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袁绍、袁术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袁绍、袁术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4/1/4 0:41:03

在三国时期的最早阶段,袁绍和袁术兄弟的优势都是非常大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官渡之战前,袁绍、袁术兄弟是汉末群雄中最早两股比较大的实力,可以说他俩本是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可惜袁绍、袁术兄弟不和,各自组成军事联盟互相攻伐——袁绍、曹操、刘表VS袁术、公孙瓒陶谦

自公元190年至公元199年,中原大地混战不断,陶谦、公孙瓒、袁术等人相继覆灭,最后只剩下袁绍和曹操的最终对决。曹操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逐渐蚕食袁绍势力,最终成功统一北方,成为最大的诸侯。可以说袁家兄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一切都是因为袁绍、袁术兄弟决裂,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反目成仇的呢?

大好局面下的袁氏兄弟

董卓入京之前,袁家可谓东汉第一家族。我们先捋一捋袁氏家族的族谱,袁氏家族自东汉中后期,连续五代都有族人位列三公,所以称作“四世三公”或“四世五公”。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父亲是袁逢,曾担任司空。

袁基、袁术是同母兄弟,他俩是嫡出,而袁绍是袁逢和婢女所生,是庶出。袁逢兄弟四人,老大袁平早逝;老二袁成,字文开,官至左中郎将,早卒。袁逢官至司空,因为袁成无后,所以把袁绍过继给袁成嗣位。这样一来,从宗法上来说,袁绍就成了袁术的堂兄。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何进被十常侍诛杀。当时袁家在京城洛阳势力可谓最强,袁隗任太傅(三公之首)、袁基任太仆(九卿之一)、袁绍任司隶校尉(号称“卧虎”)、袁术任虎贲中郎将(皇宫禁卫)。所以何进被杀,袁绍、袁术兄弟攻入皇宫,把所有宦官诛除殆尽。

宦官、外戚、士人,东汉朝廷的三大支柱,现在外戚代表何进、何苗被杀,宦官集团被连根拔除,只剩下以袁氏为首的士人官僚集团。可以说,这是近百年来士人集团最大的胜利,袁家的声望在诛宦之后,也达到了顶峰。如果没有董卓入京,袁家很可能和王莽一样,来个“禅让”,慢慢夺了刘氏的皇位。

董卓杀了袁隗、袁基,袁家没了领头人

可惜大魔王董卓横冲直撞杀入洛阳,让袁家到手的胜利果实被抢走了。袁氏兄弟自然不肯就此罢休,袁绍逃到渤海,袁术逃到南阳,然后组织起了轰轰烈烈的“讨董联军”。袁绍、袁术一起兵,董卓就把还在洛阳的袁隗、袁基等袁家几十口人全部杀掉。

本来袁隗作为太傅,而且是袁绍、袁术的叔父,是袁家妥妥的族长,但现在袁隗被杀。而且担任太仆的袁基也被杀,让袁家一下子没了领头人,所以袁绍、袁术兄弟都想完全继承袁家的政治遗产,这为日后两人反目埋下了隐患。

第一步:袁绍表奏周昕为豫州刺史

袁绍、袁术兄弟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讨董结束之前。讨董联军虽然名义上以袁绍为盟主,但实际上比较分散,袁绍、王匡等人屯河内,张邈、曹操、刘岱等人屯酸枣,袁术和孙坚屯鲁阳,袁术、孙坚结盟时,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

孙坚是个猛人,关东联军那么多部队,除了曹操和孙坚没人出兵进攻董卓,而且只有孙坚打得董卓连连败退。孙坚一路收复了洛阳,准备继续追击董卓,结果这时候袁绍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表奏周昕为豫州刺史。

前边已经说过了,袁术已经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而且袁术、孙坚的地盘明显更靠近豫州。现在袁绍派自己的手下周昕为豫州刺史,明显就是抢孙坚的地盘,袁术当然不会同意,他派兵击退了周昕,孙坚也放弃追击董卓,带兵返回豫州。

第二步:袁术拒绝袁绍立刘虞为帝

袁绍派周昕去抢孙坚的豫州,这算是兄弟俩第一次暗中较量。第二次则是袁术拒绝袁绍立刘虞为帝的建议,公元191年袁绍、韩馥等人为了否定董卓和汉献帝的合法性,想拥立宗室刘虞为帝,这样能够更直接的和董卓对抗。

为了壮大声势,袁绍专门写信给袁术,希望袁术能支持自己。结果袁术看到汉室衰微,自己早就有了不臣之心,于是他大义凛然的拒绝了袁绍的提议。这让袁绍很不爽,兄弟俩之间的芥蒂更深了。

第三步:各自结盟,彻底反目

经历过周昕事件和拒绝立刘虞为帝后,袁绍、袁术兄弟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逐渐公开化。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大怒。

袁术趁机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曹操、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袁术召回孙坚率军攻打刘表。

此后近十年时间里,袁绍、袁术兄弟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相互攻伐。孙坚攻刘表,被流矢射中身死;曹操几次征讨陶谦,最终成功占有徐州;袁绍在北方死磕公孙瓒,最终成功干掉公孙瓒,占有冀幽青并四州。袁术居然悍然称帝,不久迅速败亡,临死前把帝号让给了袁绍。

小结

袁绍、袁术兄弟反目成仇,拉了一帮子人互相攻伐,简直上演了一幕狗血剧情。虽然最终袁绍更胜一筹,但却在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逐渐被曹操蚕食,丧失了大好局面。如果一开始袁绍、袁术兄弟能够联合起来,那恐怕就没曹操什么事了……

而其实袁绍、袁术兄弟之所以决裂,归根结底都是野心在作祟,两人都有野心,都想当皇帝,自然谁也看不惯谁,谁也不想屈服。加上两人性格不合,袁术看不起婢女所生的袁绍,袁绍看不惯骄傲的袁术,所以造成了兄弟对决的局面。

暑假已经到来,给孩子入手一套《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让孩子从少年时代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绝对会让他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这套书内容详实,物美价廉,值得入手。

标签: 袁绍汉朝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不是能掐会算吗 刘伯温为何不知道朱元璋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明朝

    还不知道:刘伯温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伯温那么能掐会算的为什么算不到最后朱元璋要杀他呢?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名气很大,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作为朱元璋的第一谋臣,他不光文韬武略,决胜千里之外,而且还料事如神,呼风唤雨,前知500年后晓500载,俨

  • 吕布当初多次易主 吕布最后为何死在曹操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布,曹操

    对吕布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布有勇无谋,几次三番易主,为何最终死于曹操之手?无论从陈寿写的《三国志》,还是后来明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小说,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吕布的武力值在整个三国历史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却最终死于曹操之手,

  • 崔胤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挽救唐朝于水火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崔胤,唐朝

    唐朝自太祖李渊建立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到开元年间,唐朝已 进入了全盛时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天复四年(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还胁迫长安全城百姓相随。百姓们扶老携幼,一路痛哭不止,大骂说:“国贼崔胤引导朱温出卖社稷,才使我们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 深受信任最后又被腰斩,晁错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晁错,汉朝

    汉景帝在位时期为何会爆发七国之乱?发生了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晁错,颍川郡人士,曾经侍奉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位皇帝。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时期,任职太常掌故,之后他被派去跟随学习,学成后拜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又因通晓治国的方法,受到太

  •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裴松之,南朝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

    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都南京、国号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开国前后,明太祖朱元璋封赏的开国英烈、勋贵中,有好多兄弟伙的。朱元璋自己没有亲兄弟帮助打江山,部下中却有不少亲兄弟齐上阵,为建立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也为自己和家族争取富贵荣华。其中有那么一部分亲兄弟们在明

  •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曹魏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

  •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刚继位为何就处死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秦国,秦惠文王

    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

  • 揭秘: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萧何,汉朝

    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刘邦不仅分封了二十九位列侯,而且还为这二十九位列侯排出了座次。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那么,谁会成为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排位,又有何根据呢?萧何受封食邑八千户,排名第四,次于曹参、张良、周勃,但他的受封深得刘邦庇护。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不就是

  • 解密权阉刘瑾垮台之谜:刘瑾因为何事而倒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太监,明朝,

    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抵达京师,皇帝在东安门举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不可耽误事机,否则的话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