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家军太威武了!就连戚继光夫人都如此了得!

戚家军太威武了!就连戚继光夫人都如此了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4/1/3 14:59:55

“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被改任为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务。他加紧训练义乌兵,并加强了海防建设。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一两万人乘坐数百艘船大举入侵浙江。十九日,倭寇在象山口东塔、奉化西凤登岸,进至宁海一都团前。二十二日晨,戚继光率领主力部队赶赴宁海。倭寇得到这个消息,就另分三路进犯空虚的台州,一路500多人入侵桃渚,一路2000人泊于健跳圻头,还有一路500多人进犯新河。戚继光分析之后,认为桃渚、健跳之敌威胁尚不紧迫,而新河之敌危害很大,应该迅速消灭之。

二十四日,倭寇在新河附近到处抢掠。当时新河精壮的士兵都出征了,城里都是老弱妇孺,人心惶惶。戚继光夫人正好也住在新河,她是一个果敢坚毅的女人,命令打开兵器库。守库兵很为难,说:“没有将军的命令,谁敢擅自打开库房啊?”戚夫人说:“现在情况紧急,我来担当这个责任。”于是拿出了兵甲武器和火药,并发动妇女,让她们与守城士兵一样穿上军服,排列在城墙上,密布旌旗,放铳呐喊。倭寇远远望去,以为城内已有准备,就没敢进逼攻城。戚夫人的随机应变,帮助明军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戚继光令楼楠、胡守仁等部将驰援新河。二十六日早上,援兵与倭寇在新河城下遭遇。倭寇抵挡不住,慌忙退到一座大院中。经过几番战斗,倭寇大败,向温州逃跑。戚家军追上,又在温岭大败倭寇。

这时,团前的倭寇已经因为戚继光主力的到来而逃遁。而桃渚之敌已经进犯到精进寺。戚继光分析,这股倭寇的目的是想乘机进犯台州府城,于是在二十七日拂晓率兵回援台州。戚家军二十二日去宁海时,士兵只带了三天的干粮,这时已经断粮了。全军空腹急行军70里,于中午赶到台州府城。倭寇果然也是从奸细那里得知府城空虚,城墙颓坏,所以偃旗息鼓一路疾奔,已经进至距府城只有2里的花街了,真是千钧一发。戚家军士兵们又累又饿,颇有怨言,但是戚继光还是决定立即进攻敌人,他鼓励士兵们,先打败敌人,然后再吃饭!

两军对垒,戚家军先以火器射击,然后大部队奋勇冲锋。勇士朱珏一马当先,杀死了一个倭寇大头目,然后又连斩七名倭寇,使得军心大振。两军展开激战。戚继光辛苦训练出来的义乌兵果然厉害,鸳鸯阵更是神奇,很快就把倭寇击败,并马上猛追。倭寇左翼被戚家军压迫,全部被挤到江中,淹死一大片。右翼逃跑了十里被戚家军追上,全部歼灭。战斗迅速结束,此时戚家军的午饭刚刚做好。戚家军此战大获全胜,解救被掳民众5000余人,自己只阵亡3人。

花街之战充分体现了戚家军超强的军事素质,他们饿着肚子长途奔袭,迅速击破并全歼敌军。戚继光高超的判断、指挥才能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时泊于健跳海面的2000名倭寇也已登陆,于五月初一进到台州府城东北的大田镇。而此时戚继光的部队分驻在新河、隘顽等地,在身边的只有1500余人,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是戚继光激励士卒,与倭寇对峙。倭寇见戚家军有了准备,就撤退到大田中渡,又撤退到大石,打算偷袭仙居,窥视处州。戚继光判断,敌人要去仙居,必经过上峰岭,出白水洋。于是先率部到上峰岭埋伏。他命令士兵每人砍一枝松树掩蔽身体,远远看去,就像丛林一样。

五月初四,倭寇果然冒雨沿着上峰岭下谷地中的山路去仙居,单列行军,前后绵延20里。倭寇的前锋和后卫都是最强的精兵,而中间部分则比较弱。戚继光等倭寇走过一半,才下令进攻。戚家军抛开松枝伪装,奋勇冲下山去。

倭寇人数虽然比戚家军多,但是分散在20里的范围内,远不如戚家军集中。其精锐从头尾断断续续赶来,打成了添油战术,所以反被戚家军打败。戚继光还在北山下立起白旗,宣言说:“被迫胁从倭寇的良民,快到此旗下来投降,可免一死。”于是有几百人都跑到旗下来投降。

倭寇抵挡不住,就抢登上界岭,据险顽抗。上界岭峻削如柱,顶部虽然宽阔,却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必须鱼贯攀援,才能上到顶部,否则就会掉下山涧摔死。但是英勇的戚家军将士用盾牌和长矛配合,向上猛攻,居然攻上了山头。当戚家军大部队蜂拥而上,摆开了鸳鸯阵后,倭寇就更加没有机会了,被杀的、从悬崖跌落的不计其数。剩下的残寇拼死攀岩下山,跑到白水洋,躲进朱家大院。戚家军用鸟铳进攻,拆毁院墙,用狼筅将屋顶顽抗的倭寇扫落。倭寇无路可走,有的下跪求饶,有的自杀,有的投火自焚。上峰岭、上界岭、白水洋,戚家军一连三战全胜,全歼敌人,解救被掳男女1000余人,自己只阵亡3人。

十五日,戚家军又取得藤岭战斗的胜利。十七日,自宁海团前逃跑的倭寇2000人在温岭东南的长沙登陆。戚继光周密部署,水陆配合,于二十日对这股倭寇发动了突袭。倭寇猝不及防,败退夺船逃跑,但船只又被戚家军奇兵焚毁,泅水逃命的,又遇上飓风,全被淹死;而局促于海滩的则全被歼灭。事先分兵出去抢掠的300名倭寇趁夜驾船出逃,也被戚家军水师消灭。

这样,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联系到倭寇强悍的战斗力,戚家军的战绩就更加令人惊叹了。与此同时,进犯宁波、温州等地的倭寇也被其他明军消灭。

在台州大捷的次年,倭寇又进犯温州,很快就又被戚家军消灭。从此以后,倭寇再也不敢进犯台州,浙江的倭患彻底平息了。

更多文章

  • 晋国的产生竟是因一个玩笑 曾雄霸中原近六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国,司马昭,司马炎,司马睿

    中国历史上,有个国家是开玩笑开出来的。它雄霸中原六百余年,独特得很。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就是喜欢幽默的欧洲民族,也非常稀罕的吧。史料说,周武王打下江山,建立了周王朝后不久就去世了,年纪尚小的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承了王位。有一个叫“唐”的地方发生叛乱,辅佐成王的大臣姬旦,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

  • 唐朝唐宣宗李忱因立储纠结带来的严重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唐宣宗,皇帝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

  • 康熙:只因得过天花而继承皇位且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帝,康熙

    清朝有一种病,几乎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怕,就连皇室也怕。那就是天花,在当时是很难治愈的,十有八九就死了。顺治帝爱心觉罗福临最宠爱的董鄂妃就是死于天花。康熙也得过天花,但是奇迹般的好了,因此留下了一脸的麻子。爱新觉罗玄烨本来没什么机会被立为储君的。顺治帝24岁病逝前,想不遵祖制,以从兄弟为继承人。但他的愿

  • 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周瑜,庞统,曹昂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

  • 薄姬曾是项羽部将之妾为儿子蛰伏多年终成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薄姬,汉文帝,汉朝

    今天呢,咱们来说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说她普通呢,因为她就是当了刘邦的妃子,然后生下一个儿子,最后自己成为了皇太后,说她不普通呢,她也确实不普通,为什么呢?咱们下面看!大家根据我上面的描述应该知道了我说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了吧!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她的那个时代有吕后呢,大家应该

  • 苏东坡是陶渊明“死忠粉” :曾作无数篇模仿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陶渊明,晋朝,

    南朝诗人大多穿着华贵的衣服,游走在园林亭台,在胭脂气味里,听着琴瑟悠扬、笙箫吹断。但有一个诗人,穿着粗服布鞋,漫步在田野垄埂,在菊花清香里,看着炊烟升起、麦浪千重。最大的乐趣是喝酒,不醉倒不停杯。生前,天下人只知道他有骨气;死后,他写的诗名气越来越大,成超一流的诗人。千古大才子苏东坡也是他的“死忠粉

  • 长平公主悲惨的最后结局: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公主,崇祯,明朝,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子。皇帝已经为她选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显为驸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势让婚礼一推再推。农民军攻占北京城的

  • 古代皇帝究竟怎么吃饭 揭秘皇帝吃饭的御膳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吃饭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

  • 著名反贼之弟宇文士及为何深受隋唐四代皇帝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士及,名将,反贼,

    唐太宗一代雄主,虽然经历过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但是继位之后的他对大唐,对中国历史都是有贡献的,所以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好的君王。不过再好的君王,也都有敢于,乐于去拍马逢迎的臣子。这个臣子或许并没有太多的实干才能,但是他会判断形势,也特别会揣摩君王的心思,尤其是皮厚,是典型的官场老

  • 历史上的“华妃”:为人和蔼 四个儿女全部幼年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妃,年妃,年羹尧,

    年贵妃的父亲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的年遐龄。她的哥哥则是大名鼎鼎、战功卓著的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年氏于康熙五十年,由康熙皇帝指婚为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胤禛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的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和康熙六十年十月,年氏先后为雍亲王胤禛生下第七子福宜和第八子福惠。雍正即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