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雍正帝钦点入棺了什么宝贝?

揭秘雍正帝钦点入棺了什么宝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65 更新时间:2023/12/24 5:23:42

人们关注陵寝的重点是地宫,而地宫的关注重点是棺椁。关注棺椁的重点不是帝后妃的死尸,而是棺内的随葬珍宝。

雍正帝死后棺内随葬了哪些珍宝呢?这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无论清朝的官书,还是清宫档案,都未找到任何记载。然而一个意外的收获,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个意外收获是什么呢?原来雍正帝在雍正八年(1730年)就把自己的后事做了周密的准备,其中就有棺内放置的随葬品。

雍正皇帝为什么这么早就为自己准备后事呢?这是有原因的。

原来自雍正七年(1729年)入冬以来,雍正帝得了一场大病。虽然太医院的御医们用尽了各种灵丹妙药,依然毫无效果。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病情愈加沉重,雍正帝预感到大限将至,死神就要降临,为了防备猝死而无准备,于是他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确定棺内的随葬物品。

在五月初四日,雍正帝命将下面这三件物品在他死后放入棺内。

第一件就是 “番菩提小扁数珠”一盘。这件数珠是孝庄皇后赐给的。数珠的佛头、记念都是珍珠的,坠角是金质的。

第二件是“凤眼菩提数珠”一盘。这件数珠是他的皇父康熙皇帝赐给的。数珠是珊瑚的佛头,松子石的塔,青金石的记念一串,白玉的记念一串,碧玉的记念一串。敖其里一个,松子石钱一个,紫石碇一个,珍珠一颗,墨晶豆一个。

第三件是“玻璃鼻烟壶”。这件烟壶是怡亲允祥的遗物。雍正帝命总管太监苏培盛、英、张玉柱、王常贵把这三件物品交给自鸣钟处的首领太监郑忠保管,并立册建档,做详细的记录。

雍正帝为什么要将这三件物品放入棺内呢,这是有其深刻含义的。

孝庄文皇后是雍正帝的曾祖母。孝庄文皇后病逝时,雍正帝已经10岁。他亲眼目睹过曾祖母的慈善面容,聆听过她的教诲,了解到她对大清的贡献,亲眼看见过皇父对曾祖母的孝敬。康熙帝死后小殓时,雍正帝遵照皇父的遗嘱,亲手将曾祖母缝制的衣服给皇父穿上。这一切一切在雍正帝稚嫩的心田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孝庄文皇后将番菩提数珠赠给曾孙胤禛,表明了胤禛也深受曾祖母的钟爱,表明雍正帝与曾祖母的感情也比较深厚。

雍正帝45岁才即位,他受皇父的教诲更多,父子感情深厚,尤其是皇父临终时,将皇位传给了胤禛,更增加了对皇父的敬重感激之情。

怡亲王允祥是雍正帝的十三弟,在激烈的储位之争中,允祥始终坚定地站在雍正帝一边。胤禛即位后,允祥成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他担重任、挑大梁,勇于任事,任劳任怨,为雍正帝宝座的稳定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自允祥病逝后,雍正帝将这件玻璃烟壶珍藏在一件极为精致的黄匣内,随时带在身边,见物如同见人。

在确定随葬品时,雍正帝首先将这三件物品确定为棺内随葬品,表明了雍正帝与这三人的非同寻常的感情和关系,表明了这三个人在雍正帝心中的崇高地位。

五月十五日,雍正帝又命将“《日课经忏》”一部放入棺内。三天以后即五月十八日,雍正帝又降谕旨将“古钱”一个,随《日课经忏》一起放入棺内。

雍正帝这次准备后事,在清朝官书上是没有记载的。这是笔者在2003年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中找到的。有一本《万万年之后随梓宫的东西》的簿册,清楚地记载了这件事。雍正帝在准备了自己死后棺内的随葬物品的同时,还准备了他死后在画像前和陵寝祭祀时祭用的物品。

标签: 揭秘雍正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为何一步步走上反清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三桂

    明朝末年,天下烽烟四起,群雄逐鹿中原。时任大明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毅然选择了“弃明投清”,随着山海关城门的缓缓打开,八旗铁骑挥师南下,江山就此易主。然而,吴三桂晚年却联络耿精忠,尚之信起兵造反,史称“三藩之乱”。那么,为什么亲手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又会反了

  • 美人迟暮:说说一代女皇武则天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女皇

    前文我们讲了很多武则天的故事,那么这一篇就讲她是如何死的吧。在讲到武则天(武媚娘)之死之前,作为陪衬或反向比较,在此就先说一点关于她驯服烈马的烈女之举吧。原本如此生猛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也有英雄末路的无助时刻也。关于这,我甚至不知把她归入烈女的哪一种约定俗成的类型,母仪类好像说不上,节义那更是恭维她

  • 揭秘《南京条约》错误翻译的背后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京,揭秘,故事

    《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页。围绕《南京条约》文本的翻译,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南京条约》的翻译工作全部由英方人员承担,最主要的译员是马儒翰、郭士立和罗伯聃。《南京条约》的谈判实际上就是由这几位译员发挥主要作用的一次外交谈判。每一次都由英国人提出草案,由英

  • 探秘光绪帝离奇死亡之谜:慈禧不容他独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探秘,光绪,慈禧

    晚清历史上有两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公元1908年11月14日,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与世长辞,结束了傀儡的一生,死时年仅38岁。次日,慈禧太后魂归西天。一个是三十八岁的壮年,一个是七十四岁的老人,在22小时内相继去世。两人在政治上势不两立,死亡时间又巧合得诡异。这背后是否深藏着巨大的阴谋?​1908年

  • 揭秘景陵康熙陵寝的五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康熙

    景陵是康熙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东南3华里。景陵始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景陵安葬着1个皇帝、4个皇后、一位皇贵妃。康熙帝的景陵和顺治帝的孝陵一样,充满着神秘色彩,存在着许多难解之谜。谜团一:为何初建不设石像生?我们现在到景陵参观游览,走过雄伟壮观的五孔神路桥,迎面就是石像生。景陵石像生共有5对

  • 揭秘是谁造就了上海滩“目无王法”的自由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上海,世界

    世人对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多另眼相看,它似乎有着明显的西方“血缘”。若要读懂上海这座城市,不得不将其命运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实属一脉相承。欧洲14 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发生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革

  • 探秘老北京内城西北角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探秘,北京

    北京,在这个现代都市里除了高楼大厦和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之外还有一些今天依然壮丽雄伟的古代建筑。在这些古代建筑中,人们不光通过它们了解古代的文化,还从中发现了很多关于老北京城的未解之谜。这些未解之谜存在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存在于朱红的城门上,存在于石像上,存在于胡同里,仿佛是古人

  • 说说“犯太岁”中的“太岁”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说说,太岁

    民间有句俗语,叫“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当听到朋友抱怨接二连三遇到麻烦时,我们总会忍不住说,“今年是不是犯太岁噢”。似乎,只要和“犯太岁”扯上关系,不管发生啥事也都顺理成章了~这太岁究竟是何方神圣?亦或是何方妖孽?​说起来,太岁

  • 探秘京城五大“镇物”都是什么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京城,探秘

    在京师,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早年间北京设有五大“镇物”。什么叫镇物?简单说就是震慑之物。震慑谁?当然是妖魔鬼怪。人们对好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祟,于是,想方设法地找一些东西来震慑住它们。震慑的办法有很多种,主要是物镇和符镇两种。过去,北京一带有几项镇物,为民间所

  • 外国狮子为什么给咱老祖宗看大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外国

    如何用一张图证明你是真土豪?这年头,晒真金白银太没劲,国外的土豪们都在晒些什么?​啥,这都是家养宠物吗?果真,土豪的世界好绚丽~要说起来,老虎与狮子之中,外国人对后者的偏爱似乎由来已久。在古埃及,狮子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象征着神力和王权。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前的“斯芬克司”(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