    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都南京、国号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开国前后,明太祖朱元璋封赏的开国英烈、勋贵中,有好多兄弟伙的。朱元璋自己没有亲兄弟帮助打江山,部下中却有不少亲兄弟齐上阵,为建立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也为自己和家族争取富贵荣华。其中有那么一部分亲兄弟们在明

  •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曹魏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

  •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刚继位为何就处死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秦国,秦惠文王

    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

  • 揭秘: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萧何,汉朝

    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刘邦不仅分封了二十九位列侯,而且还为这二十九位列侯排出了座次。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那么,谁会成为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排位,又有何根据呢?萧何受封食邑八千户,排名第四,次于曹参、张良、周勃,但他的受封深得刘邦庇护。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不就是

  • 解密权阉刘瑾垮台之谜:刘瑾因为何事而倒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太监,明朝,

    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抵达京师,皇帝在东安门举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不可耽误事机,否则的话奴

  • 陈汤与罗马远征军有何渊源 陈汤攻破郅支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汤,名将,西汉名将,西汉

    陈汤与罗马远征军如今甘肃省永昌县的者来寨,也称为古罗马村,现在被认为是西汉时期骊靬古城的遗址,而在当时是国家用来安置罗马帝国的远征军的俘虏,据说这些罗马士兵是在陈汤大胜郅支单于后投降西汉的。西汉时,罗马帝国曾经率大军攻打安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最后被人围歼,主帅被杀。4.5万士兵最后只有6000人突

  • 揭秘让猛将张飞丧命的性格弱点:对部下不够体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三国,名将,

    能用大嗓门吓死人的张飞为何防不住俩小人,揭让张飞丧命的性格弱点,在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张飞绝对是个粗人,不光长得难看,而且还能用自己的大嗓门吓死人。而三国志里总结了张飞一生的致命弱点:“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正是这个弱点最终葬送了张飞的性命。三国志里说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飞爱敬君子而不

  • 解密:晋武帝司马衷为何会一直被成为“白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武帝,司马衷,白痴皇帝,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而人们对他“白痴”的认定,又主要是基于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间,园中池塘边的草丛里,响起了一阵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环顾左右问:“这些小东西是在为官家鸣,还是在为私人鸣呢?”(《晋书.孝惠帝》:“此鸣者为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因为自焚而死的两位帝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自焚,帝王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关于帝王的死法,可谓各式各样均有,不一而足。但是要说到自焚而死的帝王,那就比较少见了,历史上仅有两位:一位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另一位就是后唐末帝李从珂。一、商纣王商纣王,即帝辛(?—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商纣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