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日军为“国军七勇士”立碑致敬

揭秘日军为“国军七勇士”立碑致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43 更新时间:2023/12/6 12:53:06

长城抗战中,日军被国军七勇士的牺牲精神折服,为其修墓立碑

1933年初的长城抗战,以中央军抵抗意志最为强烈,作战最为英勇。但战后宣传中,则惟见西北军之“大刀队”。故时人曾有讽刺:“新闻界不去鼓吹正规军的新式武器,而来鼓吹大刀队,不是又要演出义和团的老把戏了么!”①其实呢,中央军亦有诸多“壮烈成仁”的英雄典型,只是碍于最高当局在“长城抗战”后的对日外交政策,未曾广为宣传罢了。其中,最著名的英雄典型,就是使日军也为之感佩而立碑致敬的“古北口七勇士”。

“古北口七勇士”的大致事迹,可参见黄杰将军的回忆:

“这是在当时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将军)攻上山去时,处于两面濒临峡谷及南天门至古北口的高地。由于二十五师部队受日本两面夹击,部队遂撤退下来。但其中有七个人不肯下来,决定做殊死战。因为第一次参加抗战,部队的士气高昂,大家都不惜牺牲性命。由于日本人与我们第一次交战,不了解详情,故轻视这七个人,因此不断以小部队攻击他们,但这七个人沉着应战,日本人来多少杀多少,竟也杀伤了近一连的人,直到这七个人都被杀死,日本人才拿下这个地方,日本人第一次与我们接触交战,就发生这种可歌可泣的悲壮之举,对中国人的牺牲精神感到很惊奇,故事后日本人特别为纪念这七个人立了一个碑。好似上面题着‘支那七勇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并特别碑敬礼表示崇敬,这确是一椿极富意义的事。”②

黄杰时任第十七军第二师师长,参与了古北口南天门之战,故对此事有所了解。但因并未指挥第二十五师,所以不清楚七勇士的具体番号。第二十五师副师长杜聿明(师长关麟征负伤,该师当时由杜聿明指挥)的回忆要更清晰一些:

“一四五团派出的一个军士哨因远离主力,未及撤退,大部队崩溃后,该军士哨仍在继续抵抗,先后毙伤日士兵百名。后来日军用大炮飞机联合轰击,始将该哨歼灭。日军对这军士哨的英勇精神非常敬佩,曾把7个尸首埋葬起来,并题‘支那七勇士之墓。”③

第二师下属营长刘玉章,曾奉命率部前往南天门支援第二十五师。据他回忆,七勇士“军士哨”所守卫的地名,唤作“八道楼子古堡”:

“二十五师由古北口向南天门转进时,有一段可歌可泣之忠勇事迹,确有大书特书之必要,缘该师有一班士兵七人,在八道楼子古堡中,誓死不退,日军劝降亦坚持不屈,终于全班殉国,日寇惊服壮烈,特为我殉国英雄,立碑修墓以为纪念。题为‘支那七勇士之墓。可见我革命军的英勇精神,虽敌人亦为感动,诚属不朽。”④

长城抗战部分将领合影:前排左起,黄杰、徐庭瑶、杜聿明;后排左起,刘嘉树、郑洞国邱清泉

七勇士的事迹,不是国军自吹自擂,而是自北平日使馆传出

与“大刀队”的事迹源头系第29军自述不同,“古北口七勇士”的事迹,最开始,其实是日本人抖露出来的。据第二十五师下属旅长梁恺回忆:

“二十五师于古北口战事结束后,有人发现长城邻近一座小山,有一庞大土壕,还树立一块墓碑,上书“支那七勇士”。据云(日本件所记)日军为清扫阵地,发现一处堡垒,派兵搜索前进,竟遭枪弹密发,日军伤亡多人,嗣加派兵力猛攻,由于守军顽强抵抗,仍未得手,而伤亡更大,乃改调炮兵施以轰击,以致堡垒全毁,迄至寂静无任反击声后,日军始派人前往探窥,仅见七具尸体。日人认为守军七人,自知寡不敌众,如弃堡退却,或坐以待虏,当不致死,于此可见其忠勇,可敬可畏。因此就地合葬,以慰忠魂。”⑤“此项事实之经过原出自敌酋之传说,且表谨仰之忱。我七勇士为国捐躯,当可瞑目于九泉矣。”⑥

1934年,南京《政治月刊》刊登的一份材料,可以佐证梁恺的这个说法。该材料称:

“古北口一役,……要多可歌可泣之处,其中尤以七勇士之事迹为著。项消息,乃塘沽协定后自北平日使馆传出者,当非讹诈。先是廿五师奉命向南天门转进时,有某团士兵七人,守一山头,被敌层层包围冲锋五六次,均未得突围而出,遂由七人发誓同死该处,敌军不知虚实,以一连兵力来攻,该七人弹不虚发,沉着应战,卒将敌军一连消灭殆尽,敌军大哗。复以一连来攻,时该七人枪弹已绝,遂逐一就义,已去其六。及至日军某少队长带领士兵卅余人,搜索前进迨到达岭时,仅剩余之上等兵代理班长一人,且受重伤,突起,以一手榴弹向敌军掷去,敌军不察,自少队长以下因几全队阵亡,我负伤之上等兵,遂亦以剩刀自杀。其后日军敬其神勇,于该处建一极雄壮坚固之墓,代为收葬,题为‘支那七勇士之墓。并闻日军第八师团之高级军官,皆曾亲往祭奠。”⑦

《政治月刊》1934年第4期,其中提到,七勇士事迹的源头,是日本使馆

因客观原因,七勇士的事迹没有得到大力宣传;姓名也难以查实

正因为“七勇士”的原始信息,是在塘沽协定签署后,才自日方得悉。故未能如“大刀队”的事迹那般,在战争期间即风靡全国。战后,第二十五师一度驻守北平。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曾“根据七勇士之资料,编成剧本,削成电影”。拍摄期间得到过第二十五师的协助,师长关麟征、旅长梁恺、连长张绪滋等,均曾在电影中露面。据张绪滋回忆,拍摄时,“杜公(杜聿明)命令绪滋扮演日军中队长,学献花圈,祭奠七勇士,杜公作导演,命令我如何去挥刀,如何去学说两句日本话,如何装成日军中队长小胡子模样。”⑧

不过,可惜的是,这部电影似并未在中国热播(张绪滋曾“看到自己上了银幕”,似是内部播放)。因对日外交的制约,七勇士的事迹也未能在大众报刊媒体上得到广泛宣传,而是更多地出现在国民政府的内部刊物当中。如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的官方刊物《黄埔》,曾刊文向军官们完整讲述了这段壮烈事迹。⑨当然,最遗憾的是,因为第二十五师官兵死伤三分之二,⑩具体到班的部署,已很难还原,七勇士的具体姓名,最后也未能查出,仅能确定其番号属于一四五团。

张彻以“古北口七勇士”为故事原型改编的电影《八道楼子》,1976年出品。图为电影中日军为七勇士修墓立碑的剧照

注释

①《黄绍竑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11,P244。②《黄馆长季陆先生访黄杰将军录音》。收录于《长城战役》,(台)国史馆史料处/编纂,1980,P321。③杜聿明、郑洞国、覃异之,《古北口抗战纪要》,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4卷 第14辑》。④刘玉章,《古北口战役第三次负伤》。收录于《长城战役》,(台)国史馆史料处/编纂,1980,P404-405。⑤梁恺/口述、久泮/笔记,《关雨公与第五十二军》,(台)《传记文学》第三十七卷第五期。⑥梁恺,《第二十五师古北口作战》,收录于《长城战役》,(台)国史馆史料处/编纂,1980,P333。⑦《华北各战役之回顾》,《政治月刊》1934年第4期,P35。⑧米高梅为七勇士拍摄电影一事,见:梁恺,《关雨公与第五十二军》及张绪滋《战乱余生伞兵司令张绪滋回忆录》相关章节。据云,该电影的中文译名是《中国七勇士》,但笔者未能查找到该片的相关英文资料。⑨《军队教育之目的及服从命令遵守纪律》,《黄埔》,1935年第5期。⑩《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初稿》(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一至六月份),(台)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84,P394。

标签: 日军揭秘

更多文章

  • 贵为清朝公主竟然被皇帝凌迟处死,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自己,凌迟,皇太,就是,古尔,公主,但是,皇帝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常称作汤沐邑)。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两个词看起来怎么着也不会有什么联系,但是恰恰在

  • 戚继光时代的倭寇有多少是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倭寇,中国人,戚继光,时代

    明代嘉靖年间画家仇英所绘《倭寇图卷》最近,央视一套播出了一部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据说口碑甚佳。可惜的是,电视剧回避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戚继光时代的倭寇,究竟是以日本人为主,还是以中国人为主?明朝《嘉靖实录》: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国叛逆”占

  • 史上最牛妓女:嫁给了三国第一枭雄 生开国皇帝 自己成太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但是,非常,夫人,后来,成为,皇帝,这个,出生

    中国历史五千年,据说自打三皇五帝那会娼妓这个行业就存在了,到了春秋时期,管仲更是将娼妓行业合法化。而有很多女子,虽然下海为娼,但是依然颇有能耐,诸如黄天荡上的巾帼英雄梁红玉,欲跳湖随大明陪葬的柳如是(倒是她那个所谓的东林党的丈夫钱谦益,说湖水太凉放弃了,她则被阻,后来一直支持南明残留势力的反清斗争)

  • 揭秘国民党“最土豪”时有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民党,揭秘

    国民党公布党产专案报告国民党的党产,多年来一直是台湾纠缠不清的政治议题。近日,国民党公布专案报告,向外界透露家底,尚有166亿元新台币。据该报告,1949年带往台湾的227万两黄金,及数十万件故宫国宝,也都曾被列入国民党党产。那么,作为一家“百年老店”

  • 时代悲歌,北洋海军的兴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学堂,海军,中国,舰队,北洋,李鸿章,一个,水师

    1海军学校中等生:北洋海军北洋海军,严格地说,应该是大清海军的北洋舰队。在当时看,是一个奇迹,让世界惊叹,更让日本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对付的奇迹。在甲午战后,有人说,这支装备精良,吨位巨大的舰队,只是一个泥足巨人。其实,就战争表现而言,它并非一无是处,及格线肯定达到了。只是日本海军表现更好,他们是英国海

  • 揭秘中国一面抗战一面对日赔款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中国,抗战

    该谣言流传甚广。笔者搜索到的最早的源头,是这篇2015年发表于今日头条的自媒体文章大约从2015年开始,网络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正在与中国军队激战之时,蒋介石居然很守‘诚信的忙着向日本归还满清庚子赔款。&hellip

  • 隋唐猛将李元霸怎么死了 民间有三种不同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自己,说法,历史,这一,隋唐,记载,关于,手中

    关于李元霸这一人物,我们最初对他的了解也是通过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关于李元霸的历史真实原形应该是李玄霸,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则是窦太后。在隋唐大业十年的时候,这位英雄少年就去世了。因此人们对他的死感到很是疑惑,当然民间对于李元霸怎么死的说法大概三种。被雷劈死这一说法的来源是根据《瓦岗英

  • 绝代佳人杨贵妃最后的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贵妃,日本,说法,杨贵妃,没有,认为,可能,长恨歌

    作为一代佳人,杨贵妃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一种观点认为,杨玉

  • 手握30万重兵的秦朝名将蒙恬为何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已经,长城,自己,没有,二世,匈奴,使者,时候

    作为大秦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蒙恬手握秦国最为精锐的三十万长城军。这支部队,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这支部队,跟谁蒙恬多年,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蒙恬的人马。只要蒙恬假托皇帝诏令,拥护太子扶苏,打回京城,赵高和胡亥必定死路一条。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知道是假传诏令,太子扶苏

  • 朝鲜战争中,刘伯承对中哪一场战斗破天荒打了满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个,美军,防线,突破,指挥,作战,南朝,志愿军

    突破临津江防线的重任,是由四野的精锐39军116师承担的。116师师长汪洋和政委石瑛在进攻前将地形摸个一清二楚,回去后经慎重考虑,决定走一着险棋,将突破点选在临津江对岸易守难攻、弯向敌方的地段,理由是地形对我不利,敌必防范疏忽。更大胆的是,116师还提前一天将7,500人和70门火炮潜伏在距敌阵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