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纳兰明珠是如何从侍卫做到权臣之位的?

纳兰明珠是如何从侍卫做到权臣之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29 更新时间:2024/1/21 4:51:59

纳兰明珠,清朝人士,字端范,属于满洲正黄旗。康熙时期,他担任过不少要职。在职期间,纳兰明珠作出了不少成绩,受到康熙的重用,后因朋党之罪被罢免官职,虽然之后又恢复了官职,却不再受重用。

纳兰明珠出生贵族,家世显赫,所在的纳兰家族与当时的皇室一族有亲戚关系,之后又因迎娶了英亲王的女儿而成为康熙的堂姑父。

纳兰明珠的仕途比较顺利,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一个小小的侍卫逐步成为身兼双重重要职位的朝廷重臣,权倾一时。做官多年,纳兰明珠的功绩不少,在一些重大事件中都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议撤三藩事件中,康熙召集大臣商议是否同意吴三桂等人撤藩的请求,只有米思翰、莫洛和纳兰明珠主张撤藩,其他多数大臣对此保持沉默不表态,最后康熙提出不论是否撤藩吴三桂等人都回反,不如先发制人,于是批准了吴三桂等人撤藩的请求。吴三桂立马造反,朝中不少请求处死倡议撤藩的人,然而康熙力排众议,保下了他们。最后三藩终被平定,纳兰明珠也因为议撤三藩这个契机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用。此后,纳兰明珠在议剿台湾、抵御沙俄等事件中也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晚年,纳兰明珠虽因在朝廷中独揽朝政、贪污受贿被人弹劾而被康熙罢免官位,然而纳兰明珠一生无比辉煌,晚年令人遗憾的结局并不能掩盖他一生所作出的功绩。

纳兰明珠怎么死的

纳兰明珠曾经从一个小小的侍卫成为了一个权倾一时的重臣,从中可以看出纳兰明珠对此作出的付出以及他自身的才能,然而,纳兰明珠最后的结局却是二十多年得不到重用,最后郁郁而死,令人不禁感慨。

纳兰明珠出身贵族,家世显赫,他的仕途较其他人比起来显得比较顺利。自担任侍卫开始,纳兰明珠就凭借其自身的努力和才华不断升官,在担任兵部尚书时因训练士兵之事而得到了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后因为议撤三藩这件事而从此受到康熙皇帝倚重。

纳兰性德在当官前期,在诸多重要事件中都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议剿台湾事件中纳兰明珠推动了出兵进剿台湾以彻底解决台湾问题;抵御沙俄事件中纳兰明珠作为中方代表与俄国谈判,严厉驳斥俄方的无理取闹,促使俄国同意和平谈判。

然而,在纳兰明珠身兼双重要职,权倾朝野后,他却开始独揽朝政,利用权力排除异己,贪污受贿,枉费康熙皇帝对他的信任。最后被御使郭琇弹劾其结党营私,康熙出于打击纳兰一党的用意罢免了纳兰明珠的官职。虽然之后因跟随康熙出征葛尔丹而官复原职,却在此后多年都未受到康熙的重用,最后郁郁而死。

虽然纳兰明珠晚年失势,但不能否认的是,他这一生为清代作出了不少贡献,他那令人遗憾的结局不能掩盖住他这一生的光辉功绩。

纳兰明珠的儿子

纳兰明珠总共有三个儿子,分别为纳兰性德、纳兰揆叙以及纳兰揆方三人。其中,纳兰性德与他的弟弟纳兰揆叙两人都非常有才华和学识,有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

纳兰性德是纳兰明珠的长子,字容若,在后世被人熟识和传颂的纳兰容若就是他。他属于满洲正黄旗,家世极为显赫。纳兰性德此人博学多才,他从小就熟读诗歌书籍,文武双全。之后他师从徐乾学,并在两年中主持编辑撰述了《通志堂经解》,因此事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纳兰性德最为被世人所熟知的是他的诗文才华,他所写的诗文在如今依旧被人所传颂。《纳兰词》就是纳兰性德的作品,不仅在清代文人中极有声誉,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也占有无比光彩的地位。

纳兰揆叙是纳兰明珠的次子,字凯功,也属满洲正黄旗。与他哥哥纳兰性德一样,纳兰揆叙也非常有才学。不仅在政治上较为丰富的仕途经历,他在文学史上也有其光彩的一席之地。纳兰揆叙的著作如《益戒堂集》等也都被世人所流传。

纳兰揆方是纳兰明珠的三子,与他的两个哥哥相比,他则显得比较平庸。反而他的两个在他死后被过继给纳兰揆叙夫妇的儿子都走上仕途,各经历其自身的荣辱兴衰。

总的来说,纳兰明珠的儿子们都没有只依靠父亲的光彩而被世人所熟记,他们凭借着自身的才华闪耀在历史长河中,让世人牢记住他们的名字而不是纳兰明珠的儿子这几个字。

标签: 纳兰明珠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从来都不是暴君 被司马迁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从来都不是暴君,你相信吗?人们对秦始皇的印象,莫过于是一个爱滥杀无辜,生活奢侈的暴君。这个千古一帝,除了一统天下留下的名声之外几乎全是骂名,而史学家近日发现,秦始皇从不乱杀无辜,当然也不是暴君。秦始皇留下千古骂名,大部分原因是处于后世杜撰的史书,这些史书中记载了诸如焚书坑儒滥杀功臣等事迹,而后

  • 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曹操不称帝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

  • 史上帝王陵墓陪葬妃嫔最多的皇帝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空中

  • 揭秘:贪官严嵩为何会被会嘉靖皇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严嵩

    严嵩(1480-1565),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擅朝政达二十余年。明世宗奉道教神仙,政事荒怠。严嵩侍奉虔诚,善写应制文词,颇受宠信,被擢为首辅。他握权久,通引私人居要职。子为侍郎,孙为锦衣中书,宾客满朝班,姻亲尽政要。又网罗党羽,朝中大臣大多投靠之。严嵩子严世蕃善揣上意,谄幸弄权

  • 数千年来我们都错了 他才是三国最废物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皓

    谈起三国时最废物的人,大家异口同声:阿斗,其实不然。当我们纵观《三国演义》这部四大名著之一时,乱世之中,豪杰辈出,但渣渣也层出不穷,但谁又是最渣的一位呢?网络配图刘禅?其实不然,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幼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

  • 揭秘范蠡从越王勾践的骨相中看出啥致命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范蠡

    从本质上说,相术是占卜的一个分支,而占卜的根本目的,是预测将来,从而趋利避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面貌各不相同。经过漫长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累积,人们透过一个人的相貌神色,可以大致揣测他的性情,高明者甚至能够预测一个人的福祸寿命。这类技能出现得很早,比如春秋时期的音乐家师旷,与周灵王的太子晋之

  • 揭秘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邬思道

    雍正王朝这部影视作品一出让人深深的记住了邬思道,不禁有人问到邬思道,历史上真有其人吗?这个答案显然至今都没有得出结论。这个拄着拐杖的瘸子却成为了师爷的标杆人物,成为了行业的一个准则,其究竟是一个什么身份呢?其邬思道结局如何呢?网络配图邬思道是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每每参加科举考试均没有上榜

  • 晚清胡林翼:恶人陷害他谋反差点"证据确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林翼

    晚清时期,太平军横扫天朝,八旗子弟酒囊饭袋,朝廷只能让汉人来建立地方武装维持大清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清朝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有荣誉就会有诽谤,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曾受到过一些保守人士和蔑视他们的人的攻击,胡林翼自然也不例外,可他却非常幸运。原因很有戏剧性。胡林翼字贶生,号润

  • 李自成攻破京城在即 为何崇祯不学赵构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

    很多历史爱好者在看待明朝的历史时,都会发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年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崇祯皇帝为何就不迁都南京?众所周知,明朝开国时定都南京。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是南京一直是陪都的地位。要知道在当时东南沿海还没有严重的农民起义问题,这里经济富庶,加上长江天险,短时间内满清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 崇祯是个好皇帝,为何明朝依旧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

    说起古代的几百位皇帝,那故事可就多了,有开国的先驱,有治世的明君,也有亡国的昏君。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他不是无能,只是在大势面前,他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而已。网络配图崇祯皇帝,是一位悲情的主啊!崇祯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皇帝,他不好色不好财,英明能干又勤政爱民,想想这样的皇帝,历史上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