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流氓皇帝”朱元璋生前占有过多少女人?

“流氓皇帝”朱元璋生前占有过多少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1/18 19:04:36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

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

《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朱元璋死前碰过的女人不低于40名。

具体见《国榷》中记载,有昭敬充妃胡氏、成穆贵妃孙氏、淑妃李氏、安妃郑氏、庄清安荣惠妃崔氏、安妃达氏、碽妃、宁妃郭氏、惠妃郭氏、顺妃胡氏、郜氏、韩氏、余氏、杨氏、周氏、贵妃赵氏、贤妃李氏、惠妃刘氏、丽妃万氏,等等。

网络配图

朱元璋对女人管理很严,甚至很残酷。一旦发现身边的女人对他不忠,或如刘邦的老婆吕雉那样有“红杏出墙”之嫌,那必死无疑。民间有一种说法,朱棣非马皇后所生,其母亲是碽妃。但生下朱棣后,碽妃便受铁裙之刑惨死。

“铁裙刑”是中国古代男人惩罚不忠女人的一种酷刑:将铁片做成刑具,形如裙子,逼犯人穿到身上,然后把“裙子”放在火上烘烤。刑具受热,犯人的皮肉如被烙铁烙,其惨状不言而喻,结果可想而知。

碽妃怀孕不足月便产子,受铁裙之酷刑。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对待自己早产的女人?原来朱元璋怀疑她与人私通怀孕。当然,朱棣生母之死是一种民间传说,并不真实。但是,从中透露出朱元璋对待不忠女人的态度,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汉、明两朝的帝王们,在生活上都是很荒淫的,两朝都出了很多风流帝王、荒淫皇帝。如汉武帝“金屋藏娇”、汉成帝“牡丹花下死”、明武帝“豹房纵欲”、明世宗“炼丹恋色”。

但是,朱元璋虽有众多嫔妃,连政治对手的女人也不放过,却独独没有“荒淫皇帝”的骂名,令人称奇。

刘邦不同了,同样是开国之君,民间则认为他是一位“流氓皇帝”。这到底为何?对性生活的态度决定历史形象。

刘邦与朱元璋历史形象的明显区别,也许还与他们各自的生理需要不同有关,不过最终还是各人在对待女色、对待妻子(皇后)态度上的不同所致。

网络配图

在历史上,朱元璋的残忍和狠毒是出了大名的,不少学者称其为屠夫皇帝,一点也不为过。朱元璋掌权和统治时期,一个个功臣,一个个文人,莫名其妙地在他的屠刀下丧命;就连一些远离政治的女人,也遭到了他的欺辱和残害。这些苦命的女人中,有村野女巫,有民间才女,有青楼娼妓,有属下婆姨,有功臣老婆,也有朱元璋本人自己的女人。翻阅史料,关于朱元璋残害女人的记载,让人触目惊心。

一个女巫因为懂些天文异术而被“戮于市”,一个才女因为被送上门而被“诛之於市”,一个娼妇因为陪将士过夜而被“诛之”,一个歌姬因为身着华丽服饰而被“劓去鼻尖”,华高、胡大海的婆姨因为尊僧信佛而被“投于河”,常遇春的老婆因为独霸老公而被“肢解”,徐达的老婆因为口无遮拦而被“杀于其第”,朱元璋残害女人的行径令人发指。除了残害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女人,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女人也极其残忍,极其卑劣。

朱元璋称帝后,同历代皇帝一样广蓄美女,大批花季少女进入后宫。为了抑制宫女的正常生理需求,防止宫女们给他戴绿帽子,朱元璋竟然下令像“阉割”男人那样“幽闭”宫女,“于牝(按:阴户)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火消减”,以至于“女往往多死”(《耳谈》)。这种像处置畜生一样处置宫女的方式,可谓变态至极。此外,朱元璋对那些在浣衣院干粗活的罪妇也痛下杀手,出自朱元璋身边“御卫大驾”俞本之手《纪事录》记载“上疑其通外,将妇女五千余人,俱剥皮贮草以示众”,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惨绝人寰四个字。

宫女遭受如此摧残,那些妃嫔们也是命悬一线,说不定一件什么事儿就会让朱元璋拿起屠刀。碽妃因为早产,提前一个月生下了朱棣,就让朱元璋觉得像吃了苍蝇,被赐以“铁裙”之刑,活活将其烫死;郭宁妃李贤妃、葛丽妃在朱元璋的一次暴怒中同时获罪被杀,三具尸体装在一个大箩筐中,埋于太平门外。后来,朱元璋冷静下来,怒气稍解,便想将三人分开重新安葬,但三具尸体已腐烂在一起,只好在旁边立两个坟丘作三妃墓。

洪武十四年(1381),宫中发生了一件丑闻,有人在御河中打捞出一个未足月的婴儿,显然是后宫妃嫔堕胎后扔掉的。对于这一宫禁秽乱,朱元璋闻讯后火冒三丈,无端怀疑是寡妇出身的胡充妃所为,于是亲手将她杀死,弃尸城外。后来,朱元璋想到胡充妃年近五十,不大可能做出这类荒唐事来,于是诏封其为昭敬皇妃。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御河弃婴一案之谜团却一直窝在朱元璋心中。洪武十七年(1384),有人密报胡美和他女婿曾秘密来往于宫廷,这便引起了朱元璋对胡顺妃的怀疑。

于是,胡顺妃就成为堕胎案的又一个牺牲品。

网络配图

朱元璋的妃嫔中,有很多人是被朱元璋处死的,有些妃嫔甚至像死狗死猫一样被抛尸荒野。有些妃嫔虽然侥幸陪伴朱元璋走完了有生之年,但她们自己也同时走到了生命尽头。李贤妃聪明俊秀,知书识礼,体恤宽厚,颇有心计,做起事来当断则断,干净麻利,很有政治家风度,被朱元璋称赞为汉朝班婕妤。朱棣为燕王时,曾派人秘密接触李贤妃,希望她能说服朱元璋立他为太子,被李贤妃严词拒绝。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重,担心李贤妃这位才女将来会步吕后、武则天后尘,篡夺朱氏江山,便令其自尽,以绝后患。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残害女人,死的时候也狠心拉上了一批女人。据《明史》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朱元璋病重期间,翁妃、李淑妃在一旁侍奉汤药,朱元璋舍不得这两位年轻貌美的妃嫔,便拉着她们的手,一人赐给一条白练,命其自杀殉葬。朱元璋临终前,还宣布:“凡殉葬宫人,父兄皆得升官,辈辈世袭。”一些熬不出头的宫人自知苦海无边,宁愿用一死来为家人挣下一份产业,被迫主动为朱元璋殉葬。据明人郑晓在《今言》和清初毛奇龄在《彤史拾遗记》记载,朱元璋死后,在明孝陵陪葬的妃子有四十六人之多。

六百多年过去了,朱元璋留给后人的形象是礼贤下士,待时而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励精图治,勤政廉洁;严刑峻法,刚猛治国;心狠手辣,诛灭功臣。然而,通过这些零散的材料,却让人看到朱元璋对女人近乎疯狂嗜杀行径的另一副面孔,加深了对朱元璋性格和作风的一些感性认识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纳兰明珠是如何从侍卫做到权臣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清朝人士,字端范,属于满洲正黄旗。康熙时期,他担任过不少要职。在职期间,纳兰明珠作出了不少成绩,受到康熙的重用,后因朋党之罪被罢免官职,虽然之后又恢复了官职,却不再受重用。纳兰明珠出生贵族,家世显赫,所在的纳兰家族与当时的皇室一族有亲戚关系,之后又因迎娶了英亲王的女儿而成为康熙的堂姑父。纳

  • 秦始皇从来都不是暴君 被司马迁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从来都不是暴君,你相信吗?人们对秦始皇的印象,莫过于是一个爱滥杀无辜,生活奢侈的暴君。这个千古一帝,除了一统天下留下的名声之外几乎全是骂名,而史学家近日发现,秦始皇从不乱杀无辜,当然也不是暴君。秦始皇留下千古骂名,大部分原因是处于后世杜撰的史书,这些史书中记载了诸如焚书坑儒滥杀功臣等事迹,而后

  • 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曹操不称帝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

  • 史上帝王陵墓陪葬妃嫔最多的皇帝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空中

  • 揭秘:贪官严嵩为何会被会嘉靖皇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严嵩

    严嵩(1480-1565),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擅朝政达二十余年。明世宗奉道教神仙,政事荒怠。严嵩侍奉虔诚,善写应制文词,颇受宠信,被擢为首辅。他握权久,通引私人居要职。子为侍郎,孙为锦衣中书,宾客满朝班,姻亲尽政要。又网罗党羽,朝中大臣大多投靠之。严嵩子严世蕃善揣上意,谄幸弄权

  • 数千年来我们都错了 他才是三国最废物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皓

    谈起三国时最废物的人,大家异口同声:阿斗,其实不然。当我们纵观《三国演义》这部四大名著之一时,乱世之中,豪杰辈出,但渣渣也层出不穷,但谁又是最渣的一位呢?网络配图刘禅?其实不然,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幼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

  • 揭秘范蠡从越王勾践的骨相中看出啥致命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范蠡

    从本质上说,相术是占卜的一个分支,而占卜的根本目的,是预测将来,从而趋利避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面貌各不相同。经过漫长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累积,人们透过一个人的相貌神色,可以大致揣测他的性情,高明者甚至能够预测一个人的福祸寿命。这类技能出现得很早,比如春秋时期的音乐家师旷,与周灵王的太子晋之

  • 揭秘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邬思道

    雍正王朝这部影视作品一出让人深深的记住了邬思道,不禁有人问到邬思道,历史上真有其人吗?这个答案显然至今都没有得出结论。这个拄着拐杖的瘸子却成为了师爷的标杆人物,成为了行业的一个准则,其究竟是一个什么身份呢?其邬思道结局如何呢?网络配图邬思道是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每每参加科举考试均没有上榜

  • 晚清胡林翼:恶人陷害他谋反差点"证据确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林翼

    晚清时期,太平军横扫天朝,八旗子弟酒囊饭袋,朝廷只能让汉人来建立地方武装维持大清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清朝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有荣誉就会有诽谤,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曾受到过一些保守人士和蔑视他们的人的攻击,胡林翼自然也不例外,可他却非常幸运。原因很有戏剧性。胡林翼字贶生,号润

  • 李自成攻破京城在即 为何崇祯不学赵构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

    很多历史爱好者在看待明朝的历史时,都会发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年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崇祯皇帝为何就不迁都南京?众所周知,明朝开国时定都南京。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是南京一直是陪都的地位。要知道在当时东南沿海还没有严重的农民起义问题,这里经济富庶,加上长江天险,短时间内满清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