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是如何断定诸葛亮死期将至的?

司马懿是如何断定诸葛亮死期将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4/1/8 2:24:55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据五丈原与魏军对峙,不幸病死军中,而早前司马懿便已断定诸葛亮死期将至,那么司马懿为何如此断定呢?读历史故事,知历史真相——

诸葛亮和司马懿

据《裴注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每天食米仅三升,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断言“其将死也”。按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魏晋一升约合今天0.2023公升,则当时三升有0.6公升,又因为每公升大米重约1.7斤,则0.6公升大米重约1.02斤,即诸葛亮病重时每天能吃一斤大米。

可是在司马懿眼里,诸葛亮吃的已经够少了,已经到了人之将死的时候了,因为生病的人才能吃的少。

当时流行一日两餐,假如《魏书》记载属实,那么阚骃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粮食才能填饱肚皮,其饭量是诸葛亮的几十倍。当然这个肯定有夸张的承认,但是就算是夸张了10倍,那饭量也有1.2升啊,那差不多还是诸葛亮的两倍。

还有《宋书》提到南北朝时某支部队的饭量:“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据考证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万斛即四千八百万升,这么多粮食让两万士兵分一年来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国时一样,都是每升合现在0.2023公升,则六到七升大米约有两斤多,这帮士兵的平均饭量是诸葛亮的两倍。

标签: 司马大米饭量公升这个诸葛亮已经每天

更多文章

  • 从奴隶到主人,揭秘卫青与平阳公主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死后,汉武帝,姐姐,皇后,公主,弟弟,丈夫,平阳

    卫青与平阳公主剧照平阳公主,其名史籍无载,生卒年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本封为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故又称平阳公主。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死后,又改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另:据史料记载,平阳公主未曾留下名字,

  • 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关中,子午,作战,奇谋,北伐,蜀汉,那么

    蜀建兴六年(公元228)春,诸葛亮第一次率军北伐的战前军事会议在南郑召开,本想要细化“出秦川”这一行军线路图的诸葛亮,却意外地遭到了不同意见。大将魏延提出了一个更大胆、更富挑战性的作战计划——子午谷奇谋。所谓子午谷奇谋,就是魏延要求自己亲率五千精兵由子午道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然后再由诸葛

  •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悬案:周室典籍失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之谜,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周。这个朝代有这样一个人,周室典籍因其奔楚而下落不明,成了千古之谜。这个人,就是王子朝。王子朝,姓姬名朝,周景王姬贵庶长子,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gài)之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王子朝占据王城洛阳

  • 拓跋浚的父亲,是怎么被爷爷给活活吓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父亲,太子,比较,一个,就是,喜欢,北魏,心理

    电视剧《锦绣未央》中,一个几乎从未现身的角色,却给予男一号拓跋浚以深刻的影响,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就是拓跋浚的父亲即太子拓跋晃。父亲拓跋晃死后,拓跋浚就不太喜欢去参与朝政纷争,只想远离朝廷恩怨,落得清静自在。很显然,父亲的死给拓跋浚留下了面积很大的心理阴影,让他对江山皇位有一种本能的排斥。那么,拓跋

  • 岳云跟杨再兴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高宗,部将,人马,绍兴,父亲,因为,收复,率领

    岳云,岳飞的长子,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领,抗金小英雄。在二十三岁那年,他和他的父亲岳飞及张宪遭到宋高宗和秦桧的陷害而死,死后葬在了杭州的栖霞岭。岳云与巩氏生有两儿一女,长子是岳甫,女儿是岳大娘,次子是岳申。因为岳飞得到了昭雪,岳云的后代才得以生存了下来。因为金兵的侵略烧杀,岳云从小与父母分离,颠

  • 蒋介石的死亡与宋美龄的一个决定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手术,医师,肺部,宋美龄,医疗,小组,积水,蒋介石

    蒋介石最后岁月中的侍从副官翁元清楚记得,1972年在日月潭涵碧楼(日月潭宾馆),有天夜里,蒋介石上床就寝,日月潭夜里气温低,翁元好意为蒋介石盖上一张薄被单,以防着凉。谁知道第二天早上醒来,蒋介石全身汗湿,内衣全湿透了。显然他流的是盗汗或虚汗,说明蒋介石的身体情况已亮起红灯。蒋介石的真实死因究竟是怎样

  • 古代延年益寿10大秘诀:捶背可强身防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血液,促进,唾液,认为,增强,功能,循环,人体

    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慢慢的提高以后,人们不再是追求温饱,而是慢慢的追求延年益寿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延年益寿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延年益寿的10个秘诀。五禽戏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

  • 历史上真有花木兰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记载,明代,将军,木兰,花木兰,古代,一统,亳州

    说起花木兰,人们便会想起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木兰诗》,正史无记载,辞典无条目,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实有其人。一种认为古代文学作品描写真人真事有之,木兰

  • 中国历史上十大最具个性墓志铭,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墓志铭,墓碑,一个,这是,萧何,自己,韩信,先生

    择取中国历代名人中最具个性的墓志铭十则,或浪漫,或幽默,或哲理,以飨各位。那么,问题来了,你打算给自己写些什么作为墓志铭呢?No.1 韩信:十字一生“生*一知己,存亡两夫人。”这是韩信修墓祠旁的一副对联,寥寥十个字,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生*一知己”,指的是萧何。当年韩信一直未得项羽重用,负

  • 李隆基为何不封杨玉环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得到,儿子,皇后,唐玄宗,一直,杨贵妃,没有,玉环

    《长恨歌》中白居易用“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粉黛无颜色”形容杨贵妃受宠的程度;既然唐玄宗这样迷恋杨玉环,为什么杨玉环一直没有成为皇后呢?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可能与他得到杨玉环的卑下手段有关。贵妃杨玉环: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