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八路军首次扩兵后的三大困难

揭秘八路军首次扩兵后的三大困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3/12/6 6:49:39

从1937年10月底到12月底,八路军从3万余人扩兵至9万余人

众所周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围绕着八路军的发展方针,延安党政军高层曾出现过较大的意见分歧。如彭德怀林彪等主张“以打运动战为主”,泽东则坚持走“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路线,并明确强调这种游击战“不是运动战”。①

关于“运动战”与“游击战”的区别,毛泽东曾对彭德怀明言:游击战“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换言之,“运动战”强调的是“集中打仗为主”;“游击战”强调的则是“分散兵力”“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②

上述分歧在八路军内部持续时间较长,至1937年10月底,才算初步告一段落。该月29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指示,各兵团政治机关分配任务。对正规军(即八路军),要求“在两个月内扩大部队一万二千人”;对非正规军,要求迅速组织游击队,“每队至少三千人”,“一一五师应组织三个”,“一二0师应组织三个”,“总直三个”。各游击队“可采用抗日义勇军的名称”,同时须“保证党的统一领导”。③

任弼时1938年2月份的一份报告,八路军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超额完成了上述指标。报告中说道:“部队出发时约三万四千(人),在最初时期九、十月部队减员,主要是战斗减员。十月后,便开始布置扩兵工作,特别是在太原失守后更积极进行扩兵。……经过十一、十二月,便收到大的成效,……到十二月底,共扩大约九万二千余人(新老在内)。”此外,“总共游击队约有两万五千余人”。④

之所以能够超额完成扩军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各部队严格执行了毛泽东所指示的方针,即“分散兵力”,“以发动群众为主”。按任弼时的说法,是“将政治工作干部及副职干部都调出组织工作团扩兵”,“当时山西到处有扩兵工作团”;按舒同(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说法,则是“把留下的部队放胆的分散,并拖出尽可能的干部来坚决执行这一工作任务”,甚至于“党的工作”的排位也因此后挪了,“那时党的工作,主观上没有抓的很紧,只注意扩大部队”。⑤

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沙飞摄影

迅速扩兵,带来了枪支短缺、部队素质、经费困顿等三大困难

部队迅速壮大,不可避免会带来许多相应的问题。首当其冲者,是武器匮乏。据任弼时披露,此番虽扩军至9万余人,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枪支太少了”,全军“共枪约两万余支,短枪二千零七十支,手枪四百支,手花机五百十四支,轻机枪五百二十挺,重机枪七十四挺。”这“约两万支”枪当中,聂荣臻所领导的晋察冀军区占去了“七千余支”,聂部的枪“是收集溃军的,比刘(伯承)、贺(龙)师较好”。据此,任弼时在报告中提出:要解决武器匮乏,须借鉴聂部的经验,“只有向外发展,主要向河北发展,河北民间有很多枪。”⑥

事实上,此一时期,不独八路军枪支匮乏,国军同样如此。据军政部统计,自1937年7月至1938年12月,先后经历淞沪、武汉等百万兵力级别的大会战后,国军部队减员近半,装备损耗亦巨,其中仅步枪一项,就损失了31.1万支。而同期国内兵工企业所生产的步枪,仅12.333 万支,加上同期向国外(比利时、捷克)所购买的6.1万支,远不足以弥补损耗。⑦

迅速扩兵所带来的第二个大问题,是部队素质的降低。按任弼时的说法,“(1937年)十二月前有许多不好的现象”,原因是“部队极大的分散”,“将军队政治干部及副职干部完全调出去做扩兵工作”, “只着重扩兵工作,忽视了部队本身工作”;军事干部则因1937年8-9月间的“运动战”伤亡很大,“现在连级多是长征后扩大来的战士”,“政治工作经验很差”。按舒同的说法,这一时期,“党的领导极端薄弱”,以致“部队中发生了普遍的严重现象,不断的逃跑,扩大私人势力,拉拢勾结,脱离群众的军阀主义、土匪主义(一支、一团、一连,多不等),以及农民的保守与报复观念,极端民主化,游击主义等等严重的倾向。”⑧

第三大问题,是经费的紧张。据任弼时计算,部队扩张后,除去国民政府拨款、自身收入及可预计的外部援助,经费“大约尚差一半”。如填补这个窟窿,是比扩军更致命的难题,任弼时特别强调:“如若筹粮,将引起摩擦”“筹粮”,实际上是1937年10月总政治部布置扩军任务时,所指示的经费筹措手段。指示要求:

“目前我军经济异常困难,……必须立即开始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筹粮、筹款,方能解决这一困难。筹集办法如下:(甲)抓住我军胜利的消息及坚持华北抗战的宣传,到处组织募捐队募款、粮。(乙)已失地区则应直接向富有者筹粮筹款,但仍尽可能以劝募方式进行。(丙)没收汉奸财产粮食……(丁)在估计可能失掉的接近战争的区域,实行向富有者借款,各部队筹集的粮食,特别是没收的财物,可能时发一部给难民。”⑨

上述指示,虽然富有策略性,但付诸实践后即发现,不但不足以解决经费的短缺,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政治困扰。1938年4月,黄敬(冀中区党委书记)在晋察冀边区第一次党代会上作报告称:“过去我们对于筹粮款方法非常紊乱,没有正规的办法,钱收得并不多,而引起许多不满。……过去合理负担等,因为没有法律的规定,办法不统一,致使地主说我们是实行‘和平共产,甚至春耕也不愿耕了,甚至少数有钱的人不是把钱埋起来,就是逃跑,这在政治上实在是一个损失。”彭真(时任晋察冀中央分局书记)也承认,“过去边区‘没有正确的财政政策,规定正常的税收制度;财政的来源专靠向富有者征收或募捐……而说服工作又十分不够,因此才筹款极少而摩擦极多。”⑩

由以上三大问题,不难看出,“发动群众”进行抗战,并不是振臂一呼、一呼百应这般简单的事情。要将民众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抗击敌寇的实际力量,中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节需要打通。至于上述难题具体如何解决,解决得如何,且待《短史记》后续分解。

抗战初期,苏北某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宣传壁报

注释:

①②《关于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原则的指示》,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毛泽东致彭德怀。收录于《中共中央件选集第11册 1936-1938》,中央档案馆1991,P339-340。③《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部队进行地方动员工作的指示》,1937年10月29日。收录于《八路军·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4,P88-89。④任弼时:《关于八路军情况向中央的报告》,1938年2月18日。《党的文献》1994年第2期。⑤舒同:《几个月来部队工作的总结与今后工作方针》,1938年4月,收录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献选编》(第1册),1989,P145-158。⑥任弼时:《关于八路军情况向中央的报告》。⑦张燕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P165-169。⑧舒同:《几个月来部队工作的总结与今后工作方针》。据舒同讲,在晋察冀军区,“除四分区外共跑了一百四十八个,一支队就九十六个,二支队整连整排整班逃跑,一支队广灵游击队一排叛变,灵丘九个队叛变,十一大队曾一部叛变。”⑨《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部队进行地方动员工作的指示》,1937年10月29日。⑩黄敬:《地方党五个月工作总结与今后工作方针》(节选),1938年4月。收录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献选编》(第1册),1989,P127-128。彭真:《广泛进行抗战的财政动员》,1938年5月10日。收录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献选编》(第1册),P159。

标签: 八路军揭秘

更多文章

  • 解密日军破译了国军多少密电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解密

    蒋介石一再指责余程万的求援电报,“这种电码敌人必能翻译”1943末的常德会战,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率部坚守常德城月余,全师伤亡殆尽;但因最后关头未奉指令,突围而出,致常德沦陷。蒋介石震怒,欲施严惩;军政各界,则颇有余程万的同情者。该年12月7日,在陆军大

  • 为什么日本侵华一直“战而不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日本

    一方面,日本不宣战,可免受国际法制约,继续从美国进口军需品从1931年1945年,中日战争进行了十四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才对日本宣战,而迄至战争结束,日本对中国都是“战而不宣”。之所以会有这种怪状的发生,是因宣战与否,牵扯甚广,须多番考

  • 揭露张学良晚年谈“不抵抗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揭露,张学良

    张学良晚年回顾往事,常予人一种“反复无常”之感“九一八”事变,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甚巨。东北军之“不抵抗”乃是事实,然80余年来,针对“不抵抗命令”从何而来,却众口纷纭,莫衷一是。即

  • 六宫粉黛无颜色,清朝妃子为什么这么难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审美,皇后,清朝,时期,妃子,标准,后宫,女性

    在普通人的想象中,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后宫中应全是绝色美女,然而历史照片中的妃子形象,往往令当代人大跌眼镜。在《甄嬛传》、《还珠格格》中,清朝宫廷的妃子、格格无一不是符合现代人标准的美女。然而,历史上的后宫女子未必能让今天的观众赏心悦目,有些更堪称面目可憎。清朝皇帝的妃子怎么都长这样?出身不由己在普

  • 唐朝望族为什么誓不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室,门第,唐朝,驸马,男人,公主,就是,为公

    唐朝风气开放,男女之间不像以前那么拘谨,但唐朝却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士族们都不愿意娶公主为妻。在《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附《杜传》中写道:“(宪宗为长女岐阳公主选驸马)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娶了公主就是当朝驸马,可以尽享荣华富贵,但唐朝的士族

  • 历史真相:抗战末期蒋介石为何想做军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真相,历史,蒋介石,军长,抗战

    豫中战役时,有传言称集团军总司令李家珏“是老百姓打死的”众所周知,抗战期间牺牲的国军将领中,有两位集团军总司令。其一是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于1940年殉国于枣宜会战;其二是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珏,于1944年殉国于豫中会战。前者具体牺牲情状

  • 金朝开国将领金兀术与宋代名将岳飞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一个,没有,因为,参与,比较,战争,名将

    金兀术与岳飞,一个是金朝开国将领,一个是宋代名将。那两人相比,谁更厉害呢?金兀术,金朝名将,开国功臣,为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母元妃乌古伦氏,初入时在金太宗一朝参与对辽及对宋的战争,功绩显着。金太祖去世之后,金熙宗继位,金兀术由此开始一步步迈向权臣之路,出将入相,迫宋称臣,更是在皇统二年,独掌军政大权,

  • 历史真相:美国曾欲为百万中国部队发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美国,真相,中国

    罗斯福、丘吉尔提议,由美英两国以美元为中国200万部队发军饷1941年底,国民政府曾提出过一个向英、美两国各借款5亿美元的设想。12月29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命其向美国提出该项借款要求。其时,日本刚刚成功偷袭美军珍珠港基地(12月7日),故蒋指示宋子文向美方强调:值此&ld

  • 刘伯温和李善长的对决,足见智慧远没有实力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有,开封,亲信,洪武,丞相,朱元璋,矛盾,这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中央行政机构效仿元朝中书省,并在此基础上略作了一些改革。元制:中书省设左、右两丞相,平章政事若干,以及左右丞等职务,其中左、右两丞相是正职,右丞相略高于左丞相,平章政事是副职,左、右两丞是具体执行者。朱元璋取消了平章之职,以左职高于右职,其余的照旧。由于李善长在战争年代一直是群臣之

  • 揭秘中国人民银行当年为何发行“3元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银行,人民币,揭秘,人民,中国

    人民币委托苏联代印,苏方提出增加符合苏联文化传统的3元钞票近日,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一张“三元人民币”纸钞,引起媒体关注。其实,四九建政后,仅第二套人民币出现过3元面值。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2月,面值大、种类多,且防伪性差。1950年,政务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