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景陵康熙陵寝的五大谜团

揭秘景陵康熙陵寝的五大谜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4/2/20 14:25:56

景陵是康熙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东南3华里。景陵始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景陵安葬着1个皇帝、4个皇后、一位皇贵妃。康熙帝的景陵和顺治帝的孝陵一样,充满着神秘色彩,存在着许多难解之谜。

谜团一:为何初建不设石像生?

我们现在到景陵参观游览,走过雄伟壮观的五孔神路桥,迎面就是石像生。景陵石像生共有5对石雕像:文臣、武士、马、象、狮。排列在弯曲的神道两侧,杨柳荫护,溪水潺潺,环境幽静秀美,令人陶醉。谁也不会想到,这5对石雕像并不是景陵在初建时就有的,而是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给添设的。

那么是怎么发现景陵石像生是乾隆帝补建的呢?笔者在2000年春从浩如烟海的清宫档案中发现了监察御史玛起元的一件朱批奏折。玛起元在奏折中请求乾隆皇帝给康熙帝的景陵和雍正帝的泰陵补建石像生。由此才知道景陵初建时未建石像生的秘密。

景陵为什么初建时不设石像生?玛起元在奏折中是这样讲的:康熙帝考虑到自己的陵寝紧靠着皇父的孝陵,走同一座大红门,使用共同的风水墙,孝陵已设了石像生,自己的陵寝也就没有必要再设了。这也是出于对皇父的孝敬之心。

景陵最初不设石像生的原因真的像玛起元所说的那样吗?笔者认为这只是玛起元的一种想象和推理,其中不否定有恭维之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说的泰陵不设石像生的原因就不对。(泰陵为什么不设石像生,后面专题讲,这里就不讲了。)所以他所说的景陵不设石像生的原因也不可靠。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真实的原因可能是景陵没有设石像生的合适位置。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清代陵制,石像生应建在五孔神路桥(或七孔神路桥)之北,牌楼门以南的神路两侧。凡是去过景陵的人都知道,景陵的五孔神路桥至牌楼门之间的神路不仅很短,而且是弯曲的。石像生的作用是肃威仪、壮观瞻的作用,所以将石像生建在笔直的神路上最为合适。按景陵的这段地理环境来说,是不适宜建石像生的。而且在弯曲的神路上设石你生,各石雕像之间显得参差不齐。在为泰陵补建石像生时,风水人员就曾以这个理由予以反对。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的认为,真正景陵当初不设石像生的原因,还是一个谜。

景陵石像生后来毕竟添设了。但何时添设的,现在还未找到依据,有待进一步考证。

谜团二:雍正生母为何总与皇帝儿子闹别扭?

孝恭皇后乌雅氏是雍正帝的生母,在康熙帝生前虽然比较受宠,但毕竟是一名妃子,距离皇后和皇太后还差得很远。在皇宫,一向是母以子贵,妇以夫荣。作为皇帝的妃嫔,哪一个不想生皇子?又哪一个不想自己生的皇子能当上皇帝?可是妃嫔多如云,皇子有的是,而皇帝只有一个,当皇帝那能就轮到自己生的儿子头上?简直就是不敢想的事。可是乌雅氏就做到了,她生的儿子胤禛还真的就当上了大清国入关后的第三个皇帝。她的身价立刻倍增猛长,由妃子一下子就升到了顶级皇太后。按说乌雅氏就得高兴得不得了,做梦都得乐,跟儿子亲得不知怎亲才好。可是乌雅氏却大相反。她不但不高兴,还事事跟儿子闹别扭,处处跟儿子过不去,甚至闹到水火不能容的地步。康熙帝死了,她哭着闹着要自杀殉死,追随先帝而去;她当上了皇太后,就应该搬到慈宁宫去,可她死气白列地不搬,赖在永和宫不走;她当上了皇太后就应该上徽号,她高低不让上;她的儿子胤禛在举行登极大典前需要先到皇太后前行礼,然后再升御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可是乌雅氏却不冷不热地说与她没有关系,不想接受皇帝的行礼。

乌雅氏在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得的病,第二天凌晨就死了。她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死得这么快?当时在社会上有一种传说,说是乌雅氏想见一见刚刚被雍正帝从青海前线召回来的另一个亲生儿子允禵,雍正帝就是不让见。母子二人越说越急,乌雅氏一气之下,猛地向旁边的铁柱子撞去,立时脑浆崩裂,当场绝气身亡。这个传言在当时确实真有,曾被雍正帝驳斥过。

不论怎么说,乌雅氏之死确实有一些令人生疑的地方,比如:乌雅氏为什么总与雍正帝闹别扭?乌雅氏为什么死得这么快?总之,乌雅氏之死是个谜。

谜团三:棺内自动喷火烧伤盗墓人?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清东陵发生了第二次盗陵大案。这次被盗的陵寝主要有康熙帝的景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和慈安皇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被盗陵寝之多,损失之大,超过了孙殿英制造的第一次大盗案。

1945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日)是景陵罹难的日子。这次盗陵,既不是官盗,也不是军盗,而是以土匪为主,拉拢一些当地不法分子,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盗掘的。当盗匪挖开景陵地宫,揭开康熙帝的棺盖时,突然从棺内喷出一团火焰来,立时就把正探头往棺内探看的田老七和关老七两人的脸烧坏了。这两个人都是东陵人,这一烧,给这两个人的脸留下了永久的记号伤疤。村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这伤疤的由来。至今还有一些老人记得这件事。

棺内为什么会喷火?是人为的防盗装置,还是磷火?如果是前者,到1945年康熙帝已入葬220多年了,况且每年地宫里都有一二月时间存有大量积水。火药及其喷火装置早已糟烂变质失效了,不会再喷出火来。如果是后者,磷火火力很弱,决不会有这么大的烧伤力。那究竟是什么火?真是令人费解。

谜团四:景陵地宫什么样?

清朝在关内的9座皇帝陵,我们已经知道了6座陵的地宫是什么规制。只有孝、景、泰3个陵的地宫我们还不清楚。孝陵是清朝在关内仿明陵建的第一座陵。其地宫很有可能接近明陵。景陵是第一座使用棺椁,实行土葬的陵寝,对泰陵肯定有较大的影响。景陵可以说承上下。所以说景陵地宫是关键。裕陵地宫及其以后的地宫,除道光帝的慕陵地宫为四券二门外,其余均为九券四门,石门上有八大菩萨雕刻。景陵地宫什么样?是九券四门吗?石门上有没有菩萨雕刻?据1952年探视过景陵地宫的李正先生回忆说:

第二个去看的是景陵地宫。和我一起下去的有遵化公安局的那位局长和东陵的巩所长。其余的人在洞口外拽绳子。我们三人是从地表的盗口钻进去的。洞口不大,里面仅有一块石料大的入口。我们也是一手持枪,一手举着松明子,用绳子系下去的。第二道石门也是半开着的,顶门石都是错位的。有一扇石门也是错了位。第二个券里有水,到膝盖。第三个券里水很深,水齐胸深,凉得可怕。再往里是道圆券,圆券上面有石雕装饰。门上有个洞,顺洞往里看,券里全是水。水面与洞口平。所以最后的券未能进去,里面的棺椁也未看到。整个地宫是石券,石门上有雕刻,是什么雕刻记不清了。壁和券顶有没有雕刻,因天黑,记不清了。但最后的券门是圆的,上面有石雕装饰记得很清。

根据李正先生的回忆推测,景陵地宫是由多道石券构成的。其中所说的“圆券”是什么样?“圆券”上的“石雕装饰”什么样?他并强调石门上有雕刻,这些雕刻是八大菩萨吗?这些现在都弄不清楚。景陵地宫什么样,现在还是一个谜。

谜团五:光绪年间不明真相的大火

隆恩殿也叫享殿,俗称大殿。殿内供设皇帝和皇后、皇贵妃的神牌,是陵寝祭祀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因此,隆恩殿是陵寝地面上最重要的建筑。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早晨,景陵隆恩殿檐际突然起火,继而火光四起,迅速漫延。在陵上值班的八旗官兵和内务府官员赶来,打开宫门时,火势更加猛烈,金蛇乱舞,烈焰腾空,整个大殿已变成了一座火山。难耐的高温,加之瓦片石块乱蹦乱飞,人根本就不能近前。所以眼睁睁地看着隆恩殿在雄雄的大火之中化成一片灰烬。景陵隆恩殿内供放着康熙皇帝和4位皇后、1位皇贵妃的神牌。景陵大碑楼这场火是继光绪二年(1876年)孝陵神功圣德碑亭被烧后,清东陵发生的第二次大火灾。祖陵大殿被烧,事情何等重大!东陵守护大臣载泽、寿全和马兰镇总兵丰升阿急忙将这件事上报朝廷。光绪皇帝听说景陵的隆恩殿被烧了,非常震怒,立刻派户部尚书赵尔巽、军机大臣兼户部右侍郎铁良为钦差大臣专程到东陵查办此案。两位钦差大臣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赶到了东陵,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折腾了十几天,既未查出火因,也未拿到凶犯,只得回京了。他们在写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无可奈何地说:火自上出,查无可疑形迹。对此光绪帝也无计可施,只得对守陵官员进行了一定的处罚。最后不了了之了。

隆恩殿到底为什么起火呢?是不是像孝陵神功圣德碑亭那样,触雷电起火烧掉的?景陵大殿起火那天是农历的二月二十日,那天既没有下雨,也没有打雷。当时天气还比较严寒,也不是打雷的季节。雷击起火是不可能的。

是不是前几天祭祀活动时遗留下了火患?在二月十五日曾在大殿进行过小祭,可是已经过去5天了。如果真的留下火患,也不会5天以后才失火。所以这种可能性也不存在。

那究竟为什么起火呢?当时东陵地区流传着两个说法:

有人说:有个江洋大盗多次做案,为躲避朝廷缉拿,藏身于殿内的天花板上。用大殿里的蜡烛照明时,不慎引起火灾。笔者认为这个传说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呢?这个大盗躲到天花板上面,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一般人不可能知道。至于用蜡烛照明,不慎碰倒引起火灾,那只能是一种推想,谁也没有亲眼看到。那个大盗也不可能将自已的藏身地点和照明方法告诉别人。所以这种说法不足为信。还有的说是守陵官员互相陷害,故意点的火。这只是一种传说,查无实据,书上也没有记载。

当时东陵地区还传说:大殿被烧后,景陵官员非常害怕。因为大殿内供奉着6块神牌。神牌烧了那还了得!景陵官员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他们找来一个叫李子春的木匠,贿以重金,让他做了6个假神牌,用烟熏火燎做旧,就说是冒着生命危险从大殿里抢救出来的。这个招儿还真灵!后来光绪皇帝果然以“景陵守护官员奋不顾身抢救神牌”为理由,对景陵的主要官员没有进行严厉的惩罚。

景陵大殿到底因什么起火,当时皇帝都束手无策,到现在这个案子就更难破了,起火的原因恐怕已成不解之谜了。

标签: 揭秘康熙

更多文章

  • 揭秘是谁造就了上海滩“目无王法”的自由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上海,世界

    世人对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多另眼相看,它似乎有着明显的西方“血缘”。若要读懂上海这座城市,不得不将其命运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实属一脉相承。欧洲14 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发生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革

  • 探秘老北京内城西北角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探秘,北京

    北京,在这个现代都市里除了高楼大厦和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之外还有一些今天依然壮丽雄伟的古代建筑。在这些古代建筑中,人们不光通过它们了解古代的文化,还从中发现了很多关于老北京城的未解之谜。这些未解之谜存在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存在于朱红的城门上,存在于石像上,存在于胡同里,仿佛是古人

  • 说说“犯太岁”中的“太岁”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说说,太岁

    民间有句俗语,叫“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当听到朋友抱怨接二连三遇到麻烦时,我们总会忍不住说,“今年是不是犯太岁噢”。似乎,只要和“犯太岁”扯上关系,不管发生啥事也都顺理成章了~这太岁究竟是何方神圣?亦或是何方妖孽?​说起来,太岁

  • 探秘京城五大“镇物”都是什么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京城,探秘

    在京师,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早年间北京设有五大“镇物”。什么叫镇物?简单说就是震慑之物。震慑谁?当然是妖魔鬼怪。人们对好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祟,于是,想方设法地找一些东西来震慑住它们。震慑的办法有很多种,主要是物镇和符镇两种。过去,北京一带有几项镇物,为民间所

  • 外国狮子为什么给咱老祖宗看大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外国

    如何用一张图证明你是真土豪?这年头,晒真金白银太没劲,国外的土豪们都在晒些什么?​啥,这都是家养宠物吗?果真,土豪的世界好绚丽~要说起来,老虎与狮子之中,外国人对后者的偏爱似乎由来已久。在古埃及,狮子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象征着神力和王权。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前的“斯芬克司”(Sp

  • 说说哪位历史人物被金庸黑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说说,金庸,人物,历史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就算没刷过金庸先生的小说,也总能叫出几个名号,说出些经典桥段来。​作为知名度最高、改编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神雕侠侣》的地位自是无可比拟。每一位观众心目中,都有一个小龙女。不过,无论女神如何冷艳高傲,似乎总也绕不开那位朝她伸出魔爪的&ldq

  • 解密中国抗日精锐被谁拐去了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印度,解密,抗日

    史迪威瞒着中国,将亟需用来防卫西南边境的远征军,撤到了印度如上期所述,因被英军算计,且当地民心反英亲日,尤其是重庆的战略期望与美国指挥官史迪威的战略期望差距甚大,导致指挥体系紊乱,中国远征军在1942年4月-5月间,在缅甸遭逢莫大之惨败。然使人痛心者尚不止此,算计仍未结束。蒋

  • 揭秘康熙帝为何不给祖母孝庄建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揭秘

    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的皇后,她死后本应与皇太极合葬到昭陵,却没有合葬;昭西陵本应建在昭陵旁边,却建在了1000多里远的关内遵化。这是怎么回事?建在风水墙外的昭西陵清东陵的5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5座妃寝都建在了风水墙内,惟独昭西陵建在了风水墙外,再加上几百年来“太后下嫁”的传说

  • 揭秘鲜为人知的海军抗战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海军,揭秘,抗战

    抗战爆发时,日本海军军费是中国的115倍,吨位是中国的20倍国民政府的海军舰船主要继承自清朝、北洋政府,极为落后。海军“以地域言之,分为东北舰队、渤海舰队、粤海舰队、江阴电雷队;以学系分之,有青岛、福建马尾、广东黄埔、江阴电雷等海军学校,中国由于内战,故海军派系复

  • 揭秘哥伦布航海的真实目的:目标并不是发现新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新大陆,哥伦布,揭秘,真实,航海,目的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发现新大陆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哥伦布节,用以纪念他到达美洲的历史之旅。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功过是非褒贬不一。若是将他死后编就的传奇,以及他出于个人目的的记录打些折扣,还是有可能重建哥伦布海上探险之旅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