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威鸠摩罗什寺,它雄踞西北已逾千年,诉说着千古一僧的不朽传奇

武威鸠摩罗什寺,它雄踞西北已逾千年,诉说着千古一僧的不朽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玉扬观世界 访问量:2960 更新时间:2023/12/5 4:57:49

第一次知道武威这座城市,我还是源自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在游戏的地图中赫然存在着一座城市,而这座城市正是武威。

时间回到公元220年,魏曹丕置凉州,以姑臧为州治,并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这是武威为凉州治所的开始。在此以前,汉武帝元朔二年,曾将雍州改为凉州,以地处西方,气候寒凉而得名。

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少不了梵音袅袅,而有一座千年古寺正藏在这座城市里,它的名字取自一位西域高僧,而这位高僧正是享誉世界佛坛的鸠摩罗什,这座寺院也直接用大师的名字定了名,这在全国也都是不多见的,这里就是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位于武威市北大街,始建于后凉,是后凉麟嘉元年(公元389年)后凉皇帝吕光为安顿鸠摩罗什的身心,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而建的,也是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

整座寺院在唐代时期得到大力扩展,明、清皆有修葺。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后来这里毁于了战火和地震,仅留下了供放大师舌舍利的罗什寺塔。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寺院在明代成为了陕西凉州大寺院,明英宗在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鸠摩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

参观寺院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鸠摩罗什(344—409年),大师中文译名童寿,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首,是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深入地用汉语传播佛经的人,开辟了译经史上的新纪元。

在今天很多的佛教专著里面的译文,其实大多数都是当年鸠摩罗什翻译的,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出自大师之手,可以说大师的翻译一直能够流传千年,足以说明他的佛教文化功底是十分深厚的,就连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也创造出了鸠摩智这个角色,可以说也是致敬大师的。

时间回到公元409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逝世,圆寂前他说:“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后秦主姚兴在逍遥园为他举行了毗荼仪式,以火焚尸,烟销骨碎,但是他柔软的舌头却没有被烧毁,烧成了舍利,令人啧啧称奇。

后来凉州人民为纪念鸠摩罗什,就在姑臧修建了罗什塔,并遵遗愿将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埋葬于塔下。

走进这座寺院,整体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新,倒是完全看不出任的历史沧桑感,就像迎面观音殿里所见的观世音菩萨,也非常的靓丽,倒是和我们内地的形象有了区别。

继续前行,这座寺院最值得一看的建筑出现了,它就是罗什寺塔,这座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塔底周长25米,全部用条砖砌成。

塔四周有砖砌花栏宇墙,门东开。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最上层面向东设小龛,内置佛像一尊。每一层施平砖叠涩式腰檐,角俱翘首,下系小风铎。塔刹为葫芦式铜质宝瓶。

参观完佛塔,我们在它的旁边还看到了鸠摩罗什大师纪念堂,进入殿内,大师的法像庄严慈祥,有了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真不愧为一代高僧。

最后我们要去参观寺院里面最值得看的建筑,那就是大雄宝殿了。首先来到大雄宝殿的地宫,进到里面,这里早已是香火萦绕,好一派仙气袅袅的感觉,只是这样的室内一定要注意通风和防火才好。

来到大雄宝殿正门,这里的建筑宏伟壮观,我想它虽是复建的,其靓丽程度相比从前,断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如果唐朝的杜牧来到这里,估计又要发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了。

走入大殿,新造的佛像安静慈祥,带给人一种远离世事纷扰的感觉,不经意间让我们学会了放下。

走在鸠摩罗什寺的时候,我回想起曾经读过的文章,对于这位来自西域印度的佛教大师,后人对其一生娶了12位妻子,并育有子嗣的事情总是颇为好奇。其实在我看来,大师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许这才是真性情,人的一生何必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自己最欢喜的才是最好的精神追求吧。

更多文章

  • 【书画欣赏】 王铎行书《顾恺之洛神图跋》,摇曳多姿、变化万端!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王铎,顾恺之洛神图跋,行书,书法,顾恺之,书画

    王铎行书题顾恺之洛神图(宋摹本),凡四行,共三十二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灵变飘渺洵为传神复见实相宇宙第一尤物。崇祯癸未(1643年)夏日题于金阊西泾。王铎美不要私藏 转发给朋友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所使用的非本院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尊重原创,

  • 堪补《明史》之阙+真的假顾恺之成了假的真顾恺之 韩羽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顾恺之,韩羽,洛神赋图,明史,寒花葬志,摹本,艺术家,画家

    《红楼梦》里的小婢女——藕官 韩羽 画堪补《明史》之阙《寒花葬志》是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为婢女写的一篇悼文,主子悼念奴仆,只此一点,即可谓之“奇文”。奇者,不偶也,试翻文学史,能否找得出与其相类之文?又可赞之为“美文”,其文小,仅百余字。其事小,一瓯荸荠。其人小,十岁的小奴仆。然而,虽小,小中亦可见大

  • 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这些两晋名流, 为何对“之”字如此钟爱

    历史解密编辑:老陈做菜标签:孔子,晋朝,画家,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王献之,书法家,两晋名流

    翻开《晋书》,不难发现,很多名流皆爱为自己的名字加上一“之”字,如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顾恺之、司马尚之、何澹之、刘牢之等等,粗略统计,名字中带有“之”字的不下百余人,其中王羲之一门就贡献了二十多个“之”,且遍布朝野,泛及文武,那么问题来了,两晋名流为何喜与“之”字过不去?这还需从头说起。远古时,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顾恺之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绘画,画家,顾恺之,张僧繇,人物画,女史箴图,书法作品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

  •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绘画,顾恺之、赵佶、石涛、马和之、吴伟名迹高清呈现!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道标签:顾恺之,赵佶,石涛,大英博物馆,周文矩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 艺术道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最著名者,莫过于隋唐官摹本《女史箴图》。其身世大家也很清楚,它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英军掠走,后藏入该馆的。顾恺之(传)《女史箴图》此外,还有一卷长卷可做为镇馆之宝来看,它便是南宋马和之的《陈风图》。马和

  • 中国绘画丨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顾恺之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画家,顾恺之,张僧繇,人物画,女史箴图,中国绘画,书法作品

    点击:“收录于话题”分类,查阅全部。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

  • 顾恺之作品被英国人破坏,日本人临摹,专家:两种方式可以索回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顾恺之,文物,女史箴图,公约,国际法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辛苦耕耘,既留下了无数美好的传说,也创造出了纷繁夺目的文化遗产,但是近代以来,有一批“遗产”并不是那么幸运!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自鸦片战争以来,多次遭遇劫掠,无数老祖宗留下的珍宝丢失海外,今天,笔者就简单谈一谈,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积淀的文物,有着怎

  • 一代名画家顾恺之

    历史解密编辑:青青爱做菜标签:画家,顾恺之,张僧繇,阎立本,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顾恺之生于公元345年,卒于公元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竟陵无锡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中国画祖,创有卷轴画,还是个绘画理论家,出身于名门家庭,其父顾悦之曾担任过无锡的县令和尚书右丞。顾恺之师从于画家卫协,后来成了画家,但为人玄谈清议,虽当了个闲职,但也有许多名人前来拜访他。曾

  • 顾恺之:有着画绝、文绝、痴绝“三绝”之称的东晋著名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顾恺之,人物画,洛神赋图,绘画,女史箴图,画家,著名画家,艺术家

    稚子痴心,夙愿可成顾恺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骨子里就有一股“痴”劲。他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长到四五岁时,看到别人都有母亲,他伤心之余,更迫切地想知道母亲的模样。可母亲已经故去,能有什么法子?尚未启蒙识字的他偏不肯放弃,他仔细地向父亲请教关于母亲的五官、身材、穿着、甚至言行。然后,他根据父亲所述

  • 顾恺之这件作品讲述人神之恋,是“十大传世名画”之首,被乾隆赞“妙入毫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顾恺之,洛神赋图,传世,人物画,曹植,画家,乾隆帝,清朝,金庸笔下角色

    绘画始终在我国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很多艺术史、美术史的书籍其内容就是绘画史。中国历史几千年来,诞生了无数的画家,留下了数不清的绘画作品,但只有区区十件,评上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其中有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这其中有一件,不论是完成时间还是开创性