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都城从南京迁都到北京 这里边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明朝都城从南京迁都到北京 这里边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67 更新时间:2023/12/27 2:09:12

对明代都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的定都问题:迁都北京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一,朱元璋的定都计划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代,定都南京。早在1533年,朱元璋就攻陷了南京,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初步建立了政权。朱元璋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此后,朱元璋凭借江南的富庶,南京的龙盘虎踞,成功地削平南方诸侯,推翻元代。

但是朱元璋对定都南京还是不太满意。朱元璋认为,金陵虽然是龙盘虎踞之地,但是历代在此定都的朝都是短命王朝、偏安王朝,其寓意不好。朱元璋认为想进一步控制北方,就必须迁都北方。

朱元璋最初考虑的都城分别是开封和自己的家乡——凤阳。洪武元年,朱元璋就下令以汴梁(开封)为北平,以金陵为南京。第二年,又在凤阳建设中都,同时命令江南富豪迁居于此。但是,开封和凤阳久经战乱,破败不堪,已经无法承担首都的重任,朱元璋最终不得不放弃迁都两地的设想。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正式罢北平,改南京为京师。

1391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认为关中“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于是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巡视西安,朱标回来后,将情况告诉给了朱元璋。可正在关键时候,朱标因为风寒去世,朱元璋心灰意冷,不想再折腾了,于是放弃了迁都的计划。

朱元璋没有料想到的是,自己分封的燕王后来发动了靖难之役,当上了皇帝,并且将首都迁徙到了北京,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迁都北方的计划。

二,西安还具有定都的条件吗?

之所以朱元璋看中西安,是因为西安的地理和历史。在地理上,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四面都有易守难攻的关口,被称为“四塞之国”。关中平原可以提供一定的粮食支持,而大后方的四川盆地、河西走廊也可以提供粮食、马匹等重要的资源。在历史上,西周、秦朝、西汉、隋唐等强盛的王朝都定都西安,如果明代定都于此,有点继承汉唐雄风的感觉。

但是现在的西安还能作为首都吗?从唐代之后,中国就没有任何王朝定都于此,这说明西安的地理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地缘政治的变化。在上古时代,河西走廊、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一带的游牧民族没有兴起,关中的大后方那是十分安全,而巴蜀也不能对关中产生威胁,关中的政权只需要重兵防御东边的函谷关就可以了,所谓“独以一面制诸侯”。

但是,现在这些条件不具备了。秦汉以来,蒙古高原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兴起,关中北部面临着游牧民族的直接冲击。唐代以来,西北一带的羌族、吐蕃崛起,他们对关中的威胁更大,例如吐蕃可以随时进攻长安,但是唐代却无法攻入青藏高原。这时候关中的大后方已经成为了大威胁,可谓是腹背受敌。这时候定都西安,就是将自己陷于四战之地。

第二个就是经济重心的变化。唐代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关中也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定都关中有利于控制天下。但是,唐代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同时关中地区的环境破坏严重起来,粮食生产难以自足,关中再也不是富庶之地了。唐代需要从江南运输大量的粮食来供应,后来藩镇割据,粮道经常被截断,唐代皇帝也面临饥饿的风险。针对唐代的问题,宋代才将首都定于开封,这里就是南北运河交通中心。

大运河:唐代的生命线

因此,从以上的两个变化来说,西安早已失去了定都的条件。如果朱元璋迁都西安,那么明代不但不能恢复汉唐雄风,还要在蒙古、羌藏的夹击下被弄得狼狈不堪。

三,北京和南京,谁更符合做首都?

靖难之役后,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徙到了北京。朱棣迁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北京是自己的老巢。但是,迁都北京对于明代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先来说好的方面吧。明代最大的敌人有两个,分别是北方的蒙古和东方的倭寇,并称为“北虏南倭”。朱元璋定都南京,对蒙古的防范自然会削弱,因此朱元璋不得不分封朱棣为燕王,赋予重兵抵御蒙古。但是这种分封又和中央集权严重背离,所以引发了“靖难之役”。朱棣定都北京,直接来一个“天子守国门”,既加强了中央集权,也能够集中重兵对付蒙古,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北京的运输条件比西安好。从江南北京运输物资,可以走京杭大运河,也可以走海路,十分便利。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其平原面积远大于小小的关中平原。因此,定都北京基本不会发生缺粮的问题。

但是定都北京的弱势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同时面临着蒙古和女真两大民族的冲击。在朱棣时期,明代国力强盛,加上自己军事能力强,因此可以保持安稳,并且实现开拓。但是朱棣之后,蒙古和女真对北京带来的压力就太大了,后来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庚戌之变、甲申之变等。

而南京真的就不符合做首都吗?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粮食、税收的主要来源地,而定都南京自然有了经济上的优势。另外,南京位于东南一带,长江一线,定都南京更有利于带动海外贸易的发展,符合大航海时代的发展趋势。如果定都南京,说不定明代皇帝能够更早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武器,对于提升明代的生产力、军事能力那是更有效的。

如果定都南京,明代就不至于将大量的资金用于长城一线的消耗,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或许会带动明代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又说回来,如果明代一直定都南京,难保明代不会成为第二个宋代,当一个偏安南方的王朝,最终还是免不了被灭的结局。

标签: 明朝都城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老朱就没有考虑过定都西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明朝

    还不了解:朱元璋定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为何定都南京,而没有选择西安?朱元璋其实还真考虑过定都西安,只不过后来因为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年迈,再加上西安当时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所以最终,这个构想被放弃了。要想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西安

  • 刘备的带兵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伐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伐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举兵征讨东吴时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趁关羽北伐曹魏发动襄樊之战之时,撕毁与刘备的盟约,偷袭关羽后方,占领江陵等地,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杀害。刘备得知消息后悲

  • 历史上袁绍、袁术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绍,汉朝

    在三国时期的最早阶段,袁绍和袁术兄弟的优势都是非常大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官渡之战前,袁绍、袁术兄弟是汉末群雄中最早两股比较大的实力,可以说他俩本是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可惜袁绍、袁术兄弟不和,各自组成军事联盟互相攻伐——袁绍、曹操、刘表V

  • 刘伯温不是能掐会算吗 刘伯温为何不知道朱元璋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明朝

    还不知道:刘伯温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伯温那么能掐会算的为什么算不到最后朱元璋要杀他呢?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名气很大,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作为朱元璋的第一谋臣,他不光文韬武略,决胜千里之外,而且还料事如神,呼风唤雨,前知500年后晓500载,俨

  • 吕布当初多次易主 吕布最后为何死在曹操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布,曹操

    对吕布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布有勇无谋,几次三番易主,为何最终死于曹操之手?无论从陈寿写的《三国志》,还是后来明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小说,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吕布的武力值在整个三国历史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却最终死于曹操之手,

  • 崔胤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挽救唐朝于水火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崔胤,唐朝

    唐朝自太祖李渊建立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到开元年间,唐朝已 进入了全盛时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天复四年(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还胁迫长安全城百姓相随。百姓们扶老携幼,一路痛哭不止,大骂说:“国贼崔胤引导朱温出卖社稷,才使我们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 深受信任最后又被腰斩,晁错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晁错,汉朝

    汉景帝在位时期为何会爆发七国之乱?发生了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晁错,颍川郡人士,曾经侍奉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位皇帝。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时期,任职太常掌故,之后他被派去跟随学习,学成后拜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又因通晓治国的方法,受到太

  •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裴松之,南朝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

    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都南京、国号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开国前后,明太祖朱元璋封赏的开国英烈、勋贵中,有好多兄弟伙的。朱元璋自己没有亲兄弟帮助打江山,部下中却有不少亲兄弟齐上阵,为建立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也为自己和家族争取富贵荣华。其中有那么一部分亲兄弟们在明

  •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曹魏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