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三十余年真的累计饿死了两亿人口吗?

民国三十余年真的累计饿死了两亿人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43 更新时间:2024/1/27 7:39:53

以“司徒雷登”“饿死”为关键词,可以搜到25万条结果,几乎全都与“民国饿死2亿人”相关

关心民国史的读者,多多少少应该都看到过这种说法:“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如此推算,民国时代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

司徒雷登真说过这样的话吗?民国(1911-1949)真饿死过两亿以上的人口吗?

没有材料,能证明司徒雷登说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

据笔者使用谷歌、百度检索,所谓“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之说,最早出现于2005年的某些网贴。其后,才有诸多纸媒图书采纳该说法。但没有任一篇章或任何一本著作,给出过该说法的原始出处。①

笔者还翻阅了《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2)和《司徒雷登日记:美国调停国共争持期间前后》(黄山书社,2009),以及其他一些与司徒雷登相关的中文回忆资料。在这些资料中,也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

简言之,尚无任何材料,能够证明司徒雷登说过这段话。(若有读者知悉该说法的由来,还望不吝告知)

司徒雷登,国共内战期间,曾任美国驻华大使

据《中国人口史》,“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乃是胡说八道

司徒雷登有无说过这段话,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民国真的饿死过两亿人吗?

1、抗战前,中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按邓云特1937年的统计,1920-1936年间,灾荒导致约1800余万人死亡,饥饿致死者与此数相差不会太大

邓云特1937年出版的《中国救荒史》,对民国前半段(1911-1936)因灾荒而死的人口,有一个大致的统计。据该书:

“民国至今二十余年,历次重大灾荒中死亡之数,虽有一部分较详细之统计,然就全体而言,仍极不完全。故至今对于历次死亡总数,尚无法确知。惟据各方比较可靠之统计汇集所得,则此二十余年中,最主要之数次灾荒,其死亡人口已有可以大略确定者。……仅就此少数较可靠之统计而言,我国于最近十六年中人口之死亡者,已达一千八百余万之巨。至其脱漏之数,若得尽检而计之,则其数当更可惊。”②

这个1800余万人的数据,是邓云特逐年(1920-1936)统计所得出的结论。具体见下表③:

1920-1936年灾荒死亡人数统计

可惜的是,邓云特该书略去了估计每个具体数字时所参考的资料。从统计表来看,既有“1000万”这样明显的整数,也有“28293”这样精确到个位的数据,显见其来源不一,准确度也不同。但如备注所显示,数字的多寡,确与灾荒的严重程度相当契合(无备注者,即当年的灾荒情形不算突出)。

略而言之:第一,1800万这个数据,乃是1920-1936年间主要灾荒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加上脱漏之数,也不会超出这个数据太远。第二,非灾荒之年,绝少出现大规模饥饿致死者;但灾荒致死人数,并不完全等同于饥饿致死人数,如1931年江淮大水灾,死于瘟疫者远多于死于饥饿者。第三,据《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1年中国人口为4.1亿,至1936年上升至5.3亿,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10‰。这样的增长速度,说明这一时期,是不可能出现“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的状况的300万人死亡,受灾民众恐将过亿;每年约1/4的人受灾,断难维持10‰的高人口增长率。上表所列,仅有3个特殊年份的灾荒死亡人数达到了300万,也已足以说明问题。④

2、抗战期间出现负增长,总计损失人口6000余万。但与广为流传的“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之说,仍相差甚远。

1936-1946年间,中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据《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36年全国人口为5.3亿,1946年则只有5.2亿左右。很显然,这种负增长,只能是1937-1945年抗日战争的结果抗战相持最激烈的几个省份,人口负增长率最高:河南是23.92‰;江西是20.87‰;湖北是18.45‰;云南是25.61‰。假设没有抗战,中国人口继续以1911-1936年间的速度增长,则1946年中国人口数应该达到5.87亿,要比实际人口多出6000多万。换句话说,1936-1946年间,中国总计损失了6000多万人口。⑤

据国民政府1947年5月公布的数据,抗战期间军人死亡1328501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死亡4397504人。加上中共部队死亡160603人,根据地平民死亡320余万人,总计共有超过950万军民直接死于这场战争。抗战期间较大的灾荒有两次:1938年花园口决堤,死亡89万余人;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死亡约200-300余万人。也就是说,损失的6000多万人口中,大部分是间接方式即人口生育率的降低所导致。⑥抗战结束后,人口生育率迅速上升,1946-1949年间,虽有国共内战,但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又再次回升到了8.00‰的水平。

关于整个民国时期人口损失的情况,《中国人口史》第六卷的权威说法是:“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仅战争与灾荒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至少在2000万以上,如果包括间接减少的人口数(包括生育率下降),两者合计可能超过了1亿。”⑦这个结论,与广为流传的“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之说,相差甚远。

1942年河南大饥荒,交通受日军威胁处于半瘫痪状态,是此次饥荒死亡率超高的主要原因

注释

①较典型者,如2013年松林出版《总要有人说出真相:饿死三千万真相》(南海出版社)。作者在第402页引用了这一说法,但没有就该说法从何而来,给出任何注释。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P142-143。该书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③表格数据,引自邓云特之《中国救荒史》;备注部分,引自《中华民国史 第10册 表》之《灾荒年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P354-358。④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P575。⑤⑥⑦同上,P581-586。

标签: 民国

更多文章

  • 揭秘日军为“国军七勇士”立碑致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日军,揭秘

    长城抗战中,日军被国军七勇士的牺牲精神折服,为其修墓立碑1933年初的长城抗战,以中央军抵抗意志最为强烈,作战最为英勇。但战后宣传中,则惟见西北军之“大刀队”。故时人曾有讽刺:“新闻界不去鼓吹正规军的新式武器,而来鼓吹大刀队,不是又要演出义

  • 贵为清朝公主竟然被皇帝凌迟处死,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自己,凌迟,皇太,就是,古尔,公主,但是,皇帝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常称作汤沐邑)。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两个词看起来怎么着也不会有什么联系,但是恰恰在

  • 戚继光时代的倭寇有多少是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倭寇,中国人,戚继光,时代

    明代嘉靖年间画家仇英所绘《倭寇图卷》最近,央视一套播出了一部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据说口碑甚佳。可惜的是,电视剧回避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戚继光时代的倭寇,究竟是以日本人为主,还是以中国人为主?明朝《嘉靖实录》: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国叛逆”占

  • 史上最牛妓女:嫁给了三国第一枭雄 生开国皇帝 自己成太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但是,非常,夫人,后来,成为,皇帝,这个,出生

    中国历史五千年,据说自打三皇五帝那会娼妓这个行业就存在了,到了春秋时期,管仲更是将娼妓行业合法化。而有很多女子,虽然下海为娼,但是依然颇有能耐,诸如黄天荡上的巾帼英雄梁红玉,欲跳湖随大明陪葬的柳如是(倒是她那个所谓的东林党的丈夫钱谦益,说湖水太凉放弃了,她则被阻,后来一直支持南明残留势力的反清斗争)

  • 揭秘国民党“最土豪”时有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民党,揭秘

    国民党公布党产专案报告国民党的党产,多年来一直是台湾纠缠不清的政治议题。近日,国民党公布专案报告,向外界透露家底,尚有166亿元新台币。据该报告,1949年带往台湾的227万两黄金,及数十万件故宫国宝,也都曾被列入国民党党产。那么,作为一家“百年老店”

  • 时代悲歌,北洋海军的兴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学堂,海军,中国,舰队,北洋,李鸿章,一个,水师

    1海军学校中等生:北洋海军北洋海军,严格地说,应该是大清海军的北洋舰队。在当时看,是一个奇迹,让世界惊叹,更让日本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对付的奇迹。在甲午战后,有人说,这支装备精良,吨位巨大的舰队,只是一个泥足巨人。其实,就战争表现而言,它并非一无是处,及格线肯定达到了。只是日本海军表现更好,他们是英国海

  • 揭秘中国一面抗战一面对日赔款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中国,抗战

    该谣言流传甚广。笔者搜索到的最早的源头,是这篇2015年发表于今日头条的自媒体文章大约从2015年开始,网络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正在与中国军队激战之时,蒋介石居然很守‘诚信的忙着向日本归还满清庚子赔款。&hellip

  • 隋唐猛将李元霸怎么死了 民间有三种不同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自己,说法,历史,这一,隋唐,记载,关于,手中

    关于李元霸这一人物,我们最初对他的了解也是通过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关于李元霸的历史真实原形应该是李玄霸,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则是窦太后。在隋唐大业十年的时候,这位英雄少年就去世了。因此人们对他的死感到很是疑惑,当然民间对于李元霸怎么死的说法大概三种。被雷劈死这一说法的来源是根据《瓦岗英

  • 绝代佳人杨贵妃最后的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贵妃,日本,说法,杨贵妃,没有,认为,可能,长恨歌

    作为一代佳人,杨贵妃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一种观点认为,杨玉

  • 手握30万重兵的秦朝名将蒙恬为何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已经,长城,自己,没有,二世,匈奴,使者,时候

    作为大秦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蒙恬手握秦国最为精锐的三十万长城军。这支部队,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这支部队,跟谁蒙恬多年,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蒙恬的人马。只要蒙恬假托皇帝诏令,拥护太子扶苏,打回京城,赵高和胡亥必定死路一条。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知道是假传诏令,太子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