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为什么放过侮辱他的屠夫?背后什么原因?

韩信为什么放过侮辱他的屠夫?背后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2 更新时间:2024/1/21 14:15: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按现在的主流眼光,韩信是个很奇怪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说他“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穷和懒,似乎成了韩信的标签,他也一天天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被人讨厌着,直到被逼做出改变。

韩信肯定是读过书的,而且读过不少,因为他编过兵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张良、韩信次第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野路子出来的人打仗厉害是可能的,但要总结出军事思想,本人的文化水准一定要够。

而且韩信很可能是个贵族之后,因为他有佩剑,剑乃“百兵之君”,一个八倍贫农肯定是没有剑的,结合韩信穷得没饭吃这一条,他应该是个落魄贵族,身上最值钱的估计就是那把祖宗留下来的佩剑。不料,这把佩剑却给韩信带来了巨大的侮辱。

韩信这样一个又穷又懒混饭吃的“废物”(如果没有后来,这个称号的确很符合他),整天没事就带着剑上街转悠,这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

一个屠夫拦住了韩信,恶狠狠地说:“看你个子比我高,总佩戴着剑四处走,可我知道你其实就是一个胆小鬼。假如你不怕死,那就拔出你的剑,一剑刺死我;不然,你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屠夫便双手叉腰,岔开了双腿,眼神极尽蔑视之意。韩信盯着屠夫看了一会儿,俯下了身子,匍匐在地,从屠夫的胯下爬过去。

当时集市上很多人, 都讥笑韩信是一个懦夫······

这个“懦夫”还真不幸地差点饿死,因为他的长期饭票——亭长家女主人不乐意了,天天提早做好饭吃了,等韩信准时来的时候,已经没东西吃了,韩信“知其意,怒,竟绝去”。

走是走了,饭总得吃,韩信就跑去河边钓鱼,可半天还钓上来一条,差点饿死,幸好有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婆婆可怜他,给他送饭吃,一连送了几十天。

韩信就高兴了,对老婆婆说我以后肯定好好报答您!老婆婆不屑一顾:你也好意思说!好好个大男人自己都养不活,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送吃的,谈什么报答!

史书没有记载韩信的反应,可能是羞愧地无地自容吧,后来项梁起兵吴中,渡江西向,路过淮阴时,韩信仗剑从之,从此开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汉朝建立后,刘邦分封诸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他的老家淮阴,就在楚国治下。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史记·淮阴侯列传》

对他的恩人与仇人们,韩信给了老婆婆千金;给了亭长百钱,还训了一句;给了屠夫一个职位,并解释了自己不杀他的原因——杀之无名。

从过往经历看,韩信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不屑务农,不屑为吏,更不屑经商,于是落到差点饿死的地步,他厚着脸皮去蹭饭,他忍着屈辱钻人胯下,只为自己的追求。

韩信的追求是什么呢?大概是功名吧,一旦看不到获得功名的希望,他都会果断跳槽。而在秦朝杀人,取功名之路就断了,要么身死要么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总的来说,韩信的思想跟那个时代许多人是一样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分封制意味:国士待我,国士报之,所以才有“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

在韩信看来,自己功高,刘邦就得裂土以封功臣,这样我才会为刘邦卖命嘛,可关键是,这时候分封制已经逐渐被郡县制代替了,皇帝们不会再把权力分给别人了,他们只要臣子无条件的效忠和自家万世一系的权力,异姓王这种威胁,该清除清除。

标签: 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康熙最宠爱的汉妃是谁?恪妃为他生育了多少个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恪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恪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继位前期,后宫妃嫔大多出于满蒙之家,然而,就在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后宫的汉妃逐渐多了起来,康熙每次南巡都会携带汉族出身的女子回宫。不过,由于这些女子出身低微,所以她们的位分普遍不高。在康熙后宫中,有55位后妃被记载于史

  • 揭秘清朝后宫制度,皇后和常在的宫分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清朝

    古代帝王的妃子有很多,所以他们的开销也很大,那么古代不同等级的后妃她们的工资待遇差别有多大呢?古代后妃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呢?皇帝的私密日记里面都记录着啥?下面大家就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帝王规定后妃管理制度,大体相同,各有差异。自秦到清,历代君王,通过迎娶人数众多的嫔妃,既为了满足皇

  • 关羽与夏侯惇大战被阻止,他们俩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关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里,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刘备军被曹操击败, 小沛被沦陷,刘备逃出城去,投奔袁绍。而关羽被曹操军包围下邳城,结果城破兵败被擒。因此,刘、关、张三人在这次战斗中走散。曹操抓到关羽之后,非常欣赏爱惜他的才华,希望关羽能归

  • 姜维的九次北伐引起众怒,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姜维,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六次北伐,威震曹魏,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虽然搭上了并不老的命,但是也逼得司马懿做缩头乌龟,面对诸葛亮送来的女人头巾和衣服,也不敢出战。甚至最后诸葛亮死了,司马懿还心有余悸,不战而退,留下“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笑料。诸葛亮死后

  • 吕雉独揽大权15年之久,她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雉,汉朝

    吕后独揽大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一介草民成长为一代帝王,他有自己的传奇。其实,吕后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她以刘邦结发妻子的身份,与刘邦同甘共苦,为家庭操劳,为丈夫牺牲,受尽辛劳和苦楚,甚至经常面临危险,朝不虑夕,然而,她挺过来了,成了汉朝的第一个皇后,

  • 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历史上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郭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郭嘉故事,欢迎关注哦。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一定了解“颍川”这个地名,其特产就是名士。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位来自颍川的名士“郭嘉”,一个连老天爷都妒忌他才华的人物。想必很多人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说明了两个观点,一是郭嘉的实力在诸葛亮

  • 谦妃有多受宠?生下的儿子却被乾隆厌恶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谦妃,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雍正宠妃谦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清朝众多皇帝中,雍正算得上最清心寡欲的皇帝了。从登基开始,雍正后宫妃子的数量就迟迟不增,对待嫔妃们也都是平淡无奇,并没有特别宠爱谁。到了晚年,雍正才逐渐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后宫女人身上,除了早年的齐妃、皇后年氏,就当属谦妃

  • 朱元璋明知西汉有七王之乱 朱元璋为何还要大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藩王

    对朱元璋封藩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武大帝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清朝文献通考》提起明朝,不得不说起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这一位帝皇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特别的是,朱元璋本身并非皇族,甚至还沦落到去当和尚,后续还过上了乞讨的生活。他

  • 唐高宗真的软弱无能,毫无作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的性格导致后人很容易将他和懦弱无能的皇帝画上等号。很多人就只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武则天的丈夫,大唐最后的基业也毁在他的手上,从而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无能的人。要我说,李治的功绩并不比李世

  • 南宋最有为的皇帝赵昚,为何要把皇帝早早让给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赵昚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赵构崩于德寿宫中,宋孝宗赵昚听闻后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赵昚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昚禅位于赵惇,赵惇即为宋光宗。赵昚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后改名重华宫。群臣为其上尊号为寿皇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