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能专心杀敌全靠他,要不是因为他,曾国潘早下台了

曾国藩能专心杀敌全靠他,要不是因为他,曾国潘早下台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3/12/31 21:26:01

有清一代,满汉大防。国学大师章太炎在《社会通铨商兑》里说:满人得国几三百年,而满汉种界厘然犹在。

朝廷里的重要官职,都安排两个人,但凡有一个汉大臣,就要对等的设一个满大臣。比如六部尚书,就是一个满尚书,一个汉尚书。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里,却有一个满族亲贵,虽然自己身为满人还是宗室,却重汉轻满。这个人就在咸丰朝的实权人物肃顺

咸丰年间,肃顺得势的时候,对部下极其霸道,呼来喝去,但是这种做法只限于对满人,他对汉人则极为客气。肃顺的口头禅是:咱们旗人混蛋多,懂什么。汉人得罪不起,他们那支笔厉害得很。甚至连受贿的时候,他也只要旗人的,不要汉人的。他手下网罗了很多汉族大臣或名士,像陈孚恩、匡源王闿运、高心夔等,这些人都非常乐意为他效劳。

肃顺的另一贡献是,他主张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等一帮汉臣,还帮左宗棠化解了政治危机。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湖南出了一大批将帅,肃顺最早知道这批人可以依赖。平日里和幕府人士聊天的时候,对曾国藩、胡林翼这批人也赞不绝口。

当年曾国藩出师不利,言官纷纷弹劾,一向没有主见的咸丰想撤掉曾国藩,肃顺说:胜败兵家常事,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不如让其戴罪立功。咸丰被肃顺说服,曾国藩这才能够专心杀敌,最后平定了太平天国。

标签: 曾国潘咸丰肃顺

更多文章

  • 为何三个皇帝轮流登基,却最终让明朝跌入了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万历皇帝

    公元1620年,大明朝万历皇帝咽气了,这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长达48年的执政时间里,明朝曾经经历过“万历三大征”的辉煌,也经历过“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国家曾经因为张居正变法而一度中兴,也曾经因为万历派遣太监收矿税而弄得民怨沸腾。当然万历皇帝最有名的还是他曾经三十多年不上朝,躲在宫中不与官员

  • 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西域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派出一支以车令为首的使者团,带着金银财宝和一匹用金子制作的马,前往西域大宛国(现土库曼斯坦境内)换取汗血宝马。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杀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消息传到汉朝之后,汉武帝刘彻大怒,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决定派兵攻打大宛,以雪此恨。这时,深受武帝宠

  •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后来还建了一座亭子感谢司马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上官尚光,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基本上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这个故事讲的是,只有七岁的司马光能在这么慌乱的时刻,如此迅速地寻找到解决办法实属不易,的确值的大家钦佩。但在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司马光身上的时候,似乎漏掉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从水缸里出来的孩子是谁?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和司马光同岁,是司马光从小

  • 满清名臣孙嘉淦的生平简介,孙嘉淦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乾隆

    初入仕途孙嘉淦早年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任庶吉士,随后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敢言直谏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登基之初,大臣们皆不敢直言进谏。孙嘉淦首先上疏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孙嘉淦的上疏颇有含沙射影的嫌疑,雍正帝闻之,大怒,并斥责翰林院掌院

  • 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李嗣源最后为什么能坐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嗣源

    李嗣源之所以能够当皇帝,那就是一部大戏。唐庄宗李存勖是一代战神,打下一片江山,称帝建立后唐。但是他当皇帝不久,就开始贪图享乐,宠幸宦官,并经常和优伶一起唱戏厮混,朝政渐渐变得非常混乱。比如有一件混乱事,就是派遣魏州军去戍守瓦桥关,戍守期满,士兵本来应当回魏州,却不让士兵回来。结果士兵不干了,以皇甫晖

  • 乾隆那么信任钮祜禄·讷亲,只因一句话就把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钮祜禄·讷亲,清朝

    清朝名臣钮祜禄·讷亲,是乾隆最为倚重的大臣。虽然年轻,却排在顾命大臣张廷玉之前,可谓显赫之极。但为何乾隆听到一句话后,立刻将他赐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讷亲是满洲镶黄旗人,他是清朝开国功臣、恩封一等公的额亦都曾孙,康熙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父亲尹德,官居领侍卫内大臣。康熙的教昭仁皇后,是他的姑母。早

  • 叱咤风云一生的君王最后竟然是被饿死的?历史上被饿死的三位“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齐桓公;赵武灵王;梁武帝

    饿死这个词语本来以为是百姓的专属,但仔细梳理历史,被饿死的王者、皇帝竟然多达数十位以上,这一数字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起初我想尤其那些最后落得悲惨下场的皇帝无非都是些傀儡,或者毫无政治能力的青年或者儿童,但仔细一看完全不是这样。在饿死的王者之中,赫然写着“齐桓公、赵武灵王和梁武帝萧衍”的名字。这三个人无

  • 足利义满有过篡位的想法吗?足利义满是被暗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足利义满,日本

    田中义成、今谷明等学者认为足利义满有篡夺皇位的企图;而受到此说法的影响,作家海音寺潮五郎、井泽元彦等人认为义满是由于皇室为了阻止其篡位而被暗杀的。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期间,曾长期流传着一首名叫《野马台诗》的预言诗。相传这首诗是由中国南朝梁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所作,后来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该诗

  • 为什么古代妃嫔就不能生双生子 不能生双生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欢,后宫

    看过《中华上下五千年》后,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古代中国皇家很难发现双生子,史书里面基本上就没有有关妃嫔们为皇帝生下双生子的记载,这就后人非常奇怪了,因为在现代我们常常都能听到有关双胞胎,甚至是三四五胞胎,特别是三胞胎及以上的,总会受到大众们的关注。古代明明也有妇人生下双生子的记载,为什

  • 明朝皇帝的一道圣旨 为什么专家看了直呼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圣旨,明正德

    在古代,圣旨就是皇上下发的政策,而且是所有听到的人都要保持对皇上的尊重,都要下跪接旨。虽然这仅仅只是一样物件,但是却彰显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这见圣旨就像是见皇帝一样。我们在电视中就能够得知这圣旨的重要性,而且这圣旨不遵从的人,或者不接圣旨,或者毁坏圣旨的人都需要被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样以来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