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说说大清北洋海军将领的素质有多烂?

说说大清北洋海军将领的素质有多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3/12/14 4:39:19

北洋舰长大多出身福建船政学堂,该校课程极差,连体育课都没有

如前期所言,甲午之役,清朝陆军高级将领完全不能适应与日军的近代化作战。反观北洋海军,其舰长(管带)群体,绝大部分有赴欧留洋之经历。按常理,当有较陆军更好的战绩。但事实却是:北洋海军在几乎未能击沉任何一艘日舰的情形下全军覆没。

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或“仰药”或“自沉”而殁于此役,故今人对这批北洋海军将领,多抱有相当的同情心,常把北洋舰队之惨败,归之于诸多外部因素。但若仔细检讨,重新审视北洋海军舰长群体,不能不说:其素质令人失望透顶。他们才是北洋舰队最直接的败因。

北洋海军之舰长(管带),绝大多数是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的前几届毕业生。该校虽有开创性历史地位,但其办学水准实在不敢恭维。学堂主办者及管理人员,并无一人懂得海军,也不知如何开展海军教育,延聘之外籍教师,水准也极有限,故所开设课程,仅英文、算法、驾驶、测算、枪炮操法5科,连海军入门课程也算不上。而且,该校数十年不开设“体育”课。1894年,英国海军军官寿尔访问该校,其观察结论是:

“他们是虚弱孱小的角色,一点精神或雄心也没有,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巾帼气味。……下完课,他们只是各处走走发呆,或是做他们的功课,从来不运动,而且不懂得娱乐。大体来说,在佛龛里被供着,要比在海上警戒,更适合他们。”①

福建船政学堂开办数十年,从未意识到其历史使命,乃是为中国培养合格的近代化军人。相反,学生在校,仍以“儒生”自居,以“做官”为人生目标。所以,寿尔居然观察到:这些学生在练习舰上实习时,“不喜欢体力劳动,因为怕弄脏手指”,连常规的爬桅杆训练也不愿意做。②这种现象,在最早的几批毕业生中,尤其严重严复自述:其在英国留学,教官令学员“筑垒”比赛,以一点钟为限,“惟中国学生工程最少,而精力已衰竭极矣。”③

“致远”舰水兵在舰上合影

刘步蟾、林泰曾等赴英留学,入学考试都未参加,居然获评甲等

1877年春,清廷自福建船政后学堂第一、二届毕业生中,选出12人作为第一批海军留学生,程赴英留学,拟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限期三年。计有:刘步蟾、林泰曾、严复、萨镇冰方伯谦、叶祖珪、林永升、林颖启、黄建勋、蒋超英、何心川、江懋祉。这12人归国后,李鸿章选用了前9人,均担任管带(舰长)之要职。余下三人,亦终生就职于其他水师。

但这群“留学生”当中,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三人,抵英后并未参加格林威治学院的入学考试,仅以上舰实习了结其留洋学业;黄建勋、林颖启、江懋祉三人,参加入学考试失败,亦仅以上舰实习了结学业;剩余六人通过入学考试后进入格林威治学院并顺利毕业,严复更留校深造。④

但诡异的是,留学生之监督官李凤苞,在向朝廷奏报总成绩时,其高低排序却是:甲等:刘步蟾、林泰曾、严复、蒋超英;乙等:萨镇冰、方伯谦、何心川、叶祖珪;丙等:林永升、林颖启、江懋祉、黄建勋。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三人,连入学考试都未曾参加,居然能名列甲等(所谓上舰实习,按当日英国海军的规定,只可眼观,不能直接承担工作,其含金量可想而知;何况刘步蟾实习期间还病了几个月),顺利毕业的林永升居然落入了末等。⑤

李鸿章对这份成绩表照单全收。刘步蟾、林泰曾日后竟成为北洋海军掌控实权的左、右翼总兵,严复则被委以执掌天津水师学堂之重任。

左:刘步蟾;右:林泰曾

黄海海战,终于暴露二人之真实面目,唯知做官,无职业军人意识

这种任命,为甲午年北洋海军的覆灭埋线了必然的伏笔黄海之战,右翼总兵刘步蟾临敌惶乱,擅自下令提前攻击,其时,北洋舰队阵形零乱,定远舰距敌尚有5000余米。反观日舰,沉着布阵,直至逼近至约3500米距离时才发炮攻击。其结果是北洋舰队第一波炮击无一命中,炮弹尽落于海。⑥

左翼总兵林泰曾,则在战事开始后擅离职守。据帮办“镇远”舰、亲身参与黄海之战的美国军官马吉芬披露,该舰当时一直由副管驾杨用霖指挥,林曾泰没有出现在应在的岗位,事实上,中方将官也留下了相似材料,“大东沟之役,林惊慌失措”,“一切调度进退指挥,皆公(杨用霖)一人耳。”⑦

略而言之,刘、林二人之所以如此,根源在于其本身不学无术,故临敌无法可想,一者惊慌失措,胡乱发令,一者擅离职守,撒手不管。唯此二人极擅做官,既能使李凤苞为其粉饰留学成绩,复能在北洋舰队内部结成“福建帮”,对内抵制提督丁汝昌,对外驱走英国教官、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及至大局已崩,丁汝昌投降前,欲将已搁浅之定远舰炸毁以免资敌,众管带担忧此举激怒日人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竟无一人支持(因丁坚持,该舰终被炸毁)。⑧

当然,李鸿章也并非对这批军官之素质毫无了解,他曾与船政大臣黎兆棠书信往还讨论,其结论是:“闽厂学生大都文秀有余,威武不足,……似庶常馆中人,不似武备院中人”,但却仍存幻想:“然带船学问究较他处为优”⑨倘若李鸿章知晓刘步蟾、林曾泰辈留学之真相,恐将跳脚吐血,大呼悔矣。

“致远”舰官兵合影。居中双手交叉者为邓世昌

注释:

①②寿尔:《田凫号航行记》,洋务运动丛刊第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P385-386,P390。③郭嵩焘:《伦敦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P450。④⑤马幼垣:《刘步蟾与东乡平八郎中日海军两主将比较研究四题》。⑥马汉:《评鸭绿江口外的海战》,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7册,P320。⑦马吉芬:《鸭绿江外的海战》,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7册,P284。⑧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日战争丛刊,第1册,P71。⑨李鸿章:《复黎召民廉访》,收录于《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19,P41。

标签: 北洋大清海军说说

更多文章

  • 揭秘日军击溃大清陆军用了几颗子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陆军,大清

    因医疗缺陷,日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曾发生极严重的疾疫上一篇章讨论“庙算”,可知甲午之战,无论是战前调查,战中因应,还是战后反省补救,日本政府皆着着领先于清廷。但这并非意味着清廷在战争过程中毫无还手的机会。就战备而言,日军在战争中,实曾面临过极大的困难,如

  • 揭秘二战日本为何决定要对美国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美国,二战,日本,揭秘

    受侵华战争影响,美国在华利益严重受损,开始有限度地制裁日本近来,有文章援引美国历史学家的研究,称“胡适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意谓美日开战,乃是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不断挑拨的结果。①这一荒诞不经的说法,忽略了两国在战前已无法调和的利益纠葛,将复杂的国

  • 解密中国从“一战”获得多少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密,中国,一战

    中国执政者一致认为,参加一战,有利于中国改善国际地位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洋政府先是“中立”,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与两国所

  • 揭秘重庆大轰炸有多少民众遇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重庆

    为压迫中国屈服,日军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武汉会战结束后,中日战争转为持久战。为压迫中国屈服,1938年12月,日本大本 营指示,对中国各地开展战略轰炸,“在压制和扰乱敌人战略及政略中枢的同时,尽力消灭敌人的航空战斗力量”。①依照日军部

  • 揭秘《开罗会议》蒋介石最想得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开罗,会议,揭秘,蒋介石

    蒋介石同意参加开罗会议,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决策过程1943年盟军在各个战场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罗斯福希望及时召开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袖会议,协调战时与战后的有关问题。因苏联尚未对日宣战,罗斯福只好将原计划改为美英中、美英苏两次三国首脑会晤,遂有1943年11月22日26日之开

  • 揭秘二战时国民政府差点与德国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国,二战,政府,揭秘

    1940年7-9月,国际环境突变,中国抗战进入“最大最危之关键”抗战进入1940年,汪精卫投敌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尚未平复,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这年6月份,欧战形势急转直下,英法两国在德军锐利攻势下一败涂地。影响所及,6月份,法国对日绥靖,宣布滇越铁路停止

  • 揭秘“美军观察组”如何评价八路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揭秘,美军,八路军

    美军观察组去延安,最重要目的,是为B-29轰炸部队收集气象情报1944年7月“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又称“迪克西(Dixie)使团”)进驻延安,是抗战末期关涉中国内部政局的一件大事。①不过,迄今为止,关于美军观察组为什么

  • 探秘俄罗斯总统的收入、财产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总统,俄罗斯,探秘

    前苏联时代,斯大林与勃列日涅夫各形成一套不同的腐败模式近日,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小女儿和其丈夫控制着约20亿美元资产,这些资产绝大多数来自一家大型天然气及石油化工公司的股份,购自普京的老朋友季姆琴科。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俄总统新闻秘书稍后对上述报道予以了否认[详细1

  • 揭秘蒋介石为何要花六年造“美龄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介石,揭秘,宋美龄

    “美龄宫”本名“国民政府主席官邸”,费用超支曾遭媒体曝光近日,南京中山陵旁的“美龄宫”突然爆红。原因是从空中俯瞰紫金山,成排的法国梧桐树如同一串项链,项链中间一颗“蓝宝石”,恰是美

  • 揭秘孙中山请美国监管中国五年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美国,中国,孙中山,历史,揭秘,真相

    这个说法,经斯诺广为传播,源头是美国驻广州总领事詹金斯孙中山“建议列强占领、监管中国五年”之说广为国人所知,与埃德加·斯诺的回忆录《复始之旅》被翻译进中国有关。斯诺在该书中写道:“孙博士甚至在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之后,(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