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真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曹操真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1/19 1:14:57

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都,从此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从此将全部朝政握在手心,无所顾忌了。根据史书记载,此时的曹操远不像后期那样飞扬跋扈,恰恰相反,他处处小心谨慎,对献帝恪守君臣之礼,不敢僭越半步。

这是因为,当时距离董卓败亡,为时不远,天下人尤其是那些关东诸侯们,不管内心中怎么想,但至少表面上,竭力与董卓划清界限。曹操是当年首倡讨伐董卓之人,此举让他在政治形象上加分不少,因此,他尽量将自己迎接献帝到许都之举包装成忠臣的义举。

曹操虽然将献帝接到自己地盘上,此事实际上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固然为自己带来政治红利,在与关东诸侯打交道时,在政治上抢得先机,但同时,一旦处理不好,有可能成为政治桎梏,让自己做事处处考略周全,免得给政敌授予把柄,将自己斥为第二个董卓。

董卓的下场殷鉴不远,如何在权力场平衡,考验曹操的智慧,权力来自于实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董卓实力不可谓不强,最后还不是身败名裂,身首异处。

与建安末年不同,刚迁到许都初期,虽然献帝君臣,从长安一路落魄逃窜,仓皇落魄犹如乞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无所有,相反,他们最大的资本就是依然象征着中央法统,是大汉帝国的权力中枢,虽然此时已经无法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但其影响力仍然无法忽视。

曹操明白,他拥有“实”,即军队和地盘,献帝君臣有“名”,只有“名”“实”相结合,他才能政治上有更大的作为,进而才能号令天下,如果名不副实,那么,他做事将名不正言不顺。

后世有些人误解,以为献帝君臣被曹操接到许都后,就沦为他掌中玩偶,其实不然,当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其量是合作关系,曹操远不能完全左右献帝君臣的意志。

这从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来,有一次,皇帝宴请百官,不知是曹操赴宴迟到了,还是席间礼数不周,太尉杨彪没给他好脸色,曹操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匆忙之间,只好托辞身体不适,借口要去卫生间,急忙逃了出来。

由此可见,以杨彪为首的老臣们,完全没有由于到了曹操地盘,就对他俯首帖耳,毕恭毕敬。或许,那一刻曹操想到了董卓,董卓不就是在赶往宫中参加朝会途中被王允吕布一伙干掉了么?

就算你有千军万马,当你独自处在一个狭窄环境内,除掉你还不是杀掉一只鸡一样?估计曹操出来后,很后怕。

但往后怎么办?总不能就此不参与朝会了,总不能往后就这样天天提心吊胆,曹操决定发起反击。建安二年春,袁术称帝,这给曹操一个绝佳理由,因为杨彪与袁家是姻亲,曹操便指责杨彪涉嫌参与袁术谋逆,将他下狱,送到许都令满宠那里。

所有人都明白,曹操这是开始公开打击报复了。杨彪出身名门望族弘农杨氏,灵帝时就任京兆尹和卫尉等职务,董卓作乱后,历任三公,维持风云飘摇的大汉朝廷,扶大厦之将倾,保护汉献帝从洛阳到长安,又从长安陪同汉献帝历经九死一生,千里逃亡,返回洛阳。这样的人,想要谋反,说出来,恐怕曹操自己都不信,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杨彪下狱消息传开,朝野震惊,尚书令荀彧和少府孔融都站出来,他们都知道满宠是个酷吏,到他那里,不死也要脱层皮,像杨彪这样长期身居高位的人,哪里受得了这罪,便写信给满宠,为杨彪求情。

但是谁想到,满宠就是不给面子,各种刑法一样没少的伺候杨彪,不过,杨彪根本是莫须有,自然审问不出什么证据来。最后,满宠向曹操汇报说:“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

没过几天,杨彪被无罪释放,当然他的太尉再也没法当下去了,被免职。荀彧和孔融对满宠感激不尽,以为自己误解了他的一片好心,满宠这是用公事公办的方式,为杨彪洗刷罪名。

其实,事情闹到这一步,满宠的真实态度究竟怎样并不重要,关键是曹操怎么想,其实,曹操自始至终,并没有打算要杨彪的命,他是用这种办法打击杨彪,同时检测一下朝野的反应。

事后,曹操发现,不但像孔融这样的名士站出来反对,就连自己队伍中的荀彧都站出来反对,可见朝堂阻力很大。

至于满宠,作为曹操心腹,自然知道曹操的真实想法,不给杨彪吃点苦头,肯定是不行的,至于那番话,只不过借着自己嘴,说出了曹操的心思罢了。见达到了打击政敌和检验朝堂各方反应的目的已达到,曹操便顺水推舟把杨彪放了。

经过此事,曹操了解了那些人与自己不可能同心,这也为孔融以后被杀埋下了伏笔。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奸臣严嵩之子严世蕃:西游记中红孩儿的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孩儿,奸臣,历史,严嵩,西游记

    红孩儿身上的谜团,我们一个个将其揭开。本篇,来谈谈红孩儿手中的权力操持。不禁有人要发问了,一个小屁孩有啥权力?还真有。且看红孩儿的地盘,原著里唤做六百里钻头号山。这个势力辐射范围,其实颇为广大。做个参照,如火焰山号称方圆八百里,老君嫡系金、银角大王坐拥的平顶山,此山径过也有六百里远近。可见,六百、八

  • 揭秘飞将军李广一生未封侯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原因,李广,将军

    ​飞将军李广的大名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广射虎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但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件事,这事情不那么光彩,通过这件事情,反映出李广这人心胸太狭窄,没有容人之心。事情还得从马邑设伏讲起。大行令王恢和大商人聂壹共同策划了在马邑设伏匈奴大军的计划。这个计划非常周密,如果计划成功,可以一举击破匈奴主

  • 女儿国的秘密:西游记里的女儿国里究竟有没有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秘密,西游记,女儿国

    观音通过伪造心腹灵感大王的意外离岗,在通天河处布局,意图通过河沿岸陈家庄处的人口样本采集,鉴定子母河河水对于胎儿发育的影响。简言之,姐姐试图研制一劳永逸的“孕产药物”,以期扩大在人间的业务,收获满满粉丝。那么,这当真是姐姐的真实用意吗?应该是,但也不全是。要了解整宗事件的原委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俗的圣旨出自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圣旨,揭秘,历史,中国

    古代的圣旨,可以说就是最高命令,无论从措辞还是格式都是严肃和生硬的,可是有些皇帝的圣旨也非常通俗易懂,甚至是低俗。这类圣旨显得非常另类,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看完武当山宫观规划方案后,非常满意,并希望早点完工,特颁一道黄榜圣旨,内容实在,通俗易懂,堪称当代白话文的经典,字数不多,内

  • 平定七国之乱的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被冤下狱绝食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

    ​话说周亚夫这个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宝贝二儿子,军事指挥上比其老子更加出神入化,但政治智商和情商也比其老子更加低能,更加无知,而这在翻云覆雨的官场上绝对是一种致命的短板,所以到头来死都不知是啥回事。却说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汉景帝某一天心血来潮,在宫中召见了周亚夫,却没有什么大事可谈,只是

  • 房玄龄为何“临死上谏”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高丽,唐太宗,房玄龄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相当失败,不但没了灭掉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先玩完。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接受李渊的册封。保持三国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

  • 揭秘白门楼上刘备为何要出尔反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刘备

    且看《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如下对话:方操送宫(陈宫)下楼时,布(吕布)告玄德曰:“宫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

  • 揭秘晚年尉迟恭为何十六年不与外界接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尉迟恭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身边的重要人物,又深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尉迟敬德得到了极高的地位,贞观元年,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贞观初年,突厥入侵唐朝,李世民又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出击匈奴。尉迟敬德不负众望,成功击败匈奴。此时,尉迟敬德在功业上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唐太宗执政后,唐朝逐渐

  • 揭秘废储失败后刘邦为何不杀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揭秘,吕后

    吕后者,刘邦正印夫人是也。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权力的三大政治妇人(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之一,吕后虽然没有武则天那种在男人世界里狂称“朕即天下”的正式女皇称号,不过也只是差没有下红头文件而已,况且她还是独步天下的第一位古代女权主义者(影子皇帝般地“垂帘听政&r

  • 说说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说说,大唐,安禄山

    ​首先要说明,别看安禄山造反的动静这么震撼,但对这事儿,他真没多少勇气。比如公元756年夏天时,洛阳都已是安禄山的囊中物,他还大模大样的在洛阳登了基,“大燕国”的国号都喊了出来。可一听说安史叛军在潼关外吃了憋,李光弼大军正直奔他的老窝范阳。刚过了把“皇帝瘾&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